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訪問

葉平宇跟隨代表團先來到了德國首都高林,下塌當地賓館後,總理召集大家開了一個會,然後進行了一個分工,讓大家各自準備好談判和會見的東西,好與德方開展會談。

葉平宇來到德國之前,也是當前德國的情況作了瞭解,德國的經濟發展一直非常強勁,製造業特別發達,華夏現在好多東西要向德國進行學習,因此維持與德國之間的經貿聯繫是十分重要的。

中央也十分重視與德國之間的關係,促進華夏與德國之間的友好往來,歐洲不像倭國和棒子國那樣是米國的乾兒子,而是米國的小弟,既然是小弟那就不會那麼聽從老大哥的話,只有乾兒子親兒子纔會那麼的聽話,這一點與倭國和棒子國有所不同。

總理和德國的總理進行了會談,重點談了兩國之間的政治經濟聯繫,實際上以經濟聯繫爲主,此次歐洲之行,要與主要的歐洲國家達成一系列的貿易協定,要拿出五百億美元來購買歐洲的產品,因此德國法國英國等國都非常重視此次華夏領導人來訪。

一口氣拿出五百億美女來購買他們的產品,這是讓他們感到非常震撼的。葉平宇知道這個事情以後便在想,國家發展了,強大了,就是有好處,面對五百億的購買力,無論是哪一個國家都會心動的,有些國家還想與我們作對,其實我們沒有必要動用其他手段,僅僅是經濟手段就讓他們感到壓力了。

然而華夏拿出這五百億絕不是隨便買,隨便送,我們現在出去買東西,要麼是高科技一點的東西,能讓我們看上眼的,看不上眼的,我們肯定不會買,現在好多高科技的東西我們自己就能生產了,幹嘛要買你們的?而除此之外,便是要買一些資源,現在世界上缺的就是資源,華夏每天消耗的資源也是不少,需要大量進口資源,不過歐洲這個地方也沒有什麼資源,華夏看中的還是它的工業技術,如果沒有這個東西,華夏沒有必要與他進行經濟往來了。

歐洲各個國家地盤不大,市場自然也是不太大,它太需要華夏這個市場了,然而要想進入華夏的這個市場,卻是需要一定的競爭力,米國倭國棒子國也在爭奪華夏這個市場,相比起來,歐洲屬於比較弱的一方,不過德國屬於例外,他的工業實力比較強悍,一直是華夏學習的目標,但是現在他也需要討好華夏一番,拿出他的殺手鐗,才能真正贏得華夏的認可,從而保持住他在華夏的競爭力。

德國方面知道華夏領導此行的目的,自然是召集了國內的頂尖的企業家過來與華夏方面進行會談。而對於德國方面的情況,就需要商務部事先掌握信息,我們絕不是亂撒錢,而是要實實在在的東西,如果他們無法給予我們,我們是絕對不會要他們的東西。

葉平宇此時就是十分忙碌,需要給總理提供大

量的信息,商務部有很多的駐外機構,在德國也是有着很多,此外還有一些華夏的企業在這裡投資,與德國方面進行商務往來,從他們那裡也可以獲得一些經濟上的信息。

經濟情報對於一個國家非常重要,不次於軍事情報和政治情報,商務部在這方面就是要掌握着一些經濟情報,從而爲領導人決策提供方便。

葉平宇本身從事過特殊工作,現在當了商務部長,自然是非常重視這一塊,針對駐外人員的情況,專門提出要求,讓他們認真做對當地經濟情報的蒐集,當然這不是讓他們去當間諜,而是讓他們正常地蒐集一個地方的情報,這是一個很正常的事情,而不是讓他們去違反當地的法律去做這些事情。

葉平宇把這些掌握的情報信息交到總理那裡,總理根據情況作出判斷分析,從而與德國方面進行談判。

葉平宇作爲主要參加人員參加了與德方的會談,總理與德方總理進行了面對面地交談,其他人員坐在那裡聽着總理與德方總理會談對話。總理的講話讓他感受到了作爲大國總理的底氣,現在華夏的領導人到哪個國家都是很受歡迎的,因爲華夏有着這樣的實力和自信。

