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9章,大陣仗2

李巖道:“既然如此,在下便要速速啓程了,前往張獻忠那裡出使,順便瞧一瞧動靜,還請督師派船相送。四川無論有何種變化,在下一定派人前來知會督師。”左良玉道:“如此甚好。我也派人去四川打探打探。做到心中有數。”

兩個人喝完了酒,左良玉派人送李巖出城回營,另外還送了不少武昌的特產,請他帶回關中,算是對秦王的一點心意。李巖謝過。

回到營裡,李巖半點沒有耽擱,立刻命令沿江而上。進入四川去見張獻忠。他的五百人馬沒有都帶着,只帶了二百人,讓另外的三百騎帶着左良玉送的禮物回關中,並且上奏秦王,用不着多久,張獻忠與左良玉之間,便會有戰事開啓。

他有這個把握。

李巖帶領人馬,上了左良玉派來的大船,開始溯江而上,向着四川進發。在接近三峽之時,他派人乘小船,先去夔門面見李定國,說明來意,讓他好行方便。

來人去得快,回來得也快,而且帶來了李定國派來的一員副將,雙方見面之後,一同乘船來到夔門。李定國接着,左良玉的船便回去了。

李巖進了夔門,李定國設宴款待了一番,李巖順便問了問張獻忠稱帝的事情,李定國笑道:“我家陛下稱帝,並非完全是自己的意思,更多的臣下及四川父老們的擁戴,他老人家只不過是順天應人罷了。如今四川處處大慶,顯見得我軍的深入人心。”

李巖聽了暗笑,他知道張獻忠的人馬在義軍當中,軍紀是比較差的,軍紀最好的是李自成,其次是高迎祥,除了他們兩家之外,別的義軍都不行,最壞的義軍幾乎與土匪無異,張獻忠也不例外,燒殺淫掠自不必說,李定國口中說的順天應人,只不過是冠冕堂皇的掩飾罷了。

這一點用不着拆穿,因此李巖也順口稱讚了幾句,因爲二人見過多次,不久前又在北京城會過,所以關係還不錯,李定國是個有主見,有頭腦的人,而且心腸較好,他的部下較張獻忠別的人馬,還是比較善良的,軍中殺人的事少。因此李巖對他有些好感。

沒有見到張獻忠,李巖自然不會將真實目的說出,因此在李定國這裡休息了一天,第二天李定國派人護送李巖及其人馬,棄船上陸,飛奔成都。

而在李巖到的時候,李定國就已經派人去稟報張獻忠了。

張獻忠確實已經稱帝,但是稱帝的過程並非完全愉快的,因爲有一個主要的人物,明確表示了反對。

這個人便是唐賽兒。

慫恿張獻忠稱帝的,是他手下那些武將,這些人以孫可望爲首,在私下一商議,李自成只佔有直隸和河南一部分,就可以稱帝,咱們張大帥以前可是和李自成平起平坐的,此時人家稱了帝,張獻忠還只是個王,無形中便矮了一頭,以後如何來往?豈不是成了上司與下屬的關係?

此時這些武將已經被勝利衝昏了頭腦,佔領四川以後,手中突然有了如此大的地盤,如此多的人口,而且四川連年以來,沒有大的災荒,錢糧富足,資本雄厚,他們的人馬再次擴充,算上各地各縣的守衛兵士,張獻忠手下已經有了四十萬大軍。

有這麼多的人馬,這麼大的地盤,再不稱帝,還等什麼?

因此以孫可望爲首,衆武將一齊向張獻忠勸覲,請他稱帝,說這是天心民意,不可違之。

帳下武將這一勸,正好說到張獻忠心坎裡了。

自從李自成稱帝之後,張獻忠便有些不爽,以前李自成再怎麼鬧騰,佔多大地盤,張獻忠都沒在意,雙方在多年與官軍的廝殺之中,自然有一定的交情,不過這種交情,隨着李自成打進北京,明王朝滅亡而變了味道。明亡以後,義軍起義的宗旨便有了變化,由過去的反明,變成了如今的割據,既然是割據,就不可能聽別人的指揮,因此自從明亡之後,兩家幾乎沒有通過什麼音信。

除了這次聯手抗清行動。

而就是這次行動,讓張獻忠對李自成更加提防了。李自成在衆家諸候的幫助之下,復奪了直隸與京城,但卻沒有讓任何人得到好處地盤,張獻忠自己雖然沒有什麼損失,但卻看清楚了李自成的打算,因此他心頭生氣,自不必說。

