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聞鼓思良將8

而農民軍則獲得了一場大勝,李自成戰後清點人馬,這一仗農民軍損失了三萬餘人,卻殺死官軍五萬多,生俘兩萬。官軍的十六萬人馬,損失近一半。只有左良玉與賀人龍率軍逃走,算是保存了實力。

這一仗深深震憾了天下,從此李羅聯軍的聲名大振,已經穩穩佔據了義軍首領的位置。自從這一戰之後,整個河南動盪起來,百姓們紛紛前來投奔,各地的州城府縣甚至殺掉或趕走當地朝庭的官員,舉城投降。

沒過一個月,河南地面上盡都是農民軍的旗號。而開封城下的農民軍更是以驚人的速度擴充着,以前的二十萬人眨眼之間就達到六十萬。其中李自成收衆三十萬,羅汝才與革左五營也達到了二十多萬人。

革左五營在河南大大撈了一筆油水,三位掌盤子都大爲高興,這一趟沒有白來,雖然被左良玉打擊了一下,但是沒損失多少人馬,此時更是由初入河南的十萬人馬,擴充到十五萬人。

老回回與革裡眼見開封乃至整個河南大局已定,李羅聯軍獨自攻打開封,也綽綽有餘,於是向二人告辭。李自成與羅汝才也沒強留他們,畢竟人家在山東也混得順風順水。

因此李羅二人又贈送了革左五營大筆金銀,雙方一團和氣,灑淚分手。老回回等人殺回山東,找范雎與子義會師去了。

李自成與羅汝才殺敗了孫傳庭,整軍幾日,便大張旗鼓,浩浩蕩蕩地奔赴開封城下。這個時候開封城中最知道孫傳庭戰敗的消息,一日數驚,守將陳永福除了向朝庭告急之外,只好加固城防,以備農民軍前來進攻。

他也清楚,靠外面的援軍,已經不現實了。只能依靠開封城的高城厚牆,來抵擋農民軍。幸虧城中糧草豐足,支應一年沒有問題,陳永福就盼着這一年之內,天下局勢能有好的變化。或是朝庭重整旗鼓,再殺回河南來。

於是整個開封城中,一片緊張肅殺之氣,城中百姓們也配合官軍守城,因爲他們害怕農民軍打進城中之後,燒殺搶掠,因此倒還算是同仇敵愾。

農民軍來到城下,李自成吩咐將開封城團團圍住,他在城北,羅汝纔在城南,劉宗敏在城西,田見秀在城東。每個方向上都有十萬人馬。任你城中有何等精兵猛將,也衝不出去。

圍城之後,李自成吩咐先不要進攻,他已經得知,開封城高牆厚,城中人馬精壯,而且城中的藩王也算開明,因此士氣不低。加上城頭大炮很多,火器充足,如果進攻的話,必然損失慘重。

李自成聽了軍師宋獻策之計,要長期圍城,在不失人馬的情況之下,唾手而得開封。

再說孫傳庭,敗回河北之後,在臨漳紮下營寨,立起大旗,勉強收拾殘局。

等到稍稍穩定了一些,孫傳庭立刻親赴京城,當面向崇禎請罪。

崇禎聽到孫傳庭戰敗的消息,十分懊惱,本來依着他的脾氣,一定會重重治罪,但是此時崇禎明白,國家正當用人之時,不可輕殺大將。

於是他便將孫傳庭召進宮中,當面聽他的辯解。

崇禎沒有在朝堂上面見孫傳庭,就是要爲他開脫罪責,因爲那些言官們是不會放過孫傳庭的。

這個緣由,孫傳庭十分清楚,心內感激崇禎給他機會,但是做爲一軍之帥,打了敗仗,就應當負首要罪責,因此孫傳庭一見崇禎,立刻跪倒磕頭,請求治他的罪。

崇禎沒有理會,只是道:“愛卿之敗,罪不在你。我聽說初戰之時,愛卿以奇兵偷襲賊軍大營,燒其糧草輜重,已經取得大勝,只是在後來追擊過程之中,有的將領貪圖賊兵的財物,致使行伍大亂,這才被賊兵趁機反擊,一敗塗地,朕深恨這樣的將領,愛卿可知究竟是誰,壞了我軍大局麼?”

