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一個典故

損兵折將的晉鄙返回邊界後,並沒敢及時將兵敗的消息傳遞迴國。有意無意地拖延幾天,這才命一名懂事的近衛帶着奏摺回都城送信。臨行前一再囑咐,一定要看到魏無忌離開王宮以後再進宮。

負責送奏摺的兵卒並不知道大將軍爲何非要等信陵君不可,但不該問的自然是不能問的。表示明白並會嚴格遵守,然後急匆匆趕往都城大梁。讓這名兵卒沒想到的是,明明早就離開的信陵君此刻竟然沒有返回封邑,更沒有去都城大梁。找人再三打聽未果,只好安排人手在魏無忌的封地信陵和都城大梁同時守候。

本來就屬於傳遞緊急軍務的任務,卻因爲大將軍晉鄙當初的命令而一天天這麼耽誤下去。度日如年的煎熬,在此時更是彰顯無疑。這一天終於從大梁傳來消息,這才急匆匆進入都城。

按照大將軍當初的指示,軍卒小哥進城以後並未馬上進宮面君。躲在附近等信陵君出來,卻發現又是一次漫長的等待...

摔了幾隻茶碗的魏王感覺心情稍微好一點,這才拂袖離開後宮去偏殿找魏無忌。一進門見到身披甲冑跪着地上的無忌,更是氣不打一處來。示意平身,冷笑道:“兄長外出打獵,可有收穫否!?”

魏無忌正等着這句呢!忙雙手托起大雁,解釋說這是此次的收穫。知道大王好吃這一口,便選出其中的頭雁獻於大王。

想來此時的大雁都應該在南方過冬吧!?難道是反季的嗎!?魏王擡手製止要過來接貨的宮人,上下打量着這隻頭雁,壓根就沒有昔日那種口內生津的感覺。

魏無忌此時並未意識到手中之物還有生活習慣,低着頭等了半天也沒見有人過來接貨也是暗暗納罕。其實這事兒也不能光怪他,畢竟忙中出現的差錯。再加上衆門客當時光想着跟獵戶收購野味充數量,卻都忽略了飛禽走獸的生活習性。

魏王重重地嗯了一聲,問道:“這隻大雁應該是沒人待見被攆出隊伍的,這才提前回來的吧!?”

魏無忌爲人耿直仗義,所以沒有聽出潛臺詞。但這句提醒的話讓他頓時想起動物的遷徙習性,還沒來得及回答問題,這汗先下來了。“大王!這是微臣在打獵時,途經獵戶家時發現的。因爲此人家中有冰窖,所以保存完好。因知大王...”

魏王並未打算聽誰的解釋,故意跟着話題說道:“如此以來,還能說的通!”正說着,就見魏無忌頭上所包方巾下襬露出一角包紮布,心裡不由地涌出一股難過。我的兄長啊!你這輩子就不能安安穩穩地當你的王兄,也好讓本王少爲你操點心!?

心軟的魏王之所以一直忌憚魏無忌,不肯給這位能人以兵權也是有原因的。其中的一個典故,就是性格耿直的魏無忌自己給自己挖的坑。

那曾經的某一天,魏無忌正跟魏王下棋。北部邊境傳來警報,說趙王發兵進犯。魏王立刻放下棋子,想召集衆位大臣商議對策。

聽到消息的魏無忌顯得毫不在乎,並讓魏王不需驚慌。不知所以然的魏王便問這是爲何,魏無忌回答說不過是趙王在打獵而已。

此時的心態,凸顯出兩個人之間的差距。拿不定主意的魏王如坐鍼氈,全無心思對弈;而魏無忌卻顯得極其從容,彷彿趙軍此時的動向並非是進入魏國國界。

事實的真相果然不出魏無忌所料,隨後從邊境傳回消息。趙王是因追趕獵物才誤入魏國境內,此時跟守軍完成交涉已經退回去了。

只要不是打仗就行!得到確認消息的魏王終於安下心來,便問魏無忌如何有此把握。魏無忌若是有心,這麼長的一段時間裡完全可以想辦法修復剛纔的語病。

可惜鋒芒畢露的這位就怕找不着點東西顯擺,此時見大王惶恐是更加暗自得意。乾脆抱着臭裹腳布不放,爆料他的門客裡面有人在趙王身邊臥底。若是趙王打算對外用兵,在趙國行動之前,消息就會傳過來的。

從那以後,魏王算是徹底認清楚魏無忌。擔心自己身邊也有魏無忌安排的人手,暗地裡也是做過一次人員大調整。現在別說是給魏無忌兵權,哪怕是政事都不敢讓他代理的。

驕傲的魏無忌豈能知道毛病是出在他自己的身上!?到現在還認爲是魏王不相信他有帶兵打仗的能力!正是因爲一直沒機會進入魏國軍界序列,也就導致他學着孟尚君和平原君那樣禮賢下士廣收門客。

