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攝政王還是皇太后?

小德張靠在椅子上,手裡託着個巴掌大小的紫砂茶壺,小口不斷地嘬着,期間還時不時的拿起一兩塊糕點塞進嘴裡,茶香和祥珍樓的糕點香氣一起在嘴裡化開,小德張愉悅地舒了舒鼻翼,滿意的把背貼在了椅子上,一副輕鬆愜意的模樣。

回想十多年前,哪有這樣的生活,當年,一心想要改變人生命運的小德張親手給自己去了勢,從此踏入了紫禁城的太監行業,靠着爲人機靈,辦事圓滑的作風,這位的太監步步發跡,一路當上了長春宮四司八處的大總管,由此也成爲隆裕太后的鐵桿心腹。

上任不到幾十天,這位輩分尚低,根基不穩的新任太監總管,就展現了令人膽寒的一面,慫恿隆裕直接趕走了宮內九百多個不合拍的太監,凌厲的手段終於讓人意識到,這位太后身邊一直默默無聞的心腹太監,絕非是一位逢人打哈的笑面虎,而是動作狠辣且城府頗深的狠角色。

然而,他的目的遠遠不止於此,小德張清楚搞定了宮內的不同聲音,只是鞏固現有的位置,而要想更上一層樓,就得讓自己的主子隆裕大權在握,也就是在這種目的驅使下,他的目光就自然而然的放在宮外,種種消息表明,這位政壇初嶄頭角的將官正受到了載灃的青睞,所以,他的目標自然落到了葉開的身上。

從看戲到吃茶糕,小德張就是通過這種方式,一步步的接近葉開,並且小心翼翼的試探着葉開的態度,如果有機會的話,最好把後者拉攏到隆裕太后的這一邊。

“稟告德總管,良弼來了。”

等的人終於到了,小德張站起身來,不慌不忙的擦了擦手,衝着來人吩咐,“請!”,然後安心的坐下等着。

走進房間的葉開自然第一眼就認出了這位總管大太監,白嫩發圓的臉龐,標誌性的黑圓墨鏡,無不給人一種在天下禁中混跡多年的感覺。

“良大人坐”小德張伸出手來,倒是客氣的做了一個請的姿勢。

“多謝德公公”

葉開拱手謝道,其他的話也不多說,順勢就坐在小德張一側的座位上,他今天來就是抱着主動入甕的態度,倒要看看這位大太監的有何手段。

“良大人不用客氣!都是自家人。”小德張一副主人翁的模樣,手指輕輕的點着桌面說道:“今天的戲看着還順心吧?”

“德公公請的戲哪有不順心一說。”葉開淡笑着揶揄道,這白開水一般的客套話他也是快聽得耳朵磨出繭子了。

“良老弟身居要職,這戲啊曲兒啊肯定是不常聽,也是,幹一行專一行,良大人是官府的英才,咱要是進了這官府,那不還得兩眼一瞪懵個半死。”小德張嘿嘿笑道。

注意到這稱呼起了變化,葉開心中冷笑一聲,臉上卻不着痕跡,接着他的話往下說,“公公的活兒,良弼怕也幹不來。”

小德張臉上的油笑始終懸而未落,伸手推了推桌子上的兩碟糕點,對葉開說道:“良大人嚐嚐這祥珍樓的茶糕,這茶糕全北京就屬這做的好,咱們邊吃邊談。”

葉開也不客氣,反正這種有求於人的事,費的是小德張的腦細胞,他只要留個心眼,見機行事就可以,伸手拿起兩塊茶糕填進了嘴裡,隨後又喝了兩口酥茶潤了潤喉嚨。

見葉開是來者不拒,一點也沒有拘束的樣子,果然,在耳邊再次響起了小德張的敲打聲。

“聽說過幾天,良老弟就要和濤貝勒朗貝勒到城郊練兵,也不知道是真是假?”小德張湊過來,低頭小聲問道,這種朝廷大事,軍事機密,一般人唯恐不及,他一個內監倒真的敢說出口。

“公公深居宮內,可真是耳聰目明啊!”葉開沒有把話扯明,哈哈一笑,故意轉了個彎,把皮球踢了回去,他就是要讓小德張感到一種若有若無的戒備,而這種戒備在正是進入談條件之前是必須的。

對此,小德張臉上微微一緊,不過下一瞬間這抹尷尬就消失的無影無蹤了,彷彿沒事人一般接着回答道:“在皇太后身邊辦事,這耳朵鼻子又不能堵上,哎,軍國大事哪能不耳濡目染一些。”

望着小德張一臉我也是受害者的嘴臉,葉開倒是心中不禁一笑,隨後不急不緩的問道:“哦?莫非太后也知道這件事?”

“咱們皇上年幼,一切都是太后悉心照顧着,大事小事自然是太后擔當,這大清國的事怎麼能不知道?”說的這,小德張像是某種暗示般的拍了拍胸脯,自信滿滿的說道:“良大人,你覺得是不是這個理?”

小德張的話裡直接連載灃都省略掉了,有了前面那位執政47年的政治女強人做鋪墊,太后兩個字似乎自然而然的跟帝國大權掛上了鉤,然而,這位新太后似乎忘了,在她的面前可是橫着一個史無前例的監國攝政王。

葉開沒有回答,誰纔是最合法的最高權力持有者?這是一個辨不清的語言陷阱,他只需要遠遠的觀望就可以。

看葉開沒有表露態度,小德張臉上絲毫沒有泄氣的意思,接着問道:“良大人,你說練出來的兵該效忠誰呢?”

