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 軍官缺口

看到報告書上的軍官缺口,林哲有些頭疼,這軍官的缺額就一直沒能真正解決過,因爲以前的隨營學堂,現在的陸軍軍官學校培養出來的軍官數量從來都跟不上中華軍的擴張數量。

爲了控制軍官的數量,不僅僅很多皇家陸軍的部隊裡缺少副職,而協防師那邊更是壓縮再壓縮,不少協防師的師長只有區區一個少校而已。

人家皇家陸軍一個步兵團的團長至少是一箇中校,部分還是上校,然而這第九協防師的師長才是中校,團長卻是區區的少校而已,營長只是上尉,甚至還有中尉營長這種事,更關鍵的是上述職位的副職一般不是由低一級的軍官擔任,而是往低很多的軍官擔任,堂堂第九協防師的師長,竟然只是一個上尉,然後一個上尉就得制定超過七千人的作戰計劃。

這種情況不管怎麼看都是屬於不正常的,爲了規範第九協防師以及第十九協防師的作戰,實際上都是由各自所屬的軍司令部派遣高級軍官過去指揮,比如第六軍就是派遣了副參謀長以及差不多十人左右的軍官團隊常駐第九協防師,用以指揮第九協防師。

但是這種情況是非常態,嚴格上來說第六軍副參謀長並沒有權限指揮第九協防師,如今不過是靠着軍方的內部默契以及軍銜制度來執行而已,但是那天人家第九協防師的中校師長覺得你軍司令部過來的上校副參謀長不過如此,更覺得你帶過來的各級軍官礙手礙腳,人家都能直接把你們趕出來,而且這種情況對於中華軍現行的軍制制度來說,你還真無法說什麼。

因爲中華軍執行的長官責任制,而只要軍方沒有把人家師長撤職。那麼你就不能取代他直接指揮該該師,哪怕這只是一支協防師。

要變更第九協防師的指揮權,要麼統帥部那邊另派一個師長過來。要麼是施清瑄直接越級指揮,親自指揮該師。通過命令第九協防師的方式來獲得指揮權。

但是現在第九協防師這邊的情況比較特殊,按照中華軍的現行協防師制度,其配屬的軍官數量少,軍銜低,堂堂一個師長不過是個中校而已。

但實際情況是第九協防師已經不是普通的協防師,士兵以清軍新軍俘虜爲主,裝備燧發槍、火炮等武器,這樣的第九協防師已經是名副其實的新軍部隊了。就算是對部隊要求苛刻的施清瑄也是把第九協防師當成了主力部隊使用,單獨派出去用來掩護第八師和第九師的右翼。

所以第九協防師的軍官制度不能和其他協防師同樣安排,必須對第九協防師的軍官制度進行變更,提高各部主官的軍銜,增加軍官人數。

不能同樣是上尉,皇家陸軍的上尉只是一個連長,只指揮一百多人作戰,而第九協防師的上尉就要策劃超過七千人的作戰計劃。

但是要補充第九、第十九協防師的軍官缺口,還得補充其他部隊的軍官缺口,比如說各地新擴編的守備部隊。又比如新編練幾個混成旅等部隊所需的軍官,這些都不是那麼容易的,因爲中華軍現在根本就沒有這麼多的合格軍官。

過去幾年來。陸軍軍官學校雖然是越辦越大,先後已經畢業了六期正式班的學生,但是實際上並不能滿足中華軍的實際擴軍需求。

從隨營學堂時代開始,由於每個月都在招募軍校生,所以這某某期學生並不能以入學時間來作爲參考,而是以畢業時間作爲參考,1855年改制之前是半年畢業一期,一共畢業了四期,改制後一年畢業一期。已經畢業了三期。

也就是說從隨營學堂時代開始到現在的陸軍軍官學校,一共有七期正式班的學生畢業。分別是隨營學堂第一期到第四期、陸軍軍官學校第一期到第三期。

這七期正式班的畢業生一共爲中華軍提供了大約兩千三百人左右,通過系統培訓的合格軍官。

而目前在中華軍內擔任中高級職位的。普遍是隨營學堂時代前三期的學生,將官方面這是要第一期爲主,第二期一部分,至於第三期嗎,目前只有林偉一人被晉升爲少將,其他的多數還是在校官這個層次上。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改制前隨營學堂時代的四期學生總數並不多,加起來也才六百多人,然而改制後的第一期就有四百多,第二期六百多,第三期更是高達八百餘人。

預計明年夏季畢業的第四期更是可能高達千人以上!

