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 虛實

那天被康熙扔下的大臣們,在他某些可以說是明示的語言表述中,得到了康熙不只想把被浮的那些羅剎兵給當奴才收拾了,還很可能借着羅剎國的挑釁,而興奮的派兵去打仗。

哦,老天爺,這決對不可以太破壞咱們天朝上國的形象了。咱們應該是寬容的、大方的……反正腦補之後,好多人飯沒吃好、覺沒睡好,連家裡嬌滴滴、軟綿綿的小老婆也安撫不了他們受挫過度的心。由於目前在位的皇帝非常討厭官員們無故串門搞聯和,這些危機感很深的人,都找由子在外面的餐館、飯店聚集,有那財大氣粗的,直接就包場了。這樣做安全性能好一些,讓咱們的聚會和所說的內容不至於傳出去。不過,列位大人,這麼嚴密的地上接頭,你們就不怕頂上那位想得更多麼。

最終商議的結果,就是人人回家寫了本奏摺,中心同容是論天朝與周邊友好臨邦的關係,以及身爲天朝之君所必須具備的基本品格。反正中心思想有了,其餘的修飾自己看着辦。文字工夫深的,寫出來的就比較隱晦,喜歡華麗的,用詞就追求富麗堂皇,還有那種自身文化素質不過硬的,只能乾巴巴的怎麼想就怎麼寫,力求把自己的意思表達清楚就行。

好容易熬了好幾晚上的奏摺寫好了,一個個寶貝似的揣在懷裡,就等着明天早朝的時候,大傢伙齊起,一鼓作氣的拿下皇帝。奉折準備好了,個人要說的話也都在心裡默了無數便,皇帝可能的反應與說詞也都推斷出來,由能言善辯者想好了回言,甚至倒黴的出頭鳥……咳,不對,是大義凜然的先鋒式英雄也已經抓鬮抓出來了。萬事具備,只欠東風

誰知,這東風死都不刮。康熙天天上朝之後,照常理事,除了日常工和之後,討論的最多的就是八旗新開設的學堂,該怎麼樣完善學校的種種規章制度,又該如何按年齡分班,如何制定由淺到深的課程,每年招生的時間定在什麼時候,是不是需要開設幼兒班。已經畢業的學生,該如何進行分配,有專精的人員,該如何進行再培訓等等。

朝中的大臣們人人心裡都浮躁着呢,皇上不帶你這樣的,咱們都準備好了,你怎麼不按套路出牌呢,太不合理了。就在他們決定主動出擊的時候(之前打的主意是防手反擊,都等着康熙開口,要求討論一下的時候,大家再出頭。)。康熙直接重捶砸下,讓一衆人等的直接眩暈在地,時間爲30秒。

“兩江總督、江蘇巡府、江西巡府、江蘇布政使……就地革職,解回京城,交大理寺、刑部、都察院三司會審。”康熙這天一大早上朝,直接就扔出這句話,砸了朝臣們一個措手不及。本來常寧和于成龍在江南做下的事,京中已經有了消息,那些被常寧摘了頂戴的官員們,大多都寫了摺子來參他,順便還跟京裡的各自相熟的官員們進行了親切友好的書信來往。原本這些京官們收到了密信和密信中的銀票,都已經做好準備好在常寧和于成龍回京的時候,大家羣起而攻之了。誰知,時間就那麼好,雅克薩的捷報也在那一天傳來。

這些京官們都是人精兒,誰也不肯在康熙興頭上,蹦出來當頭澆他一盆零下20度的冰水,都打算第二天早朝的時候再說。誰說,在乾清宮康熙居然露出了想要出兵打仗的想法,這怎麼行持反對意見的很多,大多數人的注意力馬上就放到了很可能要燃燒起來的戰火上。那個啥,阻止一場國與國之間血腥暴力的戰爭,比保江南幾個官兒重要多了,這可是咱們青史留名的好機會。

