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漢特?威廉的失態

不過如果這些問題不大的話,林哲也不會把施清瑄從前線調回來,然後讓他擔任第六軍的軍長了,施清瑄擔任第六軍的軍長,其首要任務並不是說僅僅是把部隊練成,而是要探索出一種新的作戰模式來。←,

施清瑄回京被任命爲第六軍軍長後,其他幾位中華軍的高級將領也是相繼返回南京述職,而無一例外都是被調換了職位。

首先是第二軍軍長林安飛被調任到第五軍擔任軍長,他將會和和沈馳雲一起負責華北軍務。

wωω▪ тт kΛn▪ c○

而第二軍軍長之位則是由原第四軍軍長徐言青接任,空出來的第四軍軍長則是由聯合參謀部總長石琅翼擔任。

原來在福建率領第五軍的陳雲陶被調回統帥部擔任聯合參謀部總長,第三軍軍長之位由原第七師師長曲攀雲接任。

同時師級將官的輪換也比較多,原第一軍參謀長邴曲松少將接任第七師師長,第五軍參謀長宋向堂接任第一師師長。

第一師師長則是被調任到第四師擔任師長。

基本上林哲是把能夠調換的師級以上的高級將領都調換了一遍。 www★ttκǎ n★c○

其中非常值得注意的是軍訓部總長漢特?威廉出人意料的調任第一軍參謀長,這個調任可以說讓諸多軍方將領不太理解,爲何?

因爲漢特?威廉是個洋人,儘管他已經正式放棄英國國籍,並加入了中華帝國的國籍,但是他金髮碧眼的外貌還是讓他在中華軍內受到一定的非議。

林哲繼續重用漢特?威廉,自然是因爲信任他。

這個英國人從1853年因爲金錢就幫助林哲訓練餘勝軍。不客氣的說是這個洋人一手訓練了最初的餘勝軍,如果沒有漢特?威廉在的話。現在的中華軍也不會帶有如此濃厚的英國陸軍風格。

而此人爲了獲得林哲的信任,不讓其他中華軍將領排斥。不僅僅是是放棄了英國國籍,加入中華帝國國籍,同時還特地娶了一個華人女子爲妻,甚至還效仿華人,給自己起了字:辰亭。

平日言談如非絕對必要,那是絕對不說英語,而是一口略微彆扭的漢語,甚至還請了幾個老夫子教授傳統的經學。

每當看到漢特?威用一筆略微彆扭的中文寫的摺子時,林哲總是會被他那似而非是的詞句逗笑。這洋人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竟然也學那些老夫子們滿口之乎者也起來了。

漢特?威廉爲了讓自己更好的融入到中華帝國高層之中,可以說是做出了諸多努力的,他的這種努力和心態林哲也是非常欣賞的。

要不然當初他就不會諸多文武要員的排斥,從而直接任命漢特?威廉爲軍訓部次長,後續更是直接把他提爲軍訓部總長的位置來。

只要這個人有才華,並願意爲他林哲效忠賣命,那麼林哲並不會介意他的膚色以及語言。

這一次把漢特?威廉重新調往野戰部隊擔任第一軍參謀長同樣出於這種心態!

當漢特?威廉接到林哲的聖旨任命時,整個人是忍不住激動無比。甚至比當初林哲封他爵位時更加高興,因爲之前漢特?威廉只能在統帥部任職,而這種文職對於他的軍旅生涯而言實際上並不算好,有其他還是一個洋人。想要在中華軍裡更進一步可謂是極爲艱難。

激動無比的漢特?威廉甚至當着衆人的面朝着中華宮方向行跪拜大禮,用着蹩腳的中文說着皇上萬歲之類的話,跪拜的時候還是手忙腳亂。差點就沒站住而摔倒。

漢特?威廉以前只是英國的一個社會底層人而已,加入英軍後爲英國征戰十餘年。最後卻是因爲得罪了上司而被迫退役,不得不前往遠東來尋求生活。

在他口袋裡只剩下最後幾個英鎊的時候。但他在上海窮困潦倒眼看就要揭不開鍋的時候,他卻是得到了林哲的重用,從而開始了他在中國的波瀾壯闊的軍事生涯。

此人的事例不管是在後來還是在當代,都是足以引起無數人爲之驚歎的壯舉,在上海商貿區裡,那些洋人們可以不知道英國駐上海領事是誰,但是絕對不會不知道漢特?威廉的名字。

漢特?威廉就是無數前來中國謀求發財和人生機會的落魄洋人的最佳偶像!

