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築基(大章)

韓石一拍儲物袋,取出五塊靈石,靈識一掃之下,附這五塊靈石上。

方圓十丈之內,是韓石目前能夠記住的極限,若是再遠,便會迷失方向。

韓石朝着五個不同的方向,皆走出十丈左右,將這靈石按照特定的方位擺放後,回到那字跡之處,在眉心一點之下,五道靈識以韓石爲中心,交織形成一面傘形的靈識之幕。

這是一個簡單的陣法,效用只有一個,那就是預警。

做完這一切,韓石盤膝坐下,將那數十條儲物袋放在面前,這些儲物袋皆已是無主之物,即使上面還有靈識覆蓋,也是零星,在韓石靈識石化面前,所有殘存靈識皆被抹去。

韓石略一沉吟,隨便選了一個儲物袋,將其打開,一股淡藍色的寒光伴隨着濃郁的靈氣撲面而來,韓石雖然面色不變,但心中卻不自主地跳動起來。

一枚靈晶靜靜地躺在儲物袋中,散發出誘人的淡藍光芒,其中還有數量衆多的靈石,中品數量最多,而上品和極品靈石也有數塊,而下品靈石,則是一塊也沒有。

顯然這儲物袋的主人必然是修爲高深之人,否則難以擁有如此多的靈石,只是儲物袋中並無他物,讓韓石稍有失望。

他的目光,落在另一個儲物袋上。

一番整理下來,韓石擡起頭來,揉了揉稍顯乾澀的雙眼,臉上的狂喜之色卻是掩蓋不住,此番收穫可謂極大,分類清點之後,韓石也不禁微微吸了一口冷氣。

六枚靈晶,下品靈石五千餘,中品靈石三千餘,上品靈石五百餘,極品靈石數十枚,如此身家,若是放在晉國,幾乎相當於一個二流門派的底蘊,還有一些稀奇古怪之物,皆被韓石收入儲物袋,待以後再說。

有了這些靈石,韓石眼下最重要之事,便是全力衝擊築基境界。

看了看眼前堆積如山的靈石,韓石深深吸了一口氣,將波瀾不定的心緒穩了下來,直到心如冷月一般,才取出七枚上品靈石,放在四周,開始吐納調息,全力吸收靈氣。

韓石此前吸納靈氣所用的,是得自周逸的中品靈石,吸收之時便明顯能感覺到與下品靈石的區別,而如今,他更是能夠感到這上品靈石中所蘊含的靈氣,較之中品靈石,再度高出甚多。

幾乎只是幾個周天,他便隱隱感到修爲的攀升。

韓石雙目微微閉合,身如松石,四周的靈氣漸漸從靈石中逸出,濃如白霧,將他籠罩其中。

即便是玄陽門這樣,在晉國亦是有數的大宗門,用來吸納靈氣的靈石,等級劃分甚是嚴格。築基修士所用的,大半是中品,亦有小部分的下品,而只有到了元丹修爲,纔可以用上品靈石來修煉。

