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兩地情形

卻說胤禛在木蘭,隨扈在康熙帝身側,心中卻着實掛念晴鳶。德妃說話算話,寶哥兒就一直養在她的帳子裡,吃穿用度哪裡像是康熙的孫子?就是親生兒子也不過如此了!看得其他阿哥們或羨或妒,面上都對胤禛羨慕不已。

不過他們都是通透人,見康熙帝對費揚古之事處處特殊照顧,如何還不明白他的意思?皇帝尚且對晴鳶及其一家另眼相看,其他人倒也沒有不知眼色地自個兒給自個兒找不自在。

琪歆、兆佳氏、完顏氏三個嫡福晉,都是平日跟晴鳶交好之人,如今晴鳶不在,她們便也將寶哥兒真真兒地放在心上,尤其是兆佳氏和完顏氏,見天介兒地往德妃帳子裡跑,既是去侍奉德妃,也是去照顧寶哥兒。

再加上康熙帝對費揚古以及晴鳶的那麼一絲愧疚心理,對寶哥兒也是多有讚譽,一時之間,整個木蘭圍場,最受寵的人竟然就是這剛剛一歲的小孩子!

先是熱熱鬧鬧辦了個週歲宴,前來參加圍獵的蒙古王爺們也一同出席了,就算寶哥兒是胤禛的嫡長子,這規格也有些過了。況且還有他外公的喪事在前,若是一般人平常時候,早就有言官上書參劾了。然而這回卻是康熙帝自個兒下令辦的,倒也沒什麼人緊趕着上來觸黴頭。

週歲宴過後不久,卻突然收到晴鳶的家書,言及武氏的身故,那孩子,是個男嬰呢!只可惜沒能生下來。

他雖對武氏沒什麼特別的感情,但畢竟是服侍過自己的人,死的又是自己的親生孩子,多少還是有些心中難過。然而後面的消息卻讓他難過不起來了——晴鳶竟然又有了!

算算日子,竟是在木蘭圍場這邊懷上的,他的心裡頓時便被欣喜和欣慰填得滿滿的,臉上忍不住全是笑容。竟然破天荒在別人面前沒有掛上那副拒人於千里之外的淡漠,看得衆人便一陣驚悚。

“四哥,你……沒事吧?”胤禎本就是個促狹鬼,見狀忍不住問道。

胤禛一愣,還沒來得及發作,就聽見胤礽也在一旁起鬨道:“是啊,老四,你這是怎麼了?莫不是生病了?四弟妹不在,你可不能就這麼疏忽自個兒的身子啊!”

胤禛不由得滿頭黑線。偏生康熙也看見了,皺着眉頭就問道:“什麼事情讓你如此開心?”

還有一句話沒說出來的是,費揚古剛剛纔去,好歹是他的岳父。他這個半子雖情況特殊不用守孝,卻也不能明目張膽如此開心啊!

兄弟們的調侃可以不理,但康熙帝的不滿卻不能無視。胤禛無奈,只得呈上家書,說道:“皇阿瑪,兒子家中有信傳來,晴鳶又有了身孕了。”

康熙帝一愣,頓時皺眉問道:“什麼時候的事?你媳婦都有了身子了,怎可讓她如此操勞來回奔波?真是胡鬧!”

胤禛尷尬不已。只得訥訥地說道:“回皇阿瑪的話,不……不是之前有的……”

什麼叫“不是之前有的”?康熙一頭霧水,不過看了看他的臉色,卻也突然之間明白了,頓時自個兒也忍不住差點笑出聲來。

這個兒子……

原以爲就真是那麼個冷心冷情的樣子,卻沒想到私底下竟然……

看着兒子少有的感情流露。他心中不知不覺又對晴鳶有了三分滿意。能夠讓他這個冷漠的兒子也表現出普通人的七情六慾來,這個兒媳,沒白娶!

