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7章 忽悠

當志遠將老祖宗留下的心得弄成若干關於戰勝國賠款的事項後,舒瑤樂不可支,拍案叫絕,風流種馬男,是我誤會你了,你除了種馬女人裝叉裝情聖之外,還是有點用處的。也多虧着阿瑪不迂腐,將這些完美的繼承並且發揚光大了。

現在誰再說古人都是腦子僵化的人,舒瑤會咬人,現代人穿越過去了,賣弄的東西有哪一項是他們自己總結出來的?盜版永遠比自己的發明創造容易,是沒有人同他們講究版權,但那些千古傳誦的東西也是古人一點一點的總結出來的,土著人並非是永遠的陪襯。

舒瑤曾經想過,即便有穿越者穿越到額娘那個時代,無論男女做得也給不一定有額娘好,她們可能沒有後世人的經驗總結,但她們也是在認真的活着,認真的反思,想要更好的心纔會促使社會進步。

當朝堂上有大臣對志遠的兇殘提出異議的時候,但他們認爲志遠沒有天朝上邦的氣度的時候,志遠正了正衣帽,

“奴才只認萬歲爺,只安撫大清百姓,番邦百姓死活同大清有何干系?至於你們說得氣度,巍峨上邦乃是大國氣度,被人欺負到門口不敢出聲,這是上邦?聖人明訓禮教教化百姓,別國之人,焉是大清百姓?善意是對臣服於大清之人,並非心懷狼子野心打算犯境的惡徒。”

“在太宗皇帝時,朝鮮每年上貢,歲歲稱臣,如今呢?你見到使臣了?國王更換來個摺子。別的什麼都沒見到,這是爲什麼?不就是大清許久沒打仗了?再等下去,沒準哪天他們會忘了以前的教訓主動犯境。防患於未然這個道理你們不懂嗎?跟我提聖人之言,你們的孔孟之道讀通了?”

“書軒,給他們背誦禮樂諸書。”

志遠的長公子書軒開始背書。不是光背誦就行的,他還會做一些批註,有不服氣的。全都被他辯駁倒了人,志遠嘴角上揚,若論弔書袋。就是他都說不過書軒。書破萬卷,神威初成...這話彷彿是女兒說過的。

“萬歲爺,奴才以爲時不時的應該讓他們集中起來重新學一學儒學,同僚大多爲官多年,所學所知所見同讀書時已經有所偏差,交流一番心得,也可以使得大臣們更有收穫。”

“準卿所奏。”

康熙同志遠一搭一唱決定了大清官員的悲慘命運,他們不僅要接受戶部每年的考覈。還得定期來京城接受再教育,這種培訓逐漸發展成了一所學堂,書軒又有了一份工作。成爲了第一任講師。

康熙並非同志遠一般胡鬧,他也不是志遠隨便一說他就會贊成的昏君。相反他精明得很,坐慣上位者的康熙從中發現很多以前忽略的問題,官員放出去,人情往來,姻親故舊等等會使得他們的忠心有所減弱,變得貪婪,康熙不想讓當官都窮困潦倒,但也不會容忍大貪的人,回京再教育,雖然說是講解孔孟之道,交流心得,但康熙不是沒機會在其中動手腳,只要做得天衣無縫,也可以增加他們的忠心程度。

康熙皇帝看向志遠的目光更爲的親切了一些,他有伯樂識千里馬的自豪,康熙認識到一點志遠是大殺器,時不時的放出來也可以給朝臣奴才敲響警鐘。

看看朝堂上的人被凌虐的樣子,康熙內心裡比表面上沸騰愉悅得多,他知曉他們都各有支持的皇子,康熙手拍着龍椅,他還沒死呢,選哪個皇子繼位當太子,是他的事兒,天下人聽命就是。

趁此機會,康熙觀察起皇子們,有看熱鬧的,比如五阿哥,七阿哥,十二阿哥也有這趨勢,他們是一類混太平日子過的。有摩拳擦掌,恨不得的鬧得越大越好,恨不得志遠把人都揍了,這一類的很是讓康熙憂傷,代表人物爲不是胤禛拽着就衝上去的十四阿哥,最近乖巧的的小十八也挺熱血的,總是說四嫂怎樣,怎樣威武,康熙彷彿看到了年幼時的十四,從火場把他當做小雞揪出來,值得他如此?