至於極品靈石,則只有元嬰修爲的長老手中,纔有一些,但數量,亦是不多。

以韓石凝元修爲,能接觸到的,本應只有下品靈石,而周逸卻獨具慧眼,給他的,已是中品靈石,而韓石早在玄陽門的交易坊市中,便已知曉了師父的苦心。

而如今,韓石更是直接用上品靈石來吸納靈氣,若是那些尚在使用下品靈石的凝元修士知曉此事,不知作何感想。

時間流逝,分不清楚到底過了多久,韓石微微睜開雙眼,眼中透出一絲詫異,原以爲這凝元十五重巔峰,一旦突破,便會立刻迎來築基。

而事實卻是,他的修爲,在達到十六重之後,緊接着便是十七重,十八重,一直朝上而去。

而韓石,在剛邁入第十九重的剎那,丹田之中,元氣的總量,達到了飽和的極限。

一股輕微的顫鳴聲在韓石的體內響起,此聲外界微不可察,但在韓石耳中,卻如山鍾雷鳴,清晰可聞。

伴隨着顫鳴的響起,丹田中稠密到極致的元氣,在這份震顫之中,緩緩凝結出一滴晶瑩的液滴。

準確的說,這不是第一滴,而是第二滴,韓石在羅雲峰頂癲狂之時,曾在無意之中,凝結出了第一滴。

這液滴,是元氣所凝,亦稱爲元液,以此爲基,若達三三之數,便可在丹田之中,築出修士之基,是爲築基。

三三爲九,九滴元液,是進入築基的門檻,在此之下,都仍屬凝元之列。

歷代關於築基的記載,遠遠多過於凝元,在許多修士眼中,凝元期的修士,只是剛剛接觸修道,大致懂得吸收靈氣罷了,算不得真正的修士。

玄陽門門規所定,雜役弟子,在入宗門十年之內,必須達到凝元三重,否則將會被打落凡塵,終身與修道無緣,由此可見,低階的凝元修士,與凡人的差別,並不大。

而築基,便是仙凡之間,最大的屏障,一旦邁入築基修爲,不出意外,便可以在修道之路上,繼續走下去,從此,稱修道也好,修仙也罷,總之,與凡人,已是天壤之別。

而三三之數,只是築基的門檻,卻並非上限,元液每多出一滴,所築之基便強上一分。

一旦達到四四之數,則會有質的飛躍,再朝上,五五之數,六六之數,一直到七七之數。

一旦凝成四十九滴元液,這樣的築基便達到了一種幾近完美的程度,所築之基,極爲渾厚,對將來邁入元丹境,元嬰境,甚至靈動境界,都會造成極大的影響。

而這七七之數,也成爲許多修士在築基時夢寐以求之數,只是此例所留記載甚少,即便是有,也有許多都被宗門長輩掩蓋起來,不爲外人所知。

是故五五之數與六六之數,所留下的記載最多。

而再朝上看去,八八之數,更是隻存在傳說之中,從未有人見過誰達到這種程度,元液的凝聚,初時尚易,一旦超過十六滴,難度便開始增加,越是朝上,便愈發艱難。

至於九九之數,也曾有修士提過這等設想,從道理上而言,丹田完全能夠容納八十一滴元液,只是現實之中,就連八八之數,都無人達到,更不用提九九之數。

此段關於築基的記載,韓石曾在藏經樓一本雜記中看到過,記憶猶新,他記得,書中所言,關於築基所凝元液數量,最多的一人,爲六十一滴。

此人,出自數萬年前一個小國,最終成爲北玄星上,最強的三人之一,此人在修爲達到乘鼎之境後,不知所蹤,有人推測,此人很有可能已離開北玄星,穿越星空而去。

而達到五十餘滴的,也有六人,韓石記得很清楚,這六人,與那六十一滴之人,有一共同之處,便是這七人,最終都達到了乘之三境中的大乘之境。

若是一人,可謂巧合,但七人皆是如此,便說明了,築基的強弱,與將來所達的修爲高低,有着極大的關聯。

如此一來,韓石心中更是有了打算,他的築基,至少也要達到七七之數,至於那最高的六十一滴,他會拼盡一切,去接近。

而後,越過!