既然皇帝都知道了這事,胤禛索性便也告訴了德妃,直把德妃喜得。一整天都開心不已。胤祥和胤禎也是頗爲歡喜,連聲對胤禛道着賀,加之衆人都猜到晴鳶必是在木蘭懷上的。更是一個個卯起來打趣他,讓他這出了名的冷麪阿哥也有些招架不住。

唯有胤禩和胤礽開心不起來,想起晴鳶生完寶哥兒不過一年就又懷上了,還是在出遊行獵的途中懷上的,可見他們夫妻的感情之深厚,頓時便是滿心的妒火。

自此,胤禛便有些歸心似箭,恨不得馬上就回到晴鳶身邊去,守着他們孃兒倆。偏生康熙在木蘭的事情還沒做完,他不能隨意離開,再加上寶哥兒也在,總不能父母都撇下他吧?便也只好強自忍耐着。

又過了兩月,好不容易康熙帝開了金口起駕回京,胤禛便幾乎是迫不及待地往回走。偏生皇帝連同衆位阿哥、大臣及家眷們,拖拖拉拉一大隊人物,走得端的是奇慢無比。來的時候還不覺得,回去的時候卻因爲心有所繫,頓時便生出十二萬分的不耐煩來。

還好他終於又掛上了那副冷漠的面具,普通人也看不出來他的真正內心,唯有德妃等少數幾個親近的人才稍微明白他的心思,不由心中好笑。

兆佳氏和完顏氏見了,不由就有十二萬分的羨慕。

四嫂那麼漂亮、聰明、善良,堪稱完美的女人,能夠將丈夫的心籠絡至此,她們是萬萬不敢比的。但凡她們的丈夫能夠有四貝勒爺一半兒的憐惜心思,她們也就知足了!當下,存了這個念頭的兩人更是竭力向晴鳶看齊,加倍盡心盡力去照顧各自的丈夫,倒是讓他們受惠不少。

而皇帝起駕回京的消息也很快就傳到了京裡,留守的官員們不敢怠慢,急忙派人通知了各位隨扈的阿哥家裡,紫禁城準備迎接主子回宮的同時,各個貝勒、阿哥府也頓時動作了起來。

晴鳶自然也不例外,接到內務府的通知後,便立刻派人通知了宋氏、李氏和耿氏。

這段日子四貝勒府中的氣氛很是有些怪異。

晴鳶有了身孕,本是件高興的事兒,可偏偏又撞上武氏和那位出生便死了的小兒子的喪事,究竟該高興呢?還是悲哀呢?好像兩邊都不靠譜。

因此包括宋氏等人在內,都不得不夾緊了尾巴做人,除非必要,等閒連院子都不出。

晴鳶因着太醫的一句“需要靜養”,也不愛讓她們早晚來請安攪擾自己,索性便免了她們的規矩。

這本是件好事兒,她們可以鬆泛些兒,但武氏剛死,晴鳶又剛懷上,萬一有點什麼差錯,她們就算跳進黃河也說不清,再加上胤禛又不在家中,她們就算濃妝豔抹、四處走動又給誰看?索性便個個都乖乖待在院子裡,免得惹上是非。

唯有李氏,因着喜姐兒的關係,不得不硬着頭皮往晴鳶的正院兒裡湊,又被晴鳶委託一些不輕不重的家中事務,並不跟宋、耿二人相同。

她們雖然心中羨慕,但自己至今一無所出,又做不來李氏那樣在晴鳶面前伏低做小的樣子,因此也只能僅限於羨慕,卻是毫無辦法的。

得了胤禛即將回來的消息,沉浸在怪異的氣氛中的四貝勒府彷彿在一瞬間便爆發出了生機,不但主子們各個喜笑顏開,下人們也是一臉喜色,究竟一家之主不同於旁人,聽說胤禛要回來了,家裡似乎就有了主心骨兒!

