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被擒1

盧象升道:“我這就給洪承疇寫信,合我二人之力,將流賊困在關中。那個時候,十萬人馬囤居一處,無糧可食,看他們能支撐幾天,再也不會有第二個車廂峽了。”

得到命令之後,祖寬行動得很快,他將自己的兩千多關寧鐵騎分成十隊,每隊由一位百長率領,分散出擊,靈活機動,前去西安周圍的各縣騷擾秦軍。這些關寧鐵騎每個人兩匹馬,來去如風,到了農田之中,縱馬踐踏,還放火燒燬百姓房舍,農具等物。

李敢在一天之內,接連得到了七八處急報,都說有官軍騎兵燒燬農田,驅趕百姓。他急忙派出騎兵前去迎戰,同時報給秦王。

秦王知道,這是盧象升前來騷擾,不讓百姓好好種田。更可以擾亂民心,逼得百姓遷居別處。他找來王翦張儀一商議,決定將離西安城較遠的縣內百姓,全部遷到西安城附近,在方圓五十里之內,廣設田莊,集中耕種。這樣就避免了四處受襲,無可救援的情況。

很多百姓初始不願意,因爲那些縣城便是他們的家,但是官軍的兇猛他們是知道的,不搬也得搬。於是許多百姓由秦軍護送着,遷居到西安城附近。

集中居住與耕種也有好處,就是人多了,膽子就大,不怕官軍前來騷擾。秦軍又幫助這些百姓建起了圍欄,將田地圈起來,以防官軍騎兵衝擊。

將農田護起來之後,秦王在城中逐步開始推行新政。因爲只有西安一城,各種政策施實起來非常方便。告示一張,大家就都知道了。

首先施行的是保甲連坐法。

這道法十分厲害,商鞅在立定此法之時,就是要在百姓中實行軍事化管理。五戶一保,十戶一甲,有報奸者賞,有藏奸者罰,一家報奸,十家有賞,一家藏奸,十家統罰。這樣就有效地杜絕了外來奸細。

西安城四面受敵,立這樣的法條,十分必要。

此外,因爲西安經過戰爭,富戶們逃走很多,秦王便下令將這些人的田宅分給百姓,此舉極得民心。因此秦王的聲望迅速擴大起來。其他縣城的百姓聽說了,紛紛攜家帶子,前來投奔,西安城內的百姓以驚人的速度增長着。

人一多,事情就多,秦王設立了民官,專門管理這些流民。給他們分配住處,統領糧食,還因才施用,其中有工匠,馬伕,書生,商人,各自因爲自己的長處,而得到了發揮。工匠有木工,漆工,鐵匠,泥匠等,被派去蓋房子,打鐵,馬伕去養馬,書生開始教兒童們讀書,商人被派去各地買賣東西,女人們也開始織布,種菜,總之,沒有人能夠吃閒飯。

這樣做最大的好處,是使得西安城不再像一個救濟所,而像一個很大的家庭。

秦王治國,自然有其獨到之處。事實上,秦國自商君變法之後,一直少有昏君,就是因爲商君之法在很大程度上,保證了秦軍始終走在一個正確的強國之路上,商君之法深入人心,不是一兩個昏君就可以改變的。

大戰之後,西安城得到了少有的喘息之機,已經過去一個月了,除了祖寬的關寧鐵騎有時候來騷擾之外,沒有打過仗。百姓們在城的四周開始耕種,城內也日漸繁華起來,商鋪開門,買賣開張,各種物資運了進來,外地的商人們也開始來往。

而此時的官軍,正在忙着對付高迎祥等人。

在明朝官員們看來,反賊久居一處,是好對付的,最頭疼的就是高迎祥李自成這樣的流賊,他們居無定所,來去無常,四處出擊,八方攻掠。他們就像一把尖錐,明朝的疆土就像一隻布口袋,錐子扎向哪裡,哪裡就破個洞,明軍就像裁縫一樣,四處補漏。

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先不管那些破洞,集中全力,對付那把錐子。只要將錐子毀去,破洞隨時可以修復。