一聽這個,孫傳庭心頭一沉,他明白崇禎的意思,就是找一個替罪羊,從而爲自己開脫罪責,他的內心深深感動之餘,又有些爲難,這個時候,無論找誰做替罪羊,都會給自己留一個不負責任的壞名聲,以後如何帶領衆將?

可是不找替罪羊,連崇禎這裡都不好交代,因此孫傳庭只得咬了咬牙,向上磕頭:“臣知道。此人便是……便是總兵……賀人龍!”

他只能歸罪於賀人龍,因爲此人打仗一向太滑,不肯用命,孫傳庭一早就厭惡他,更何況上一次傅宗龍統軍之時,要不是賀人龍率軍先逃,又何至於將傅宗龍這樣的朝庭大員,一軍之帥送入虎口。

孫傳庭料想,崇禎的內心也是這個意思,如果一定要找替罪羊,賀人龍無疑是最合適的,只要搬出此人,連朝中言官們,都無話可說。

果然,聽了孫傳庭的話,崇禎長出口氣,哼了一聲:“此等賊臣,屢次壞我大局,留之何用。朕必斬之。”

孫傳庭急忙道:“陛下不可操之過急,賀人龍是陝西人,臣聽說他與李自成軍中的人多有關係,如果下旨到他的軍營,臣擔心會逼反他。”

崇禎點頭:“以愛卿之見,應當如何處置?”

孫傳庭道:“如果陛下相信,臣可以妥當處之,將軍中情緒壓制下來,不使手下軍兵反亂。”崇禎道:“好吧,此事朕就全權委你處置。”

說完了,崇禎跌坐在龍牀之上,手撫額頭,沉重地說道:“經此一敗,河南之局,已經無力迴天了。愛卿就算重整人馬,也需要時日,以你之見,開封還有救麼?”

孫傳庭沒有立刻回答,他想了片刻,這才道:“陛下,微臣此次雖然戰敗,人馬損失無數,可是陣亡之軍士並不太多,相信只要收集散兵,還可復振。況且左良玉等將手下,猶有重兵,只要陛下給臣半年功夫,一定可以聚集十萬人馬,再圖進取。河南之局,還可挽回。”

崇禎微微有了點精神:“可是開封能支撐半年麼?朕近日聞報,闖賊已經聚衆五十餘萬,大兵直指開封,團團圍困,如果日夜不停地進攻,開封城能守多久,令人憂心。”

孫傳庭道:“這個陛下不必過於擔憂,臣已經探明,李自成與羅汝才的人馬到了開封城下,並沒有進攻,看他們的意思,也是擔心開封守衛過於嚴密,貿然進攻,會傷兵損將。眼下他們採取的是圍困之策,而開封城中的糧草,支應半年,沒有任何問題。”

崇禎這才點頭:“那就好,那就好。不過此次戰敗,雖然是賀人龍等將的臨陣逃脫所致,愛卿做爲主帥,也必然要受責罰。”

孫傳庭道:“臣願領任何責罰。”

崇禎道:“那就免去你六省總督之職,只任河南與直隸巡撫,兼領軍務吧。”

孫傳庭謝了恩,又領了崇禎密旨,這纔出宮而去。

不幾日,崇禎下旨,免了孫傳庭的總督之職,令他改任兩省巡撫,專一操練人馬,準備殺回開封。同時又下旨給賀人龍,居然稱讚他在兵敗之中,整軍撤出,不失人馬,有名將之風,還給了些嘉獎。升他爲河南總兵,歸孫傳庭節制。

孫傳庭回到自己大營,立刻召集衆將,同時下令給賀人龍,讓他立刻前來會師,有要事相商。

賀人龍本來十分擔心,孫傳庭打了敗仗,做爲手下將領,肯定都要受責罰,沒想到過了幾天,竟等來了升遷的旨意。賀人龍這才放了心,然後他收到了孫傳庭的將令,讓他移師去臨漳,共商討敵大計。

