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後備良將

衆軍騷動起來,有不少人紛紛放下兵器,走出營房,看樣子是打定主意回鄉了,但更多的人則是逡巡着拿不定主意。要知道,做官軍雖然拿不到餉銀,可總算名聲好聽,一旦造了反,就只能一條道跑到黑,除了在戰場上被殺,就得期望着造反成功,博個前程。

而自古以來,造反成功的,又有幾人?

至於回鄉去,多半也是死路一條,如果能活得下去,誰還跑來當兵?

因此衆軍左思右想,拿不定主意。

李巖瞧出來了,他哈哈一笑:“諸位的爲難我知道,你們是怕留下來,敵不過明軍,落個身首異處的下場,回鄉呢,多半又得餓死。左右是個死,因此拿不定主意。如果諸位信得過我李巖,我便爲大家開解開解,看看當今這個世道,如何才能活下去。”

衆軍一聽李巖二字,無不大吃一驚,紛紛說道:“他是李巖,他便是李巖,寫檄文的那個少年人……”

真是人的名,樹的影,大家一聽名人在此,立刻都不言語了,所有人的眼睛都注視在他身上。

李巖清清嗓音:“先來說說回鄉吧。葉落歸根,誰不想家?可是回了家,就能活嗎?連年大旱,餓死的人不計其數,你們手中的十兩銀子,能買多少米糧,夠一家人吃幾天?那時候不想餓死的話,只有兩條路,扯旗造反,或者參加官軍。因此你無論是回鄉,還是在這裡,面臨的選擇是一樣的。既然如此,還有必要回鄉嗎?”

衆明軍聽了,紛紛點頭。

李巖繼續說道:“要說加入官軍,諸位比我清楚,除了隨時可能戰死之外,還拿不着餉銀。只能混口飯吃。如果有人喜歡當官軍,我們也不強留,最後,我來說說造反的事。”

大家無不豎起耳朵靜聽,校場上鴉雀無聲。

李巖道:“造反,自古以來,就不是一條好路。風險太大,一人奪取天下,百萬人只能殉葬。可是今日不同。諸位也知道,如今天下大亂,陝西,山西,甘肅,河南,四川數省,民變不斷,已是遍地盜賊,其中坐擁數萬人馬的匪首,不下數十人,官軍要對付農民軍,還要應付關外的金人,已經手忙腳亂了。照我看來,民變不可能平息,日後北方各省,必然出現割據局面。我大秦人馬趁機而動,一統天下雖然有些難,可是割據陝西,倒還有些把握。一旦我們佔了陝西,就可以聯合各省農民軍,共同對抗朝庭。到時候進可以奪取天下,退可以割地稱王,左右逢源,便可立於不敗之地。諸位都是陝人,奪下陝西,便是保住了家,保住了妻兒老小的性命。我們不是爲朝庭賣命,而是爲了自己的家人。讓他們免於餓死。”

此時明軍中有人問道:“李公子不知道嗎,當今有洪承疇坐鎮西安,手下都是精兵,奪下陝西,哪會那麼容易?”

李巖一陣朗笑:“這位兄臺說得不錯,洪承疇詭計多端,手段又很是毒辣,是個勁敵。可眼下麼,他的精兵都已經去了山西,追剿紫金樑去了。陝西一地,已經空虛,只要我等趁勢而動,洪承疇也奈何不得。”

Wшw✿ тt kΛn✿ C O

衆軍一陣騷動,最後有人高聲叫道:“我們不走了,加入秦軍,奪下陝西……”

開始是幾個人喊,後來越喊人越多,最後這幾百人幾乎是異口同聲。誰也不想走了。

李敢瞧着李巖,打心眼裡佩服,暗想:這讀書人,就是不得了啊……

李巖吩咐清點人數,一查之下,尚有四百來人。李巖將他們分成二十隊,每隊有一名秦軍做小隊長,每一百人設百人長。而全軍統領則是李敢。衆軍見他分佈得井井有條,都無異議。李巖見收編已經成功,吩咐連夜趕製大秦軍旗,務必於明天早上,將旗幟插上城頭。

隨後他令人四下宣揚,就說秦軍已經重奪華陰,兵力雄厚,秦王坐鎮城中,招集失散的秦軍散兵。

天明之後,華陰城頭已經遍插秦軍玄旗,而數十騎人馬也已經分頭馳向四方,將消息遠遠地散佈了出去。

這一招果然靈驗,不到一天的功夫,就來了幾百名秦軍,這些人很多都有馬匹,是與白起等人一路的,可是他們中並沒有秦王,李敢還是有點不開心。

秦軍重佔華陰的消息很快就傳開了,洪承疇第二天夜裡,就得到了稟報。他吃了一驚,有點不敢相信。

因爲據十餘天之前,賀人龍與盧象升遞來的塘報看,這股“秦軍”早已被殺得七零八落,不成建制,怎麼短短几天之內,便可以組織起如此力量,可以輕而易舉地奪下華陰城?要知道,白廣恩雖然走了,城中尚有五百餘名士兵。

