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禮物(一)

言情小說看多了的小女生,纔會喜歡這種大婚的場景。總之範閒不怎麼喜歡,他的心志足夠冷靜到不爲這些宮中賞賜所激動,更何況在他的心裡,包括觀禮的賓客心裡,都會認爲,這些賞賜自然是賞給“晨郡主”林婉兒的。

範閒主要是覺得每次宮中來賞都得跪下行禮,自己的腰膝有些受不了了,又開始懷念五竹的棍子。

在一陣歡欣鼓舞的禮樂聲中,範林兩家聯姻終於塵埃落定,新婚夫婦被送入洞房,賓客開始退場,今天很奇怪,除了靖王爺一個人外,沒有一位大臣喝多了的。

司南伯範建看着被人扶進新房的小兩口,臉上露出溫柔的微笑,他今天最擔心的事情並沒有發生。看來太子與二皇子也知道,在自己兒子大婚的時候,不顧身份貿然前來觀禮,會引起宮中的警惕與範閒的牴觸。

不過太子和二皇子依然喊人送了份重重的禮物過來。

入夜,一對新人終於在丫環們的挽扶下,來到了新修的那處園子,回到了自己的宅院。此間也是紅燭大明,到處貼着喜字,紅豔豔的好不喜慶。

到了這裡,範閒終於放鬆了下來,這些下人丫環有的是自己買的,有些是靖王府上送的,還有幾個是宮裡跟着婉兒來的老人,基本上對他這樣一個年輕主人還是有些畏懼。

他進了屋子,伸了個懶腰,笑眯眯地喊衆人退下。這府裡的下人丫環們齊齊在門外向新婚夫妻叩了個頭,婉兒陪嫁過來的貼身大丫環四祺趕緊取出賞錢分了。

“四祺,你也累了,去睡吧。”範閒眉開眼笑說着,眉頭間擠成一個Y字。

四祺有些爲難地看了小姐一眼,心想合歡酒還沒喝。正這時,去看見紅布蓋頭的林婉兒放在膝上的手,很不易察覺地揮了一揮,似乎是在趕人出去。

大丫環掩嘴一笑,趕緊出了新房,關了木門。

此時的新房內就只剩下了範閒與婉兒二人。

“出來吧,如果不想我打你的話。”出乎林婉兒意料,範閒冷冷說了一句話。果不其然。範思轍很困難地扭動着肥胖的身軀從牀下爬了出來,然後低着頭就衝了出去。

範閒皺眉道:“也不嫌牀後面的馬桶會薰死他。”

林婉兒在紅蓋頭下噗哧一笑說道:“這馬桶又沒用過。”範閒心想那倒是真的,馬桶上面還漆着金邊,裡面鋪着香草。

一君四周無人,紅燭默默流玉,他眼珠子一轉。嘿嘿兩聲笑,走上前去,握住了林婉兒露在廣袖之後的微涼雙手。

他忽然又想到了五竹叔,萬一這位大宗師像往常一樣喜歡站在角別裡,呆會兒自己小兩口牀上正得意之時,看見角落裡的幽魂。自己可另嚇出那方面的毛病來。他趕緊咳了兩聲,輕聲說道:“叔叔在不在?”

叔叔不在。

林婉兒被他握着手,想到馬上要發生的事情,早已是羞得不行,忽然聽着他在喚叔叔、不由疑感道:“嗯?”

“沒什麼。”範閒微笑說道:“日後安定了,讓你見見。”

“噢。”林婉兒滿頭霧水,不知道他說的是誰。

“娘子。”範閒沒有依規矩去用那把尺挑起婉兒頭上的紅蓋頭。而是溫柔地用兩隻手指拈住紅布一邊,緩緩地掀了起來。只見紅布漸漸上移。露出姑娘家微低舍羞的白平下頜,再上是那兩瓣軟嫩的脣兒。微翹的鼻尖,因爲緊張而緊閉着的雙眼,長長的睫毛微微顫抖。

紅燭漸黯,範閒有些緊張地坐在了牀邊,右手的大拇指輕輕地撫弄着妻子耳下的滑嫩臉頰。

……

“咳咳。”

屋子外面傳來兩聲聲不合時宜的咳嗽聲,然後是範閒貼身侍衛們的刀劍出鞘聲,悶哼倒地聲,最後是今夜當值的王啓年那聲驚呼!