他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大量混的不如意的英國,法國等退役軍官加入中華軍行列,擔任教官,現在皇家陸軍軍官學校以及海軍軍官學校的諸多洋人教官裡,不少都是想要成爲第二個漢特?威廉,在異國他鄉博取人生的巔峰!

興許後世百年後,漢特?威廉的名字要比歷史時空裡的華爾洋槍隊的華爾還要顯赫!

漢特?威廉的失態看在隨同的幾個文武官員眼中,一個個是心裡即鄙視漢特?威廉的失態,但是同時又是無比羨慕這個傢伙的運氣。

第一軍參謀長啊,這個位置諸多中華軍的上校級別的軍官都眼睜睜盯着呢,尤其是幾個主力步兵團的資深團長們,哪一個不是希望當上第一軍參謀長,這樣不僅僅可以順勢晉升爲陸軍少將銜,而更重要的是第一軍是華北作戰的主力部隊,而明年中華軍的戰略重心依舊會是在北方,這就代表着在第一軍任職的軍官將會遇上諸多戰鬥的機會,而戰鬥代表着什麼?代表着戰功,代表着資歷。

第一軍參謀長如此重要,別說是那些資深上校們翹首以盼,就算是一些少將級別的將領也是心裡癢癢的,以少將銜調過去當軍參謀長,雖然軍銜不可能得到提升,是平調但是卻是有機會撈取更多的戰功啊。

積累足夠的戰功後,後續再調去擔任某個主力師的師長,再打幾場勝仗的話。陸軍中將銜就不是夢想了。

在諸多人的羨慕嫉妒目光下,漢特?威廉匆匆交接了軍訓部的事務。然後乘坐了海軍的蒸汽戰艦開始北上。

漢特?威廉調任第一軍參謀長去了,而空出來的軍訓部總長卻是沒有從軍訓部本身提拔。而是調任了輜重軍官出身的費羣陽擔任。

其餘各師以及一些主力步兵團等部隊的主官以及統帥部各司的司長也各有調整,不過這些調整並不是在短時間內完成,實際上整個輪換調動將會持續將近兩個月左右。

而調動的基本原則就是把一些積累了足夠戰功的野戰部隊軍官調任統帥部擔任文職又或者是調去擔任副手,用來過渡並順勢晉升軍銜。

同時把一些積累了足夠資歷的文職或者副職軍官調往野戰部隊擔任主官。

這裡頭也可以看得出來中華軍針對中層軍官的晉升體系,那就是在野戰部隊擔任主官有戰功後調去擔任文職或者副職,等他們在文職或者副職上積累了足夠資歷,把資淺變成資深後就重新調回野戰部隊擔任主官。這種循環除了避免出現資淺少將就擔任一個主力師的師長,或者說資淺中校就擔任主力團團長的情況外,更重要的是想要從更多方面來對現役軍官進行培養。使得他們更加適應現代戰爭。

一個合格的將領絕對不是在前線部隊猛衝打仗就可以的,他除了需要必備的戰術技能外,還需要能夠統籌整個大軍。

向王呂雲這樣只知道猛衝的高級將領可不是常態,而是屬於特例,整個中華軍裡也就王呂雲一人而已。

就算是和王呂雲同爲綠林,護院出身的原第一騎兵團團長錢牛北,他也是硬着頭皮開始讀書,研讀一些軍校翻譯的軍事著作,現在已經是被調任到參謀部擔任騎兵司的司長。暫時脫離了野戰部隊主官的範圍,轉而走上了和其他軍官一樣的晉升道路。

如果他能夠保持這樣的狀態下去,未來錢牛北的軍事生涯估計要比王呂雲要走的更遠!

