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只爲特招

在別人眼裡看,李牧平時是不會和氣的一個人。其實也要跟分跟誰。因爲他太過仗義執言的緣故,無端得罪些說了算的人其實是很正常的事情。

孰對孰錯,每個人的心底還是能分得出黑白的。只不過考慮的太多,不會去當面去得罪人而已。但是黑的就是黑的,白的永遠都是白的。就算沒人說,並不代表白的能變成黑的。

聖人言: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脩,身脩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其身正,不令而行。

每當有正直君子落難光明即將傾覆之時,總會有人站出來執掌光明。這就是正義的力量!也是明月白雲不用招,流光隔水入堂中之意。李牧用他自己的行爲彰顯出正義的力量,使得趙括最終決定救他出獄!

假如就此坐視不管,那麼正義可在!?

這便是趙括對大夥兒說出的想法,也是此次急匆匆趕到都城邯鄲的引子。至於其中的另有隱情,不足爲外人道哉。那封已經燒掉的密信之中提到有人想讓李牧死,其目的就是想爲某人頂罪!

李牧能替誰頂罪!?這不是禿子頭頂上的蝨子,明擺着的事嘛!若不是某人在上黨地區一味地怯戰,我趙軍何來如此的慘敗!?

只要趙括現在一想起此事,當場都能氣得肝疼!你仗着資格老...不對!簡直就是個老糊塗!不能將秦軍趕出上黨,保存軍事實力又有什麼用!?打成今天這種局面,竟然把失敗的罪責推到丹水河城防工事上去。就你現在的這種打法,那些工事就算是銅鑄的照樣白搭!

衆所周知,此時的上黨地區的局勢其實已經相當明朗。那就是,當前佔領大片地區的秦軍取得決定性的勝利。而趙軍則被壓縮在太行山一帶不能出,其實已經算是戰略上的失敗。

按照正常的思路,趙國應該通知秦國就此停戰。而對峙中的趙秦兩國軍團,則應該各回各家各找各媽。如此僵持下去對任何一方都不利,不退出上黨就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幾十萬大軍每天所消耗的糧草數量驚人,你當那是幾十萬根稻穀在那插着啊!?

趙括當初遵循父親趙奢的遺言,放棄彈劾廉頗的打算。可是時間過去將近兩個月,他當現在都想不明白父親爲何非要保護廉頗!如果剛回國那時,就將實情告知趙王丹。起碼這種看不到希望的僵持局面,也許早就解決了!而此時身在太行山上挨凍受餓的衆軍卒兄弟們,也許還能因此而不耽誤回家過年。

在趕往都城的途中,趙括就已經打定主意,此次無論如何也要給趙王拿出個主意來。要麼就是趁春暖花開之前組織發動春季攻勢,打秦軍一個措手不及。要麼乾脆修書給秦王,表明就此罷戰。至於上黨地區,愛誰要誰要好了!

再不想辦法即使解決此事,趙國很容易被拖垮的!這便是趙括的打算,而且已經是迫在眉睫的打算。而救李牧當然不是捎帶的,不論別的只圖這個人也是要救的!

被下冤獄的李牧不知道的是,他其實卻深得幾位高級將領的賞識。別看廉頗和趙括兩個人之間不對付,卻都不約而同地喜歡這個愣頭青。

當兵到底是爲幹什麼的!?當然是敢打敢拼不怕死的種!這樣的兵若是被認定是孬兵,那麼你來告訴我什麼纔是好兵!

平時這嘴跟摸了蜜似得,一打仗就認慫的兵有個屁用!?這樣的人,沒有那個將軍會喜歡。而李牧則是那種上陣敢打敢拼還會動腦的兵,並且能保證完成上峰交給他的各種作戰任務。

是金子總會發光的,這是被無數人證明的真理。錯過一次兩次是極有可能的,只要別因此而自暴自棄就行。本就鶴立雞羣的人物,低頭耕耘靜待天時即可。

廉頗其實早就發現這個人,卻一直沒有提拔重用。可能是出於打算再放在下面鍛打一段時間的原因吧,畢竟好酒越久味道越醇厚。

趙括隨後也注意到李牧,他不象老將軍那樣的性子慢。發現了就想要想到身邊,卻始終沒有得到主帥的同意。他雖然是疇騎部隊的老大,作爲集團軍其中的一個序列仍屬於主帥廉頗的管轄範圍內。關於人事調動方面的問題,必須要有老將軍點頭才行。

