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既見靈山,何必回頭

對於沈煉而言,找到靈山並不難,可上山卻非易事。

靈山人人可見,但卻是一種獨屬於佛陀的法意,一花一葉,一草一木,俱是佛陀法意所化,雖則真實動人,可都是佛陀妙諦的呈現。

當他處在靈山腳下時,山上的佛音如流水直下,千迴百轉,縈繞沈煉周遭。

若是有人在沈煉身旁,就可以看到諸天神佛,一一在他頭頂盤旋。

踩着祥雲,俊彩飛揚的天人,提着花籃,滿空撒花的天女,陣陣香氣,似將沈煉帶進一個無限美好的境界,忘卻一切煩憂,心頭喜樂安然,絕非任何言語可以形容。

他露出一絲笑容,佛陀的法,比太乙還要難破一點。

這不是說佛陀比太乙高明,而是太乙便如浩瀚宇宙,雖知不可敵,但能見其深廣。而佛陀卻化入微塵,一粒沙,一根草,俱是無上甚深的大法,教他眼花繚亂,稍微心動,就陷入三千婆娑世界中,淪入恆河沙數的時空裡,難以走出。

靈山之巔,大雄寶殿,佛陀不再講法,對着坐下一老僧道:“我有兩寶,一曰晨鐘,一曰暮鼓,你將他帶到大雷音寺門口懸掛起來。”

老僧頓覺手上多了兩件事物,正是晨鐘暮鼓。

“謹遵佛旨。”老僧帶着兩件寶物出去。

餘下的僧人見到此幕,不由議論紛紛,有僧問道:“世尊此舉,有何深意。”

佛陀道:“我昔年曾從紅塵苦海渡得一人,如今他來尋我了。”

僧人又問道:“世尊不是說佛法要用來渡衆生?”

他言下之意,佛法既然是渡衆生,如何渡到一人頭上。

佛陀道:“渡衆生是願,渡一人是行。”

“善。”僧人們紛紛稱讚佛陀。

佛陀繼續開講佛法,宏大的佛音,並不震耳,如涓涓細流,進入每一個僧人的心靈中,不偏不倚,只是展現佛法的高妙。

至於僧人所得,那就看自己的領會。

佛陀雖然有條不紊的講解佛法,但實際上,卻開着法眼注目山腳。

沈煉已經從山腳下消失了。

上靈山很難,很難不等於不能,既然非是不能,便有可能。世間有可能之事,沈煉自然做得。

若說他和道主有什麼區別,那就是道主在有些方面,能化不可能爲可能。

說起來很玄妙,實際上也不難理解。

在沈煉看來,那就是宇宙就像是一個成型的網遊,而道主就等於參悟了遊戲的源代碼,可以隨意更改規則。

世間之事,多是能相通的。

越近道主,沈煉愈發體會到爲何道主們的行事,多是少情寡慾,唯有如此,纔不會做出很大破壞。

當你一念生而日月明,一念滅而日月晦,就該當收束自己。

從這樣看來,無慾反是有情的另一種體現。

沈煉對道主又有了新的理解,直到他上了靈山,更是理解深刻。

足下的泥土,掩藏着佛陀的靈機,每一分靈機,都是佛陀對衆生的慈悲,絕無摻假。

佛陀是跟太乙道主鬥了無數歲月,但他那份大慈大悲,亦不作假。

沈煉每走一步,便有一份慈悲加諸己身。

佛陀的慈悲,有苦海之量。

等到沈煉到靈山之巔時,便等於將等諸苦海的無量慈悲承載在身上。偏偏沈煉還不能擺脫,因爲他欠佛陀一份因果。

沈煉的腳步越沉重,周遭的草木竹石就越發搖曳生姿。

他便是閉着眼,也能感受到清香,也能在心靈中勾勒搖曳生姿的草木,那種動人生機,總是沒法避免。

因爲這種生機,也在驅散沈煉的負重感,讓他輕鬆些許。

佛陀要讓他嚐盡苦頭,也要給他甜頭。

若是未見太乙,先見佛陀,沈煉自當心靈有所動搖,可能在一念沉浮間,就千百世逝去,待得醒目,或是新的紀元。

但他見過太乙的無上法,心靈經受一番磨礪,並且重新開闢一段歷史,身上有了一種主宰一切的氣魄。

到了半山腰,沈煉手上結出一個印。

那不是真如法印,而是不動明王印。

他此印一結,便是真的不動明王都難以演化出他手中法印的不動之意。

沈煉之不動,在於他深刻把握住了靈山之動,故而相對不動。

動靜之道,在沈煉身上已經演化殆盡。

沈煉完全可以憑此,創造一門道訣,深刻闡釋動靜之道,囊括陰陽,以至於勘破一切世間法。

因爲世間萬法,皆有動靜,難出其中藩籬。

大雷音寺!

