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淮河之北

被攆出家門數月未回的王翦終於是忍無可忍,正式接下請戰貼打算替全體秦國男人出頭。這還反了不成!?本將軍想取幾房就還娶幾房!不服!?讓本將軍的劍說話!

後面的比試結果讓人始料未及,堂堂的秦國一員虎將根本不是他媳婦的對手。校軍場上比武輸掉不說,自此連回家重掌大權的希望都沒了。

偷偷趕去校軍場助威看熱鬧的秦昭王沒想到王家竟然出了這麼一個狠角色,這簡直就是巾幗不讓鬚眉嘛!暗暗乍舌的同時也打定主意,絕不參與遊說此事!卻隨後十分無奈地得到一個好消息,王翦未過門的媳婦也就是國相的妹子有孕在身!

這可是天大的好事!不僅對於獨苗一根的王翦而言是好事,對正爲此而鬧心的王家更是好事!眼看着國家正在用人之際,未來的這些小花朵更是國家傳承的中堅力量!

爲國爲民着想的秦昭王終於還是坐不住了,親自召王夫人上殿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遊說。女人的天性使然,不準納妾並不代表人家王夫人不喜歡孩子。在得知妹子懷了王家的骨血,滿心歡喜的王夫人當即同意將國相的妹妹許配給王翦延續香火。

好在王翦也沒辜負秦昭王的滿心期望,果然給國家未來的繼任者嬴政增添一員猛將。取名,王賁。

這待要多大的事非要鬧得秦王那裡不可!?

雖然是皆大歡喜的結果,將此事鬧得沸沸揚揚的同時也給秦人上了生動的一課。自此很長的一段時間裡,已經有心理陰影的秦國男人在納妾之前都要好生琢磨琢磨一番才行。

也正是由於這個原因,同樣有心理陰影的孫十三和王翦都替呂子捏一把汗。雖然給小雨兒幫忙讓嬌娘上船,初衷也是擔心有人會把此事在諸侯國鬧大。不過就此時看來,所有的擔心已嫌多餘。

船艙外面的雨霧停了,露出的陽光照亮每個人的心頭。未明確表態的孫十三和李信推門出去之時,讓小雨兒還以爲這兩位要出去鬧事。這才連拉帶拽的想要制止,以至於讓站在外面的呂子誤會。

結果當然也是皆大歡喜了,起碼站在甲板上的五個人是這樣的。至於忙忙碌碌的船傢伙計,壓根就不知道這事的緣由也就更談不上高興了。

剛纔一直沒有說話的李信看着兩位俏佳人的背影,心情也是好到極致。你看人家呂子!你再看看王翦!娶個婆娘還鬧這麼一出!呂子還成天說若不是王翦外出辦事,這個一哥的位置就應該是他的。此時看來,有點懸!

孫十三對這個結果十分滿意,趁着李信還在得意的時候便將剛纔聽到小雨兒的一番說辭複製給呂子聽。對深明大義的小雨兒讚許有加,並且希望呂子以後一定要對小雨兒好一點。

散去霧氣的江面上開闊無比,卻極少有船家在打漁。這是因爲漁民都知道現在正是各種魚類準備產子之時,竭澤而漁的結果只會是讓子孫們再沒有魚吃。

千秋萬世並不是一兩個人的堅持就能辦到的,而是所有人的力量往一處努力才行。爲此,楚國官方還沿江岸張貼布告提醒莫伸手,敢有違反者必嚴懲不貸。考慮到各種原因,官府還會在春季發放一些補助給漁民們以維持生計。

根據線報得知,春申君黃歇留在其屬地並未參加即將到來的聯軍總動員。乘船進入淮河的呂子便決定首先去吳地找春申君商議,隨後再去遊說楚考烈王熊完。

吳地,不是概念中昔日春秋五霸之一的吳國的屬地。此書中所提及的吳地,實屬現在的淮河地區,因地處淮河以北而得名淮北。而昔日的吳國則是現在的蘇州,兩地相去甚遠。

吳地是曾經存在的宋國的屬地,春秋時期宋共公瑕爲避水患而遷都於此。古名,相國。又別名相城,今淮北市。都城設在相邑,有主峰名曰,相山。因其是治理泗水的指揮部所在地,秦時稱之爲,泗水郡。

公元前262年,楚考烈王登基以黃歇爲相,封爲春申君,賜淮北12縣爲其封地。此時的黃歇就住在吳地,因平定南方叛亂剛剛返回屬地不久。

楚國自封土建國以來,南征北戰先後吞併四十五個諸侯國。其最鼎盛時期,已經是擁有領土最大的諸侯國,號稱有土地五千裡。

作爲當時屬於蠻夷之地的南方,楚人也和秦人一樣,都被當時的內地人稱之爲蠻人。但相比秦人而言,楚人在攻佔南方土地的懷柔政策顯得要更高一籌。

楚人並不象秦人那樣血腥,一場戰役打下來動輒就是斬獲首級幾萬顆,俘虜又多少多少什麼的。他們對於那些被滅之國的慣例是遷其公室而保留下其宗廟,這在當時奉行斬草除根的時代是僅爲少見的。

