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蜚語

青雲一聽說這個謠言,就立刻警醒起來,跑去見了太后:“這背後的人一定就是楚王太妃!別瞧她如今只是傳我的身世流言,看她這一層套一層的,就算世人沒議論到我頭上,也要將輿論往我身上引,外人不知情,還以爲後一個流言其實是爲前一個流言辯解來着,搞不好還以爲最新的說法是我自個兒弄出來的。母后您等着瞧吧,這流言如今已經說到您身上去了,遲早會牽連到皇上的。您還不肯採取措施嗎?!”

太后居於深宮,對外頭的消息不算太瞭解,之前因爲世人皆知她寵愛清河縣主,所以有進宮請安的皇親命婦將事關青雲的流言告訴她,這回流言直接說到太后頭上了,旁人哪裡敢多嘴?頂多是從宮人處影影綽綽地知道些影兒,直到青雲進宮,她才知道詳情,生氣之餘,也有些遲疑:“你就這麼肯定是楚王太妃做的?不能吧?如今她被你楚王叔與靖雲哥哥聯手看管起來,哪裡還有心思人力去做這些事?況且皇上的龍椅已經坐穩,你靖雲哥又不肯聽她的指派,她在外頭宣揚這些流言,對自己有什麼好處?”

“難道她做什麼事,就一定要有好處纔會做嗎?”青雲跺腳道,“您就不許她只是爲了泄憤?!反正她想要的東西已經沒希望得到了,所以也不想看到您過得舒服。您道我爲什麼肯定是她做的?那傳流言的人既然知道當年偷龍轉鳳之事,怎麼只說我被換下,卻沒提換上的人是楚王妃所生次子,而只以簡單的‘男嬰’兩個字替代?肯定是她既想給您添堵,又不願把自己牽連進去呀!”

太后如夢初醒:“是呀,若是其他知情人傳出來的,爲何不提當初換上的是楚王之子?”她又是恨又是後悔:“早知如此,還不如當初狠下心來,將她關在宗人府算了。讓她出去度日,倒讓她有機會攪風攪雨了!”又命人趕緊請皇帝過來。

皇帝沒多久就來了,他也跟青雲想到了一處,懷疑楚王太妃就是幕後的始作俑者。但問題是他派人去問過潛伏在楚王莊外頭的人,都說莊裡沒有可疑的動靜,楚王太妃手下的人也沒再出莊來了。連老楚王都不再派人出莊,加上楚郡王也搬到莊裡陪父母同住,莊裡除了派過兩次人給京城裡楚郡王妃和世子送東西,就幾乎閉莊不出,他們完全沒發現什麼異狀。

作爲對長輩老楚王與楚郡王的尊重。皇帝手下的人從來不會潛入他們的內院去察看動靜,因此對於楚王一家內部發生的事,並不是十分清楚。老楚王與楚郡王循例上了端午節的請安摺子。一應節禮等物,都沒有異狀,想來莊中平安無事。可如果在外頭傳流言蜚語的人就是楚王太妃,她不可能沒有一點動靜的。

皇帝對太后和青雲道:“這種時候,只要能把事情查清楚,有的細節就沒法講究太多了。朕已命人設法打聽楚王莊裡發生的事,必要時潛進去探問也可以,如果確定楚王太妃沒做什麼。那就極有可能是她事先安排好的。朕會讓人去將她在外頭的耳目爪牙都找出來,嚴加查問。”

太后想了想,覺得目前確實只能做到這一步。也就答應了。青雲倒是有些不滿足:“就這樣?那流言總不能放任它傳下去吧?宣揚流言的人倒是不難找到的,直接把人抓起來審問吧?”她心裡很是生氣,因爲這最新的一則謠言。語氣彷彿是在爲她辯解,又將她高高擡起,不知內情的人搞不好還以爲這是她放出去的話呢,連喬致和那邊都讓人送信來問她了。

皇帝答應了,直接就派了身邊的人吩咐下去,不過他還道:“這樣下去不是辦法,即便將宣揚流言的人抓了起來,也不知背後是否還有同夥,楚王太妃到底安插了多少人去做這件事,也許我們剛把人抓起來,又有新的流言出來了。倒不如直接將皇姐的身世公開了吧,也省得日後爲了反駁謠言而忙亂。”

太后忙道:“正該如此,這些年一直委屈你姐姐,我心裡一想就難受得緊。早日爲她正名,我也能早日安心。”

青雲正打算以縣主的身份出嫁呢,怎麼可能答應?忙道:“這主意真是太糟糕了!流言就是這麼說的,只要我們不承認,饒那流言傳得再厲害,也始終是流言而已。宗人府宗令南陽王叔是知情人,不會任由宗室內部起波瀾,皇上只管在朝廷上坐鎮大局,我陪母后住在後宮,那些外人無論心裡想什麼,也不會蠢得跑到我們面前來問那流言是真是假吧?可要是我們出面承認,事情就不一樣了!世人會認爲流言裡說的話都是真的,萬一日後楚王太妃他們編造出荒謬絕倫的謊言,又該怎麼辦?”

