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奇謀脫困2

想到此,陳奇榆陪笑道:“張先生要去,帶多少從人啊?”

張儀一笑:“我一人一馬足矣。帶了別人,怕會引起他們的猜疑,反而誤事。”

陳奇榆點頭:“先生說得是,如此……一切就多勞了。只等先生說降反賊,歸來之日,我必當上奏聖上,給先生加官晉爵。”

張儀一拱手:“多謝巡撫大人。”

陳奇榆道:“不知先生想何時動身?”張儀沉吟了一下:“事不宜遲,我明日一早就去。”陳奇榆點頭:“如此說來,先生今夜好好養一養精神,明日必可馬到成功。”

二人起身告辭,回到自己的營帳。

一夜無話,第二天一大早,張儀淨了手,洗了臉,換上一套乾淨衣服,還颳了刮鬍須,整個人看上去既年輕又精神。

他對着銅鏡照了照,鏡中的容顏,依稀回到了兩千年前,當時他就是揚着這張臉,奔走六國,將天下玩於手掌之間。無數達官顯貴,君主王孫,被他三言五語,弄得雲裡霧裡,不知所以。

而今天,他又恢復了這一副臉孔,張儀心底裡升起一股熟悉的暖流,剎那間遍佈全身,所以當他走出大帳,跨上馬背時,天下又一次握在他的手裡。

但是變故,就在此時發生。

當他跨上馬背時,孫傳庭已經在帳外等着他了,見他上了馬,這才前來告別,祝他馬到成功。張儀向孫傳庭拱拱手,說聲告辭,然後出了營門,向前面的陳奇榆大營走去。

當他走進陳奇榆大營,快到陳奇榆大帳時,突然發現前面有一夥官軍,正擁着幾個人走着,張儀騎着馬,身子高,他一眼看到,其中有一個人,背影竟然與范雎十分相似。連身高體形,走路的姿態,一般無二。

張儀怕認錯了,拉馬繞了半個圈子,走到左前方,下了馬,讓馬身子擋住自己,偷眼一瞧,果然是范雎。

張儀悚然一驚。

范雎來幹什麼?難道奉了秦王之命,前來做使者的?不可能啊,范雎是重臣,秦王絕不可能派他出使的。一旦官軍殺了他,或者扣住他,對秦軍來講可是損失巨大。秦王不會想不到。

難道範雎是偷偷來這裡的?如果真是那樣,那麼范雎必定叛降了官軍。

想到此,張儀下了馬,拉着馬繮跟在後面,緩緩地走着,想聽范雎說說話。可是范雎一言不發,張儀暗自着急,只得繼續跟着。

官軍們擁着范雎等幾個人來到陳奇榆大帳前,進去稟報,不一會兒,裡面中軍傳出話來,讓來者進去說話。

看着范雎他們被推進大帳,張儀輕輕地拉着馬,來到帳外,側耳傾聽。

他只聽范雎說了幾句話,臉色就變了。

原來范雎真的是來投降的,如果他知道自己在這裡,那麼自己這一場盤算,就要落空了。

張儀急忙拉着馬離開大帳,遠遠地繞過去,然後上馬加鞭,直奔營門而來。

再說范雎,他自從在李敢手下逃脫之後,快馬加鞭,直奔向潼關,後來甘越等幾個人追上了他,他們一起過潼關,來到了河南。但是到了河南一打聽,盧象升已經開往四川方向去了,幾個人只好一路跟過來。

盧象升前往南陽平叛之事,范雎並不知道,但是他在一路上,已經聽說高李等部農民軍被圍困在車廂峽,盧象升親自趕去,是要督戰會剿,於是他們便趕了過來。

他們最先經過的,是孫傳庭的大營,因爲盧象升不在,孫傳庭又去張儀那裡,因此守營門的軍官一聽來人說有要事求見主帥,就帶着他來到陳奇榆的營前,交給了陳奇榆的人。

當范雎見到陳奇榆時,微微有點失望,因爲他發現陳奇榆有點過於得意了,這樣的主帥一般是要吃虧的。

陳奇榆一聽范雎是從秦軍那裡來投靠的,十分高興,在高興之餘,他想起了張儀,於是笑道:“先生算是第二個棄暗投明的秦人了。”

范雎一愣,暗想:第二個?難道投降還有來搶生意的?於是便問:“不知第一個人是誰?”

陳奇榆道:“他叫張儀,是幾個月以前投到盧大人軍中的。”

范雎悚然一驚,立刻站了起來:“張儀?他在這裡?”

陳奇榆微然一笑:“正是,就在後面營中。”

范雎急忙說道:“這個人不會真心投降的,他在這裡,定有秘謀,相煩大人立刻將他看管起來,千萬不要放他去作任何事情。”

陳奇榆有點不以爲然:“張儀先生已經自告奮勇,前去說降反賊了。”

范雎急了:“大人,千萬不能讓張儀逃走了,此人一張利嘴,可抵十萬雄兵,他若一走,斷不會再回來,要知道,一日縱虎,萬世之患。求大人收回誠命,不要讓他出營,他去反賊營中,定是通風報信……”

見范雎如此急迫,陳奇榆也稍稍擔起心來,暗想,不妨先把張儀請來,二人見個面,再做定奪,至於去說降反賊,今日去還是明日去,也沒關係。於是他傳令中軍:“去將張儀先生請到大帳。”

這名中軍聽了,出得帳來,吩咐一個帳前親兵去請張儀,這個親兵一直在帳外站着,此時聽了這話,忙道:“張儀先生啊?他方纔還在這裡,片刻之前,騎馬向營門去了。”

中軍急忙讓這個親兵騎馬去追趕,自己回來交令:“回稟大人,張儀先生方纔就在帳外,現已去了營門,我已讓人去找他了。”

范雎一拍大腿:“不用問,張儀一定是看到了我,知道我是來投誠的,怕我說破他的底細,所以他這一去,就更不會回來了。”

陳奇榆也覺得不妙,急忙又派人騎快馬去追。

騎馬的人到了營門,問守門軍士:“張儀先生是不是過去了?”