即使對於並未受中原文化薰陶的蠻夷,楚國所實行的政策仍然也是盡其所能包容而不是滅族。其寬鬆仁慈的政策也就得到大多數部族的支持,隨後出現了空前的民族大融合。

懷柔政策不是不好而且也效果顯著,但這裡面仍然存在一個不得不讓人面對的事實。並不想就此歸順楚國的諸侯部將大臣的後輩大有人在,於是尋找亡國諸侯的後裔並隨後豎起復國大旗也就成爲現實。

這也就給實現民族大融合的楚國提出一個要求,平定叛亂迫在眉睫。若不是因此而導致楚軍左顧右盼首尾難顧,秦國還不敢如此肆無忌憚地將秦軍主力投放到上黨地區作戰。

別看此時的楚國同意出兵,剛剛經歷過的平叛也是令其頭疼的緊。因南方多雨氣候炎熱再加上瘴氣肆虐,導致同樣都是南方兵的楚軍也消受不起。

真正戰鬥減員比例人數其實很小,大部分傷亡都出自當地的氣候消耗。而且由於地理環境的原因,很少有機會展開優勢兵力作戰。使得原本佔據人數優勢的楚軍只能被迫派出小股部隊出擊,此也是楚軍出戰所受限制之一。

趕到吳地的呂子登門拜訪,見到春申君本人才得知剛剛南征回來的這位楚相得了熱病,好在救治及時才保住這條命。見到老熟人的黃歇也是熱淚盈眶,絮絮叨叨地表示自己能活着回來都是老天爺的眷顧。

第六十九章 三棱箭頭第一十一章 江湖習氣第一百一十四章 將計就計第八十章 御駕親征第九十一章 兩個印記第一百五十九章 此心光明第六十三章 呂總舵主第五十二章 工匠團隊第九十一章 兩個印記第一百五十八章 三岔路口第七章 一個銅板第六十章 華燈初上第三章 全球戰略第一十四章 方寸之間第八十一章 秦國弩弓第七十六章 治軍有道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局待定第七十八章 緊急動身第一十三章 霹靂火彈第六十四章 注意說辭第三十二章 談判小組第一百二十六章 秦軍戰旗第八十五章 用人之際第七十五章 二十時辰第八十四章 尋醫問藥第一百五十四章 山區迷霧第八十四章 尋醫問藥第一百五十五章 老馬識途第八十五章 山區建築第四十二章 家傳手藝第一百二十六章 秦軍戰旗第一百零七章 趙括書卷第十章 泅渡行動第四十八章 相府衛隊第一百二十三章 魚鱗之陣第二十四章 團結力量第一十八章 服飾顏色第三十一章 就事論事第一百六十四章 秦武安君第四十二章 家傳手藝第一百六十一章 馬之忠義第八十九章 棋逢對手第九十九章 到底爲何第二十七章 五色彩虹第一百一十四章 將計就計第三十八章 刀光箭影第六十七章 超級貴賓第一百零五章 意外收穫第四十八章 酒乃藥引第七十五章 彎彎曲曲第一百二十二章 鋒矢殺陣第四十七章 你的國家第四十九章 擔水提漿第四十八章 愁人說愁第七十三章 夢裡乾坤第三十七章 營地失守第一百一十三章 六十五萬第三十五章 守城主將第五十八章 出人意料第四十九章 暫時離開第一十一章 秦軍營地第八十四章 國家繼承第二十七章 齊國宰相第四十七章 不預則廢第四十三章 大雨將至第一百一十九章 品字方陣第七十五章 積極備戰第三十一章 心理關口第五十二章 西河學派第二十三章 馬不停蹄第七十三章 主帥來城第六十九章 失蹤始末第三十八章 刀光箭影第四十六章 將軍佩劍第六十二章 事發當時第一百三十二章 主將標誌第一百零五章 清晨總攻第四章 只爲承諾第四十五章 以少勝多第一十二章 楚考烈王第九十二章 時間無多第四十四章 咽喉要道第八十八章 門客之始第五十八章 密室密謀第九章 天意難違第一十一章 行轅夜宴第五十六章 將軍慢走第四十二章 朱門酒肉第一百二十六章 輕騎兵陣第七十八章 將軍甲冑第四十四章 白日做夢第七十二章 駐顏有術第八十二章 尷尬之地第六章 四菜一湯第八十章 御駕親征第六十章 風生水起第六十九章 賬單拖欠第五十七章 勝利之路第六章 深藏不露第二十二章 斷竹續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