康熙絕不承認他嫉妒了,好在他是志遠背出來,如果攤上被舒瑤揪出火海,康熙不確定他是不是有面目見人,沒看十七阿哥最近被嚇得養病嗎?

被女人救了不可怕,但救他的女人兇殘起來太可怕了。康熙深深感到他可憐的小十八被拐跑了,但拐跑他的人一定也會懊惱的捶胸頓足,因爲十八耽擱她睡覺吃點心。

以舒瑤的性子,自己的兒女都是勞碌命,十八阿哥...鍛鍊鍛鍊也好,跟在他身邊實在是太惹眼了,當看到面色沉穩的八阿哥等,康熙的心情沉重了一些,龍生九子,子子個別,康熙默默的嘆了一口氣,運足底氣說道:“有人曾經跟朕建議過,惟願大清無鄰邦,衆卿以爲如何?”

“奴才以爲說這話的人是大才,奴才拜服。”

馬齊搶先狗腿的說道,他可是知道得很清楚這話是誰說的,如果放在以前他不會這麼快表態,但經過朝堂上一場風起雲涌的變化,馬齊明白康熙動用武力的決心,志遠提出的賠款等事項打消了康熙的後顧之憂,如今是先投資進去,隨後就是暴利啊,康熙從未想過會打敗仗,即不勞民傷財,又能開疆拓土,康熙對此滿意得不得了。

張廷玉瞥了一眼四爺,有個敢教育萬歲爺的福晉難怪一臉的未老先衰,他沒馬齊狗腿,但跟在康熙身邊這段日子,如果太子爺真有個好歹的話,別看八阿哥等蹦得歡兒,萬歲爺真正看重的人是有一堆兇殘殷勤的四阿哥,他雖然是漢人,但對大清是忠誠的,雖然心裡也有着少少的巴結,“臣複議。”

就這麼一句話,沒有馬齊諂媚,但自持冷靜的做派非馬齊可比,馬齊內心一萬匹臥槽馬狂奔而過,難怪他即便是漢人在康熙面前也比他得臉兒,真是不能比啊。

志遠說道:“這話誰說的?奴才贊同,非常的在贊同,如果見到他,奴才願意同他把酒言歡,說得大好,無鄰邦說的不就是所有土地都是萬歲爺的,大讚之。”

康熙詢問的目光落在胤禛身上,你福晉見可見到他了?胤禛確定的搖頭,一晚上的功夫,福晉不陪他去見孃家阿瑪算怎麼回事?康熙還是挺相信胤禛的,當聽到把酒言歡這話,康熙徹底放棄了懷疑,深知舒瑤酒品的志遠如何都不會想面對喝醉了舒瑤,據胤禛交代,舒瑤曾經將書軒問暈過去,志遠看到她喝醉了酒就跑。

“你們怎麼看?”康熙目光無差別的掃向四周,順帶加了一句:“朕深以爲然,不知衆卿有何諫言。”

胤禛眼睛垂下看着官袍的一角,您自己都贊同了,還問大臣奴才的意見,真當他們敢於死諫。不想聽反對意見就直說,何必弄得這麼無恥?胤禛最近吐槽慾望越強,而且經常看穿康熙的把戲。眼見還深陷其中的胤祀等人,胤禛不厚道的認爲熱鬧很好看,諸位兄弟請賣力演出。

“奴才複議。”“此話大讚。”“很有氣勢,是大才之人。”

頂頭上司都發話了,他們自然不會再反對,在京城做官多好,被萬歲爺厭棄了貶謫到鳥不拉屎的地方,他們不得哭死啊,反正這年頭好話不要錢,可以隨便的可着勁的說,有人肉麻的稱讚其這位說出這番話的飽學之士,胤禛看見康熙的嘴角抽了,他也認爲舒瑤同他們形容的人根本不搭邊。

至於知曉內情的馬齊,張廷玉肚子忍笑得辛苦啊,他們記憶最清楚的還是那飛起的香爐,肉餅一樣的刺客...

