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自己的路

韓石眼中的追憶之色濃郁,當年的他,還只是一個平凡少年,仙法不懂分毫,但卻因爲臥牛山上的十年,在軒轅文身上,開闊了眼界,堅定了心念,懷揣着一股對修道的嚮往與期盼,與玄陽門結下了仙緣,準確地說,是與周逸結下了師徒之緣。

“或許有一天,那阻攔在你前方,隔斷了義之所在的千萬人中,有了你的師尊,你是否還有勇氣站出來,向義而行?”

韓石的話,平淡中透出一股滔天的激昂,聞者無不色變,韓石此言,當真是說到了他們心底最深處,許多人,從踏入修道之路開始便以師尊爲中心,一切唯唯諾諾,生怕引得師尊生氣。

久而久之,許多人遺失了初心,忘記了對修道最初的期盼與志向,變成一個只知道聽從師尊之令的愚士。

他們的原則,他們的追求,他們的底線,在一次次無條件的點頭聽從中,漸漸有了崩碎的跡象。

即便是他們師尊之令從無過錯之時,這種崩潰也不會停止。

需知,無條件地聽從便是不辨對錯,便是失去了自己的道,除非有一天他們突然驚醒,回首過往,從中明悟了自己該走之路,人的一生雖說有各種羈絆,但最終還是要走自己的路,倘若在人生的盡頭,驀然回首,才發覺這一生所走的竟是一條他人之路,那將是一種怎樣的悲哀,所謂虛度一生,不過如此!

與修士而言,修道,修的始終都是自己的道!

所謂義者,或許就是道的方向!

周逸忽然微微一笑,他眼中同樣也有了追憶,當年韓石說出此問時,玄陽子也在場,倘若是換做其他長老,絕然不會給韓石開口的機會,即便是他,也是心頭微微不悅,只是在好奇之心的驅使下,才使得他聽完了韓石之問。

只是他今日方知,當年若是他的回答有所偏差,韓石竟是存了不拜師之念。

周逸微微苦笑,心中不知怎地,竟然掠過了一絲後怕,倘若當年,他與韓石擦肩而過,卻是不知今日,又會是一番怎樣的情景。

韓石的話,在這偌大的皇宮中迴盪,餘聲繞樑。

不僅僅是這些追隨楊非之人,即便是玄陽門衆位弟子,亦是許多人渾身一顫,心念有了變化。

韓石之言可謂膽大包天,但卻是許多人壓在心底最深處,明明想,卻永遠也不敢說出來的話,此話一挑明,頓時使得許多人心念剎那間有了透徹之意,似乎有一座壓在他們身上多年的無形大山,在這一刻,終於可以放下!

他們自然明白,韓石此言並非不尊師,反是更加尊師!

除非有一天,師不取義!

而韓石此言的過往,更是令所有人爲之側目,眼露不可思議之意,他們本來以爲,韓石此言,雖說極爲放肆,但以他如今的地位與修爲,又有幾個人敢出言駁斥?

他們想不到的是,這番話,竟是在百餘年前,韓石拜入玄陽門之時便已有了,當時的韓石與他們一樣,皆是一介平凡少年,當年,韓石之師周逸乃是元嬰修士,更是貴爲羅雲峰峰主,韓石竟有如此膽魄,此言即便是放在眼下說出,依然讓衆人有了心神動搖的震撼,更勿論當年。

“怪不得此人能有如此強悍修爲,與他相比,我弱的何止是修爲?”

幾乎是同時,衆人的心中,升起一道道類似之念,韓石的出類拔萃,使得每一個修士都會不自覺地將自己與之相比較。

此時,除了玄陽子知曉整個過程,其他人卻是絲毫不知,也因此,當年韓石成爲羅雲峰一脈弟子,也是令許多人有了嫉恨,暗道此人純屬走運。

直到此刻,這些人方纔明白,韓石心念之堅定,早已遠遠超過他們,周長老選擇韓石爲弟子,這其中,哪裡有半分運氣之說。

青梅眼中竭力維持的平靜,此刻有了壓制不住的波瀾,她亦如許多人一樣,想不到,韓石曾有這般精彩的過往。

此言,激盪了她的心神,令她一改恬淡的性子,眼眸中似乎生出一團炙熱之火。

韓羽,盧長老,李觀雲,孫鑠,張默然等人,無一不是眼露明亮至極之芒,看向韓石,即便是當年經歷過此事的玄陽子,亦是靜立當場,面容肅穆。

“羅雲峰一脈必將在韓石手中復興,師尊你泉下有知,也一定會七師弟高興,他收了一個了不得的弟子!”玄陽子心中暗道,蒼老的臉上沒有透出沉暮,反而顯得有了生機。

韓石的話,猶如一柄劈荊斬棘的利刃,將衆人心底的桎梏,在這一刻斬碎。

楊非身後,一道道目光,在心底桎梏破碎的瞬間輕輕合攏,在這宛如重生的心念中,去感悟何爲尊師,何爲取義。

楊非慘笑中跌坐地面,韓石之言亦令他想起當年師尊在世之時是如何教導與他,他原本就受傷不輕,此刻心神激盪,頓時口吐鮮血,面色再度蒼白了幾分。

此事他自然明白,乃是他理虧在先,只是他始終不忿師尊當年將掌宗之位傳與三師弟,而他這個大師兄的身份更是令他羞憤難當,爲了這不忿之念,數百年來,他爲圖謀玄陽門掌宗之位耗盡心機,整個人也在不知不覺中變了一個模樣。

