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潼關的危局7

第二天深夜,李巖帶着自己的人馬,開始向潼關進發,不到三更時分,就來到關下,李巖遠遠地瞧着關上的明軍,發現潼關守將並非等閒之輩,城頭上人來人往,火把火盆亮得如同白晝一般,光照數裡,只要自己人馬向前一衝,肯定被他們發現,緊接着迎來的就是撲天的箭雨。

眼看就是三更天了,不能再等,李巖傳下號令,進攻。

一時間,潼關城外亮起了火把,開始是一支,兩支,後來越來越多,變成了幾千支,隨後響起了震天的吶喊之聲,數百名農民軍踏過河面,開始進攻。

城上的守軍已經有了準備,守將十分鎮定,他坐扼天險,弩箭充足,幾千人就想破關,真是癡人說夢。於是他指揮着明軍,向進攻的民軍射箭。

一排排的民軍被射倒在城下,而更多的人則是扛着雲梯,衝到了城牆邊上,開始爬城。

遠處的弓箭手們不住地向城頭髮射火箭。

城頭的明軍開始有了傷亡,不少士兵中箭,被射死在城頭,還有一些帶火的箭射中了敵樓與角臺,於是木製的樓臺開始燃燒。

守將一邊指揮軍兵抵擋,一邊指揮滅火,又把城下的後備軍一隊隊調上城頭。

此時爬城的民軍開始接近城頭,數十架雲梯上,民軍如同螞蟻一般爬了上來,每個人都是一手執盾,一手執刀,擋開上面明軍射來的箭枝,向上攀登,已經堪堪爬上城頭。

明軍不再射箭,此時距離太近,弩箭已經失去作用,他們齊刷刷地拔出單刀,挺起長槍,探出身去,與梯子上的民軍開始肉搏。

不時有幾個民軍跳上城去,卻被更多的明軍圍住,槍刺刀砍,橫屍城頭。而明軍的傷亡也多了起來,不少明軍被民軍扯住,拉下城去,摔得骨斷筋折。

雙方一時僵持住了,明軍無法逼退民軍,而民軍也攻不上城頭。

李巖在下面看得有些焦急,功夫一長,他手下的人傷亡必然慘重,而此時軍中弩箭眼看就要射完,紅娘子在一邊道:“攻城不順利,不如先撤下來吧。”李巖斬釘截鐵地回答:“不能撤,我們打得越狠,明軍就越注意不到身後,傳令三軍,有敢退後一步者,立斬。”

說完他親自來到城下,擂鼓助威。

衆軍聽了號令,知道後退也是死,只得努力向前,殺得更狠,城頭的明軍也是精兵,拼死廝殺,一時倒也未呈敗象。

守將繼續調兵上城,城下的後備軍已經不多了。

紅娘子見自己的人傷亡得越來越多,不由怒起,她左右看了看,發現河岸邊上有一處高坡,坡上長有一棵樹,雖不很高,但藉着高坡的地勢,還是比平地高出數丈,於是從軍兵手中搶過一把弓,抓過三枝箭,叫小青道:“隨我來……”

兩個女孩子跑上高坡,一前一後爬上樹去,紅娘子道:“看準了,哪個是領頭的將官?”

小青站在樹枝上瞧了瞧,最後一指:“那個戴鐵盔的便是。”

紅娘子放眼瞧去,果然發現一人,頭戴鐵盔,身穿鐵甲,手舞長刀,盔上還插着紅纓,正是一個將軍。她認扣搭弦,將弓拉了開來。

一般的女孩子,絕對無法拉開這張硬弓,可是紅娘子自小便跟着戲班,練習飛刀,爬繩,手上的勁頭比普通男人還大,此時她左手如託泰山,右手如抱嬰兒,嘎吱吱地將這張弓拉了開來,對準了那個將軍,一箭飛出。

此時那將軍正手舞長刀,大呼小叫,冷不防眼前烏光一閃,知道有冷箭,急忙一側身,想躲開一邊,稍稍晚了一點,那箭本來射他咽喉,被他一閃,正中肩窩。

箭尖穿透了鐵甲,釘進肉裡足有兩寸深,那將軍大叫一聲,被射倒在地。他的親兵急忙上前救護。

紅娘子再一次搭上箭,一個親兵應弦而倒。最後一箭,她射向城頭的明字大旗,這一箭正好射斷繩索,那杆大旗忽啦啦地飄落下來。

明軍見了,士氣立時一沮。而民軍則是大聲高呼,勇氣更增。

中箭的守將已經紅了眼睛,大叫道:“潑油,點火,燒死這些反賊,燒死他們……”