他們原本想着很把戰爭這事兒解決了,再去解決江南官場的事兒。事件再多,也得一件一件的辦,總不能一氣全堆皇帝面前,脅迫他全按咱們的意思來處理吧。對待自認爲英明的,實際上也很精明的君主,說話、行事要講策略,蠻幹是不行的。

還沒等他們從康熙雷厲風行的抓人行動中清醒過來,另外幾道任命書又兜頭砸了過來,“命吏部尚書于成龍任兩江總督……”後面跟着一串的人命,他們聽得最清楚的就是頭一個,于成龍的大名。

皇上,這不科學,你怎麼可以想一出是一出,都不跟咱們商量,私自就把江南的官兒抓的抓、罷的罷,還順便把繼任的人選都弄好了。您之前不是想着要出兵打仗,一顯咱們天朝上國的威風麼,怎麼突然間槍口迴轉,直接面向自己人了。

有那反應快的,立馬就明白了,咱們這是又重了皇上的套兒了。他先做出雄心勃勃想要出兵幹仗的姿態來麻痹咱們,咱們肯定不會輕易同意的啊,大清不光是皇帝的大清,也是咱們臣子的大清,這仗是說打就能打的麼,總得咱們都同意吧。等咱們的注意力都轉到這上面來的時候,皇帝直接就把江南官場的事兒給搞定了。打仗是虛、擺平江南官場纔是實,一虛一實玩得是真好啊還有中間過渡的學堂事件,嗚嗚嗚,皇帝把咱們都玩了。

康熙見自己的目的都達到了,朝上大臣們一個個跟霜打的茄子似的都蔫了,強忍着笑,一甩袖子,“退朝。”他等不及要跟他表妹顯擺了,咱又把朝上的老狐狸們耍了一把,看他們那青不青、紅不紅的臉色,實在是太具於娛樂性了。

毓秀一早上起來,送走了康熙,又去坤寧宮接受了衆妃嬪的請安,帶着她們去給太皇太后、太后請安,再簡單的處理了一下宮內的事務,就安安心心的呆在豐澤園裡等於成龍的夫人馮氏來給自己請安。

“臣婦於馮氏給皇后娘娘請安。”身穿從一品正裝的馮氏從容的給毓秀請安。

“馮夫人,快請起,賜坐。”毓秀笑着伸手,作了個請起的手式,素問很機靈的上前扶起了馮氏。另有小宮女搬了繡墩過來,放在一邊。

馮氏再度拜了一拜,方纔起身在一邊的繡墩上坐了下來。毓秀細細打量,見她面容白淨,眉目柔和,眼角、脣角已見了細紋,看得出來,年輕的時候也是個美人兒呢。如今她只坐了半個凳面,身子挺得筆真,面含得體的微笑,態度不卑不亢,說話的語調舒緩,答話也不疾不徐,條理分明,就知道這是個受過良好教養的大家閨秀。

說實話,相比旗下的貴婦、貴女們,她到是更喜歡漢家的官夫人和那些香書門弟教養出來的女孩子們,那種自然舒緩、落落大方的姿態,一看就是家庭底蘊在的人家才能教育出來的。而滿族各家只有百年不到的歷史所教育出的姑娘,平日裡看着還好,與人一比,就透着浮躁。想想以前看的清穿小說,動不動就滿洲姑奶奶怎樣大方、滿洲姑奶奶怎樣爽利,又能管家、又能騎射,還能琴棋書畫具全,身體素質還好,能生下強壯的八旗子弟。漢女小家子氣,柔柔弱弱的,動不動就淚盈於睫,就知道用柔媚取悅男人,那些書香門弟教育出來的,不是清高,就是小白花的外表,小黑花的內在。當初每次看到這個,毓秀都有一種強烈的想要拍磚的想法。

