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蒙武來訪

看着這位兩鬢花白的老將軍,呂子深深地吸口氣沒再說什麼。話雖然有點難聽,但這位剛纔所言都是不爭的事實!就算明明知道軍烈屬家庭窘迫,你又能如何?再怎麼說個人的能力也有限,幫助一戶兩戶甚至十戶幾十戶就已經是極限。想要將沉積下來的問題從根本上改觀,絕不是一兩個人就能夠做到的。

秦國近幾年經歷過荒地大開發,確實讓此時的糧食儲備要好於往昔。但這並不能說明國家已經真正富強起來,甚至還可能再需要付出十年甚至二十年的努力。想要保證人人都衣食無憂,就目前而言仍屬於還無法實現的夢想。

看來我們還需再加一把勁啊!

但這些話也只能悶在心底而不敢說出來,當前的口號可是爲大秦而戰,爲秦王而戰。若是打算改弦更張試圖消磨人們的鬥志,馬上就是會被追究責任的。

整個大型慰問活動,整整搞了一下午的形式主義才終於接近尾聲。至於偏遠的地界是不能去的,畢竟那裡的山高路遠不是太方便。果真有機會去看看結果,估計會更鬧心!都城咸陽周邊的村莊尚且如此,再遠一點的簡直讓人無法想象。

再說大軍明日就要正式開拔,還是早些回去歇息纔是。於是相互抱拳道別,各回各家各找各媽。

正是因爲這次難忘的慰問之旅,讓呂子徹底打消去王宮找秦昭王告狀的打算。剛剛經歷過什麼是殘酷的現實,心裡開始質疑自己這麼做到底有沒有意義。在前線有戰功的家庭尚且如此破敗不堪,果真大規模查證此事只會導致更多的家破人亡的事情發生。

秦王知道此事必然會追究主將的責任,這樣對白起和衆官兵根本不公平。這些人都是甘冒箭矢衝鋒陷陣的英雄,我們除此之外再沒有任何東西可以補償給他們。

沒少胳膊少腿回來的還行,起碼體格健壯還可以侍奉二老以及供養妻兒。可是!更多的士卒埋骨他鄉,再也回不來了!那些陣亡受傷的將士們撇下孤兒寡母,該如何應對以後的生活啊?

腦子裡想着事,呂子騎馬溜溜達達來的宮門外。請守門護衛進去通秉一聲,他要求見秦王。

令人沒想到的是,此次傳出的回覆沒有任何託詞。就是兩字:不見!

有好心的護衛知道這位是侍衛郎李信的老友,就偷偷地道出實情。秦王最近的身體不是太好,隔三差五的就頭疼。您老的事情若是不急,乾脆這幾天就不要來了。等秦王的身體好一點,到時讓侍衛郎李信去家裡通知您就是。

再過幾天!?明天就要跟隨大軍出征了!

如果上黨郡那邊不出狀況還好說,只要一切順利明年夏季就可以返回都城。但這只是假設,萬一出現狀況,幾年下來都未必回得來!唉!還是算了!等打完仗以後,再奏請此事吧。呂子苦笑着搖搖頭,拜謝這位護衛大哥轉身離開王宮。

事實的真相併不是秦昭王頭疼,而是看着呂子才頭疼。秦王壓根就不想召見他,因爲只有一見面就沒好事。

這年頭的人都喜歡聽順話假話,沒人願意聽別人給自己提反對意見。有要事的時候需要見面,所以沒辦法不去聽。可要是閒來沒事,當然是唯恐避之不及了。

呂子匆匆趕到家附近時,天色已經很晚。人還沒走到大門口,就見衚衕內有個熟悉的人影在來回徘徊。看着好象在等自己的樣子,忙緊走兩步過去發現竟然是揹着小包袱的蒙武。天寒地凍的,一個人站在那顯得形單影隻。

呂子看在心裡是感同身受,不由地一陣難過。這位不是留在都城裡候旨嗎?在外面等到這麼晚,到底所爲何事?故意咳嗽兩聲,還沒來得及說話就見這位望穿秋水倒身拜倒。

這可如何使得!呂子趕緊將蒙武攙扶起來,一問才知道已經在門外等了一下午。

因爲此次被太子案牽連,等候發落的蒙武是如坐鍼氈。此案件太過撲朔迷離,因最近的軍務緊急暫時已經封卷擱置。這也就是說,等上一年也是它,等上十年也是它。

人生苦短,難道此生就要在漫長的等待中消磨掉嗎!?

呂子聽說過事情的始末,秦太子趁昭襄王稱病期間,假借王命阻止蒙武前去楚國救人的。身爲一名將軍,服從軍令是無需質疑的。再說蒙武又怎麼可能知道這道命令是假的?但問題就出在這,爲何只有你接到過的文書而別人沒有?如果這裡面沒有串通一氣,那麼太子是如何知道此事的?

