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失蹤始末

但凡秘密都是有其時效性的,除非是那些需要絕對保密的。有些話可能在當時不能說,這是因爲有不能說的理由。而暫時的保密只是爲把事情辦明白,不對自己人說也許暫時的需要。這並不是相互之間的不信任,而是必須要暫時這麼做。

隨着楚國國相失蹤案水落石出,呂子也就不再繼續對孫十三和李信隱瞞下去。他告訴這兩位,剛剛返回的楚相也可以理解爲失蹤。但這個所謂的失蹤,只是意義上的罷了。

事情應該是這樣的,春申君黃歇見到楚王以後,兩個人隨後秘密出宮趕往八公山。爲什麼要這麼說呢?事實恐怕與長生不老藥有直接聯繫。

所料不錯的話,金丹恐怕要出爐了!那個並未被呂子尋找到的山中方士...應該快完工了!得到這個好消息,楚國的老大和老二這纔不告而別,秘密離開都城趕到八公山等金丹出爐。

提前出城的孫十三本以爲呂子是因爲破不了案而尋個藉口逃離壽春,搞了半天原來楚國國相失蹤案已經被解出來了!轉頭看看也是滿臉迷茫的李信,這才知道原來這位對此案件的偵破工作也不甚瞭解。由此也就知道呂子爲何非要出城,而且目標明確直指八公山。

呂子之所以沒有提前告知,是因爲他對自己的這個推斷並沒有十足的把握!可是!隨着距離答案越來越近,原本看不透的潭底逐漸變得清澈起來。

“大人是如何推斷出黃歇是陪着楚王秘密離開都城的?”當孫十三把心中的疑問問出來時,李信也是同樣的想法。

並不打算隱瞞的呂子可以不把實情告訴黃永,卻可以告訴同車的這兩位。他承認自己開始得到楚相失蹤的消息以後,其實也是怵頭的很。但綜合起各個消息就可以發現一個關鍵問題。

因爲有在淮水北岸鬧刺客那一齣戲,大夥兒都習慣把黃歇的失蹤看過是政敵對付他的另一種手段,這就把好端端的一件事情先入爲主了。此時再回頭想想,人人都在關注黃歇失蹤卻忽略楚王其實也在同一時間失蹤。

李國舅就是再牛,他也只敢偷偷摸摸對黃歇下手而不會動楚王的。說來道去,楚王熊完畢竟還是他李園的親妹夫。這也就很容易看出,楚王在同一時間與楚相失蹤是因爲這兩位必然是去辦一件不可告人的事情。

一國之君鬧失蹤,而楚國國都內並未隨後看到雞飛狗跳。尤其是宮城內的侍衛該上班上班,再者也沒聽說楚都城內要全城戒嚴什麼的。

綜合以上這些點點滴滴,謎底也就即將浮出水面了。

趕着馬車的孫十三終於知道黃歇並未出事,而是跟楚王進山煉丹去了。但這並不是他關心的事情,畢竟對於人而言,還是他的馬更重要一些。

“大人!那些歹人是怎麼一回事?”

跟着也聽明白的李信是當事人,馬上知道呂子爲何在當時沒有動手。於是,替呂子解釋道:“這有什麼可問的!?那些歹人其實都是宮城內的侍衛!大王離開都城,豈敢一個人不帶就跑山裡去!?”

孫十三回頭看看呂子,想聽呂大人怎麼說。在他看來,李信的話是要打折的。

呂子隨後確定了李信的這個說法,假如當時動手就會把事情搞僵。那種危險場面本就是一觸即發,上手沒個死傷是不可能的。果真因此打傷楚王宮內的侍衛,可就要費腦子解釋了!既然那些人不是劫匪,交出馬車也就只是權宜之計。到時候可以找黃歇要回馬車,這個是一點問題都沒有的。

得知自己的馬兒不會被真正送人,孫十三這才把心放下。心情大好,再聽那馬蹄聲竟然是輕快至極。甚至連道路兩側的花花草草都變得鮮豔起來,讓人感覺到生機盎然的氣息。

李信卻沒有孫十三的這種心態,見這位不再言語就問道:“大人!您說那個黃永知道這些嗎?”

呂子微微一笑,只是搖搖頭算是回答這個提問。黃永並不是個會演戲的跑龍套,當時表現出來的種種表情和擔心絕不是他裝出來的。真情流露之時,沒有一點虛假的成分。

不過在即將進入八公山界遇到宮城侍衛時,隨後趕來的黃永所帶班底一共二十二騎。也就是說,那個前期失蹤的兩位劍客已經安全歸隊。具體是提前回來的還是剛剛返回的,現在已經沒法再去印證了。

呂子想到這,不由地苦笑着搖搖頭。假如這一切的一切都是黃永裝出來的,那麼這個人絕對是個好演員!