盧象升就是這樣的想法。在他看來,高迎祥攻下了多少縣城,掠奪了多少錢糧,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高迎祥手下有多少人馬,怎麼消滅這些人馬。

此時,他就向着這個目標堅實地邁進着。

高迎祥與羅汝才離了西安之後,向東走了五天,來到華縣,與等在這裡的張獻忠李自成會了師。

雙方一見面,就展開了一場爭論,李自成與張獻忠都不同意和秦軍這麼快決裂,因爲此時農民軍手裡,既沒有多少錢糧,更缺少兵器馬匹,李自成與張獻忠的意思是,先倚靠着秦軍的西安城,多要些物資,等到羽毛豐硬了,再與秦軍翻臉,可是高迎祥這麼一弄,誰也不好說話了。

畢竟殺了手下人事小,去攻人家的城,明擺着就是敵人了。

爭論了一番,李自成與張獻忠也只得嘆息一聲,不再說什麼,畢竟已經這樣了,再爭下去沒有絲毫意義。眼下最迫切的,就是決定農民軍下一步的計劃。

其實這個計劃他們已經商議過了,就是與秦軍決裂之後,他們的去向問題,只是現在時間提前了。

按着以前商定的,農民軍兵分三路,高迎祥一路,李自成一路,張羅二人一路,向着三個方向進發。其最終會師地點是河南靈寶一帶。

高迎祥走的是潼關一線,他的人馬最多,打起潼關來最有把握。李自成向南走,準備經商洛山,進入河南,而張羅聯軍則向東北方向進發。

三路人馬浩浩蕩蕩,向河南而來。

分兵不久,李自成就接到探報,盧象升帶着大隊人馬,向他直撲過來。另外洪承疇帶着曹文詔左良玉史可法等將,也離開甘泉一帶,向張羅聯軍攻擊,李自成明白,官軍要阻止他們離開陝西,進入河南。

李自成知道,這個時候與官軍決戰,討不到便宜,於是他下令人馬,進入商洛山區,憑藉山地,與盧象升展開周旋,看準時機,再甩開官軍,進入河南。

一時間,關中地區,潼關內外,空氣驟然緊張起來,殺氣再一次瀰漫大地。

與農民軍的境遇不同,秦軍此時正處在一個非常舒服的環境裡。官軍主力尾隨農民軍去了,只有幾千關寧鐵騎來回騷擾,沒有大的戰鬥,秦軍得到了一個非常難得的發展機會。

這種機會,看起來是明軍的敗筆,但實際上不是這樣。

盧象升與洪承疇都是帥才,他們都敏銳地看到,秦軍固守西安與眉縣等地,恰恰是敗亡的跡象。只要消滅了農民軍,秦軍立刻就是網中之魚,籠中之鳥。固守則死,流動則生,這一點在七百年前就已經證明過了。

當時黃巢的義軍,在短短几年內,就通過流動作戰,發展成百萬大軍,而當他固守長安之後,迅速崩潰,最終敗亡。

因此盧象升與洪承疇都認爲,沒有潼關作爲門戶,西安只是死地。

所以他們纔不顧一切,任秦軍在西安城休養生息不管,一定要先制農民軍於死地不可。

而這一段日子,可算是李巖最快樂的時光了。

他與紅娘子在三縣忙裡忙外,管理縣事,督促春耕,很得人心。大家也都聽說,三縣的主事,是一位不到二十歲的少年,而且文采過人,玉樹臨風,三縣這種小地方,哪裡來過這種人,於是只要李巖在縣內開府審事,大家都跑來看。

李巖出身於官宦世家,父親便是從縣令,一步步做到尚書的。因此在他小時候,父親就給他講爲官之道,後來看他聰明,又給他簡單地講過如何治理地方,審理案情。因此李巖對這些東西輕車熟路。審起案子來也煞有介事。

三座縣城不算很大,但是事情可不少。什麼土地糾紛,房屋違建,鄰里不和,家庭不睦,遺產繼承,奸商不法……剛剛安定下來的縣城,立刻就出現了許多事情,這大概就是中國人自古以來的劣根性吧。