不知過了多久,沈煉見到了這座寺廟。加諸在其中的種種傳說,難以言盡。過了廟門,便可直入大雄寶殿,得見如來。

但他目光沒有躍進大雷音寺中,而是看到兩件事物。

在大雷音寺的牌匾上,左右懸掛着一口鐘和一面鼓。

暮鼓晨鐘。

沈煉認出了寶物的來歷,而且這兩件事物,因一聯而廣爲流傳世間。

暮鼓晨鐘驚醒世間名利客;

經聲佛號喚回苦海夢迷人。

橫批:回頭是岸。

他既見到暮鼓晨鐘,耳中的經聲佛號也隨即泛起。

隨後沈煉所見所聞,彷彿都成了泡影,他往前一步,踏上大雷音寺前的石階。可臺階沒有任何質量,被他輕輕穿過,若同虛無。

“回頭是岸。”

耳畔響起佛語,不帶絲毫感情色彩,卻彷彿在宣告沈煉唯一的出路。

沈煉低下了頭,瞧着足尖穿過石階。似乎連他的腳也開始虛化。

一切有爲法,如夢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他沈煉到了此處,怕是要成夢幻泡影。

沈煉無所畏懼,擡眸對着大雷音寺深處道:“既見靈山,何必回頭。”

回頭是彼岸,往前走亦是彼岸。

他繼續向前走去,然後暮鼓晨鐘轟然大作,鼓聲鐘聲跟着經聲佛號一起流轉,化作無盡汪洋,沈煉也被淹沒其中了。

佛陀之法,厲害如斯。

沈煉被捲入汪洋之中,便知佛法廣大,難以力敵,亦不可智取。

但他自有萬法不沾的能耐,一時間這汪洋,並不能拿他如何,可是他要脫身,還需要另外計較。

他負手立在風頭浪尖,閉着雙目,然後看見一座門。

衆妙之門!

第257章 以強梁而失不滅第22章 過得一關又一關第50章 寂寂我心誰堪解 琉璃瓶中綠蘿在第40章 有劍錚錚第53章 夢裡如真真亦夢,若有殺心便有劫第78章 黃泉衛第82章 怪人第17章 五通第114章 決戰洪荒第52章 道人已作蘭和李,僅是人間一化身第116章 終究意難平第65章 翰旋造化第12章 清晨的光復第81章 劫身第227章 廣寒第177章 錯認第224章 天不老,法難絕第129章 阿衡第29章 太上道宗第56章 只因他是沈煉第33章 四大菩薩第80章 梧桐第207章 威壓第245章 生死簿上寫姓名第9章 世情如霜很長的卷末感言第168章 天女散花第57章 修行是一場認真的消遣第158章 正確的道路第38章 曾經樂聖留神譜第18章 此去東海伏妖波第46章 無情子第12章 滅神第133章 長生上第90章 本是自在人第229章 一呼一吸第214章 金寂國中第95章 金剛法體第223章 冥土第115章 壯志凌雲第172章 道試第64章 太虛初成第8章 黃泉第60章 抽刀斷水第58章 此山來歷雖莫測,早被道人知千機第34章 一張弓,一個鈴鐺,一座金橋第257章 以強梁而失不滅第72章 他已來到演唱會,一手張開落日弓第18章 此去東海伏妖波第211章 白骨香第54章 月夜李下學仙法,只是教人打不着第125章 道茫茫而無知乎第3章 緣由第243章 會晤第49章 昆吾石第270章 曲終人不見第129章 五絕陣第70章 杯中歲月千年去,不過人間半盞茶第71章 真武來意第22章 非彼即此第150章 人皇尺第194章 天地本是他人居第191章 沈煉說法第53章 夢裡如真真亦夢,若有殺心便有劫第220章 銅棺上的孤燈第122章 護法天神第6章 從西樑城開始第39章 海眼第73章 九轉金丹殘次品,留得此身上崑崙第91章 如夜之刀第78章 綠蘿第88章 陷仙虛影第102章 別去回第178章 牛天王第140章 俗情第36章 造化玄奇第30章 再聞天庭第154章 圓滿第161章 掩藏的過去第199章 大道如青天第65章 翰旋造化第91章 石佛口第108章 五行第219章 風雨雷電第123章 淨竹第72章 陰山上第49章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第192章 不可以聲色見沈煉第37章 海底第125章 阿賴耶識第60章 一劍吞日月第39章 海眼第10章 阿鼻地獄道第91章 斷情絕欲第206章 萬劫不磨第8章 黃泉第195章 幽河異動第157章 摩訶般若第175章 只見妖王去又來第205章 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