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0章 不同尋常的御前會議

六月下旬的御前會議上,一羣內閣大臣們相繼步入會議室,其中一個只有大約四十來歲,在一羣老頭子裡頭顯得格外年輕的中年人則是一直帶着笑容,然後親自倒茶端水,別看此人年輕,而且乾的是端茶倒水的事。

但實際上此人卻是正兒八經的內閣成員,實乃新任農林部大臣安華全。

這人的仕途走的可謂是相當之順利,早年帝國大學畢業後參加了國考並獲得當年第一名,後進入秘書處工作數年,然後是外放到上海市工作,一去就是擔任要職,後來調回中央擔任農林部總務司司長,再一次外放的時候,那已經是廣東省布政使了。

而後四十歲不到就是重新調回內閣成爲工商部協辦大臣,今年更是高升一步,出任新任的農林部大臣。

今年安華全不過四十六歲而已,卻是已經成爲了名副其實的內閣大臣,儘管農林部在內閣裡的排名相當靠後,但是能夠以四十六歲就出任一部大臣,這已經是最近十年來帝國很少出現過的事了。

不過雖然年紀輕輕就身居高位,不過安華全並沒有得意張狂之類的,相反他很清楚自己在內閣裡是屬於小字輩,前幾次參加御前內閣會議的時候,除非有必要,一般來說他都是老老實實只聽不說。

而且他還幹起了每個剛入內閣的新人都需要經歷事,那就是端茶倒水!

因爲御前內閣會議都是保密會議,參加會議的都是內閣總理大臣、協理大臣以及各部大臣,然後還有秘書處的處長以及常務處長。

再過來就是皇帝林哲以及旁聽的幾個皇子。

除了這些人外,其他人等,除非是特別安排,不然的話哪怕是各部的協辦大臣等都是沒有資格參加會議的,連旁聽都不行。

但是會議一般都比較長,這端茶倒水的工作總得有人來做,因此這也就形成了一個不成文的規矩,由最新入閣的新人擔任端茶倒水的工作。

而安華全就是這羣人裡的新人了,所以哪怕是在外頭安華全是一部大臣,諸多官員們看見了都得恭恭敬敬說一聲安閣老。

不過在這間會議室裡,安華全可是不敢放肆,老老實實的端茶倒水,完了後纔在長方桌的末席坐下。

這會議室裡個人的座位也是有講究的,皇帝林哲不用說,他是坐在長方桌前面的單獨御座上,而長方桌的兩側也安排有幾個看似不起眼的椅子,不過別看椅子不起眼,但是這幾個椅子卻是那幾個旁聽會議的皇子們的座位。

而秘書處的處長和一名總務副處長,則是待在林哲旁邊,不過他們主要負責文書記錄工作,幫林哲傳遞文件等,除非林哲主動問起,不然他們是沒有權利對內閣事務開口發言。

大臣們的座位都是在長方桌上,其中左首位自然是內閣總理大臣的座位,右首位通常是加協理大臣銜的經濟大臣的位置,再過來的左右第二號的位置,乃是兩名協理大臣的位置,再過來纔是各部大臣的位置。

這些各部大臣的位置基本在開國的第一次御前會議上就已經確定來排序,雖然誰都沒說,但是誰都沒敢亂座。

而農林部在內閣裡,排名歷來靠後,一般都是在左末席,而安華全的對面,則是坐着同樣排名地位不高的交通部大臣。

一名內閣總理大臣,一名加協理大臣銜的經濟大臣,兩名協理大臣,再加上十名各部大臣,滿打滿算,有資格參加御前內閣會議的人,也就十五個人而已。

通常而言,基本上絕大部分的國家內政事務都是他們進行討論並並作出決定,而遇事不決的時候,一般都是進行公開表決,當表決的時候這十五個人都有一票,哪一方票數多就是哪一方通過

不過人是事務和督查、司法判決等相關的時候,督察院院長或者院院長也會出席,並發表意見。

同時,內閣會議也無權決定和戰爭有關事務,通常涉及到開展與否、停戰與否的重要事務的時候,一般都是召開御前戰略聯合會議,到時候軍方的統帥部的委員們和內閣成員一起出席進行討論。

至於戰爭開打後,詳細的作戰事務,則是單獨的御前軍事會議,參加會議的只有軍方將領。

通常而言,林哲處理影響比較大的政務都是通過這種小規模的御前會議來進行,通常來說沒什麼大事的時候,一個月一次御前內閣會議,處理一些內閣內部無法協商解決的事。

不過這並不是死規定,只要有需要,隨時都可以召開御前會議。

當然了,這些御前會議都是處理大事的,處理尋常政務一般還是通過摺子等文書等流程,林哲也會在平常時候頻繁接見大臣。

雖然林哲並不沒有和明清等王朝的皇帝那樣喜歡開朝會之類的,不過他處理政務的效率卻是遠遠要比那些傳統王朝的皇帝們要高。

因爲林哲不是一個人在工作,在他的身後,還有着一個規模達到了數百人的宮內秘書處協助他處理工作呢。

安華全上任農林部大臣並不久,之前也就參加過兩次御前會議而已,所以今天也只是按照前幾次的慣例,做好端茶倒水的工作後,就是坐在了自己的位置上,然後和身旁的司法部部長錢遠立低聲交談了起來。

錢遠立比他早兩年成爲司法部大臣,年紀也不大,今年五十歲,雖然是省考出身,但是能力不錯而且從政後也肯學,主持了不少重律法規的編訂工作。

帝國司法部,其實和後世人們意義上的司法部不太一樣,後世的司法部各國有所不同,有的負責律師、健全法院、有的擔任檢察職務,負責提起公訴等,但是帝國的司法部卻是不負責這些東西。

帝國的司法部,其職權是編撰修訂各項法律法規!