最讓他不爽的是李自成的稱帝,正像底下武將們所私議的,李自成稱帝之後,聲威大震,自己的四川本就偏遠,若再不鬧出點動靜,只怕天下人忘記了自己。正好在這個時候,下面的武將聯名,勸他稱帝,因此張獻忠連象徵性的推辭都沒有,立刻就答應了。

但是唐賽兒不同意,她聽到孫可望等人勸張獻忠稱帝的消息之後,立刻趕到了張獻忠的府中,剛到府門,便看到孫可望等武將興沖沖地從裡面出來,上馬而去,她就知道,張獻忠是答應了。

唐賽兒心中着急,不等門上人通報,就闖了進去。

由於她在軍中的地位,和張獻忠的看重,因此誰也不敢攔阻。唐賽兒直接就進了張獻忠的廳堂之內。

此時張獻忠正坐在裡面,身邊擁着兩個小妾,調笑喝茶,一看唐賽兒進來,便知道有事,向兩個小妾揮揮手,將她們趕走,然後道:“軍師來了,請坐。”

唐賽兒開口便道:“孫可望他們來過了,是勸大王稱帝嗎?”

張獻忠笑道:“不錯啊,軍師想必也是爲了這件事吧,我已經答應了。等我稱了帝,軍師便是丞相,你兄弟便是將軍……”

唐賽兒連連搖頭:“大王,你不能稱帝,至少眼下不能啊。”

張獻忠笑聲一頓:“爲什麼?”他那一對黃眼珠裡,露出一絲不悅。

唐賽兒道:“因爲眼下不是稱帝的時候。”

張獻忠低着眼皮,捧起茶碗,輕輕吹着裡面的茶沫:“那麼就請軍師說說,眼下怎麼不是稱帝的時候?”

第540章,強虜灰飛煙滅5第238章,險招5第458章,勝敗尋常事8第187章,合兵一處1第197章,決戰關中3第514章,一時多少豪傑7第402章,定風波5第248章,死戰1第九十章,西安的危局4第八十三章,潼關的危局6第二十二章,王於興師第404章,楚雲深2第185章,奇謀脫困9第421章,怨王孫4第三十六章,憂心欽欽第459章,患難見真情1第198章,決戰關中4第112章,白起的危局1第331章,紅顏有淚3第四十五章,奇兵制勝第464章,患難見真情6第460章,患難見真情2第489章,關山九萬里5第310章,局中謀4第399章,定風波2第236章,險招3第五十二章,重返華陰第427章,破陣樂5第560章,新局面2第四十五章,奇兵制勝第307章,局中謀1第九十章,西安的危局4第487章,關山九萬里3第603章,英雄淚7第251章,死戰4第169章,兵困絕谷1第598章,英雄淚2第483章,國危顯忠卿8第五章,豈曰無衣第342章,空前決戰9第185章,奇謀脫困9第356章,佳人如玉3第218章,被擒5第434章,江南好6第361章,佳人如玉8第184章,奇謀脫困8第319章,相見歡4第528章,浪花淘盡英雄2第126章,關中的危局6第三十三章,振振君子第106章,秦王的危局4第五十六章,後備良將第九十八章,西安的危局12第233章,奇計10第250章,死戰3第246章,退敵4第319章,相見歡4第472章,聞鼓思良將6第173章,兵困絕谷5第464章,患難見真情6第334章,空前決戰1第七十章,民軍的危局1第102章,西安的危局16第578章,大陣仗11第四十六章,遭遇突襲第507章,指點濤生雲滅9第265章,破軍計5第323章,相見歡8第532章,浪花淘盡英雄6第569章,大陣仗2第580章,大陣仗13第544章,強虜灰飛煙滅9第180章,奇謀脫困4第528章,浪花淘盡英雄2第366章,禍不單行5第三十一章,嗟我懷人第600章,英雄淚4第516章,一時多少豪傑9第231章,奇計8第232章,奇計9第287章,生死劫8第302章,天下事5第519章,古今幾人曾會2第584章,大陣仗17第六十八章,人心難測第541章,強虜灰飛煙滅6第112章,白起的危局1第527章,浪花淘盡英雄1第七十四章,少年的危局2第128章,關中的危局8第229章,奇計6第九十二章,西安的危局6第431章,江南好3第303章,天下事6第129章,關中的危局9第498章,吳鉤霜雪明5第九十六章,西安的危局10第129章,關中的危局9第十一章,兵不血刃第三十五章,偷襲潼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