德方也是很真誠,因爲他們需要向華夏方面出口他們的產品,他們必須拿出最好的東西展示給華夏人看,當然不是在這次會談上。總理只是講一些原則性的東西,具體的操作要由葉平宇他們來操作。

而德國方面也是如此,他們聽取了華夏方面的要求,然後根據華夏方面的要求,作出一些許諾,當然也是原則性的,但是隻要他們答應了,德國的企業就是會根據政府的要求來向華夏方面提供他們最先進的產品。

當然由於歐洲與米國之間的一體性,也就是說他們大哥二哥的關係,雖然大哥與二哥有時候不一致,但是有時候二哥還是要聽大哥的,他們現在仍然追隨米國大哥的腳步,對華夏進行一些高科技的封鎖。

對此,華夏一直是反對的,要求他們解除對華夏的高科技出口禁令,只是由於政治上的原因,他們無法滿足華夏的這個要求。

當然此次來到這裡訪問,並不是要解決這個問題的,而是要擴大與他們的經貿合作的,總理與德方進行了一個多小時的會談,定了一些事情的調子,隨便便是具體的商談,但是隻要大框架定下來了,小問題就是好談了。

會談結束後,華夏與德方簽訂了貿易協定,和一大批訂單,這都是葉平宇事先安排好的,至於德方能不能完成這些訂單,那就是他們的事了。

簽訂完協議之後,兩國總理專門舉行了發佈會,簡單地回答了記者的提問,然後訪問德國的計劃便是完成,華夏與德國方面簽訂了高達一百億美元的採購合國,消息傳出後德國股市頓時一片飄紅,法英兩個大國知道後已經翹首以盼等

待着華夏去他們國家訪問了。

這股華夏旋風只刮的整個歐洲沸騰起來,法英兩國領導人在華夏領導人沒到之前,便是提前召開發佈會,公佈了華夏總理將要到他們國家訪問的消息,以這種方式來表達對華夏人的歡迎。

葉平宇得知這個事情,不禁是微笑起來,覺得西方人的真是實用主義者,只要有利於他們的事情,他們就非常高興,他們真正的利己主義者,相反.華夏人由於受着幾千來的儒家薰陶,倒是一直講義不講利,在對外交往中,比較注重對方的感受,己不所欲,勿施於人,這是華夏的交往原則,對外援助也不講究條件,這是華夏人的友好之處,然而西方人卻是一直在佔據着所謂的道德制高點,這便是他們的功利之處,在他們看來,即使所謂的道德制高點,也不過是他們用來謀取利益的工具而已,這是他們的實用主義哲學所造成的。

想到這些,葉平宇感到華夏人也要轉變思路,對外經濟交往,既要謀取利益,同時也要注重話語權的爭奪,要讓我們的主張成爲他們的主張,我們既不能只講利,不講義,也不能只講義也不講利,處處受制於人,我們要與他們交往,他們得到我們想要的東西自然是很高興,但是他們也要滿足我們的要求,這樣才能對等,不必急於爲了友好的目的而作出沒有意義的妥協和讓步。

法英兩國的工業實力相比起德國來說,工業實力要差那麼一大截,但是他們也有他們的優勢之處,華夏也需要從他們那裡得到一些我們需要的東西,當然他們也想着從我們這裡拿到大訂單,促進他們國家經濟的發展。