面對這些大事小事,李巖不慌不忙,報來一樁,處置一樁,必能使在案人員滿心佩服。

如此一來,他的名聲就大了,三縣中的百姓都知道,這裡來了一位小青天,執法公斷,爲民做主。而有的人就算想做些壞事,也不敢做了。三縣之內,出現了少有的清平景象。

這天李巖正在縣衙中處理一些文書,突然聽到有人擊鼓。

鳴冤鼓就立在縣衙大門口,只要有冤屈的人,都可以來此打鼓告狀。李巖聽了,急忙升堂。

李巖這個縣官做得也非常寒酸,沒有師爺縣丞等助手,從審捲到判罰,就是自己一個人,只是有一班縣役們,是白起派來的人,幫助他提審案情,捉拿人犯。

不多時,李巖就升了堂,他端端正正在條案後的太師椅上一坐,突然感覺不對勁,面前的公案上本來應該有不少東西,什麼驚堂木,筆架,毛筆,大令,手巾等物,要是正規的官員,應該還有大印。

李巖沒有大印,一時來不及刻制,二來也沒這個必要。

此時條案上諸般物品都在,唯獨缺了那七枝大令。

這七枝大令,裝在令盒中的,而此時令盒已經空了。

第437章,江南好9第151章,節外生枝5第一百章,西安的危局14第426章,破陣樂4第183章,奇謀脫困7第536章,強虜灰飛煙滅1第四十七章,禍不單行第三十五章,偷襲潼關第388章,霜天曉3第356章,佳人如玉3第164章,心腹之患2第498章,吳鉤霜雪明5第十八章,憂心如醉第402章,定風波5第九十五章,西安的危局9第494章,吳鉤霜雪明1第165章,心腹之患3第312章,局中謀6第295章,乾坤亂7第260章,奇兵5第562章,新局面4第245章,退敵3第277章,薄倖名1第206章,決裂4第548章,強虜灰飛煙滅13第233章,奇計10第189章,合兵一處3第464章,患難見真情6第510章,一時多少豪傑3第237章,險招4第152章,節外生枝6第159章,圍魏救趙6第191章,合兵一處5第225章,奇計2第484章,國危顯忠卿9第326章,兄弟情義3第八十五章,潼關的危局8第283章,生死劫4第六十一章,娘子治軍第265章,破軍計5第188章,合兵一處2第520章,古今幾人曾會3第179章,奇謀脫困3第174章,兵困絕谷6第509章,一時多少豪傑2第513章,一時多少豪傑6第四十一章,一戰成名第253章,死戰6第160章,圍魏救趙7第202章,決戰關中8第315章,局中謀9第五十六章,後備良將第126章,關中的危局6第560章,新局面2第290章,乾坤亂2第105章,秦王的危局3第四十九章,死裡求生第241章,險招8第529章,浪花淘盡英雄3第459章,患難見真情1第360章,佳人如玉7第419章,怨王孫2第七十八章,潼關的危局1第373章,烈烈西風4第二十六章,君子于役第397章,破陣子5第262章,破軍計2第五十七章,黑雲壓城第300章,天下事3第220章,被擒7第232章,奇計9第152章,節外生枝6第592章,風雲詭7第五十四章,瞞天過海第423章,破陣樂1第六十二章,江湖門道第269章,蕩春心2第九十八章,西安的危局12第244章,退敵2第二十三章,一劍光寒第531章,浪花淘盡英雄5第389章,霜天曉4第四章,名臣第336章,空前決戰3第112章,白起的危局1第361章,佳人如玉8第425章,破陣樂3第八十九章,西安的危局3第三十一章,嗟我懷人第114章,白起的危局3第358章,佳人如玉5第184章,奇謀脫困8第515章,一時多少豪傑8第235章,險招2第390章,霜天曉5第514章,一時多少豪傑7第517章,一時多少豪傑10第三章,兵俑戰士第472章,聞鼓思良將6第571章,大陣仗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