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隗狀 姚賈 尉繚

第109章 隗狀 姚賈 尉繚

當趙佗走出此方偏殿的時候,外面西斜的陽光照在他身上,讓趙佗升起一種恍如隔世的感覺。

在知道標準答案的情況下,再參與秦王政的考覈。只要不是天生蠢笨,或是像扶蘇那樣的執拗性子,非要用自己的意見去頂秦王,其實很容易就能得到滿分。

歷史上的秦王政,自十七年攻打韓國開始,就是年年出兵,歲歲征戰,秦軍攻勢之兇猛,打的山東六國喘不過氣,短短十年之內,便將六國盡數誅滅。

問題的答案很明顯了。

趙佗只需在此基礎上,加上對於魏、楚、齊三國內部形勢的分析,就能直戳秦王政的內心,讓他心中歡喜,覺得此子果然知我所想。

想到此處,趙佗卻不禁嘆了口氣。

他剛纔所說,只要天下統一,沒有了諸國混戰,秦王就能安撫黎庶,讓黔首庶民男樂其疇,女修其樂,讓天下長治久安,換來萬世太平。

聽上去多麼美好。

但趙佗清楚的知道,殿中的那位王者是做不到的,就如後世所言。

“天下已定,獨夫之心,日益驕固”。

這位王者在滅亡六國之後還將繼續南征百越,北驅匈奴,修長城馳道,建宮室陵墓,求長生幻景。

其中有該做的軍國要事,也有不該做的奢侈享受,只會空耗民力。

“走一步看一步吧,以後的事情現在想再多都是空談。如今既然被徵召爲郎,就先好好幹,等到大戰再起的時候,儘量立功得爵,只有我爬的位置夠高了,日後纔有改變的力量。”

趙佗心中自語,對未來的規劃也很清楚。

秦王政已徵召他爲郎官,看樣子是想重點培養趙佗,走李信一樣的道路。

這樣也好,能夠侍衛宮中,趙佗就有了更多接觸秦國核心的機會。

“寡人亦非刻薄之輩,你從戎日久,心中定會疲怠,暫且休息一段時間,待年後再來報到。”

趙佗聽到這話,哭笑不得。

如今已經是九月份了,而秦國的歷法是十月份過年,所謂休息一段時間,加起來還不到一個月。

不過秦王政自己都是個工作狂,一天要批閱幾十上百斤的簡牘,他能夠給趙佗放個年假都已經算是很不錯了。

趙佗準備這裡的事情一了結,就回戶籍所在的朝陽裡看看。

橫還在那裡,還在爲他種着幾百畝田地。

這位曾共經生死的小兄弟,趙佗還是放心不下的。

一邊想着,趙佗一邊在宮中侍者的引導下向另一處宮殿走去。

慶功宴!

秦王政還要爲此番伐燕的功臣武將們慶功饗宴。

他作爲親自擒獲燕丹的大功臣,爵位雖然不高,但也在邀請之列。

剛進殿中,趙佗就看到王翦、李信以及幾位裨將軍都已經在此等候。

不過裡面沒有羌瘣的身影,這位羌人將軍說來也是倒黴,本來按部就班攻克薊城就能立下大功,穩升一級,結果貪功追逐燕王大纛,反而犯了大錯。

雖然羌瘣跟着諸將進宮,但不僅沒有任何賞賜,甚至連慶功宴都沒有得到邀請,只能鬱郁回去,成了衆人的笑柄。

除了軍伍衆人外,殿裡還有其他幾位國中重臣。

“趙佗,快過來。”

李信正獨自坐在案前喝着酒,他不善言談,與殿中那些老臣聊了幾句便已經無話可說,只能看着王翦和他們談笑風生,正百無聊賴之間,看到趙佗入殿,忙伸手招呼。

這一聲叫,倒是將殿中衆人驚動。

“李將軍。”

趙佗上前叫了一聲。

李信點點頭,正要說話,不遠處的王翦已是開了口:“原來是親自擒獲燕丹的後生來了,快過來,我與你引薦引薦。”

趙佗只能向李信抱歉一聲,恭敬的走到王翦面前,行禮問候。

“呵呵,大庶長可不用多費口舌,這位少年,吾等是早已熟知了。”

說話的是一個白鬚老者,他身子不高,也就七尺左右。面容和藹,臉上有着許多皺紋,不過一雙眼睛卻十分明亮,充斥着一種智慧的光芒。

“喲,尉公說的是,瞧我這記性,這小子你們可比我認識的早。”

王翦一拍腦袋,也想起了荊軻刺秦的事情。他知道趙佗的底細,清楚趙佗曾在大殿之上慷慨陳詞,早已被諸位公卿見過了。

尉公?

這人是邦尉尉繚?

趙佗心中一動,尉繚可是秦國的重量級人物,不僅掌握着秦國最高軍事機構,更是一位舉世聞名的兵法大家,當今秦國的許多軍事制度都是由其改革創造,可謂是秦王政十分倚重的軍國大臣。

“這位趙公乘吾等雖然認識,但他可不一定認識吾等,還是讓我來介紹介紹吧。”

說話的是長史李斯,他與趙佗已見過幾面,當初趙佗告奸也是找的他,兩人之間有種特殊的關係,所以主動當起了中間人。

“有勞李公了。”

趙佗連忙謝過。

“這位是左丞相隗公。”

“這位是邦尉府的尉公。”

“這位是上卿姚公。”

“這位是……”