總理也是與他們的總統和首相進行了會談,發表了共同聲明,簽訂了大額訂單,訂單簽訂以後,他們的股市也是一片飄紅,讓世人看到了華夏旋風所帶來的影響。

英國與華夏的關係之前一直處於不穩定狀態,這次英國方面抓住機會化解這種不穩定的情況,促進了兩國之間的交往,會談結束後他們感到非常滿意。

歐洲自從二戰之後,便是陷入了千年老二的地步,主要原因還是他們的國家實在狹小,人口也不多,他們只所以能稱雄世界幾百年,是因爲他們那裡是科技的發源地,科技的發展讓他們成爲世界上最選進的國家,從而實力迅速崛起,佔據了整個世界的中心,但是由於他們內部矛盾重重,相互打來打去,最後讓米國佔了便宜,米國的發展可以說是搭了歐洲的順風車,最後是直接碾壓歐洲,成了與自己亦步亦隨的小弟,一直到今天都無法改變,然而今天華夏在崛起,歐洲越來越看不到再次稱雄世界的希望了。

葉平宇在思考大國興衰的時候不禁就會想到這些事情,華夏國土大,人口衆多,市場大,發展迅速,只要華夏努力發展,一定是可以實現華夏民族的偉大復興的。

(本章完)

第一千六百一十章 安排調查第二百三十一章 趙海波要完了第三百三十三章 企業的贊助第一百七十五章 趙普的想法第三百九十六章 設飯局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迅速處理第一千四百零二章 常務會第七百九十七章 蔣彬來搗亂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 保衛處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教育問題第六百二十七章 獵鷹鯊魚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 徵求意見第九百二十七章 調動王小婉第一百八十九章 打好預防針第八十五章 怒火難消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掐了遊知兵的耳朵第九百九十三章 依法依規第二百五十五章 人情的困擾(第四更)第一千五百四十章 向葉平宇彙報第五章 好消息傳來第七百八十七章 請客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楊立民有壓力了第四百八十一章 紀委的人被打了第一千四百一十一章 小乞丐第三百五十四章 樑成舉的積極參與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 去深海第三百三十三章 企業的贊助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 宴請馮溪瑤第五百四十二章 尖峰對決第六百一十一章 評標第七百零一章 較量第八百一十二章 一封信第七百四十三章 同意放款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 會見盧雲第一百一十八章 趙冰雪故意難爲第一百八十五章 撞車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想立功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 去花陽市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保密案件第四百三十一章 提出建議第一百一十章 鄉里的經費第七百一十六章 要求調查第八百三十五章 文化廳請客第九百八十五章 約見馮溪瑤第二百六十九章 各方的想法第五百章 付雲偉接任紀委書記第五百八十五章 全力反擊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開班儀式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 視察工作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 見柯正南第八百一十三章 王小婉第八百八十三章 調動公維江第五百四十一章 留在這裡第七百七十八章 工業園區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 劉在軍惱了第三百二十八章 宣佈決定第一千四百一十一章 小乞丐第八百五十八章 會見南少博第八百八十四章 調整房先照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如何安排第八百三十八章 葉丙臣逝世第八百四十二章 如何合作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與夏偉儀的商議第三百五十三章 向樑成舉彙報工作第七百零九章 房先照的到來第二百八十五章 進入縣委常委第四百章 分而治之第一百八十一章 老爹找上門第七百八十五章 通報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專案組開始工作第一千六百二十一章 石達亮上任第四百五十章 任前談話第五百四十七章 識時務第四百五十五章 第一次常委會第五百零三章 副縣長的人選第九百四十六章 杜如光的打壓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 當選部長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準備離開第五百一十一章 暗中的情況第八百五十六章 市長到來第三百七十六章 簽字的學問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不打招呼第三百九十四章 看望保愛國第四百四十章 推脫責任第一千五百四十四章 趙冰雪的想法第一百零六章 公開考選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 葉平宇的憤怒第三百章 勸說趙建業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安全回來第五百九十六章 天道不虧第九百三十九章 趙懷珠被帶走第二百二十七章 吳存海很生氣第四十二章 來到爺爺家第二百二十一章 毫無章法第九百七十七章 正式任命第九章 一身正氣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 花建樓彙報工作第三百一十七章 來到平家第一千四百二十章 一堵牆第六百七十二章 被刷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