就在韓石思索間,第三滴元液開始了凝聚,而他四周的數塊上品靈石,也在這一瞬間,碎裂開來,成爲一堆堆灰白色的碎石。

韓石眼中透出果斷,在儲物袋上輕輕一拍,取出一枚如鴿子蛋大小的靈晶,用飛劍小心地削下米粒般大小的一點。

吸收靈石中的靈氣,是許多修士的常用之法,但靈氣逸散的速度很快,每一次,都會不可避免有部分靈氣白白逸損,這也是使用靈石修煉的弊端之一。

而靈晶與靈石不同,並不是靈氣蘊含在石中,而全都是靈氣固化而成,因此直接吞服靈晶才修煉的首選,提升修爲速度甚快。

但服用靈晶,切不可過量,而且必須做好萬全的準備方可,曾有修士在吞服靈晶後,所料不足,最終竟被海量靈氣活活撐死,此事說來如笑話,只有身臨其境才明白其中的恐怖。

所以,即便是元丹修士,也不敢隨便吞服靈晶,只有到了元嬰中後期,纔有相當的把握。

而如韓石這般,修爲尚在凝元,就敢吞服靈晶的,絕無僅有。

此事,他並非不知,而是不信,韓石自從成爲石修後,骨子裡那種蔑天地的孤高之意,便愈發地深了。

這份孤高的起源,並非石修,而是來自於軒轅文,十年所學,讓他明白了很多,而在一切通透之後,卻因此生起許多執拗之念。

簡單地說,便是不信邪三個字。

這吞服靈晶之事,便是這衆多不信邪之事當中的一個罷了。

修道之路,本就充滿荊棘,常有莫名的危機相隨,生死更是相伴左右,他何嘗不想以最平緩的速度來吸收靈氣,一旦發覺不對便可立刻中止,那樣的築基,絕不會有任何的危險。

但與此同時,機緣也悄然遠去,如此修道,是他人之道,對韓石而言,這樣的道,不修也罷。

危機二字,自古相連,有多大的機緣,便要冒多大的風險,反過來,亦是同樣的道理。

富貴險中求,這是那無形天道中的平衡之道。

若說在那巨蛇巢穴中,韓石乃與天賭命,而此時此刻,他卻要將這命運,牢牢握在自己的手中。

看着這米粒大小的靈晶,韓石眼中寒芒一閃,張口吞下,不到三息,便有一股磅礴的靈氣洶涌而生,不待韓石吸納,便化作元氣,涌入經脈中,韓石體內原本幾近飽和的元氣,在此衝擊之下,第三滴元液,瞬息間便凝結而成。

隨後,便是第四滴……

元液凝結的速度,並非平緩,而是愈發快了,而與此同時,韓石體內的各處經脈,也在這海量的元氣擠壓之下,達到了容納的極限,緊接着,便是破碎。

這種腫脹欲裂的感覺,對尋常人來說,只有四個字,生不如死。

即便是忍耐力極強的韓石,此刻亦是汗如雨下,面赤似火。

經脈的破損,伴隨着悶響,而幾乎是在瞬間,那破損之處,便被那濃郁至極的元氣裹住,以極快的速度,修補完好。

這種破損---修補---破損---修補的循環,在韓石的體內,不斷地重複着。

每一次的重複,都是一次生與死之間的遊走,每一次重複,韓石之心,便愈發堅定。

驀然,韓石眼中竟然透出一絲笑意,盤膝坐正,閉上雙眼,至於身上的舒爽和痛苦,韓石不再管它,冷眼旁觀,彷彿都是他人之事。

仍在源源不斷出現的靈氣,如脫繮的野馬,在經脈中橫衝直撞,縱橫不休,而且這勢頭有更加猛烈的跡象,若是就此下去,韓石全身經脈的修補速度將會無法趕上靈氣增加的速度,到身體無法承受之時,全身的經脈會在同時爆裂開來。