皇帝皺了皺眉頭:“那皇姐是認爲,我們按兵不動就好?”

青雲大力點了點頭:“對,官面上什麼都不做,暗地裡把傳播謠言的人一鍋端了,再查出背後主使的人,從源頭上解決此事!承認之類的話,以後再不要說了,連在身邊侍候的宮人面前也不要說,誰也不知道他們會不會把那些話傳出去。”

太后有些猶豫:“可若是任由流言傳下去,在幕後指使之人落網前,你還是要承受旁人的非議的。你不是說,有人懷疑那些話是你自己傳出去的麼?萬一有越來越多的人這麼想,那該如何是好?至少也要否定這個說法,爲你挽回清白吧?”

皇帝忙道:“母后,這樣不妥,要是您和朕出面否認了皇姐是公主的說法,日後要如何爲她正名?那豈不是成了欺瞞天下人麼?寧可承認,也不能否認!”

青雲忙道:“千萬別承認!那些流言我們都別管,由得它傳,只要我們不管,流言就仍舊是流言,但只要我們有所動作,傳播流言的人隨時都有可能改變說法,到時候我們是不是又要再否認一次?那還有完沒完了?!外頭的人閒着沒事做,纔會拿這些流言當成是八卦新聞掛在嘴邊議論。只要我們把傳播謠言的人抓起來,再解決了幕後指使人,用不了多久,自然會有其他更大的八卦把這些流言壓下去。世人總是善忘的,過一兩年您回頭再瞧,看還有誰記得這些?”

太后動搖了。心裡其實已經認可了女兒的辦法,只是心裡難免心疼孩子。皇帝則盯着青雲道:“皇姐可要想好了,若是這樣做,也許會有許多人關注您的一舉一動,非議、誹謗、無端猜測。都是少不了的,您也許再也沒法象先前這樣過清靜日子了。”

青雲微微一笑:“其實我一樣可以過清靜日子的,大不了回莊園裡住去。就算進了京城,也只到母后宮裡來。不見外人,不跟人交際,旁人要議論我什麼,就由得他們去。我眼不見心不煩,只怕到時候別人先煩了,就把我丟到腦後去了呢。”

太后一聽,眼圈都紅了。一心爲女兒委屈。皇帝倒是沒再反對,只是出了慈寧宮,他就問青雲:“皇姐。你是不是想在縣主位上待到大婚,再考慮加封之事?若只是縣主,嫁個進士甚至是舉人。都不算太驚世賅俗,你其實打的就是這個主意吧?”

弟弟太聰明也是件麻煩事,青雲勉勉強強承認了,不過馬上又道:“我反對公開公主身份,也是爲了你和太后着想。你等着瞧吧,無論是不是楚王太妃在暗中指使傳播謠言的,肯定會把火燒到你身上。那些人會引導輿論,讓人們覺得,既然已經爲了爭寵,偷龍轉鳳過一回了,誰知道會不會做第二次呢?等世人都懷疑起皇上你的身世後,就算我們想要裝不知道,也不行了,肯定會有傻瓜或蠢貨跳出來挑明這件事的。也許宗室裡也會有人生出妄想來。”

皇帝對此也心裡有數,因此命人加快了追查的速度,沒兩天就在京城各處抓到了十來個人。可惜一審問,這些人大多數只是流氓地痞,會傳播謠言都是收了別人的錢才做的。另外還有幾個是官家女眷或是有宗室皇親背景的人,則是從別人那裡得了消息,當成是一件驚天八卦,不知輕重就說了出來,見聽到的人都迫切追問詳情,將他們當成是大人物般追捧,心裡更歡喜了,自然就熱衷於傳給更多的人知道。

對於這兩種人,第一種自然是直接關押了事,等他們進了重牢,能不能出來還要看皇帝的心情呢,自然沒法再多嘴了;至於第二種,因爲都有些身份,不能用粗暴簡單的方法處置,只能交給他們的家人約束看管。還好這些人雖然不知輕重,他們的家人倒不全是傻瓜,知道事涉太后名聲,皇家辛秘,自然是信誓旦旦地說會把親人看管好的。

皇帝的行動雖然不算張揚,但也沒掩飾,京城的人很快都知道了。大多數人都是知道好歹的,見皇家已然生怒,爲了不惹禍上身,也都紛紛閉了嘴,雖有一些人有自己的小心思,卻也沒做什麼。

與此同時,也有幾方面的人開始反駁那些流言。

溫郡王府的老太妃在上門探望她的宗室女眷面前大罵傳播謠言的人用心歹毒。她倒是沒有明確說青雲是她的親孫女,只是罵外頭的人敗壞她孫女的名聲。至於清河縣主流落在外的傳聞,她就輕描淡寫地說,是楚王太妃記恨姐妹,把孩子抱走了,幸好有堂舅姜鋒將孩子救下,旁的細節倒是沒說。但有些宗室隱隱約約曾聽過相關的傳聞,倒是有點相信這個說法了。

