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二章 齊王態度

所以說,兩個不同圈子裡的人彼此說事太累,因爲各人有各人的思路。適用於這個圈子裡的一句話乃至一個詞,拿出來用在別的圈子也許就會產生不同的誤會。原本的無心之過,卻會被誤解成有心爲之。

對於常年在江湖圈子裡混的魏無忌對此並沒什麼感覺,再加上手下食客三千更讓他驕傲的不行。在他看來,作爲頂天立地的大男人,獨鍾於江湖的那種快意恩仇無可厚非。

有事說事!捏着鼻子說鳥語,誰聽得懂!?大爺想說什麼就說什麼,怎麼了!?

江湖人士彼此交往,大多都習慣稱兄道弟,用【咱們】一詞會顯得關係親近。而魏無忌此時用【咱們】這個詞,其實是想表達親近而沒有別的意思。可對於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的君王而言,這個詞用得就不是地方。

齊王建打小就在王宮裡養尊處優,來陣風都怕感冒了。關於江湖裡的那些事情,在他這裡等同於聽天書。此時聽着魏無忌用的措辭不妥,心裡更是一陣的煩悶。

什麼是他們、我們、你們、咱們!?亂七八糟的!這都是從哪兒學來的破詞!?你是魏國公子,本王是齊國諸侯!如此簡單的道理,難道還要本王教你去分清楚嗎?

想法歸想法,教養極好的齊王建並不想就此跟誰撕破臉面。剛纔他把呂子攆走,其實是想跟魏公子討論一下關於齊國出兵的問題。

因爲據這個魏國公子所言,此次出兵上黨並不是只有齊國。諸侯楚國君、燕國君和魏國君也都對此表過態,各國大軍會擇吉日兵發上黨!

但齊王建現在實在無法忍受魏無忌的這種說話方式,只好使勁伸個懶腰,接着又使勁打個哈欠。

“本王聽說無忌公子是從楚國遠道而來,沿途舟車勞頓的,想來此時也累了!這樣!今天就到此爲止吧!待我大軍集合完畢以後,本王會派人去驛站通知公子前來議事的!”

也不知道是沒有聽出齊王話裡的意思還是另有原因,聽到齊王建讓他回去歇息的魏無忌連忙表示自己並不累。眼看着上黨前線吃緊,就算再累也是應該的。

齊王建看看站在下面的這位,擡手撓撓額頭也不知接下來該說什麼。

並沒打算聽齊王說什麼的魏無忌是洋洋得意,他現在已經感覺自己就是當年的蘇秦蘇季子。平原君又如何!?搞個合縱連橫還偷偷摸摸的搞,甚至讓參戰的各諸侯國軍隊都穿他趙軍軍服。

秦國到底有什麼好怕的!?我魏無忌今天就統領六國軍隊打給你看看!

魏無忌等了半天也沒聽到齊王建吭聲,還以爲人家這是在等着他講述此戰的必要性。於是趕緊道個歉,希望齊王不要見怪,然後開始說正事。

據上黨前線傳遞回來的軍情戰報,號稱百萬的趙軍竟然不低四十五萬秦軍。自百萬趙軍成功突破天險丹水河以後,就開始節節敗退至大涼山一帶。若是就此不管不顧,上黨的最終歸屬就會是他秦國的。

趙括領趙王令進入上黨戰區統兵作戰,是有便宜行事權的。也就是說,他指揮的趙軍想怎麼打就可以怎麼打,甚至可以等這仗打完以後再具表上奏都沒問題。

也正是由於這個原因,導致外界並不知道趙括的戰略目標是什麼。這就導致明明是在收縮集中的趙軍被外界認爲是被秦軍給斷了後路,這纔不得不在大涼山地區修築防禦工事堅守。

得知錯誤消息的魏無忌再也坐不住了,因爲這是他最不想看到的結果。於是跟魏王安撒個謊,離開魏國趕往楚地去遊說楚國君。

魏無忌的初衷再簡單不過,那就是此時的諸侯國不能再藏着掖着了!當務之急就是馬上組成聯軍,爭取在最短的時間內開往上黨救援趙軍。

首先到達楚國的魏無忌遊說之時,只用了一句話就得到楚國上下的一致支持。自古有云,得中條山者可問鼎天下!這個天下不單包括我魏國,其中也包括你們的楚國。

讓魏無忌沒想到的是,楚國君二話沒說,當場表示出兵抗秦。贊助兵力不多,二十萬好了!但有個前提條件,那就是此次出兵必須是聯軍才行!

畢竟這個天下不單單包括楚國,其中還包括趙、韓、燕、魏,甚至還有周天子的洛邑!至於還有幾個小諸侯國...可以不用參加此戰,他們現在就已經自身難保了!