如此,韓石將成爲又一個吞服靈晶而被撐死的修士。

韓石面色如常,靈識內斂而視,經脈中普通元氣的數量不斷增加,但那淡青色的石元氣,卻是不爲所動。

韓石心中一動,全力運轉青石訣,元氣翻滾之下,漸漸朝着淡青色轉化而去,而就在此時,丹田之中,第九滴元液凝結而成。

驀然,韓石全身上下,散出一股完全不同於凝元修士的氣息,三三之數至,修士之基成,此刻的韓石已可稱爲築基修士。

只是這築的基,對他而言,還太弱,他要的,遠不止於此。

雙手連續掐訣,丹田內的普通元氣被一掃而空,取而代之的,竟全是淡青色的石元氣。

韓石要以修士之基爲底,再去築那石修之基,他既是修士,也是石修,兩基共築,合一之下,纔是他韓石修道之基。

這是一個前無古人的設想,就連那石修傳承的記憶中,也沒有這樣的記載,一切都是未知之數。

要的,便是探索未知的勇氣。

韓石敢這樣做,不是去碰運氣,更不是徒有勇氣,而是有着他的推衍。

他相信自己的判斷,如此,便夠了。

那些在修道中,由無數先輩所留下來的條條框框,在韓石看來,卻有許多,並不確切,若信之,則是對自身的束縛。

他鑑之,卻不信之。

他要走的路,沒有人走過,故而,他只信自己。

靈晶轉化的速度已達到極致,韓石丹田中石元氣的濃度逐步加大,淡淡的青色瀰漫了整個丹田。

許久,幾乎在靈晶消耗殆盡之時,第一滴淡青色的元液,終於有了凝聚的跡象。

這滴元液,被韓石稱爲石元液,呈現淡青色,而之前凝聚的九滴元液,則幾近透明。

對於石元液凝聚的難度,韓石早有預料,只是沒有想到,僅僅第一滴便如此困難,他體內的靈晶,已徹底消散。

韓石目光堅定,再度削下一小塊靈晶,吞入口中,這一次的大小,將近第一次的三倍。

時間緩緩流逝,三天後,韓石緩緩睜開雙眼,看着丹田中的十四滴石元液,面色平靜,目光中卻有狠厲之色一閃而過,再度吞下一小粒靈晶,開始新一輪的煉化與凝聚。

尋常修士築基,不出意外,耗費的時日,不過三五天,很少會達到十天。

而韓石,這一坐,便是二十七天。

在他再度睜開雙眼時,目光中的渴求之色,卻仿若纔開始一般。

韓石此刻丹田中,石元液的數量,已達五十二滴,加上那九滴元液,合計之下,恰已六十一滴,與那記載中最多之人持平。

韓石能感到,現在每凝聚一滴石元液,都愈發地艱難,而且這種凝聚的過程,絕不能被打斷,否則,將終生止步於此,感受着漸漸緩慢下來的趨勢,臉上有了慎重。

可以說,韓石即使就此放手,所達的高度,已是尋常修士遠遠不能及,再堅持下去,會不會成爲世人口中的貪心不足?

是該此刻放棄,保住這個結果,還是該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在經過四四之數,五五,六六,一直到七七之時,韓石能夠非常明顯地察覺到不同之處,那是一種存乎一心的玄妙之感,讓他對那八八之數,甚爲期盼。

但看着手心裡的半塊靈晶,韓石眼中有了些許的猶豫,人在一窮二白,退無可退之時,自然敢於做出生死抉擇,可是一旦有了不菲的身家後,再面生死之時,很多時候,都會不由自主地產生猶豫與怯意。

這得與失之間,有一種神秘的力量,左右人心,於無處,生出無窮喜樂與煩惱。

所謂不動如山,山之所以不動,便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這得失與那枯榮,何其相似。

人,自然應該左右得失,而不該被得失所左右。

韓石目光投向身前的虛空,恍惚間,他看到了師父黯然的眼神,其中卻隱含着深深的期盼,那是一種祈求上蒼的虔誠,祈求的,便是他一定要活下去。

師父的身後,是一個冷冰冰的黑衣少年,輕聲說道:“你我,永遠都是朋友。”

而在兩人身後,是一個名爲青梅的白衣女子,眼含輕笑地看着他,眉間卻有淡淡的愁緒,似乎在無聲地問他,爲何不辭而別。

青梅的身後,臥牛山橫臥在韓家村邊,似在靜靜地等着他歸去,爹孃攜着手,站在村口的老槐樹下,看着他漸漸離去的身影,在風中,強忍着淚水,唸叨着,又一個五年。

如今,這五年,已是遙遙無期。

шωш •ttκan •C O

軒轅文站在臥牛山頂,將離別之澀掩蓋在飄逸灑脫下,認真地說:“若風亦不能摧,則爲木中之王。”

雙樹園中,那不知名的滄桑老者的聲音,又在他的耳邊響起。

“這一生,所爲何求?”

“這一生,所爲何求??”

“這一生,所爲何求???”

