第128章 蒙毅

第128章 蒙毅

蒙毅。

此人如今雖在廷尉府任職文吏,但其身材高大魁梧,頜下生髯,模樣和蒙恬有幾分相似之處。

“不愧有山東大漢的血統。”

趙佗看了看蒙毅的身材,心中暗語。

這蒙氏一族原非關中秦人,而是來自齊國。

蒙驁自齊入秦,歷仕秦國四代王者。他數次率軍東進,暴打三晉,先後奪取了近百座城池。如今秦國的三川郡和東郡能夠設立,蒙驁功不可沒。

蒙驁之子蒙武,亦是秦國名將。其孫蒙恬如今任職中郎將,蒙毅爲廷尉府奏讞掾。

蒙氏一族,堪稱三代忠良,乃是秦王政最爲信重的臣子。

面對趙佗傳令,蒙毅恭敬領命,隨趙佗離開廷尉府。

趙佗知道蒙氏兄弟將來會被秦王政寵信,蒙恬爲大將,北擊匈奴,率秦軍鎮守邊疆。蒙毅則常侍秦王政身側,深得信任。

所以趙佗有意交好蒙毅,然而卻沒想到在蒙毅處碰了個軟釘子。

面對趙佗的善意交談,蒙毅只是微笑着不答,毫無結交之意。

趙佗討了個沒趣,也不再多說。

秦國之中,並非每個人都會像楊熊那樣,一見面就能和趙佗相互親近。

等兩人入了秦宮,來到秦王政所在的偏殿時。

趙佗看到除了原本待在殿裡的尉繚和姚賈外,還多了一人。

中車府令。

趙高。

只是,此刻的趙高已經沒了往日沉穩微笑的模樣,而是額頭觸地,跪在殿中,若是注意觀察,甚至能看到趙高的身體在微微顫抖。

趙高?

趙佗怔住了。

趙高怎麼會在這裡?

秦王政讓他召奏讞掾前來,不是爲了審判那個出賣情報給楚國使者的邦尉府官吏嗎?

怎麼罪犯不在,反倒是趙高跪在殿中。

緊接着,趙佗的腦海裡浮現出一個念頭,想起前世聽過的一個傳聞。

莫非是那件事情要發生了?

趙佗心中驚訝,但嘴上不慢,向秦王政覆命道:“稟大王,臣已請廷尉府奏讞掾來此。”

“臣蒙毅,拜見大王。“

蒙毅亦上前行禮,做事一板一眼。

秦王政微微頷首,讓趙佗退下。

“原來今日是蒙卿當值,也好,蒙卿素來執法公正,今日正好爲寡人審一審這案子。“

趙佗站在門口,讓替他守門的楊熊往旁邊挪了挪,豎起耳朵,偷聽屋裡的對話。

在秦王政的授意下,姚賈開始向蒙毅講述此事。

這次的事情並不複雜,是邦尉府名爲範義的曹掾私自泄露秦國軍情給楚國使者,其性質如同叛國,罪該當死。

這一點,無可爭議。

中車府令趙高,本身並沒有參與這次事件,泄密之事和他無關。

但可惜,趙高是範義的舉薦人。

按秦法,當連坐!

趙佗站在屋外,聽的頭皮發麻。

在秦國想要當官,除了依靠戰功外,還有兩條主要的路徑。

一是任子,就是憑藉父輩功勳享受特殊待遇。

低級官吏的兒子可以進入學室,高爵高官的後代則可以進入郎系統,更甚者還可以直接做官。

第二則是舉薦,在職官吏有資格保舉他人擔任官職,甚至可以讓被保舉人擔任比自己官職還高的職務。

然而,這舉薦之途,卻蘊含着極大的風險。

秦國律法規定,如果被舉薦人犯了罪,舉薦他的人將以同罪論處!

蒙毅站在殿中,靜靜聽完姚賈的講述,心中已有決定。

這時,趙高擡起紅腫的額頭,一臉哀求的看着蒙毅。

雖然趙高沒有說話,但蒙毅知道,他是在求自己,放他一條生路。

帝榻之上,秦王政開口。

“蒙卿,趙高何罪?”

趙高咬着脣,一雙眼死死盯着蒙毅,他的性命,如今就掌握在此人手中。

蒙毅閉上眼,當他再次睜開時,口中說出的話堅定而無情。

“大王命臣判罪,臣不敢阿法。按律,任人而所任不善者,各以其罪罪之。今趙高所舉之人,勾連諸侯使者,泄露軍情,其罪當誅。趙高亦當依法連坐,除其宦籍,以法誅之。”

聽到蒙毅無情的話語,趙高一下癱軟在地上,滿臉絕望。

他本身就是秦國的法律大家,對於律法早已背的滾瓜爛熟,怎會不知自己將落到怎樣的下場。

趙高生於隱宮,出身卑賤,幼時受了許多苦楚,好不容易爬到現在的位置,一直很珍惜如今的生活。

他平日謹守言行,就怕一個失足,再變回低賤之人。

那範義曾在隱宮救過他的性命,恩同再造。

趙高剛剛發達時,意氣風發,還沒有很強的憂患意識,見到昔日恩人相求,就以職權保舉了範義一個邦尉府的空缺職位,權當報恩。

後來,趙高對法律漸漸純熟,也曾暗暗後悔自己在這件事上做的不到位。

報恩以金玉珠寶相贈便可,保舉人任職,反倒是給自己留下了一個隱患。

只是木已成舟,趙高後悔也來不及了。隨着時間的過去,範義也一直沒有出過問題,讓趙高漸漸忘了這事。

哪料到,今日這隱患突然爆發,而且一來就將自己送入絕地。

趙高追悔莫及的同時,也對蒙毅充滿了怨恨。

法不外乎人情。

秦王政沒有將自己送入廷尉府進行正式審理,而是將你蒙毅叫到偏殿之中,這其中意思,你蒙毅還不清楚嗎?