於是一鍋鍋的火油從城下擡上來,劈頭蓋臉地往雲梯上倒去,梯子上站着的民軍很多人被潑了一頭一身。

潑完油後,明軍士兵手執火把,向雲梯上扔去。

城牆邊上立時出現了數十條火龍,這些雲梯都被燒着了,連同上面的民軍一起,燃成一團。

慘叫聲響成一片,不少民軍全身起火,從梯子上摔下來,在城下翻滾哀號,城下的人想救他們,卻撲不滅身上的火,只得看着他們燒死。

不多時,所有的雲梯都被燒燬。

而城裡的火油也用光了,用這種方法守城,算是終極武器了,如果不是守將受傷,怒髮衝冠,他還不想用火油。

城下的民軍雲梯被燒,一時無法攻城,明軍也是一個個精疲力盡,癱倒在城頭。

偏偏就在此時,潼關後面響起了喊殺聲。

守將回頭望去,只見後面的營寨已經起了火,火光映照之下,一隊隊的人馬衝進來,大砍大殺,城下的後備軍本來就兵力不足,而且全都注意着城頭,哪想到身後會有人偷襲。

來的人馬自然是秦軍了,子義統領着一千名秦軍,以李敢爲先鋒,殺將進來。其實他們早就來到關城附近了,李巖他們開始攻城時,李敢就想出擊,卻被子義攔住了:“眼下還不能攻,要等到城頭打得兩敗俱傷之時,我們再出擊,不然現在攻進去,就是混戰,明軍很可能全力對付我們,我們若奪不下關城,城外的人永遠進不來。”

李敢這才按住性子等着。

直到城頭的殺聲漸漸小了許多,子義知道城外民軍的攻擊開始減弱了,此時明軍應該是最鬆懈的時候,於是他下令猛攻。

李敢第一個飛身上馬,衝向明軍營寨。

秦軍點起火把,弓兵開始射箭,步兵撞破轅門,然後騎兵就衝了進去。

潼關總共有將近三千名守軍,此時大部分上了城頭,城下還有七八百人,當秦軍開始衝殺時,這些人措手不及,被一千秦軍分割開來。

秦軍一邊廝殺,一邊點燃了營帳,一時間,城內城外,火光沖天。

李巖聽到城內的喊殺聲,知道秦軍已經開始攻殺,於是他下令,用預先留下的十架雲梯,再次攻城。

他絕不能讓城頭的守兵下城去增援。

聽到了城內的喊殺聲,城外的民軍也是精神大振,又一次扛着雲梯衝上來。

守將已經猜到了,身後必然是華陰城的賊兵前來偷襲,華陰兵力並不多,本不足懼,可是眼下兩面夾擊,十分兇險。守將當機立斷,全力應對城下偷襲,對於城外的民軍,他留下五百多人,連同輕重傷員,留在城頭,拼死抵擋,然後自己帶着沒受傷的五百多人,去迎擊秦軍。

對於城頭的調遣,李巖看得清清楚楚,城頭只剩下了爲數不多的官軍,於是他下令,此攻必克。

農民軍架好雲梯,爬了上來。

第八十二章,潼關的危局5第414章,關河令5第199章,決戰關中5第390章,霜天曉5第475章,聞鼓思良將9第568章,大陣仗1第240章,險招7第187章,合兵一處1第144章,西安之戰7第八十章,潼關的危局3第208章,決裂6第七十三章,少年的危局1第272章,蕩春心5第551章,強虜灰飛煙滅16第579章,大陣仗12第286章,生死劫7第三十章,前世今生第五十二章,重返華陰第五十二章,重返華陰第七十六章,少年的危局4第595章,風雲詭10第247章,退敵5第477章,國危顯忠卿2第579章,大陣仗12第549章,強虜灰飛煙滅14第344章,以和爲貴1第523章,古今幾人曾會6第318章,相見歡3第419章,怨王孫2第162章,圍魏救趙9第384章,餘勇可賈7第268章,蕩春心1第108章,秦王的危局6第七十四章,少年的危局2第359章,佳人如玉6第131章,關中的危局11第六十七章,罪魁禍首第九十章,西安的危局4第278章,薄倖名2第481章,國危顯忠卿6第六章,與子同袍第142章,西安之戰5第246章,退敵4第211章,決裂9第253章,死戰6第221章,被擒8第235章,險招2第430章,江南好2第563章,新局面5第125章,關中的危局5第381章,餘勇可賈4第264章,破軍計4第465章,患難見真情7第一卷,立足之地 第一章,王者不死第601章英雄淚5第373章,烈烈西風4第146章,西安之戰9第七十九章,潼關的危局2第七十三章,少年的危局1第300章,天下事3第107章,秦王的危局5第367章,禍不單行6第175章,兵困絕谷7第341章,空前決戰8第九十三章,西安的危局7第554章,氣吞萬里如虎3第535章,浪花淘盡英雄9第112章,白起的危局1第十八章,憂心如醉第237章,險招4第536章,強虜灰飛煙滅1第522章,古今幾人曾會5第343章,空前決戰10第171章,兵困絕谷3第381章,餘勇可賈4第439章,賀新郎2第241章,險招8第257章,奇兵2第八十五章,潼關的危局8第十五章,范雎被擒第526章,古今幾人曾會9第308章,局中謀2第561章,新局面3第九十六章,西安的危局10第205章,決裂3第398章,定風波1第119章,白起的危局8第七十三章,少年的危局1第328章,兄弟情義5第288章,生死劫9第521章,古今幾人曾會4第361章,佳人如玉8第二十五章,可以攻玉第401章,定風波4第111章,秦王的危局9第108章,秦王的危局6第232章,奇計9第183章,奇謀脫困7第163章,心腹之患1第315章,局中謀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