王呂雲大字不識,而本人又是讀不進書。這騎兵團團長都當幾年了,到現在愣是半點沒升過,當初林哲爲了給他晉升少將軍銜。甚至還特地給了他一個有名無實的頭銜:騎兵總監。

未來王呂雲要想繼續往上爬,就只能等着中華軍建立騎兵旅甚至騎兵師纔有機會去窺視陸軍中將了。

中華軍進行中高級將領的大規模輪換。一定程度上也是影響了前線部隊的行動,比如說第一軍和第五軍在拿下邳州後。雖然已經進入了山東境內但是卻速度非常緩慢,短時間內並沒有深入山東腹地,甚至進軍濟南的可能性。

不過行動慢下來也不僅僅是因爲中高級將領的輪換,同樣還有後勤補給困難的因素。

隨着第一軍和第五軍的持續北上,補給線也是越來越長,在這個沒有鐵路的時代裡,大規模的後勤補給運輸嚴重依賴京杭大運河。

但是海軍方面的船隻雖然越來越多,但是要同時承擔福建九江,安慶以及北方戰事的後勤運輸以及護航任務,船隻的數量已經是越來越難以滿足實際需求。

要知道這些航線大多需要逆風航行,那些帆船想要逆江而上的速度相當緩慢,而蒸汽船隻的話因爲造價高昂,戰艦裝備蒸汽動力還能勉強接受,但是內河船隻要想裝備蒸汽動力的話,這成本是海軍難以接受的。

現在海軍的蒸汽動力也有二十來艘,但是分散到偌大地區里根本就不夠用,運輸的主力還得靠那些傳統的硬帆中式內河船隻。

這運輸困難的話,前線部隊要想時刻獲得充足的補給就比較困難了,第一軍和第五軍這兩支和清軍經歷連番大戰之後,軍事物資消耗的非常嚴重,尤其是炮彈的存量已經是到了非常危險的臨界點。(。)

第328章 後裝步槍的首秀第368章 協防師改革第382章 武重文輕第408章 文武之爭第505章 鐵路通車第604章 北海國第380章 石琅翼的野望第439章 財政和軍費第177章 江南礦務公司第247章 沈馳雲的野望第八十八 掌增援湖州第243章 建立守備部隊第442章 女蝸號鐵甲艦第64章 該走還是留第515章 林碃上學第81章 林德1854步槍第123章 井噴式發展第390章 奕欣投降第442章 女蝸號鐵甲艦第369章 太平軍入川第250章 半斤八兩第198章 帝國大學第268章 冬季戰略調整第61章 爆破攻城第693章 中亞叛亂第259章 把李鴻章帶回來第251章 望風而逃第501章 中亞危機第65章 吳健彰進城第454章 大封功臣(一)第169章 定都大典第127章 步步緊逼第166章 攻克南京第706章 凌晨海戰第333章 帝國在行動第424章 理想和現實第339章 私營教育第369章 太平軍入川第247章 沈馳雲的野望第74章 上海商貿區第568章 迷茫的六十年代第35章 太平軍的撤退第569章 他們的戰爭(二)第275章 嚴陣以待第529章 騎虎難下第553章 爭鋒相對的談判第395章 分兵而逃第570章 俄軍的投降第465章 他他拉氏第466章 海河工業區第290章 戰爭中的和談第522章 殖民時代的外交官第139章 逼宮謀割據第332章 捷報東來第482章 立儲風波第110章 崩潰和追擊第48章 厘金初顯第619章 海軍行政改革第7章 募兵買槍第567章 他們的戰爭(一)第71章 擴軍五千第641章 勢均力敵第413章 巡視當塗第310章 談判重啓第675章 捷報頻傳第385章 滄州激戰第638章 寧耀安之死第695章 現代文明推廣運動第576章 絲襪艦隊第347章 李鴻章面聖第522章 殖民時代的外交官第218章 桃源大決戰(一)第189章 財務處諸事第518章 工商稅務改革第460章 訂單大爆發第565章 阿瓦恰灣第250章 半斤八兩第710章 南海大捷第265章 施清瑄回京第556章 全球海軍的變革第639章 聯合調查局插手第333章 大肆封賞第172章 殘忍的工業第559章 句容馬第387章 咸豐東狩第223章 桃源大捷第646章 皇子獨立第651章 十四年式75野戰炮第84章 水師初成第452章 演習和變革第252章 搶一搶壓壓驚第477章 日`本內戰第351章 改革和掙扎第183章 上刺刀衝鋒第375章 未來的希望第485章 視察上海第193章 混戰皖北第96章 沉默衝鋒第120章 先賞後剿第35章 太平軍的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