軍隊裡的中下層軍官喜歡李牧的不多,但這並不代表廣大的兵卒們也不喜歡。但凡跟着李牧執行作戰任務的,幾乎都是毫髮無損地安全返回。對於兵卒們而言,誰能自己在戰場上活下來誰就是大爺!這可不是誰上嘴脣一碰下嘴脣就能辦到的,瞬息萬變的局勢甚至讓將軍們都倍感頭疼!由此帶來的,就是衆兵卒送給李牧一個不死戰神的稱呼並且都願意跟他作戰。

趙括自然也聽到過這個名號,做夢也想把這位李大神要到身邊。這可是一把利刃,舞好了是能建立奇功的!因此也就打定主意,找機會不去理會廉頗。直接建議趙王出面,這事就能定下。而他也早就想好,直接給李牧提百夫長一職。

沒想到這事就這麼一直拖着,直到今日今時。

用趙括本人的話說,那就是這樣的人不多!若是讓李牧死在自己人的手裡,真能讓人心寒的!被下獄的人就不再擁有原來的職務包括身份,除非是由趙王首肯恢復其戶籍才行。也就是說,對趙國忠心耿耿的李牧現在不但不再隸屬於他曾深愛着的軍隊,甚至連其戶籍都會被隨後註銷。

既然如此,那就特招!

本就急匆匆而來的趙括看着牢頭還在那結結巴巴,把心裡冒出的火頭往下壓了壓。沒有把早就聽說的事聽完,擺手示意趕緊給我閉嘴。重重地用鼻子嗯了一聲,說道:“是非曲直都在人心,我趙王自會作出明斷!哪怕趙軍可能人人都會去貪污,或許本將軍也會行貪污之事。唯獨就是這個在你們口中貪贓枉法的李牧!就偏偏不會貪污!也不知到底是誰爲遮掩本該屬於他的罪責,卻指使你們這些蠢材來害我趙國棟樑!”

第一百六十章 征戰天下第五十九章 爲了秦國第一百零一章 冒昧到訪第三十章 君子協議第一百零九章 誰的夢想第一百四十七章 河邊釣魚第五十二章 家族概念第九十五章 百年不遇第三十三章 糧草儲備第二十三章 七孔豎笛第七十三章 副指揮使第九十五章 百年不遇第五十一章 司馬將軍第八十八章 門客之始第二十八章 飲用水源第一十四章 方寸之間第七十七章 牢城營門第一百二十二章 秘密存在第一百六十八章 奉天承運第九十六章 國相來訪第一百零八章 只求一戰第一百二十一章 明槍易躲第一百六十九章 心領神會第六十九章 震巽之木第五十章 小心火燭第七十一章 問鼎天下第八十九章 趙國新軍第八十二章 姓氏圖騰第五十一章 司馬將軍第七章 歷史使命第六章 近在咫尺第八十九章 秦國使臣第七章 通天大道第八十二章 散兵遊勇第一百二十三章 魚鱗之陣第一百四十四章 尺有所短第七十二章 人事安排第六十一章 將軍大令第一百零四章 昨日遊說第八十章 一支羽箭第九十六章 潤物無聲第八十九章 堅壁清野第七十章 秦昭襄王第三十六章 目標距離第四十七章 你的國家第七十七章 牢城營門第三十章 亂中取貨第六十九章 撤退地圖第一章 太行崖柏第一十四章 文化中心第一十六章 何去何從第八十六章 輾轉反側第七十二章 風雨欲來第一百六十三章 秦趙主帥第三十七章 天子之城第四十四章 誥命夫人第九十九章 意外收穫第三十五章 戰與不戰第一百一十三章 六十五萬第六十二章 長子縣城第六十二章 月黑風高第二十六章 防禦箭陣第六十章 秦國上將第九十九章 夜越趙營第九十五章 批覆文件第九十六章 排水系統第三十三章 誰在敲鼓第九章 天意難違第三十一章 述職報告第九十一章 生命之花第一百一十七章 步兵方陣第二十章 兄弟重逢第一百四十八章 臨危處事第二十三章 給你希望第四十五章 娶妻納妾第八十二章 尷尬之地第八十五章 軍功爵位第八十一章 追隨光明第九十二章 相忘江湖第四十八章 愁人說愁第七十九章 鹿死誰手第三十七章 天子之城第一百六十二章 一山一湖第七十七章 牢城營門第二十六章 錦上添花第三章 如何推脫第一百六十六章 正義之戰第一百零八章 胡服騎射第八十四章 袍澤之誼第八十七章 孟婆的湯第一百三十四章 千錘百煉第九十章 戰前知會第六十七章 先入爲主第八章 十里窖藏第八十八章 必備良藥第一百二十九章 水無常勢第四十二章 虛者實之第二十五章 棘手目標第四十七章 楚國黃歇第四十八章 愁人說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