範閒眉頭一皺,整個人早已破門而出,身上的大紅喜袍如同一片紅雲般飄了出去,在黑夜裡顯得格外豔魅。

紅雲一飄,他根本看不清來者是誰,手腕一抖,腳步一錯,已是避過對方拍自己肩頭的一掌,自發間取出的細針,已經刺入對方的肩頭,這針上毒藥厲害,想來對方是再也動彈不得。

此時,他的餘光纔看清,石階有的侍衛們已經倒下了三四個,人事不省,而王啓年卻是滿臉恐懼地看着自己身後。

範閒心動大驚,這世上有誰能夠中了自己配的毒還能動的?感受着身後傳來的破風之聲,他一聲悶哼,化掌爲刀,一個甩手,便劈了過去。

正要劈到那人臉上時,範閒痛苦地呻吟了一聲,抱着肚子蹲了下去。

一個原因是那人劈不得,另一個原因是自己中了毒。

只見那人頭髮有些凌亂,臉上滿是風霜之色,年紀十分蒼老,便卻看不出來真實的面目。一雙陰寒的眸子裡被染成了淡褐的顏色,看上去十分恐怖。

“老師?”範閒驚呼出聲,肚中一陣絞痛,不敢怠慢,趕緊從腰帶裡取出一粒解毒丸嚼了,也不知道是不是對路。

然後趕緊上前見禮,擁抱,腹誹,感動於十年不見的費介今日突然駕臨。

“你的樣子倒沒怎麼變。”費介坐在書房裡,一邊喝着茶,一邊享受着丫環的捶腿,一邊看着站在旁邊的範閒,“本想着十年不見,應該認不出來了,沒想到你小子還長得這麼漂亮。”

範閒嘆了口氣,卻不敢坐下,說道:“我說老師啊,您能不能……哪怕僅僅一次,不要半夜摸進屋來,很容易產生誤會的,雖然現在學生房裡用的是軟枕頭,但如果剛纔我是用刀子給你來一下怎麼辦?您明明就是八大處裡面武道最弱的一個人,卻偏生喜歡扮夜行俠,很危險的。”

其實範閒設想了無數次與費介老師重逢後的場景,有可能是師徒二人抱頭痛哭,也有可能是互斟毒茶以試別後技藝,但斷沒有想到在自己大婚之時,苦短之日,這位老先生居然會來攪局。

本來對老師的一些別後離思,此時早已盡數化作了慾求不滿的憤怒。要知道今天折騰了一天,範閒一直安慰自己,都忍了三十年了,還急什麼?但是眼看便要大功告成,卻被這老毒物攪了,由不得範閒不急,心想您啥時候來不行,非得今天?

費介卻根本不管他,說道:“我剛從東夷城回來,聽說你大婚,所以趕了幾天路,總算趕上了。”

範閒心頭一陣感動,趕緊俯身行了一個大禮,自己在這個世界上能活到今天,眼前的這人應該算是出力最多的兩個人之一。

費介遞給他一個小盒子,盒子裡面隱隱有淡淡的香氣飄出。範閒詫異問道:“這是什麼?”

“送給學生大婚的禮物,你看看如何。”

範閒知道這位老師拿出來的禮物一定非同尋常,打開一看,發現裡面是幾粒小指頭大小的藥丸,他心頭一動,用指甲從上面挑了一些粉末,送入脣裡品了品。

費介看着他的動作,微微一笑,當年的漂亮小孩童變成如今的清逸青年,老人家的心裡也很寬慰,尤其是看他依然保留着自己當年所教育出來的職業習慣,費介更是安慰。

“龜甲,醋制的。”範閒皺眉分析着丸子裡的成分,“地黃,阿膠,蜂臘……但還有一味藥我嘗不出來。”