也就是說,這個司法部玩的並不是說執行法律,維護法律之類的事,它乾的是制定法律的事。

但是又和後世擁有立法權的各種國會不同,帝國司法部並沒有頒佈法律的權力,帝國頒佈法律的權力乃是歸屬於皇帝。

大體上,司法部就是提出各種各樣的法律法規,然後奏請皇帝頒發,皇帝頒發法律後,由巡警部執法、督察院進行公訴,法院進行判決。

同時督察院還兼任了維護法律法規的一些行政事務,比如建立健全律師制度,考覈發放律師資格證等等。

雖然說司法部擁有編撰法律的權限,但實際上這種權利非常有限,因爲要制定某種法律並不是他們說了算,而是皇帝說了算,他們的主要工作還是一些文書工作,制定詳細的法律法規。

因此在帝國的諸部裡,司法部的地位也不算太高。

帝國裡最重要的幾個部門,只有三個,一個是財務部、一個是工商部、一個是組織部。財務部管着錢袋子,組織部管着官員們的升遷任免,工商部雖然只是負責工商事務,但是在帝國施行工業革命的浪潮下,工商發展乃是頭等重要之事,所以工商部一直都是內閣最爲權重的部門之一。

剩下的幾個部門裡,權勢地位都一般般,早年江道泉擔任教育部大臣的時候,教育部還比較權重一些,但是自從江道泉卸任教育部大臣,而且在1876年的是因爲年邁多病從協理大臣的位置上致仕以後,教育部的重要性就下降的更大了。

說到底,早年教育部的權重,是因爲有着江道泉這個人,可以說是江道泉給教育部撐起了一片天空,而不是說教育部給江道泉帶來了什麼權勢。

如今的教育部已經成爲了名副其實的清貴部門,用來養望是不錯,但是要想借此在內閣裡獲得什麼話語權那基本是不可能的了。

這兩人低聲說了一會話後,就是看見外頭又是進來一人,安華全認得,這人是宮內秘書處總務副處長,宮內秘書處的副處長一職是無定數,但是總務副處長卻是隻有一個,乃是秘書處里名副其實的二把手。

這人進來後,就是高唱一聲:“皇上駕到!”

當即,會議室裡的人都是立即站了起來,隨後他們就是看見林哲邁着穩健的步伐步入會議室,身後還跟着林碃等四位皇子。

待林哲入座後,林哲纔是伸手往下虛壓,衆人才是相繼入座,四位皇子也是坐在一側。

這個時候,林哲纔開口道:“衆卿家開始吧!”

和往常的御前會議一樣,林哲歷來都不喜歡多說話,有時候一整場御前會議下來,林哲說的話都不會超過十句,而且當他開口的時候,往往就是批准某一項提案的時候,而臣子們的討論他是從來都不參與的。

這種比較大規模的御前會議,大部分情況下都是內閣大臣們自行討論,該吵的吵,該爭的爭,衆位臣子也都習慣了這樣,你要是認爲有陛下在前,不敢放開了進行爭論,那麼倒黴的就是你自己,當即內閣總理大臣郭龍雲就是首先開口道:“今天我們要議的事不少,首先說說海關稅改革一事!”。

第272章 初步方案第33章 炮彈下的盾牌第648章 三國之勢第580章 帝王寂寞第464章 後宮版八國聯軍第163章 鎮江兵變第47章 入城第709章 鉅艦對決(二)第659章 敵人和朋友第434章 教育發展計劃第547章 海軍技術改革第212章 蘇北大戰初起第358章 第六軍渡江第583章 防護巡洋艦第42章 勝負在此一舉第269章 死城安慶第535章 香港登陸戰第275章 嚴陣以待第557章 海軍五年計劃第183章 上刺刀衝鋒第538章 國運之戰第435章 江道泉的野望第408章 文武之爭第343章 侯客室第131章 敵騎來襲第428章 林成庭入緬第228章 教育和留學第475章 出兵日`本第33章 炮彈下的盾牌第536章 利益得失第501章 中亞危機第248章 平淮安進桃源第兩百零九 漲當塗工業區第426章 昆明激戰第424章 理想和現實第705章 中英宣戰第252章 搶一搶壓壓驚第637章 驚天大秘密第609章 阿根廷人的震驚第177章 江南礦務公司第438章 電報第305章 聯軍總攻第130章 打到鎮江去第579章 寧朝動亂第636章 風波起第15章 公然敲詐第277章 工廠內遷第305章 聯軍總攻第31章 謹慎東進第100章 太平軍的戰壕第114章 最後的齊射第683章 冊封太子(一)第293章 面目全非的歷史第291章 談判退讓第512章 真假天皇第626章 里維拉貿易公司第157章 圍魏救趙第688章 中英談判第478章 密室會談第557章 海軍五年計劃第315章 帝國風氣第16章 賊軍來襲第419章 移民屯邊第390章 奕欣投降第285章 勢均力敵第31章 謹慎東進第75章 出兵松江第213章 兩軍聯合第637章 驚天大秘密第683章 冊封太子(一)第115章 刺刀衝鋒第637章 驚天大秘密第507章 津浦線開建第64章 該走還是留第75章 井噴式發展第280章 退守廣州第472章 工業井噴第268章 冬季戰略調整第32章 大戰前夕第496章 文化侵入和融合第64章 該走還是留第412章 英俄威脅第100章 太平軍的戰壕第463章 編修清史第61章 爆破攻城第250章 半斤八兩第573章 東北大開發第97章 城頭激戰第6章 辦團練捐道員第465章 他他拉氏第592章 作秀第501章 中亞危機第274章 應對第124章 這是抄襲!第301章 勢均力敵第99章 撤軍和追擊第526章 登陸進攻第710章 南海大捷第76章 亂世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