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天大地大

令人欣慰的是,秦軍不負衆望最終贏得了戰爭。令人可悲的是,當初一個小小的只是打算吃掉趙軍幾個軍團的作戰計劃卻最終導致數以百萬計的生靈被永遠留在上黨這片土地上。

是天意,還是人意?智者見智,仁者見仁。

身爲秦國情報部門一把手的呂子,對此次作戰計劃瞭解的其實並不多。雖然做了大量輔助工作,可此戰役的真實目的到底是什麼,期間沒聽任何人對他提及過。

事實就是如此,畢竟呂子不是秦國軍方的人。各負其責,本就是分內之事。對外發動戰爭,乃是軍方的工作。其中牽扯到秘密,不說不打聽也就在情理之中。所以就在不明真相的情況下,他所做的一切努力大多隻能憑直覺辦事。

事後證明,他的直覺都對了!

既然該做的都已經做完,也就是該離開的時候了。秦國的勝利已無懸念,準備正式離開上黨的呂子並忘了大事,將昔日上黨郡守馮亭的兒子馮去疾和大理古國的太子姬喜引薦給秦昭王。

對於馮去疾不是三代貧農的成份問題,組織上並未深究此事。超級大度的秦昭王更是一點沒在意,好象壓根就不知道引發秦趙大戰的是誰。在勉勵馮去疾一番的同時,詢問這位馮郡守的長子有什麼想法。

學會文武藝,貨賣帝王家。按照當初與呂子的約定,文武雙全的馮去疾當即表示願意去都城咸陽任個文職官,希望高高在上的大王能夠理解自己這棵小草也期盼着能爲秦國美好的未來獻出一份力。

秦國的戰功獎勵十分透明,賞賜爵位官職只需根據立功者的功勞卡那些槓槓條條即可。就目前而言,以馮去疾的功勞起碼能封個五大夫左右的爵位。五大夫爵位再往上是不需服兵役的,除非是你自願留在軍中。依此類推就可以看出,他是可以選擇軍職或者是文職的。

根據以往的慣例,留在軍中獲取爵位提升屬於捷徑。雖然存在人身安全問題,卻還是被諸多積極向上的人士看好。秦昭王希望馮去疾最好再考慮考慮這個決定。若是稍有不慎導致一招棋差,這輩子很可能就是五大夫爵位上退休了。

其實馮去疾更想留在秦軍,畢竟這輩子的夢想就是馳騁沙場,卻最終還是堅持了這一決定。正是這一念之間的抉擇,讓他成就了人生夢想。最高官職位極人臣,後期成爲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秦國丞相!

對於根正苗紅的大理古國太子姬喜的組織問題,倒讓呂子省下了不少口舌。姬喜護駕有功還爲此受傷,單憑這一點就比那些戰功強上百倍!

對此深以爲然的秦昭王甚至連商量都沒商量,就直接賜給姬喜兩個人生方向。若是想給大王出力呢,即刻上任侍衛郎一職!若是想給秦國出力呢,就去任個工師副手吧,也好藉此能給大秦搞出點霹靂彈什麼的來。

在大殿聽封的姬喜甚至連猶豫都沒猶豫,當即表示不想就此庸庸碌碌一輩子,只想給秦國出力。而且從小就有個當工匠的夢想,只是苦於沒有這個機會罷了。

聽到又是個跳躍性的答案,再也忍不住的秦昭王看看一臉無辜的呂子。確定應該不是提前商量好的,這才拍板封姬喜爲秦國兵器製造局副工師職,負責研究開發新式武器。若是通過實戰檢驗合格,另有封賞!

若是說馮去疾的選擇裡面有呂子的心思的話,那麼姬喜的選擇就沒有提前商量過。在呂子看來,一直想留在秦國鍛鍊鍛鍊的太子姬喜更應該留在大王身邊纔是。見多識廣不說,還能借此學到這位優秀的國君是怎麼處理國家大事的。