韓石神魂震盪,這一問,他依然沒有答案,但卻從中有了悟,他既然求得,便無所謂失,得與失,絕非他最終所求。

一念既定,韓石眼中的堅定與狠厲之色,俱都在這一瞬間煙消雲散,而是頗爲隨意地,將手中的半塊靈晶,吞了下去。

他相信,他不會止步於此,而是會一直走下去,不必爲此緊張不休,更不必爲此興奮不已,便如行走坐臥,呼吸眨眼一樣自然。

那得失,在他這一生中,只是旅途中的一段風景,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無需感懷,一切順其自然便好。

靈晶入腹,若說此前的靈氣噴涌的程度如泉水一般源源不絕,此刻,卻如同一條奔騰的大江,從高峽中一躍而出,一浪更比一浪洶涌,帶着一股毀滅之力,直撲而來。

僅僅只是這第一道大浪的到來,韓石全身便不自主地戰抖起來,原本已寬闊了許多的經脈,此刻再度有了破碎,而且不再是一兩處,而是全身上下的經脈,俱都出現了破碎。

那些從經脈破碎處逸散的靈氣,從韓石體內潰圍而出時,竟帶着淡淡的紅色,化作一片紅色的霧氣,將韓石籠罩在內。

韓石的體表,竟在這如洪水般的元氣衝擊下,崩裂出了許多細小的傷口,似乎在他皮膚之下,封印了一尊猛獸,正欲將他撕碎。

元氣一衝之下,滲出的血沒有落下,而是朝上浮起,融入紅霧之中。

韓石若不是身爲石修,肉身甚是強韌,此刻的他,只有爆裂而死這一種可能,換做任何人,亦不會選擇這近乎自滅之舉。

而韓石的執拗,卻是他一生之道中,最初的,亦是最強的動力。

如此,在韓石全心全意凝結石元液的同時,也爲他自己打開了另一扇門,一扇在鼎天石訣中都沒有提到門。

第五十三滴,在韓石抗下第七十九波靈氣衝擊時,凝結而成,而後,又過了一百零六波靈氣衝擊時,凝結成第五十四滴。

每一滴的凝成,將近十個時辰,而且越是超後,凝結元液的時間便越長。

在這地宮之中,分不清日夜,只能感受到時間,已過去了很久。

“凝!”

這是韓石的心神中,唯一的信念,幾近瘋狂的信念!

八八之數,早已被他甩在身後,不再神秘,眼下他要衝擊的,是九九八十一滴!

七十八滴!

七十九滴

八十滴!

韓石微微低頭,眼中露出極度疲憊之色,如今的他,已然沒有去凝結元液的衝動,剩下的,只是一種重複的本能。

第八十滴的凝結,幾乎耗費了韓石三整天,而那半枚靈晶,也在此刻完全消散。

韓石微微一笑,這莫非又是來自上天的考驗,看着似乎近在咫尺的八十一滴,韓石的心更加平靜,手掌一翻,出現掌心的,是一枚完整的靈晶,被他和着手中的血絲,一口吞下。

這已不是上天的考驗,而是來自他自己的考驗。

他的目光,已然落在八十一滴之後,看向那從來也無人想過的十十之數。

他想,試一試!

五日後,在悄無聲息間,第八十一滴元液凝成,而韓石四周所瀰漫的,不再是紅霧,而是血霧。

純粹的血!

鮮血的抽離,讓韓石面色蒼白起來,那種壽元不繼的虛弱感,再度浮現心頭,他全身上下,已然幾近赤裸,衣衫在極速噴涌的靈氣衝擊下,破碎不堪。

韓石的身形,在第八十一滴凝成的瞬間,驀然間瘦了一圈,他能感到,體內的鮮血,正在不受控制地減少,似乎有一股無形的力量,在阻止他去窺探那九九之上的世界。

這種鮮血的抽離,便是警告,他必須就此止步。

否則,死!

這種直接落在他心念中的警告,來自於冥冥之中的規則,那是天道的一部分。

這是天道與他的對話。

當年韓石在第一次看到鼎天石訣時,曾經在恍惚間,感受到兩道意念,其一爲化不開的悲意,此悲,他如今已然有了不少感觸,漸漸有了認同。

而那豪邁,他雖心嚮往之,但卻一直不明白這豪邁究竟爲何而起。

直到今日,他方明白那豪邁究竟是什麼。

對石修而言,天之道第二,石之道第一。

石修,只有在心中完全認同此念,纔有資格去追尋那神秘至極的石道。

這一刻,韓石懂了,這一刻,他選擇了此念。

此念並非輕視天道,而是恰恰相反,正視於天道,最終,戰而勝之!