隨着李斯的介紹,趙佗也逐漸認識了秦王政所信任的幾位軍國大臣,他神態謙恭,一個一個的恭敬問候。

這可是結交秦國公卿重臣的大好機會,這些人不是丞相就是邦尉,每一個人爵位都在卿以上。

趙佗一個小小公乘,若非此番立了大功,根本沒有和這些人說話的機會,如今不抓緊機會刷好感,還等什麼呢。

面對趙佗的謙恭,衆人的反應也是各不相同。

首先是王翦和李斯,兩人都和趙佗有交情,自然神色和藹。

左丞相隗狀卻大不相同,他雖然礙於李斯的面子,勉強應了一聲,但臉上盡是敷衍,看着趙佗的眼中帶着某種厭惡。

趙佗若有所思,想起隗狀這人似乎是個保守派,日後秦並天下時,提倡分封制的領頭羊似乎就是他。這人對自己不太搭理,恐怕是因爲荊軻之事吧。

不過趙佗依舊面上恭敬,口稱“隗公”,讓人在表面上挑不出錯來。

相比於左丞相隗狀的心思浮於面上。

另一位上卿姚賈則讓趙佗拿捏不準了,此人面無表情,對趙佗的問候也是正常回禮,語氣平靜,讓人根本判斷不出他心裡是個什麼態度。

這人很危險,萬萬不可得罪!

趙佗心裡暗暗記下,如果他沒記錯的話,姚賈可是專門爲秦王政負責離間六國,主持間諜事宜的人。

在他的一番活動之下,山東各國互相離心離德,各國公卿重臣更是被姚賈收買,名爲六國臣僚,實則是秦國走狗,其中就以趙相郭開,齊相後勝最爲著名。

真正表現姚賈狠辣的,則是韓非入秦之後,與他結怨。

韓非瞧不起姚賈,稱其爲“樑之大盜,趙之逐臣”,多次在秦王政面前說姚賈的壞話。結果被姚賈記恨在心中,聯手李斯一頓操作,就將韓非下獄弄死,可謂不出手則已,一出手必讓人死。

相比於隗狀的厭惡,姚賈的不可捉摸,尉繚則是十分親切。

他臉帶笑容,還主動對趙佗說道:“我聽大庶長說,伱這後生頗通兵法,又去戰場廝殺過,此番回了咸陽,若無職務,可來老夫邦尉府中做事。”

這番邀請可謂誠意滿滿,頗讓趙佗心動。

尉繚竟對自己有好感。

他可是兵法大家啊,若是去尉繚手下做事,學到幾招軍爭之術那可就賺大了。

只是可惜,秦王政已對趙佗捷足先登。

趙佗只能拒絕道:“多謝尉公厚愛,小子恨不能常聽尉公教誨,只是大王剛纔已經徵召我爲郎,年後便要上任,還請尉公恕罪。”

“哦?大王親自徵你爲郎?”

衆人都驚訝了一下,就連隗狀也忍不住擡起眼皮,多看了趙佗一眼。

郎官裡面,不管是中郎、郎中還是外郎、議郎,都不過是數百石的秩祿。平常大族子弟,功臣後代都能直接憑家世進入郎官隊伍裡面,比如李信、王離等人皆是如此。

郎官不甚稀奇,但若是大王親自開口徵召,那可就完全不一樣了。

要知道連李信、蒙恬等人都是先憑家世進入其中,再從裡面靠表現脫穎而出的,並沒有享受過大王親自徵召的待遇。

之前趙佗上殿接受封賞時,還可以說是因爲他親自擒獲燕丹的功勞,無法說明什麼。

如今大王親自徵召,這裡面的信息可就不簡單,這是要真正的將趙佗當做心腹親信來培養啊。

他的起點,比李信和蒙恬等人竟還要高!

(本章完)

第410章 趙佗賜氏第660章 朕與趙佗共長生第696章 外孫第315章 酈生使齊第576章 漁翁頭曼第210章 對手第521章 百越難徵第431章 冒頓王子第365章 請君一戰第632章 趙佗暴病第762章 南越王第563章 貴女抉擇第530章 火燒西南第583章 秦匈交易第102章 凱旋第770章 內亂第670章 項氏抉擇第533章 上將軍第503章 臣有一策第412章 臣薦李信第96章 秦風第89章 截擊第581章 烤了酈生第486章 風波將起第616章 拒絕皇帝第287章 兵臨楚地第204章 劉季自刎第696章 外孫第29章 分田第363章 韓信傾慕第804章 前奏第490章 改變皇帝第783章 組隊第749章 陽謀第446章 趙佗伐齊第742章 從軍第656章 齊地八神第360章 捕蟬之勢第225章 奇兵第130章 韓王死第113章 楚戚第729章 馮無擇第383章 劉項潛龍第845章 落幕(大結局)第725章 工農第167章 地勢第483章 秦始皇帝第142章 外黃第43章 閱兵第460章 抄他後路第576章 漁翁頭曼第117章 橫之義第97章 爵制第226章 下蔡第796章 志向第283章 蝴蝶效應第516章 信口雌黃第257章 公主憂第690章 召子第154章 各方行動第331章 楚之齟齬第402章 齊使田衝第802章 勸諫第185章 伏兵第220章 新思路第64章 宋意第604章 單于授首第19章 公主第85章 追擊第14章 舞陽死第485章 老匹夫第351章 東征僞王第698章 太子第30章 生當封侯,死當廟食第787章 詛咒第797章 君恙第515章 識時務者第350章 楚王啓第763章 小目標第333章 項燕釣龜第408章 修改秦律第840章 相薨第579章 千里鏡第625章 昭王先例第31章 少女第98章 李將軍,可比武安君第832章 絕症第713章 日照第778章 蛙部第702章 秦數第792章 戰死第213章 插嘴第825章 變故第639章 英雄暮年第541章 沛地三傑第399章 何以家爲第25章 問對第640章 朕欲長生第58章 義兵論第402章 齊使田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