於是賀人龍立刻收拾人馬,渡過黃河,來到臨漳。

孫傳庭親自出轅門迎接,一路上拉着賀人龍的手,不住稱讚他治軍有方,在如此敗仗之下,還能保得人馬不失,以後東山再起,殺回河南,還要依靠他的人馬。聽得賀人龍哈哈大笑,連說不敢。

可是進帳之後,賀人龍立刻覺得不妙,帳中排了兩隊刀斧手,兩邊衆將一個個面色凝重,一言不發。

沒等賀人龍反應過來,孫傳庭迴歸帥案,取出密旨宣讀:“賀人龍接旨……”

賀人龍急忙跪倒,心中七上八下,不知高低。只聽孫傳庭讀道:“總兵賀人龍,枉顧天恩,不思報效,於朱仙鎮之役中臨陣脫逃,致使傅宗龍督師陷沒於敵陣,又在開封之戰中不顧大局,率衆先潰,令剿賊大業功虧一簣,所謂貪生之將,不得統軍,畏死之人,不得臨陣。賀人龍深受國恩,委以兵權,然毫無進取之意,或有通敵之嫌,深負朕心。故令巡撫孫傳庭將之收捕,立斬不赦……”兩邊刀斧手立刻上前,將賀人龍按在地上,捆了起來。

賀人龍聽了,氣得咬牙切齒,當衆大罵:“好個小兒孫傳庭,你打了敗仗,不承擔主責,倒來栽害給別人,老子拼了性命與闖賊死戰,到頭來卻被你讒斃,老子不服,就算死了,也不放過你……”

第160章,圍魏救趙7第244章,退敵2第453章,勝敗尋常事3第197章,決戰關中3第502章,指點濤生雲滅4第四十四章,難解難分第152章,節外生枝6第101章,西安的危局15第256章,奇兵1第368章,禍不單行7第五十四章,瞞天過海第七十三章,少年的危局1第545章,強虜灰飛煙滅10第308章,局中謀2第七十章,民軍的危局1第267章,破軍計7第420章,怨王孫3第273章,子午谷1第594章,風雲詭9第四十二章,討明檄文第四十五章,奇兵制勝第二十八章,終風且霾第168章,心腹之患6第七十一章,民軍的危局2第447章,中原任縱橫2第408章,楚雲深6第528章,浪花淘盡英雄2第177章,奇謀脫困1第118章,白起的危局7第425章,破陣樂3第266章,破軍計6第441章,賀新郎4第315章,局中謀9第395章,破陣子3第135章,關中的危局15第九十二章,西安的危局6第271章,蕩春心4第207章,決裂5第八十四章,潼關的危局7第七十七章,少年的危局5第417章,關河令8第149章,節外生枝3第十五章,范雎被擒第134章,關中的危局14第116章,白起的危局5第116章,白起的危局5第354章,佳人如玉1第四十九章,死裡求生第596章,風雲詭11第268章,蕩春心1第464章,患難見真情6第120章,白起的危局9第564章,新局面6第479章,國危顯忠卿4第516章,一時多少豪傑9第393章,破陣子1第414章,關河令5第406章,楚雲深4第600章,英雄淚4第452章,勝敗尋常事2第310章,局中謀4第十六章,既見君子第三十三章,振振君子第311章,局中謀5第492章,關山九萬里8第166章,心腹之患4第298章,天下事1第270章,蕩春心3第433章,江南好5第435章,江南好7第528章,浪花淘盡英雄2第448章,中原任縱橫3第473章,聞鼓思良將7第353章,以和爲貴10第110章,秦王的危局8第129章,關中的危局9第152章,節外生枝6第416章,關河令7第535章,浪花淘盡英雄9第八十五章,潼關的危局8第六十一章,娘子治軍第252章,死戰5第395章,破陣子3第159章,圍魏救趙6第563章,新局面5第590章,風雲詭5第十五章,范雎被擒第二十七章,亂我心曲第353章,以和爲貴10第164章,心腹之患2第395章,破陣子3第470章,聞鼓思良將4第553章,氣吞萬里如虎2第105章,秦王的危局3第133章,關中的危局13第八十七章,西安的危局1第224章,奇計1第492章,關山九萬里8第二十一章,人實不信第278章,薄倖名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