此刻,站在他身後的,是石之道。

此刻,在他心中的,是石之道。

此刻,他就是石。

在許多年前,他就已是石,他姓得自父親,名卻是自定。

他叫韓石。

這是天道的警告,但那又如何?

韓石雙眼微微閉合,不去理會,再度沉浸在凝聚元液中,全身如潮水般的痛苦,被他一笑了之。

隨着時間的流逝,那血霧愈發濃稠起來,幾乎不能用霧來形容,而是一滴滴的血珠,在他四周飄浮着,漸漸地,血珠之間有了連接,成爲一道道血線,最終,在一道道血線都融合在一起時,化作了一片血幕,將韓石籠罩在內。

韓石的身體,在這日復一日中,漸漸乾枯下去。

無聲無息間,半年過去了,此時的韓石,狀如骷髏,他的丹田中,第九十九滴石元液,只差一絲,便要凝成。

這半年來,除了中途再度吞服一枚靈晶外,韓石沒有絲毫分心,全力地去凝聚石元液,而在八十一滴之後,每凝結一滴,他便要噴出一口血來,如今他體內所存之血,百不存一。

而凝成一滴的時間,也在不斷地增加,這第九十九滴,整整耗費二十一天,才凝聚成形,卻還差了一絲。

體內的元氣,在這一刻消耗殆盡。

韓石緩緩睜開雙眼,他的皮膚已然龜裂開來,呈現枯死之狀,全身上下,似乎只剩下一張皮披在骨頭上,雙目也失去了光澤,只剩下兩道幽光,開合間,有如厲鬼。

他心知,他已到極限的邊緣,再邁出一步,便會墜落懸崖,這是他最後一個妥協的機會。

韓石嘴角泛起輕笑,這天道總在有意無意間挑撥人的心絃,若是換做他人在此,定然選擇就此放手,守住這九十九滴便足矣。

但他,正是要去那懸崖之下,看一看。

這是他第一次與那無形天道的交鋒,他不能敗。

韓石右手一翻,再度取出一枚靈晶,一口吞下後,再度陷入沉寂。

第九十九滴幾乎在石元氣再度涌現的瞬間,便凝結而成,接下來,他所凝的,將是第一百滴。

如韓石這般的築基,自是前無古人,更是後無來者。

除了他的肉身與信念都達到了相當的高度之外,最關鍵的,便是他有着尋常凝元修士,絕不曾有的機緣,擁有靈晶這種連元嬰修士都要小心的寶貝,而且,共有六塊。

這等於集合一宗之力,全力以赴來助他築基,如此,當然屬於絕無僅有之事。

這最後一滴,看似只是一滴而已,卻是一道天塹,讓人有望而卻步之感。

整整一年時光的流逝,韓石感覺不到,他只感到,這一滴的凝聚,比之此前的九十九滴合在一起,都要艱難。

他的體內,所剩之血,萬不存一,只在心臟深處,尚有一絲,讓他的心跳,每數個時辰,才跳動一次。

他的肉身,不再是蒼白,而是枯灰之色,一如灰燼的顏色。

而那第一百滴,終於有了隱約的輪廓。

第五塊,第六塊靈晶,被他同時取出,吞下,他不信,就凝不出這一滴來。

時間,再度過去兩年,韓石的氣息,已是微不可察,他的心跳,已然達到,數日才跳動一次,整個人,與死人無異。

他的意識,已陷入模糊之中,只記得,他要做的是一個字。

那個字,叫做“凝”