“一煙冰。”費介的嘴脣翹了起來,似乎有些得意。

“一煙冰?”範閒此時已經猜到了這藥丸是什麼用處,想到老師的驚天手段,不免多了許多信心,驚喜問道。

“不錯,是洋外的一種藥材,東夷城世代經商,我四年前就託他們到處找去,今年終於找到了,所以在那裡多呆了些日子,就是爲了等船到。”費介擺擺手,讓服侍自己的侍女出去。

四年前是宮中第一次談及範林兩家的婚事,原來從那時起,費介就開始着手治療林婉兒的肺癆,想讓自己學生娶個健健康康的老婆,想到此處,由不得範閒不感動。

“我去東夷城還有件事情。”

範閒明白。

“我將當年治四顧劍的情份都賣了,換來他們一句承諾,不會主動對你生事。”

範閒一屁股坐到老師身邊,再也生不起任何怨恨對方打斷自己之心,感激說道:“多謝老師賜藥,多謝老師。”

“這藥我是第一次配,不過試驗過了,有效。”費介微笑着說道,淡褐色的雙眼裡閃過一道清光,“不過有些副作用,你要聽清楚了。”

“老師請講。”見費介老師慎重,範閒的臉色也慎重了起來。

第51章 鴻門宴上道春秋(四)第58章 大皇子來訪第56章 澹泊書局第26章 又遇郭保坤第75章 爲人父母者第112章 宮中的範家小姐第46章 御書房內憶當年第31章 司理理第17章 箱子毒針殺殺人第138章 人在旅途第39章 老範與小范第72章 謀劃第10章 湖畔的海棠花第16章 大事可爲第127章 布衣單劍朝天子(一)第74章 滿身風雨,我從海上來(三)第85章 一路銀江收禮忙第4章 故人相見不相識第19章 海風有信第33章 麻袋之痛第124章 京華江南皆有血第14章 入羊羣第159章 花一樹、琴千聲、人一個第32章 樞密院前、大好頭顱第169章 麥田裡的守望者第146章 一劍傾人樓第98章 京都亂,紅燭搖第78章 應作如是想第36章 油傘骨中一柄劍第42章 京都外的夜第14章 監察院內外第84章 子系中山狼(上)第76章 第三代第44章 妓女、路人以及一場雨天的暗殺第11章 霸道之氣第30章 鬥狠第20章 痛第145章 逃難中的陳萍萍的影子以及孩子第107章 浪花自懸崖上生第91章 何來意閒閒?第149章 奪旗、奪勢、奪心第73章 滿身風雨,我從海上來(二)第101章 清茶、烈酒、草紙、大勢第48章 螞蟻上樹?第66章 初見言冰雲第6章 膠州有人開壽宴第3章 若若的釋名第114章 是,陛下第41章 開門,放狗第1章 初秋的收割第22章 祖孫、弟妹、夫妻、唉……第25章 蓋羊毛毯的老人第49章 一字記之曰心第85章 拼第164章 紙入湖而魚動,袖開帷而人歿第32章 樞密院前、大好頭顱第96章 御書房內竹開花第141章 從前有座山第80章 埋伏第11章 三天第34章 自古龜公出少年第43章 破窗第150章 城頭祭出神主牌第106章 洗手除官第26章 新繡手帕要不要?第47章 拔劍四顧心茫然第155章 殺秦第143章 狠手(上)第151章 劍與旨第148章 一個人的孤單第72章 我知道你去年夏天干了什麼第116章 看,上去很美第101章 清茶、烈酒、草紙、大勢第64章 那個女人第28章 污水下的協議第49章 鴻門宴上道春秋(二)第41章 開門,放狗第33章 子有憂第150章 棄兒們的聚會第35章 誰能敵?第1章 田莊第122章 人世間第76章 祝您飛黃騰達第110章 廟的名,人的影第21章 算盤第67章 萬物有法第65章 噢,眼淚第114章 是,陛下第11章 霸道之氣第35章 公堂內外的相聲第79章 俯瞰越獄事第四十九章第128章 布衣單劍朝天子(二)第77章 態度決定一切第48章 螞蟻上樹?關於新書向大家彙報一下第51章 浪花退去第30章 靖王發話第64章 犯錯第60章 譚武不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