昔日的開朗,變作了深沉。

昔日的奮進,變作了爭強。

昔日的寬厚,變作了睚眥。

昔日的聰慧,變作了陰謀。

昔日的朋友,變作了敵人。

韓石之言,更是令楊非心中有了震顫,這數百年來他從未尊師,更未取義。

若是尊師,他便應接受師尊的遺命,率先支持三師弟爲玄陽門掌宗,從此不做他想。

若是取義,他便應沉心於修道,倘若在修爲上率先踏足靈動修爲,到了那時,即便是他真想成爲掌宗,憑藉着高出一籌的修爲,也會是水到渠成。

無論怎樣,不可令玄陽門傷筋動骨,而他如今所爲便是將玄陽門分裂開來,使得許多原本是同門的弟子之間有了廝殺,如此下去即便他最終奪得掌宗之位,玄陽門亦將元氣大傷,甚至會動搖根基,引來更大的危機。

此行,何談取義。

自從那柄巨劍出現的剎那,楊非便已明白他今日將一敗塗地,玄陽子之位只是妄念,韓石的實力已然遠遠超乎他的想象。

絕望中,楊非心緒反而變得沉靜,他的目光,落在衆人中唯一沒有閉目的李辰身上。

玄陽門每三百年,便會大開山門廣收弟子,他的大弟子齊雲柏,便是在四百年前所收,待到百年前,齊雲柏入玄陽門三百年滿,便不再是弟子的身份,而是成爲飛天峰執事長老之一,在東雲城之行中帶回數人,其中的李家三兄弟被楊非看中,收爲弟子。

百年師徒情,在這一刻,融入兩人的目光中,李辰平靜地與楊非對視着,這種平靜,是一種心念蛻變後的沉澱,若是換做以往,李辰怕是早已將目光移開,不敢與楊非對視。

修道之路上,師徒之間,師父就好似那懸天之陽,照耀了弟子前行之路,但與此同時也給了弟子一抹濃重的陰影,無論弟子走到哪裡,這抹陰影都是揮之不去的,只有當弟子轉身擡頭面朝太陽而行時,纔會看不到身後的陰影,但那刺眼的陽光也一樣令人目眩,看不清楚前行之路。

於是乎,雖說太陽始終都在,人卻不再面陽而行,而是避開那耀眼的光芒,去追尋自己應走的路。

至於那陰影,有與沒有又有何妨?

或許,這道陰影存在的意義便是提醒前行之人,師父雖在千萬裡之外,卻仍在注視着你。

楊非自然不知,李辰心念中除了那尊師取義之言外,還有一道何爲刀之念,這句話的融合更是令李辰的心念有了昇華。

李辰傳出的第三道靈識,便是給楊非的。

“師尊,恕弟子想走自己的路!”

簡簡單單的一句話,盡數融在李辰平靜的目光中,楊非在這平靜中,看到的是一股無可動搖的決心,這並不是背叛於他,而是代表了李辰直面自己的內心,說出了心底最想說的一句話,這句話或許多年前便想說出,直到如今纔有了開口的勇氣。

有些話,一旦開口就是另一個世界。

走自己的路,纔是取義,纔是真正的尊師!

面對師父的錯,弟子應該站出來指出,而不是去默認,不問緣由地去遵從。

李辰雖未明言,但楊非豈能聽不出話中隱含之意,他面色更顯蒼白,但隨即,卻是仰頭大笑。

“李辰,當年爲師收你爲弟子時,唯一擔心的便是你的心性,你的靈根甚是不凡,但心性卻是不足,若是就此下去,終有一日你會被自己的心性所限,修爲從此止步,但今日,爲師能感到你的蛻變,從此爲師也可放心了。”

第190章 入陣第80章 祭壇第137章 心中青意第76章 高手相爭第146章 龍玉第469章 天命門使者第354章 鐵匠鋪第67章 周逸出關第249章 玄妙境界第5章 一生何求第47章 玄陽暗流第302章 劫來第432章 三問第44章 滾石拳之威第288章 恨第399章 符文山第434章 山巔天台第383章 此人是誰?第347章 家師風文素第392章 誰是老子?第14章 白衣青年第161章 用此劍,殺此人第78章 孤第177章 頑石之境第422章 第五刀第17章 東雲城韓家第273章 重逢第237章 道周第90章 賭命第220章 君家老祖第169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483章 山門第166章 一探虛實第408章 戰第179章 曾經仰望第453章 真幻之間的橋第217章 破劫第327章 六十年的時光第267章 楚天宗第329章 故人壽宴第25章 元氣漩渦第259章 一茶三味第38章 少年銘志第100章 禁極空第149章 遺落之地第198章 李南第443章 本命刀滅第472章 四祖是他第65章 竊藥第453章 真幻之間的橋第43章 藏經樓第448章 北玄宗三乘鼎第169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403章 逆鱗第21章 韓家小輩第一人第108章 白霧山谷第457章 萬年後的大戰第104章 逃出生天第440章 北玄聖女第180章 離開岳家第183章 孫家第154章 也姓周第488章 承諾第467章 晝榮夜枯第57章 路見不平第155章 藏寶閣第392章 誰是老子?第394章 南島城第10章 山谷第207章 白眉老者第172章 一萬零一第241章 幻星第404章 地底第194章 滅元嬰第424章 意境化身第162章 孤第452章 青色長箭第330章 百年後的相逢第304章 大戰序幕第145章 真假的悟第248章 一條魚第486章 棺中人第113章 擔當第215章 君家的血詛第103章 女子的手第447章 北玄子第380章 第二道麼第209章 韓石的血脈第359章 年關第470章 一別三百年第262章 戰意第260章 水天之間第309章 自己的路第215章 君家的血詛第387章 五百年第210章 千丈方石第291章 突破百息第356章 帝師第63章 力壓三品第171章 一號包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