正所謂物以稀爲貴,這畢業時間越靠前,這含金量實際上也就越高,因爲他們積累了更多的經驗,同時他們晉升的時候競爭也比較少,不會和後面的學生那樣,這同期就有八百多甚至一千多人要想脫穎而出要困難得多。

中華軍現在的皇家陸軍、協防軍、守備部隊加在一起,總兵力已經是超過三十五萬人,而這麼多人的話,只靠區區目前的兩千三百多名正式班畢業生肯定是不夠的。

所以除了上述七期的正式班外,其實還有諸多不定時,不定額的各種速成班,有普通針對獲得軍官舉薦或者在戰鬥中被臨時提升,而後被轉正的士兵們開設普通速成班,這種速成班數量相當多,學制一般以前是一個月,現在也就三個月,採取大班教習,每班都會有六七十甚至上百人聽課。

教學內容比較簡單,主要是簡單的連排級戰術等。而這些速成班畢業生也是組成了目前中華軍內的主要基層軍官羣體。

除了這種常規速成班外,還有諸多亂七八糟的速成班,比如騎兵速成班,輜重速成班,炮兵速成班之類的,甚至還開過營造速成班,專門教怎麼修建營房。

然後還有和軍械。後勤有關,甚至和戰爭指揮沒什麼關係的科目,比如財務班。這教的是會計學,還有槍炮班。這教的是怎麼設計、維修機器設備。再比如翻譯版,這是培養外語人才,準備用來和國外軍隊交流之類,但是這培養出來的好幾十號人不是被帝國大學挖走,就是被外務部搶走了,軍方自己一個都沒能留下。

這些亂七八糟的速成班有些會辦好幾屆,而有些只辦了一屆,各種名目都有。繁雜到甚至軍方都難以統計,基本上部隊覺得需要比較偏門的人才,而外頭又招募不到的時候,正式班的學生也滿足不了的時候,往往就會開一個相關的速成班自行培養。

上述正式班,常規速成班以及各種亂七八糟的速成班,就是目前中華帝國陸軍的主要軍官培養體系了,但是在這之外,還有一個比較特殊的存在,那就是陸軍軍官學校幼年班!

這個幼年班興許在平民階層名聲不顯。甚至很多人都沒聽過,但是在帝國中高層軍政官員裡頭卻是非常聞名的,因爲相當多的軍界大佬都會把試圖從軍的年幼子弟送進幼年班。甚至一些文官也會選擇性的送進去幾個子弟學習。

幼年班一開始其實只是個類似託兒所之類的機構,因爲當初的本意是爲了解決中高級官員將領們的後輩子弟的教育問題,很多官員將領的後輩子弟年紀不大,無法直接報考隨營學堂,所以乾脆弄了個幼年班,專門招募年紀較小的官員將領後輩子弟。

但是這個幼年班之所以在帝國中上層裡較爲出名,吸引諸多中高層軍政要員送嫡系子弟進去,是因爲林哲不止一次在公開場合裡提倡從小培養這個概念,說不僅僅普通人才需要從小培養。軍事人才也需要從小培養,並多次表示。未來將會給予幼年班的學生更好的空間和機遇。

而且林哲不僅僅這麼說,還是真的這麼做的。除了最早幾期幼年班的學生素質一般外,去年畢業的學生由於綜合素質優秀,不僅僅是可以免試直接進入海陸兩軍的軍官學校學習,甚至還能優選獲得到國外留學的資格。

今年下半年帝國和英法結束戰爭後,外務部和軍方聯合行動,向英法普美等國再一次派遣總數五十人的軍事留學生,其中少數是優秀的現役年輕軍官,少部分是陸軍軍官學校的優秀在讀生,但是有半數都是幼年班的學生!