晴鳶看在眼裡,不禁好笑。

如今她懷孕也滿了三個月了,照理說孩子應該穩固了,不會輕易落下來,但請了太醫過府診脈,卻還是得了個需要小心保胎的結果,便也不敢疏忽,仍舊諸事不理,只讓李氏和高榮兩個商量着辦,遇到不能決定的事情才由她來做主。

李氏和高榮不敢怠慢,戰戰兢兢辦着差,晴鳶在一旁只做監督,倒也省心。

沒過兩日,聽到消息的姜佳氏就派了人送了封信來。

因爲還在孝期,姜佳氏不便親自上門,怕衝撞了晴鳶,影響到她肚子裡的孩子。卻又有些話不能不說,便寫了信讓人送過來。

晴鳶打開來看,先是說了姜佳氏對她再次懷孕有多欣慰,這個之前其實已經專程派人來說過,並沒什麼奇怪。

但後面的內容卻讓晴鳶一下子笑不出來了。

姜佳氏說的是給胤禛納妾的事情。

四個格格里面,武氏因爲難產死了,這就少了一個。再加上晴鳶又有了身孕,接下來至少六七個月都不能服侍胤禛,姜佳氏便讓她琢磨着給胤禛再納上一房妾室。

姜佳氏也是一片好心,覺着胤禛肯定是要再納妾的,與其讓他弄個從沒見過的女人回來,倒不如先自個兒找個知根知底的人放在眼前,這樣既可以討了胤禛的歡心,又方便以後的拿捏,自個兒選的人必定不敢明着違抗她的意思,給她添堵。

而人選,姜佳氏也有了,便是秋玲。

秋玲身爲晴鳶的貼身丫鬟,從小知根知底,又對晴鳶忠心耿耿,是個再好不過的人選。再說,陪嫁的丫鬟本就是給她準備着的妾室人選,這麼做也是天經地義的。

看完了信,晴鳶頓時便糾結不已。

人人都說她賢惠大度,可她自己知道,她根本就沒那麼大度的心思!

對胤禛,她的感情很複雜,是丈夫、孩子他爹,若說一點感覺都沒有那是騙人的。可偏生她又比誰都清楚,以胤禛的身份地位,他的雄心壯志,都註定不可能只有她一個女人,因此,她也一直都緊守着自己的心,不敢有絲毫懈怠。()

(?)

第453章 冰釋前嫌第397章 此後一別是永遠第167章 躲避第201章 舞姬第357章 拒婚第274章 風平浪靜第268章 寵愛第237章 厚此薄彼第100章 藉機發作第309章 究竟爲誰第287章 憂慮和旖思第320章 後院波瀾第381章 各有心思第74章 纏綿第358章 姜佳氏做媒第355章 對策第99章 巧遇第468章 不合規矩第62章 機不可失第309章 究竟爲誰第241章 承歡第289章 年氏第216章 命運第288章 感動第112章 心思難測第58章 事有蹊蹺第248章 逆轉第211章 厲害的正室第198章 雛形初顯第39章 霸道第322章 護犢第228章 羞人的事第12章 大阿哥第358章 姜佳氏做媒第68章 內幕消息第396章 憂慮與敲打第527章 重歸於好第498章 豪賭第119章 把心收好第270章 放心第36章 農作第184章 一石三鳥第78章 敵意第276章 意外狀況第455章 回家第350章 反常的太子妃第533章 史無前例的遺詔第476章 連根拔除第123章 爭風吃醋第381章 各有心思第171章 不貞潔的女子第525章 說服第387章 下意識第528章 退讓中的攻防第531章 洞悉第389章 第三位側福晉第402章 殘酷的真相第316章 避風頭第145章 立長立嫡第471章 主心骨第172章 宮中避禍第193章 腳軟了第404章 對症下藥第358章 姜佳氏做媒第399章 受傷第261章 嬌承歡第337章 態度第319章 驚喜連連第275章 小兒女第3章 疏離第212章 生產第36章 農作第516章 衝突第358章 姜佳氏做媒第49章 膽大包天第130章 久違的記憶兩章 合一第163章 暗潮翻涌第161章 情絲繚繞第326章 急轉直下第四百六十五章第298章 怒不擇言第338章 晴鳶的提示第198章 雛形初顯第302章 不懂規矩第477章 節外生枝第469章 **瀰漫第529章 大局抵定第38章 反常必有妖第493章 挑媳婦第264章 皇家波瀾第469章 **瀰漫第405章 放心第216章 命運第261章 嬌承歡第361章 嫉恨第122章 強暴第145章 立長立嫡第218章 釋然第3章 疏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