斷案往往就是這樣的,可疑和懷疑都可以將你列爲重要犯罪嫌疑人。約束你的行動是偵破案件的需要,就是不服氣也地兒去說理。現在沒收進大牢已經算是給足面子,你還想怎麼樣?

呂子長嘆一聲,這就是所謂的無奈吧。別看自己知道眼前這位確實是蒙冤的,包括現在的自己也是滿頭霧水。當初跟隨昭襄王回國,本打算派人立刻徹查此事。卻因爲偶然和必然的存在,讓他根本就無暇整理思路。

看來最近又不行了,因爲接下來很可能會是一場大戰役。千軍萬馬即將對陣廝殺,輕重緩急還是要分出來的。

大冬天的杵在門外終究不是個事,於是拉着蒙武的胳膊走進大門。至於衚衕口外面那兩個鬼鬼祟祟的傢伙,肯定會在事後報告給秦王。身正不怕影兒斜,那就隨他去好了!

蒙武隨父親蒙驁來的秦國,其家族對大秦向來是忠心耿耿。若是因爲一兩件暫時無法證明的事,就斷然否定人家蒙家爲秦國所做的一切顯然不公平。

但這些都是外界對於此事的觀點,而對於呂子而言自然有他自己的想法。我們如果連自家的兄弟都要去懷疑,那麼我們還有誰值得信任!?

畢竟跟着慰問大軍忙活一下午,一直都沒機會吃飯。本以爲左庶長王老將軍會在慰問結束以後請大夥兒吃頓便餐,沒想到返回都城就各自散去。不過這樣也好,也省得再湊在一起胡吹八侃的。煩!

正好蒙武也沒吃,那就坐下來一起吃好了。於是招呼過來洗把臉,然後席地而坐在一張桌前等飯菜。

第六十六章 個人意見第一百五十一章 趙軍會議第五十八章 密室密謀第四十七章 自作主張第五十一章 依法治國第一百四十二章 峰迴路轉第二十一章 點到爲止第三十六章 遊說之利第一章 太行崖柏第七十三章 夢裡乾坤第四十四章 只爲存在第一百五十章 補給問題第八十五章 何謂身份第九十二章 時間無多第八十五章 用人之際第四十二章 騎虎之勢第二十七章 絕對信任第一百三十九章 陶土背甲第十章 泅渡行動第二十三章 趙國使臣第一百七十一章 雨季來臨第一百七十章 封土建國第五十六章 弓箭弩箭第一百六十章 征戰天下第二十七章 齊國宰相第四十九章 迎賓大道第二十六章 龍族侍衛第二十二章 趙軍戰術第四十二章 冊封官職第八十七章 找人單挑第一百零八章 箭上有毒第一百七十一章 雨季來臨第四十九章 三部會審第六十一章 都城邯鄲第九十三章 兵機之法第四十二章 朱門酒肉第五十三章 平底樓船第二十六章 只爲信念第一百二十八章 護身之鏡第六十六章 情以何堪第一百七十一章 雨季來臨第一百一十七章 步兵方陣第五章 五馬分屍第一十二章 刺殺行動第一百六十三章 秦趙主帥第五十六章 弓箭弩箭第七十二章 人事安排第八十七章 覲見趙王第一百四十四章 尺有所短第四十八章 愁人說愁第一百二十三章 魚鱗之陣第二十六章 防禦箭陣第一百二十章 秦軍箭陣第五十三章 平底樓船第一百三十八章 青銅甲冑第五十一章 司馬將軍第一十三章 林間小屋第一百二十九章 大戰在即第八十四章 國家繼承第四十四章 只爲存在第六十六章 家有老孃第十章 血色雲彩第四十八章 相府衛隊第三十六章 嚴禁械鬥第八十九章 秦國使臣第三章 全球戰略第九十三章 趙府令牌第二十八章 將軍出城第六十一章 袍澤兄弟第五十八章 五步之遙第六十八章 王孫子楚第六章 深藏不露第一十七章 柳暗花明第一十一章 秦軍營地第三十九章 地利人和第一百二十八章 不動如山第一百五十六章 登高望遠第七十二章 明日登島第八章 大帥回城第一百二十三章 魚鱗之陣第四十七章 不預則廢第七十四章 齊國兵艦第十章 有家客棧第三章 如何推脫第六十四章 注意說辭第七十九章 各負其責第三十八章 五彩祥雲第一百三十九章 陶土背甲第三章 如何推脫第八十章 一支羽箭第二十一章 許以工師第三章 如何推脫第六十二章 家有小兒第五十五章 最後屏障第一十五章 秦制四引第四十三章 百人隊長第九十六章 排水系統第一百二十八章 護身之鏡第三十九章 六爻無咎第一百二十一章 玄襄之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