之所以幼年班的學生佔據了半數名額,是因爲幼年班其獨特的教育機制,招募的學員都是十三四歲左右的聰慧少年,按照入學年紀的不同,就接受四年到五年的全封閉式現代化教育,一般到十八歲他們纔會進入陸軍軍官學校就讀,或者直接選派公費留學,入讀國外的軍事院校。

尤其早幾期還存在十七八歲的學生,這些年紀較大的學生只學習一年或者兩年就進入軍官學校,接受教育的時間較少,不提也罷。

但是1855年後就已經不招募十五歲以上的學生了,基本只招募十三歲到十四歲之間的學生,這些十三四歲就開始入讀的學生會接受至少四年以上的系統教育。

而今年畢業的這一批基本都是1853年、1854年時期入學,接受了長達四年甚至五年系統教育的學生,其綜合素質,不管是科學綜合知識還是軍事知識,遠遠超過目前國內其他學校培養的學生。

比如說同樣是今年畢業的學生,但是陸軍軍官學校的畢業就算是畢業了但是不管是科學知識水平還是軍事水平,都是遠不如人家幼年班的這些少年的。

而且非常重要的是幼年班的學生普遍都掌握一門以上的外語,學英文的,法文的,德文的,西班牙文的都有,而現在軍官學校那邊雖然開設有翻譯科,但是可不是全部學生都得學這個的。

要留學的話,這實現會外語和到了人家國家裡再學,這其中差距自然是比較大的。

對於這些從小、系統培養出來的軍事人才,重用是自然而肯定的,林哲這麼做,外頭人自然是能夠看得出來的,纔會保持熱情繼續把年齡適合子弟送到幼年班,當然了前提是你家子弟能夠考進去。()

第456章 立嫡立賢第196章 董離科舉行第428章 林成庭入緬第605章 三國之勢第40章 五十對八百第118章 擴軍再擴軍!地兩百零三章 宮殿後宮事第252章 搶一搶壓壓驚第75章 井噴式發展第603章 傾銷地第477章 日`本內戰第101章 壓制和進攻第493章 初臨北平第685章 冊立太子(二)第143章 舉旗造反第339章 私營教育第32章 大戰前夕第267章 漢特?威廉的失態第155章 理智和良心第464章 後宮版八國聯軍第489章 銀行業和外資第490章 檢閱海軍第41章 三衝敵陣第542章 緊跟本艦第600章 開戰爭論第676章 十萬英鎊的阿拉斯加第111章 以攻代守第682章 儲君人選第352章 第六軍的北伐第187章 逃跑和封賞第208章 殘酷肉搏第485章 視察上海第76章 亂世重典第129章 火炮和戰馬第778章 中美勾結第117章 他不敢開槍第486章 齊琳的目光第680章 不同尋常的御前會議第653章 新式步槍選型第277章 工廠內遷第573章 東北大開發第406章 長沙春寒第121章 卿本佳人第278章 兵臨廣州第663章 廢黜朝鮮國王第638章 寧耀安之死第308章 勝了嗎?第50章 林德機器廠第220章 對決練軍第469章 秘書處改革第24章 新軍服和軍銜第9章 訓練再訓練第544章 女蝸號戰沉第175章 生絲產業鏈第411章 陝甘動亂第430章 軍援林成庭第73章 設卡收稅第202章 宮鬥初現第181章 帝國海軍在行動(二)第341章 辦學難第177章 江南礦務公司第517章 母憑子貴第177章 江南礦務公司第63章 神經病和偉人第23章 第二步兵團第585章 掌控太平洋第237章 甚於廠衛第301章 勢均力敵第454章 大封功臣(一)第548章 新一代戰艦第461章 林德步槍改進型第397章 史榮椿的抉擇第168章 宮務廳情報處第512章 真假天皇第192章 選秀和國本第232章 奏摺第48章 厘金初顯第511章 武裝倒幕第621章 普法戰爭第690章 蘭港國朝貢第560章 阿拉斯加第269章 死城安慶第74章 上任設衙第264章 十二月調整第38章 身陷危機第419章 移民屯邊第12章 機器繅絲廠第165章 石達開的艱難抉擇第330章 後裝步槍的時代第492章 中薩鹿兒島條約第589章 籌辦新戰艦第148章 悍卒李阿大第558章 租借金蘭灣第237章 甚於廠衛第413章 巡視當塗第583章 防護巡洋艦第569章 他們的戰爭(二)第73章 設卡收稅第431章 新舊更替(一)第510章 扶爛泥上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