而對於魏王而言,有國之利刃之稱的軍隊在自己手中就行。至於門客的多寡,隨便好了。所以也就沒太在意,任其發展下去。其鼎盛時期,魏家的門客數量達到三千衆之多。

魏無忌若是懂得低調,他們兄弟兩個也許就不會鬧到如此田地。在當時時興家臣的那個年代,可是直接實現朝代更替的軍隊被諸侯們極爲看重。不論是魏王還是其他諸侯國的王,當然還是希望由自家人統御軍隊而不是託付給外姓人。

但這些事是沒法當面說的,再說裡面還有個天性使然的講究。即使魏王明知道魏無忌不會發動兵變奪權,卻仍然不敢託大把軍隊交出去。至於說信任,好象不能在此時用這個詞去解釋問題。

魏王自從有那次下棋的經歷以後,便比以前要穩重的多。他深知畢竟自己是一國之君,而魏無忌當時的說辭應該是從他這位國君的口中說出纔對。

能力不能力的,權力纔是能力的最終體現方式!

而作爲國君,首先就是喜怒不形於色。魏王一擺手讓宮人過來將大雁取走,然後示意衆人全都退出去。聽到殿門輕聲關閉後,這才說道:“此次若不是因爲你,我魏國斷然是不能發兵的。無端得罪秦人!你是不是覺得他們好欺負!?縱觀此時的天下,那個諸侯國敢跟裝備精良的秦軍叫板!”

魏無忌最瞧不起的就是那些自以爲是的秦蠻子,一個地處蠻夷的諸侯,憑什麼動不動就要問九鼎!?此刻聽到自家大王說出這種話,壓在心底的火騰地直衝腦門。

“大王!秦人到底有什麼可怕的!?給微臣三萬精銳,年底咱就打到咸陽去!”

第九十三章 兒女情長第二十九章 將遇良才第四章 只爲承諾第一百三十五章 世外桃源第四十一章 難民來襲第二章 小夥伴們第三章 如何推脫第八十六章 捨身取義第一百零二章 傳承分支第五十七章 伴君如虎第一百六十四章 秦武安君第三十五章 英雄出處第五十九章 鄉土口音第一百五十四章 山區迷霧第二十六章 只爲信念第七十二章 駐顏有術第一百一十九章 伺機而動第一十三章 唯一條件第五十三章 準備突圍第一百一十五章 軍人使命第六十章 華燈初上第十章 覲見齊王第一百零四章 曾幾何時第六十六章 偷換概念第七十五章 積極備戰第四十八章 愁人說愁第六十七章 先入爲主第五十九章 御駕親征第一百一十五章 軍人使命第八十八章 門客之始第九章 天意難違第一章 出使齊國第六十八章 王孫子楚第六十八章 阻擊陣地第七十三章 暫時停戰第六十章 風生水起第四十九章 擔水提漿第七十章 總結報告第一百二十八章 護身之鏡第一百三十五章 世外桃源第二十章 紅糖葫蘆第一百零八章 只求一戰花開花落第一百零九章 傷口處理第五十五章 不得而知第七十八章 誰的歷史第一百一十六章 作戰命令第一百二十章 巡視途中第四十章 冊封問題第四十二章 騎虎之勢第五十一章 閉門謝客第九十六章 潤物無聲第二十章 絕地防禦第五十四章 舉重若輕第二十二章 趙軍戰術第一百一十九章 品字方陣花開花落第七十二章 駐顏有術第九十三章 兒女情長第五十九章 爲了秦國第五章 秦軍突擊第四十四章 觀察哨所第五十九章 鄉土口音第六十四章 探求夢想第三十一章 心理關口第九十五章 聽覺感知第三十八章 三昧真火第一十九章 偵察報告第八十三章 趙齊楚魏第二十七章 齊國宰相第四十二章 朱門酒肉第七十二章 明日登島第一十五章 自強不息第六十五章 秦軍髮髻第六十七章 心神不寧第六十一章 都城邯鄲第一百一十章 生不畏死第一章 強渡丹水第一十五章 稷下學宮第八十八章 門客之始第六十八章 使命召喚第一百零二章 傳承分支第八章 蒙武將軍第一十二章 滴水成珠第八十四章 國家繼承第八十八章 三個切記第九十四章 醜寅之時第八十三章 何爲習慣第一十九章 輕重緩急第七十章 藍色天空第五十一章 天命難違第二十六章 龍族侍衛第二十五章 重裝上陣第一百零四章 昨日遊說第一十二章 七天八天第七十二章 攻擊路線第一十六章 血色琥珀第一百一十四章 將計就計第六十六章 家有老孃第一章 風雪小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