呂子看着即刻上任的姬喜下殿,想了半天也沒想明白個人愛好到底有多重要。聽到殿內再無動靜,忙偷眼觀瞧。發現大王並未離開,忙跪倒請賞。

看到兄弟們一個個功成名就,呂子便想趁着大王高興時趕緊把孫十三、李信等人推上位。成天跟在身邊當個無名無份的跟班,總歸不是個事兒。再說一年又一年的,這歲月也不饒人。

沒想到剛纔明明十分痛快的秦昭王這次卻不痛快,命呂郡守平身的同時表示那小哥幾個也都不是啞巴,有什麼話不必找人代勞的。

起身的呂子偷着吐吐舌頭,只好放棄堅持。不過,好在大王已經給了他標準答案。再說有軍功之人,隨後的封賞並沒什麼懸念,只需依據條例申請爵位即可。

爲此操心的呂子見兄弟們的歸宿已經得到大王的首肯,便知這一切全都辦妥。於是,申請即刻離開上黨。在得到秦昭王的同意以後,返回住處收拾行裝。

看到有人正在準備離開西壁壘,並沒聽到信的孫十三和李信急匆匆趕了過來。在得知郡守大人馬上要趕往齊國後,便打算回去收拾行李準備隨行。

呂子忙叫住孫十三和李信,給這哥倆轉達了大王的意思。若是你們着急的話,現在就上殿去找大王請賞。若是不着急的話,等回國以後再說也行。功勞已經造冊,隨時可以用。

聽到有人不要自己了,孫十三差點掉下眼淚來。轉頭看看在那抹眼淚的李信,當即表示自己對官職沒興趣。李將軍滿腦子都是功成名就,該滾蛋就滾蛋!

正因爲兄弟情深,所以更不能跟一輩子!

呂子鐵了心想要辦成此事是有個中原因的,年齡越來越大確實是個問題,這會導致去新環境工作越來越不容易入羣。再說,兄弟們又不是誰的下人。謀個出身,就在此時!

“行了!早分開晚分開,早晚都要分開。好男兒就該志在四方!你們可都是名將家族的後人,還要光宗耀祖的!成天跟在我這個無牽無掛的人身邊,算是個什麼事!?”

孫十三這邊也沒二話,乾脆掏出匕首放在脖子上。“少廢話!趕緊給個痛快話!好馬不事二主!要是不要!?”

呂子看看左右爲難的李信,伸手奪下孫十三手中的匕首。“你們都是咱們秦國的棟樑之才,此生就該策馬揚鞭馳騁疆場青史留名的!唉!算了!給你們放個長假吧!辛苦這麼長時間,也該回家去看望咱們的父母雙親了。這天地再大,也不如家大啊!”

第七十三章 夢裡乾坤第七十六章 治軍有道第八十三章 複覈地圖第六十章 水來土掩第五十一章 主將之旗第一百一十三章 鐵馬金戈第八十八章 門客之始第五十一章 天命難違第三十六章 遊說之利第二十四章 絕對防禦第八十五章 山區建築第四十七章 楚國黃歇第六十五章 揚帆遠航第五十四章 楚國丞相第一十一章 偶遇官軍第二十一章 許以工師第六十八章 王孫子楚第一百四十二章 峰迴路轉第六十二章 月黑風高第一百章 根深蒂固第二十五章 追殺部隊第二十六章 戰場禮物第四十八章 臨危受命第一十一章 偶遇官軍第一百零二章 肅然起敬第五十八章 男兒有淚第七十九章 問心無愧第八十三章 九穗稻穀第八章 將軍威武第一十四章 婦人之仁第七十二章 人事安排第一百三十一章 糧囤底座第四章 太陰心經第一十九章 火油竹筒第九十一章 兩個印記第八十二章 尷尬之地第一百四十八章 臨危處事第二十三章 七孔豎笛第九十二章 相忘江湖第二十四章 團結力量第八十章 劫牢反獄第八十六章 捨身取義第七十章 總結報告第七十三章 夢裡乾坤第九十五章 雪花雞湯第三十章 天色不早第四十七章 一觸即發第三十二章 清晨細雨第八十五章 山區建築第六十七章 金丹作坊第八十四章 僥倖心理第四十三章 大雨將至第六十八章 唯你是問第九十六章 國相來訪第一百一十章 六九釐米第九十六章 隨風葉落第一十六章 血色琥珀第一十六章 楚楚動人第一百一十九章 伺機而動第三十七章 知遇之恩第一百一十一章 橫刀立馬第二十章 尋求支援第八十七章 返回壁壘第一百三十一章 糧囤底座第一百二十三章 魚鱗之陣第六十二章 畫中之人第一十七章 齊家之意第一百三十九章 誰的無奈第九十九章 到底爲何第十章 覲見齊王第七十五章 彎彎曲曲第一百零二章 峰迴路轉第四十六章 格物致知第一百一十八章 輔政大臣第二十五章 原地休息第一十二章 七天八天第五十八章 原地待命第一十四章 穿山越林第三十九章 交換人質第十章 有家客棧第一十九章 峰迴路轉第一百三十七章 天大地大第七十五章 積極備戰第九十章 戰前知會第五十八章 男兒有淚第七章 兩隊巡哨第一百四十九章 神界之戰第九十三章 就地防禦第一百六十四章 秦武安君第六章 深藏不露第一百四十五章 檢閱秦軍第一百二十章 巡視途中第一百一十章 生不畏死第一百六十八章 奉天承運第六十五章 揚帆遠航第一百二十七章 黑色地帶第七十六章 選秀計劃第二十四章 師出有名第五十二章 家族概念第一章 太行崖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