靠,她就不信了,寫清穿文的難不成都是滿族人?一個漢族的都沒有?是什麼樣的神邏輯,讓她們把漢族女子貶到這種地步,而把明明張揚跋扈的滿洲女子寫得無比開朗大方,心思透亮的你妹的,誰說漢女身子柔弱的,江南那些踩着三寸金蓮挑水、擔柴,甚至如男人一樣下地幹活的不是漢女?中華民族五千年一代又一代的漢族男人都不是漢女生的,那個人敢說漢家男子軟弱可欺的特母親的……滿洲姑奶奶個毛線,她自從穿到清朝,經過實地考查,漢族的大家閨秀落落大方的有的是,才學好的更是多,江南甚至還有才女們自組的詩社,常常聚會,比只會逛街、吃煙、大字不識幾個滿洲姑奶奶的強多了。

咳,她有點過於激動,每次看到氣質出衆的漢族貴婦,她就容易在心裡吐嘈一遍。當然,她吐嘈歸吐嘈,就衝着漢女們都裹腳這點,她還是得穿滿女。想到三寸金蓮,毓秀不動聲色的往馮氏的裙下看去,八卦的想,于成龍聽着人模狗樣的,是不是也喜歡小腳女人呢?

大禮服之下,小小的鞋尖露出,看那樣子,腳肯定大不了。

“馮夫人,剛剛到京,生活可習慣?您家老太太身體可好,一路上沒累着吧。”八卦是八卦,官面上的話兒還是要問的。

馮夫人欠了欠身,帶了三分恭敬的笑道:“回娘娘的話,家中一切都好,婆母身子也硬朗,昨天皇上還派太醫來婆母診了脈,說是無事。臣婦今日來,一則代外子謝皇上、娘娘對於臣婦及家人的恩典。二則,婆母交待,一定要代她給皇上、娘娘磕兩個頭,以謝陛下對外子的賞識。”說着,就起了身,利利落落的拜了三拜。

第五十六章 準閨蜜第七十三章 主角?炮灰?第一百九十九章 圈套第二百三十二章第二百六十五章第二百一十八章 複選第三百三十九章第一百九十五章 無題第二百三十一章第二百三十九章 名子第二百九十三章 瘋魔第一百四十四章 靜養第一百一十三章 中宮箋表第九十八章 坤寧宮重建項目順利通過第五十三章 度日第一百三十六章 關於處罰第三百零三章 出家其時挺好第二十七章第一章第八十三章 出人意料的結果第二百九十章 病中第三百一十一章 見面第九十一章 想做點事業真難第一百一十三章 中宮箋表第九十八章 坤寧宮重建項目順利通過第六十五章 喜歡第二百二十二章 決心第五十一章 桃花第二百三十五章 嫌疑第一百九十四章 後續第十六章第三百三十五章第二十六章第二百五十九章第三百二十五章第一百八十四章 發飆第二百九十五章 鬧騰第二百八十一章 都帶走第二百八十四章第三百零六章 擔心第一百一十三章 中宮箋表第二百七十九章 溫馨第七十九章 地震第一百九十二章 有賊第三百四十九章第一百六十六章 勝仗第二百六十五章第十四章第一百七十四章 打架的好日子第一百零一章 大婚(下)第三十一章第二百一十一章 這章也木名第一百七十一章 閒談第一百一十章 回門第一百六十七章 爭議第一百三十六章 關於處罰第七十六章 貴不可言第一百六十三章 打算第二十二章第二百零三章 鬧元宵第三百三十三章第三十二章第二百一十二章 臺上臺下第一百一十章 回門第二百六十八章第十一章第二百三十一章第二百九十六章 御前第二百三十八章第二百零九章 非典型清穿男第三百三十九章第九十四章 複選楔子第一百零三章 晨起第二百七十八章 基礎要早打第七十六章 貴不可言第一百二十八章 母子第二百四十二章 那是我的!第六章第二百六十章第一百七十九章 忙裡偷閒第七十二章 前門第二百七十章第一百二十七章 專家第二百零三章 鬧元宵第二百六十九章第二百零三章 鬧元宵楔子第五章第一百三十七章 壽宴第一百七十章 虛實第一百七十三章 狗血事件也能受益!第二百五十八章 小娃娃也是有脾氣的!第一百一十三章 中宮箋表第三百一十四章第二百一十八章 複選第一百五十七章 制式流氓第一百三十五章 換個地方繼續第一百三十三章 交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