另一方面,南陽王妃也在一個公開的場合說起這件事,言道外頭的流言荒唐,說清河縣主的身世她夫妻二人都十分清楚,那背後之人拿個苦命的小姑娘說事,不過是爲了敗壞太后的名聲罷了,矛頭直指曾與太后結過怨的人,從羅家到盧家,再到姜家二房,幾乎都包含進去了。

也有人請宮給太后請安時,遇見了陪伴在側的清河縣主,旁敲側引地問起此事。太后是差點就當場翻臉了,青雲則輕描淡寫地道:“說太后當年做了不好的事,怎麼不想想當時是什麼情形?太后生已故二皇子,確實是在宮外,但當時還有姜家九舅舅以及楚王太妃在呢。九舅舅已經去世了,但楚王太妃尚在,若有人懷疑太后做過什麼,爲什麼不去問她?”

那人有些訕訕地,誰不知道楚王太妃如今已經不見外人了呢?她要上哪裡問去?

青雲見狀,眼珠子一轉,掩口笑道:“說起來,外頭傳播謠言的人,非要盯緊我一個沒人理會的小小縣主做什麼?還拿我的身世牽連到太后娘娘身上,接下來莫不是要說到皇帝頭上了?那人倒也好膽子,這是要謀反不成?”

那人心下立時一驚,回想起來,全身都冒了冷汗,難道她是被人利用了嗎?待出得宮來,立刻就將這段對話告訴了家人以及親近的朋友。於是京城裡開始有傳聞,指先前這些所謂關係到清河縣主身世的流言蜚語,極有可能是有心謀反者的陰謀詭計,其實全都是胡編亂造的!

就在這時,坊間還真的傳出了新一版的謠言,指太后既然能將親生的女兒換成外頭找來的男嬰,混淆皇家血脈,也要在先帝面前爭寵,那是不是可以猜測,她若是第二胎也生了女兒,同樣會這麼做呢?雖然在宮裡生產,要偷龍轉鳳沒有宮外容易,但她已經是寵妃了,廢后羅氏早已被打入冷宮,宮裡以姜妃爲尊,誰還能攔得住她?

這個謠言如此驚天動地,本該在流傳開來的第一時間,就引得四方震動的。但因爲青雲這邊有話先傳了出去,聽聞謠言的人,倒是都有了別的想法,即使聽到旁人議論此事,也都閉緊了嘴巴,半點沒有再傳播開去的意思。那些有心人見狀,心裡不禁暗暗着急,只得想辦法到更多的場合去宣揚,但聽過他們說話的人轉身就將事情報了上去,沒等這些有心人有更多的動作,他們就已經被官府抓起來了。

眼看着流言蜚語得到了控制,青雲也暗暗鬆了口氣,記掛着還在莊園裡養傷的清江王和小住的周楠,便出了宮,打算回莊看一看。這時候,曹玦明卻找上門來。

他一臉嚴肅地對青雲道:“楚郡王府……可能有些不對勁兒。我族兄上門去給小世子診平安脈,發現郡王妃與世子似乎都被人軟禁了,無法與外人接觸。郡王妃還讓心腹之人託我族兄遞了一封信出來。”他從懷裡掏出信,遞給青雲,青雲接過來一看,隱隱約約認得那是楚郡王的筆跡。

第67章 躲藏第74章 放手第38章 秋日第72章 碰壁第44章 驚疑第68章 身世第44章 迴歸第47章 出動第53章 匹配第49章 罪證第44章 驚疑第61章 進宮第92章 密會第35章 拜訪第25章 驚動第41章 苦肉計第84章 憂鬱第3章 重遇第18章 商議第17章 調查第56章 照面第41章 偷窺第71章 對付第44章 驚疑第27章 誤會第11章 消息第58章 怪異第50章 變數第46章 團圓第9章 訓子第94章 選擇第6章 升職第70章 暗涌第108章 開堂第45章 對策第81章 權衡第49章 變臉第44章 野心第65章 嫁禍第36章 算計第75章 當年第58章 怪異第55章 揭破第34章 皇族第72章 揭秘第57章 牛痘第38章 搜索第17章 疑惑第39章 賬冊第39章 離別第28章 懸案第88章 遇險第26章 處罰第15章 桃紅第2章 商議第59章 計劃第40章 元宵第67章 名冊第18章 商議第62章 騙局第33章 陽錯第60章 混亂第76章 安排第24章 逃奴第13章 圈套第101章 私心第11章 赴宴第16章 防備第55章 打點第12章 清晨第1章 送菊第38章 搜索第10章 劇變第25章 有孕第17章 盤算第46章 預備第7章 尷尬第49章 罪證第6章 升職第26章 三方第67章 盤算第91章 利誘第75章 姐弟第10章 劇變第82章 密道第43章 欺瞞第48章 行刺第6章 探聽第10章 制服第100章 說服第20章 流言第65章 藥渣第111章 天亮第92章 密會第109章 審理第33章 打聽第64章 坦言第37章 珠兒第87章 冷箭第43章 脫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