齊王建開始調集齊軍主力時,並不十分清楚君王后的真實意圖。而君王后也只是告訴他準備聯合抗秦,至於如何抗秦並沒有說。

母后的話是要聽得,因爲這也是母后的齊國。

齊王建是這樣安慰自己的,雖然他知道此時真正有權的是誰。君王后可以直接下令抽調齊軍主力,甚至可以不用跟任何人商議。朝中手握重權的大臣也都是力挺君王后的,說句難聽點的,讓他們另立齊王都沒問題!

於是,齊王建在被動中下達動員令。饒是如此,深知輕重的齊王建仍然十分關心齊軍主力的動向。這可是保障齊國的基礎之所在,牽一髮而動全身的。

得知此次出動主力是準備進入上黨支援趙軍的齊王建,隨後召見下一步很可能是統帥魏無忌。他想知道這位無忌公子到底如何指揮作戰,畢竟打仗不是兒戲。

此時的齊王建從魏無忌口中確認楚國已經同意出兵,這才詢問其他幾個諸侯對此次合縱連橫的態度。其中最關心的就是魏國君的態度,別人家都派主力參戰,你魏國好意思裝聾作啞!?

對於此時魏王的態度,其實正是魏無忌最頭疼的一件事情。此次可是他偷着跑出來遊說各諸侯的,還在遊玩踏青的這個弟弟對此毫不知情。

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若是此時告知齊國君,魏國君的態度還不明朗,那麼剛剛看到的曙光隨即就會熄滅。打定主意要矇混過關的魏無忌使勁咬咬牙,替魏國君承諾魏國對於此次抗秦的態度是目前最堅決的一個。

得到答案的齊王建終於點頭表示認可,再次詢問楚王對於領軍主將人選的態度以後,當即明確表達本王也會跟楚國君一樣。爲保證此次抗秦大業乃成,齊軍會團結在無忌公子的大旗之下!

第五十五章 夜長夢多第四十章 籠中之鳥第八十九章 趙國新軍第八十五章 軍功爵位第五十一章 閉門謝客第五十五章 最後屏障第一十二章 滴水成珠第一十八章 雪中送炭第一百三十一章 糧囤底座第二十五章 棘手目標第五十三章 一個疑問第二十二章 停火協議第一百六十章 征戰天下第二十三章 趙國使臣第二十二章 斷竹續竹第七十七章 約法三章第八十四章 國家繼承第一百章 世外高人第二十七章 三發連射第三十三章 誰在敲鼓第一百零五章 意外收穫第九十四章 秦軍戰歌第五十八章 男兒有淚第七十五章 秦國海軍第九十一章 手勢交流第二十九章 將遇良才第一十四章 穿山越林第六十九章 賬單拖欠第二十五章 上古傳說第三十九章 交換人質第一百零六章 明修暗渡第二章 鑄劍之旅第二十章 紅糖葫蘆第四十四章 咽喉要道第七十三章 暫時停戰第八十章 五千精銳第七十四章 瞭如指掌第三十章 天色不早第七十七章 暴風驟雨第一百三十九章 誰的無奈第六十三章 銳不可擋第一百四十一章 知己知彼第四十七章 楚國黃歇第三十二章 田間地頭第三十一章 誰勸誰降第九十二章 相忘江湖第四十二章 家傳手藝第七十四章 與子偕行第三十二章 談判小組第八十八章 單兵對決第一十七章 一棵苗子第一百三十八章 八月十五第八十章 一支羽箭第四十一章 雷山腳下第八十章 快馬加鞭第六十六章 情以何堪第一百六十一章 馬之忠義第五十九章 爲了秦國第九十五章 雪花雞湯第一百一十二章 護駕之責第九十三章 趙府令牌第一百六十二章 一山一湖第三十一章 述職報告第四十四章 白日做夢第四十九章 傾國傾城第八十二章 姓氏圖騰第五十九章 不勝酒力第九十七章 控制軍隊第一百一十九章 伺機而動第九十一章 戰場規則第九十四章 去繁從簡第六十四章 探求夢想第八十九章 棋逢對手第五十三章 其人之道第七十九章 各負其責第四十一章 興師問罪第二十九章 絃斷誰聽第八十七章 覲見趙王第八十四章 國家繼承第九十九章 意外收穫第四章 十里酒樓第三章 君命難違第八十七章 返回壁壘第八十一章 小金絲猴第七十四章 齊國兵艦第九十九章 夜越趙營第六十七章 並非偶然第四十四章 誥命夫人第八十六章 捨身取義第六十四章 一個典故第七十三章 英雄多情第三十四章 犧牲之意第九十五章 聽覺感知第四十八章 愁人說愁第九十九章 夜越趙營第二十一章 絃斷誰聽第三章 全球戰略第三十四章 三日之限第一百六十六章 正義之戰第六十四章 注意說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