守門士兵答道:“正是,他有陳帥將令,令我們放下吊橋,剛剛過去,下了石臺,直奔谷中去了。”衆人擡眼望去,果然看到薄霧中有一匹馬的影子,隱隱約約在向前跑,衆人急忙去追,可是已經晚了。張儀此時已經接近了農民軍的營寨,再也追不上了。

衆親兵回來覆命,范雎一聽走了張儀,不由得跺腳嘆息:“此人一去,谷中反賊如虎添翼,更難剿除了。”

陳奇榆還是不大相信這種後果:“先生不要喪氣,這股反賊已經是籠中之鳥,網中之魚,插上翅膀也飛不上天去,過不了一個月,他們就得餓殺在谷裡。就算多了一個張儀,能有什麼用處呢?張儀如果聰明的話,也不會陪他們就死。”

范雎長嘆不語,他知道,張儀熟悉官軍底細,對於農民軍來講,這是一根救命稻草。

再說張儀,他快馬加鞭剛剛離了官軍大營,就看到後面有騎兵來趕,知道是范雎出的主意,不由得暗自慶幸,如果自己晚出來一會兒,就要被堵住了。被堵住還不要緊,要緊的是,他再想脫離官軍手掌,就難於登天了。

自從被俘虜之後,張儀無一天不想回到秦軍之中,那裡有他的王,更有他的愛人。如今華陰被官軍所戰,也不知道吳心藍怎麼樣了,張儀心急如焚,更想早日脫身。

這次他假借着說降農民軍的機會,獨自出營,終得自由,心頭十分高興,縱馬加鞭,向着農民軍的大營奔去。

離着尚有一箭之地,就被哨探發現,幾名農民軍張弓搭箭,對準了張儀,大聲喝問:“來者何人?”

張儀一勒馬,叫道:“去回覆闖將李自成,有故人來訪。”

第三十三章,振振君子第206章,決裂4第527章,浪花淘盡英雄1第507章,指點濤生雲滅9第436章,江南好8第577章,大陣仗10第214章,被擒1第九十章,西安的危局4第175章,兵困絕谷7第九十五章,西安的危局9第213章,決裂11第536章,強虜灰飛煙滅1第580章,大陣仗13第266章,破軍計6第346章,以和爲貴3第182章,奇謀脫困6第420章,怨王孫3第九十一章,西安的危局5第四十五章,奇兵制勝第506章,指點濤生雲滅8第165章,心腹之患3第354章,佳人如玉1第十章,與子偕行第九十八章,西安的危局12第五十七章,黑雲壓城第五十章,才子佳人第448章,中原任縱橫3第411章,關河令2第155章,圍魏救趙2第247章,退敵5第457章,勝敗尋常事7第549章,強虜灰飛煙滅14第179章,奇謀脫困3第398章,定風波1第353章,以和爲貴10第357章,佳人如玉4第483章,國危顯忠卿8第501章,指點濤生雲滅3第415章,關河令6第二十二章,王於興師第414章,關河令5第247章,退敵5第567章,新局面9第162章,圍魏救趙9第286章,生死劫7第426章,破陣樂4第392章,霜天曉7第123章,關中的危局3第三十六章,憂心欽欽第303章,天下事6第479章,國危顯忠卿4第480章,國危顯忠卿5第474章,聞鼓思良將8第494章,吳鉤霜雪明1第406章,楚雲深4第437章,江南好9第486章,關山九萬里2第544章,強虜灰飛煙滅9第475章,聞鼓思良將9第240章,險招7第107章,秦王的危局5第490章,關山九萬里6第四十章,關寧鐵騎第十九章,窈窕淑女第149章,節外生枝3第270章,蕩春心3第三章,兵俑戰士第469章,聞鼓思良將3第587章,風雲詭2第242章,險招9第120章,白起的危局9第566章,新局面8第十一章,兵不血刃第251章,死戰4第468章,聞鼓思良將2第415章,關河令6第322章,相見歡7第426章,破陣樂4第326章,兄弟情義3第三十章,前世今生第226章,奇計3第512章,一時多少豪傑5第二十六章,君子于役第七十五章,少年的危局3第469章,聞鼓思良將3第125章,關中的危局5第306章,天下事9第533章,浪花淘盡英雄7第594章,風雲詭9第437章,江南好9第423章,破陣樂1第558章,氣吞萬里如虎7第376章,烈烈西風7第422章,怨王孫5第386章,霜天曉1第565章,新局面7第230章,奇計7第十一章,兵不血刃第262章,破軍計2第598章,英雄淚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