“朕已然決定,整頓八旗,出兵再戰,朕不能讓皇宮成了刺客的後花園。”

康熙的話語擲地有聲,且不容任何人反對,朝臣轟然承諾:“謹遵萬歲爺旨意,再戰,再戰。”

志遠此時卻顯得異常冷靜,“奴才以爲天朝上國禮儀之邦,應先有檄文一正天下,是他們意圖不軌刺殺萬歲爺,八旗出征是捍衛萬歲爺的尊嚴,理應讓天下百姓,番邦臣民知曉並非是萬歲爺不講道理,是他們的國主狼子野心,纔有此報,奴才才疏學淺,無法爲萬歲爺疆場拼殺,願意獻上一片討賊檄文,嗚呼,一壯大清之威看,嗚呼,一壯八旗之勇。”

“準。”康熙眼裡對志遠更爲的看重,忠臣啊,干將啊,實在是太聰明瞭。

被志遠揍過的人摸着黑眼圈,暗自慶幸志遠沒下黑手,聽聽他說得,去征討別人還都是道理,順便給外邦中下動亂的根源,八旗一擊制勝的話,番邦等着內亂吧,哪個國家沒有意圖造反的?

黑,太黑了,以致遠搖動筆桿子的能力,又有曾經戰無不勝的書軒幫襯,那篇檄文...得多麼的驚天地,泣鬼神,額...他們都盼望着着呢。

致遠眼角帶出一分笑意,他會讓所有人明白,不是隻有親自上疆場才能殺敵,他的檄文,他隨後的政治入侵都經過他周密的研究,同妻子商量過的,嗯,夫人提出的好建議啊,志遠得意啊,傲嬌啊,他的妻女無人可比,這不是事實嗎?

ps求兩張保底粉紅票,過兩天拜訪結束,會加更的。(未完待續)

第265章 生產第456章 揹你第276章 折騰第386章 推翻第195章 悲催第414章 受苦第111章 胤禛第317章 王位第377章 吵架第341章 福瑞第1章 夫妻第254章 聯手第124章 緣分第159章 再遇第330章 識破第97章 隱患第585章 愛上第202章 承諾第568章 告狀(上)第173章 福利第63章 名利第537章 懇談第13章 見父第260章 仗勢第460章 棄嫡第513章 進展第437章 拼爹第405章 不做第174章 風起第469章 改變第559章 討債第383章 嫉妒第175章 蓄勢第383章 嫉妒第41章 離京第386章 推翻第46章 威武(上)第539章 決定第358章 弘曆第481章 兄弟第376章 睿智第55章 秘籍第239章 黑手第429章 威風第421章 回府第238章 規矩第150章 入宮第373章 繼續第38章 嬉鬧第562章 熱鬧第202章 承諾第404章 封賞第271章 相見第211章 改變第530章 病發第593章 腹黑第275章 算計第543章 消失第246章 離宮第346章 改變第471章 懶人第150章 入宮第495章 兇殘第190章 現身第376章 睿智第62章 賢妻第331章 犯愁第568章 告狀(上)第344章 逃跑第54章 體罰第227章 多嘴第217章 活佛第315章 變化第323章 宮鬥第134章 神譴第282章 鼻血第568章 告狀(上)第186章 逃嫁第186章 逃嫁第313章 鬥法第284章 地震第189章 醜女第64章 籌謀第134章 神譴第314章 反擊第192章 消火第148章 變數第321章 破局第486章 牛叉第508章 陰人(上)第561章 試探第431章 幽禁第490章 風暴(上)第498章 苦逼第95章 喜惡第473章 迴護第267章 復活第282章 事發第306章 懷疑第164章 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