好一個不敢阿法,好一個當以法誅之。

趙高雙眼充斥着怨毒之色,恨不得將蒙毅生吞活剝。

然而蒙毅根本不看他,昂首挺胸站在殿中,一身正氣,倒是讓秦王政忍不住點頭。

如此秉公執法的官吏,方爲國之柱石。

“大王!大王!”

“還請大王看在臣平日勤懇,忠心不二的份上,饒臣一條性命吧。”

“大王,饒臣一命吧。”

趙高趴在地上,以頭搶地,口中發出淒涼的求饒聲。

蒙毅代表着廷尉府做出了判決,若是不出意外,他趙高將與範義一起被秦法誅殺。

當今之世,能救趙高的,唯有秦王政一人。

秦王政高高在上,聽着趙高哀慟的聲音,看着平日自己最爲信重的心腹如今全身發抖,已經哭成了一個淚人。

秦王政目光掃視殿中。

尉繚閉上眼靠着柱子,彷彿殿中一切與他無關。

姚賈面無表情,冷眼旁觀。他只會害人,不會救人。

秦王政的目光看向殿外。

“趙佗。”

他喚了一聲。

“唯。”

趙佗一個激靈,連忙進殿,恭敬行禮道:“請大王吩咐。”

秦王政盯着那少年,開口道:“你在殿外想必對此事已有了解,寡人問伱,以你之見,趙高當不當死?”

聽到這話,趙佗驚到了。

秦王居然把趙高的性命決定權交給了自己?

他看向趴在地上的趙高。

趙高也擡着頭,望着趙佗。

眼中充滿了期盼。

救我!

《史記·蒙恬列傳》:高有大罪,秦王令蒙毅法治之。毅不敢阿法,當高罪死,除其宦籍。帝以高之敦於事也,赦之,復其官爵。

史書並未記載趙高是犯了什麼罪,但可以據此推理出幾點。

1.趙高的罪比較嚴重,是死罪。

2.這個罪不涉及原則問題,對秦王來說無所謂輕重,否則不會赦免之後,還復其官爵,更加信任。

再根據前面有趙高“通於獄法”的描述,此人精通法律,一般的罪肯定不會去犯,就算犯了也不容易被抓住。

結合楚獻青陽之事進行創作,連坐趙高在故事邏輯上應該沒大問題。

《史記·范雎列傳》:秦之法,任人而所任不善者,各以其罪罪之。

(本章完)

第51章 疑點第642章 潛龍公子第379章 越王降第794章 徵西第691章 煉氣第634章 君侯有疾第472章 臣欲死戰第61章 孤竹第633章 鳥盡弓藏第491章 公子胡亥第424章 兩王同車第132章 伐魏第552章 大秦鐵騎第278章 鍾離歸心第498章 禁止議政第670章 項氏抉擇第789章 大坑第802章 勸諫第136章 水攻第362章 楚軍夜奔第271章 奏捷受賞第242章 以假代真第34章 入伍第667章 李由爲郎第625章 昭王先例第530章 火燒西南第170章 雜牌軍第735章 推辭第411章 秦王震怒第305章 久仰大名第151章 陳平第242章 以假代真第518章 六月之間第86章 教導第37章 與子同袍第268章 咸陽之惑第768章 糧食第712章 覆韓第575章 殺雞儆猴第585章 單于妙計第719章 皇家第178章 戴氏第81章 質疑第630章 主動提議第455章 技擊之士第35章 袍澤第512章 皇帝警告第570章 皈依之心第33章 購物第521章 百越難徵第553章 沉沒成本第80章 投石機第823章 覆滅第800章 說媒第233章 解救第555章 獵捕翕侯第816章 刺佗(中)第289章 墨守第163章 軍令第514章 紙的缺陷第22章 鹿鳴第102章 凱旋第699章 儲君第437章 迷惑齊國第571章 全取河南第580章 渾身是膽第576章 漁翁頭曼第112章 定策第242章 以假代真第312章 十萬齊軍第670章 項氏抉擇第533章 上將軍第129章 范雎第482章 帝號紛紛第837章 變法第587章 二襲胡營第196章 驕心第696章 外孫第108章 戰策第154章 各方行動第652章 紫服細腰第417章 刺殺趙佗第720章 還都第838章 老無力第688章 胯下第490章 改變皇帝第798章 餘衆第511章 書同文字第574章 叛秦者死第124章 楚國使者第757章 辟穀第657章 徐巿獻獸第225章 奇兵第769章 一秦敵十越第326章 趙佗如龜第289章 墨守第579章 千里鏡第375章 越王無友第295章 堅壁自守第30章 生當封侯,死當廟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