李信明顯擔心駐紮在淮水南岸的楚軍主力,就提議能否在過淮水之前轉道去看看。呂子告訴他沒有這個必要,因爲楚國有黃歇在。只要黃歇好好的,咱們在楚國的事那就不叫事!

孫十三可是聽心裡藏不住事的李信描述過劫道那件事情,趁機埋汰了這位一通。“你小子也不過過腦子!相國府上的侍衛都敢吼王宮侍衛,這事兒要是放在咱們秦國,誰敢!?”

聞聽此言,呂子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事實就是如此的,過於軟弱的楚王凡事就依靠黃歇,甚至把楚國大大小小的事物都交由楚相去辦理。若是他黃歇都無法全權接收出現異動的楚軍的指揮,恐怕隨後就是個天大的笑話。

正如當初所說的那樣,秦國其實最擔心的就是齊、楚兩個諸侯國跑上黨蹚渾水。齊國與楚國的帶甲兵士合在一起遠遠超過百萬,而且戰鬥力極其強勁。

衆所周知,齊國與趙國的疇騎鋒銳幾乎不相上下。一個趙軍就已經快把秦軍給拖死了,再來上這麼一大波生力軍豈不讓人更覺鬧心!?而楚軍的戰鬥力更是不敢小窺,楚國國內甚至有三個月不打一仗就是過年的傳說。

兵將哪家強,不用找藍翔!楚軍就是再弱也架不住成天這樣拉出去練,豐富的戰鬥經驗用錢是買不來的。別看秦軍也經常拉出去真刀真槍實戰,仍然不敢說三個月不打一仗就是過年的說辭。

由此便知,秦王着急上火是有原因的。天下可以什麼都缺,卻唯獨不缺大英雄。若是有人敢小窺天下英雄,最後坐蠟的往往是你自己。

第八十章 快馬加鞭第一百一十九章 伺機而動第四十章 將軍回城第二十五章 棘手目標第一百零七章 作戰命令第二十九章 戰鼓戰鼓第五十一章 主將之旗第六十六章 家有老孃第四十章 冊封問題第一百五十五章 老馬識途第一十二章 刺殺行動第六章 近在咫尺第六十九章 撤退地圖第四十七章 你的國家第一十六章 五號地區第八十六章 造化神秀第四十二章 朱門酒肉第一百四十一章 知己知彼第五十六章 弓箭弩箭第六十五章 秦軍髮髻第一百三十六章 世事無常第一十六章 楚楚動人第四十二章 騎虎之勢第一十六章 楚楚動人第五十三章 一個疑問第五十七章 水落石出第九十章 擊掌爲約第一百六十五章 雙肩責任第三十二章 秦國危矣第六十三章 民間童謠第一十九章 輕重緩急第八十章 劫牢反獄第一十一章 冰河之水第三十章 君子協議第一十九章 火油竹筒第八章 將軍威武第一百一十八章 兩軍對陣第三十五章 戰與不戰第四十九章 擔水提漿第十章 泅渡行動第一百三十七章 蒙家小童第一百一十九章 品字方陣第五十二章 高手過招第八十四章 國家繼承第九章 渠丘黍酒第八十六章 造化神秀第七十四章 荒棄村莊第二十九章 將遇良才第七十六章 舵主正解第四十七章 一觸即發第二十七章 五色彩虹第一百零六章 射擊原理第二十四章 那道彩虹第一百三十七章 蒙家小童第一百二十三章 魚鱗之陣第八十四章 國家繼承第三十五章 戰與不戰第一百五十五章 老馬識途第三十八章 三昧真火第一十九章 火油竹筒第一百零一章 冒昧到訪第九十二章 秘密行動第一百二十二章 鋒矢殺陣第二十一章 城防崩塌第七十八章 將軍甲冑第五十七章 楚國大將第三十二章 秦國危矣第九十四章 試探主將第二十七章 五色彩虹第一十六章 尷尬局面第一百零三章 如釋重負第八十章 快馬加鞭第九十章 戰前知會第二章 難言之隱第五十六章 弓箭弩箭第四十五章 以少勝多第二十六章 戰場禮物第十章 血色雲彩第一百二十六章 輕騎兵陣第一十九章 天地之間第二十二章 趙軍戰術第七十二章 風雨欲來第一百六十九章 心領神會第七章 歷史使命第四十三章 百人隊長第八十三章 趙齊楚魏第一百六十七章 那朵蓮花第五章 五馬分屍第六十五章 公輸家族第一百二十五章 魂歸止兮第三十一章 釋放心情第九十五章 雪花雞湯第一章 太行崖柏第六十八章 王孫子楚第一百零七章 絕地反擊第二章 小夥伴們第八十九章 慰問大軍第七十章 絕不放棄第五十八章 原地待命第四十四章 觀察哨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