腦袋一轉,葉開選了一個最不會錯的答案,“自然是皇上”

葉開含糊不清的答案顯然不是這位大太監想聽到的,小德張沒有感到意外,這樣的話換任何一個人都會這麼回答,而他也不愧靠一張油嘴皮子混跡到這個顯赫的地位,不給葉開思索的機會,接着說道:“良大人這話是沒錯,可皇上年幼,這一遇大事還得聽大人的意思。”

話裡暗含玄機,大人是誰?無非是皇帝血緣上的親爸載灃,或者是法律上的親媽隆裕,這句話說白了就是要葉開在載灃和隆裕之間選一個人,這是一個涉及到政治站隊的雙項選擇題,而這個選擇,將會決定今後彼此的關係是敵是友。

“攝政王奉旨監國,總攬朝廷內外大權,良弼是朝廷武官,自然是聽攝政王的調遣。”

直接繞過了小德張的圈套,葉開搬出了那道遺詔,照本宣科的讀了一遍,總的來說就一個意思,法律上是這麼寫的,跟我想不想願不願沒有關係。

小德張不動聲色的點了點頭,然而話頭一轉,他接着說道:“載灃是奉遺詔當上了監國攝政王,可良大人不要忘了,這遺詔還有一句話:凡遇大事者,需由皇太后親裁方可實行。”對於那道遺詔,小德張可謂是背的滾瓜爛熟,前段時間他搜章摘句地挑出來一處對隆裕有利的話,現在也用在了地方上。

說了這句話後,小德張的膽子彷彿也大了許多,隨後進一步,頗具蠱惑性的衝葉開暗示道:“載灃是攝政王不錯,可終究還是一個臣子,自古人臣當政,下場沒一個落好的,多爾袞也是攝政王,可良大人你想想,多爾袞可是死後掘棺鞭屍,他的一幫黨羽結局可是更慘啊...”

小德張一邊嘴巴不斷向外蹦着詞,一邊眼神直勾勾的盯着葉開,自己的話都說到這個份上,對方也該知曉了吧?

對於陌生的湖,如果不知深淺,還是不要一腳蹚進去的好,對於小德張這近乎直白露骨的話,葉開不變應萬變,直接和起了稀泥。

“德公公這話是什麼意思?良弼愚鈍。”

“良大人是聰明人,應該知道我的意思。”

話說到這,小德張終於止住了臉上的笑容,他揮揮手,把一幫隨從都清了出去,然後用一種一本正經的語氣侃侃說道。

“載灃爲人不臣,早晚必成禍患,良大人忠貞能幹,定能爲太后分憂。”

第二百零三章 未來之黨魁第九十五章 加官進爵第四十五章 畢業生們第一百四十三章 依法治國第二百二十九章 雙喜第一百二十五章 奪權第二百七十四章 金融武器第一百二十七章 陰謀陽策第八十一章 禁衛軍擴大會議第二百一十六章 敲定第二百八十二章 一攬子計劃第二百九十章 南洋三校第二百七十七章 彌天大謊第二百零四章 推舉第三百一十九章 “風平浪靜”第一百九十二章 來吧!交易第七十六章 特殊警衛局第七十二章 比罷免更重要的事第三百三十九 驚天大案第三百二十三章 忠臣與反賊第八十一章 禁衛軍擴大會議第二百零九章 袁項城可保王爺第三百四十四章 清帝退位,憲國肇始。第二百九十八章 敕治兩江第二百六十章 事情擴大化第六十六章 前奏第三十章 鐵良時代的終結第三百一十六章 良帥“病危”第九十六章 權力之道第一百四十六章 偷閒第二百四十七章 震驚中外第二百四十九章 鐵軌下的老鼠第一百七十七章 憤怒的載灃第一百零三章 騷亂第七十八章 商議第一百六十二章 進擊!撕碎獅子旗第三百四十五章 榮耀屬於中國(大結局+大事記)第九十章 授勳大會第一百二十七章 陰謀陽策第二百五十一章 奕-劻之怒第一百二十八章 政治雛形第一百五十八章 無可奈何第二百三十六章 安置與謀劃第二百三十六章 安置與謀劃第二百八十七章 拜訪虞洽卿第二百二十五章 江寧將軍第二百七十五章 脣槍舌劍第一百五十二章 赦免康梁第八十六章 突發情況第一百七十六章 軒然大波第一百九十八章 枷鎖第三十七章 黑屋密談第二百四十一章 抓捕行動第三十二章 失意的紅頂商人第二百四十五章 通緝令第五十章 爭論第二百零三章 未來之黨魁第二百七十四章 金融武器第一百八十六章 刺殺第一百六十九章 開院議事第二百零二章 從喪家犬到座上賓第二百七十二章 談判死結第一百八十七章 召集第七十六章 特殊警衛局第三十三章 兩個生意人第二百六十三章 內閣會議第一百三十六章 紳天下第四十二章 攝政王還是皇太后?第十九章 度支部裡的憤怨第二百八十六章 軍民兩用第三百三十五章 只識良公不識君第二百九十五章 破土動工第一百一十五章 有兵在第三十二章 失意的紅頂商人第九章 不請自來的間諜男爵第四十六章 局座第二百零三章 未來之黨魁第一百八十三章 推波助瀾第三百三十一章 戰雲密佈第一百八十六章 刺殺第二百二十八章 鴿子第三百一十六章 良帥“病危”第一百五十一章 宣統五大憂第五十七章 最好的禮物第二百八十二章 一攬子計劃第八章 吾妻病第二百八十六章 軍民兩用第三十章 鐵良時代的終結第二百六十八章 招商引資第二百七十八章 結束還是開始?第三百二十五章 塵埃落定未可知第九十二章 這是你應得的第八十九章 軍營就是天堂第二百一十三章 新袍子第十四章 軍機處暗流第三章 凜冬將至第二百三十九章 緊急狀態第一百九十三章 此夜不消停第九十九章 你辦事,我放心第三百二十八章 稱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