若真如此,那麼佔領華陰的秦軍至少有幾千人。

於是,洪承疇開始懷疑那兩份塘報的內容了。

盧象升是個嚴謹的人,應當不會謊報,至於賀人龍,塘報上說殺敵六七千人,可交上來的人頭,只有兩千,其餘人數都說是趕入水中溺斃,屍體無蹤。

洪承疇有些信不過。此人名號叫做賀瘋子,曾經有過殺良冒功的行徑,就因爲他是員猛將,洪承疇將這事壓下了,因爲他還要用賀人龍,眼下看來,定是賀人龍謊報殺敵人數。

想到這裡,洪承疇有些氣憤,秦軍佔了華陰,若不急速剿滅,實力定會一天天坐大。可是眼下,他的精銳人馬都去了山西,會剿紫金樑王自用,整個陝西能用的人馬已經不多了。

如今他只得調用後備軍了。可是這支軍馬不是他的嫡系,戰鬥力也不太強,平時只能維持安保,一旦遇到極爲強悍的亂賊,只恐要吃虧。

但是山西的精兵短時間內不能調回,因爲據塘報講,圍剿紫金樑的戰鬥非常順利,此時調回人馬,無異是個昏招,洪承疇當然不會犯這樣的錯誤。

所謂遠水不解近渴,沒辦法,只好起用這支人馬了,他尚有一種僥倖心理,這股秦軍剛剛經過大敗,很可能只是走投無路,偷襲華陰得手,大軍前去圍剿,或許他們害怕之下,全軍潰散也說不定。

想到此,他立時下令,調遣這支後備軍去華陰,剿滅秦軍。

令也下了,洪承疇忽然有點不放心,萬一這支人馬敗了,秦軍勢必恢復元氣,而自己手下,再無機動力量可派了,因此這次戰鬥,竟顯得極其重要了起來。

他吩咐傳令兵,快馬加鞭,請這支後備軍的主將前來相見。

不多時,門外大步流星走來一人,中等身材,一身披掛,到得門前,拱手施禮:“遊擊將軍史可法,參見總督大人!”

洪承疇請他進門來,仔細一瞧,心頭便是一喜。

史可法生得非常年輕,也就二十多歲,但是一臉精幹,虎目含威,舉止行動間,甚是沉穩,與他的年紀有點不相稱。

洪承疇請他入座,當頭就問:“史將軍,你手下有多少人?”

史可法道:“回大人的話,兩千二百七十人。火銃三百二十枝,戰馬五百匹。”洪承疇點頭:“本督讓你去收復華陰,可有把握?”史可法沉聲道:“沒有!”

洪承疇笑了:“說說看……”

史可法毫不隱瞞:“華陰敵軍,人數不詳,裝備不詳,戰鬥力不詳,有無後援不詳,有此四不詳,收復城池,沒有把握。”

洪承疇哈哈大笑:“將軍可稱良將。如果你上來就說有把握,我倒不放心了。既然你早有計較,權衡得失之下,此戰一定不會讓我失望的。”

第118章,白起的危局7第109章,秦王的危局7第416章,關河令7第411章,關河令2第549章,強虜灰飛煙滅14第五十五章,險中求存第356章,佳人如玉3第285章,生死劫6第一卷,立足之地 第一章,王者不死第450章,中原任縱橫5第六十七章,罪魁禍首第二十五章,可以攻玉第350章,以和爲貴7第七十四章,少年的危局2第六十五章,禍起蕭牆第568章,大陣仗1第546章,強虜灰飛煙滅11第七十一章,民軍的危局2第264章,破軍計4第536章,強虜灰飛煙滅1第526章,古今幾人曾會9第338章,空前決戰5第525章,古今幾人曾會8第二十五章,可以攻玉第243章,退敵1第536章,強虜灰飛煙滅1第五章,豈曰無衣第470章,聞鼓思良將4第416章,關河令7第178章,奇謀脫困2第194章,合兵一處8第518章,古今幾人曾會1第四十七章,禍不單行第589章,風雲詭4第561章,新局面3第281章,生死劫2第476章,國危顯忠卿1第306章,天下事9第498章,吳鉤霜雪明5第509章,一時多少豪傑2第230章,奇計7第601章英雄淚5第496章,吳鉤霜雪明3第221章,被擒8第301章,天下事4第244章,退敵2第408章,楚雲深6第384章,餘勇可賈7第460章,患難見真情2第404章,楚雲深2第十七章,胡云不喜第562章,新局面4第158章,圍魏救趙5第114章,白起的危局3第365章,禍不單行4第四十八章,紅顏救星第230章,奇計7第438章,賀新郎1第六十五章,禍起蕭牆第415章,關河令6第487章,關山九萬里3第530章,浪花淘盡英雄4第244章,退敵2第509章,一時多少豪傑2第569章,大陣仗2第259章,奇兵4第231章,奇計8第550章,強虜灰飛煙滅15第275章,子午谷3第426章,破陣樂4第343章,空前決戰10第八十二章,潼關的危局5第八十一章,潼關的危局4第477章,國危顯忠卿2第465章,患難見真情7第147章,節外生枝1第275章,子午谷3第九十六章,西安的危局10第八十五章,潼關的危局8第413章,關河令4第283章,生死劫4第498章,吳鉤霜雪明5第604章,英雄淚8第440章,賀新郎3第143章,西安之戰6第340章,空前決戰7第153章,節外生枝7第五十二章,重返華陰第九十一章,西安的危局5第112章,白起的危局1第三十三章,振振君子第531章,浪花淘盡英雄5第291章,乾坤亂3第196章,決戰關中2第375章,烈烈西風6第183章,奇謀脫困7第123章,關中的危局3第489章,關山九萬里5第377章,烈烈西風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