此刻,他丹田中,第一百滴石元液,已然處在凝成的邊緣,但任憑海量石元氣的凝聚,也不再有增加的跡象。

一隻無形的大手,阻隔了這一滴的誕生。

韓石此舉,已然不再只是築修士之基,他築的,更是石修之基。

而石修築基,卻與修士大不相同,尋常石修,要待到第一隕渡過後,才能達到築基的條件,而且,全程必須要有長輩在側,以防不測之事。

韓石卻是在誤打誤撞中,走上了石修築基之路,而且,在未渡過兩隕之前。

如此一來,難度將會達到一個不可想象的程度,更是隨時都可能殞命於此。

韓石雖不知曉此事,卻對危機二字所料無差,一旦此事成,機緣極大。

石修築基時,若是有大恆心者,將會受石道所賜,于丹田中,憑空而生一塊小小之石。

名,本命石。

得此石者,等同於擁有一次重生的機會,即便肉身與元神盡歿,亦可藉此石活下去。

雖在一片模糊中,韓石依然感覺到死亡的再次臨近,而這死亡,似乎是天道對他選擇了不妥協的懲罰。

他心臟中只剩下最後一絲血液,命若懸絲。

爲何,這天,總是要人做出妥協,這在韓石看來,便如同在心中,朝着這天跪拜,僕從在天的腳下。

從此,如何擡頭,直面於天。

他這一生只跪父母,只拜師父,這天,有何資格讓他跪拜。

韓石的眼中,露出一瞬間的清明,右手在胸口狠狠一拍之下,將心臟中最後一絲血液,拍出。

他用此舉,告訴那無形的天道,他韓石,即便是死,也絕不妥協。

隨着那一絲血液的離去,韓石體內有了細微的轟轟之聲,猶如山傾之前的悲鳴,他的灰白的身軀,漸漸碎裂開來,能夠看到一根根早已斷裂的骨頭。

而就在韓石之身幾乎四分五裂的剎那,他丹田之中,那第一百滴石元液終於凝成。

與其餘九十九滴石元液,瞬間融合一體,形成一個巨大的淡青色液珠,在丹田中旋轉起來。

而那九滴元液,也凝聚成一個小了許多的液珠,與那淡青色液珠,同時旋轉起來。

淡淡的威壓以韓石爲中心,瀰漫開來,而飄浮在四周的血幕,也在這威壓下落在韓石身上,沿着那些破碎的傷口,漸漸沒入韓石體內。

他的心臟,再度有了跳動,他的骨頭,斷裂處漸漸融合,他的肉身,破碎處緩緩癒合,他的意識,從虛無,回到腦海中。

他的眼睛,再度有了清澈,黑白分明。

第459章 封嶽老祖第260章 水天之間第312章 吳天的神通第97章 青木上人第346章 醉香樓第200章 破封第51章 彎刀第122章 巨人第269章 玄陽門弟子第一人第462章 蓮兒第228章 三條雜魚第365章 如第322章 屠第482章 青雲星第262章 戰意第107章 石語第421章 暗戰第429章 人與山第234章 石第123章 再見紫衣人第209章 韓石的血脈第276章 皇室弟子第442章 半息碎陣第475章 紫袍第237章 道周第78章 孤第443章 本命刀滅第146章 龍玉第451章 命卦雲卜第414章 幻花劫第32章 靈根第363章 壁障第430章 一夢萬年第11章 紫衣人第451章 命卦雲卜第40章 羅雲往事第248章 一條魚第298章 酒中仙第221章 小劍第314章 嬰火第328章 韓家故居第330章 百年後的相逢第404章 地底第47章 玄陽暗流第398章 藏龍山脈第340章 鄉巴佬第24章 藏武閣第413章 對峙第365章 如第362章 以我之血,淬你之火第76章 高手相爭第251章 誰的道?第44章 滾石拳之威第471章 封魂族第489章 一念,一劫第114章 過此線者,死!第107章 石語第286章 皇室老祖第212章 雪晶之迷第190章 入陣第75章 最弱的第八人第86章 林城第51章 彎刀第42章 鼎天石訣第2章 十年之緣第346章 醉香樓第174章 交手第157章 五行玉簡第228章 三條雜魚第289章 十三息第47章 玄陽暗流第304章 大戰序幕第170章 拍賣會第275章 羅雲峰主第250章 一眼第369章 永恆的別離第141章 白骨青丹第181章 雷雲令第339章 一界本源第294章 此丹送你第211章 獨霸天劫第397章 馬賊第99章 本命石第218章 黑白灰第148章 曲九之算第418章 星魂碑第434章 山巔天台第35章 師義之間第278章 悍然出手第373章 把這天道,給我煉了!第474章 二十年第343章 包子鋪第84章 屠元嬰第451章 命卦雲卜第259章 一茶三味第193章 碧玉銀刀第137章 心中青意第477章 許你一世第317章 走過今生橋的人,是你麼?第436章 冊封大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