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四章 清帝退位,憲國肇始。

黑沉沉的大殿上,只有葉開和載灃兩個人,其他的公卿大臣,要麼被罷免在家,要麼被隔離在外,要麼已經提前好幾天,逃離了京城....

除了葉開內閣的諸多心腹,所謂的清廷已經有名無實。

“禁衛軍敗了...”

早上的陽光很好,卻怎麼也照不進載灃的心裡,就在幾個小時以前,禁衛軍在武漢城下兵敗,消息傳到了他耳朵時,“慘白”的大局已經不可逆轉,此外,還有比之更壞的消息,禁衛軍第一鎮將士在兵敗後譁變,殺死了前任總兵官毓朗,投誠南方,而有了前車之鑑,載澤、載濤那羣親貴,再也不敢提什麼決一死戰了。

突如其來消息,讓載灃渾身近乎冰涼。

葉開站在他面前,也一言不發,君臣二人,默默無語。

大清要亡了麼?

一個巨大的問號縈繞在載灃的心頭,南北和談難產停滯,大清又兵敗如山倒,山西,山東都相繼淪陷,形勢已經可以稱得上四面楚歌,名義上的國土,只有不到四五個省份,載灃心裡越想也清楚,問號很快就要變成句號了。

葉開同樣心知肚明。

事實上,禁衛軍完全是按照他的指示,表面上是一觸即潰,實則慢悠悠的退往了河南和山東,扼守革命黨北上的要道。

“吱”的一聲,殿門大開,光線如洪水般灑了進來,載灃下意識捂眼,微顫着向後退去。

裕隆一身黑黃朝服,手中抱着溥儀,氣勢騰騰的“殺”進來,後面跟着小德張等人。

“你來幹什麼?”載灃問。

“大清眼看就要亡了,哀家不能由着你來胡鬧!”隆裕冷氣逼人的說道:“載灃,你回家當你的親王吧!”

說完,便高聲喊道:“請大行皇太后遺詔!”

小德張立馬跪地,宣讀遺詔。

載灃愣住了,他沒想隆裕居然來這一套,他甚至來不及反應,遺詔便讀到了最甚處。

“.....如遇大事,必先請於皇太后....”

“你都聽清了?載灃,哀家不能看着你這麼胡鬧,不能看着你把皇上帶到絕處,從今天起,您就退歸藩邸吧!”隆裕冷冷說道。

“請攝政王退歸藩邸!”小德張跟着大喊一聲。

“請攝政王退歸藩邸!!”衆人跟着齊聲大喊。

載灃頓時呆若木雞,他看了看一旁的葉開,目光更是驚恐。

“攝政王,您退下吧....”

葉開跪在了地上,示意尊奉遺詔令。

“賚...”

載灃苦笑了一聲,終於什麼也沒有說,一個人蹣跚着身子走出了大殿。

“郡王!”

隆裕喊了一聲,葉開遲了片刻,才反應過來。

“我母子二人的身家性命,就在郡王手中了。”

“太后放心,皇上退位之後,會享受特殊優待,但帝號只保留一代,後世子孫皆是平民,現住紫禁城,將來你們再搬去頤和園。”葉開道。

“多謝郡王了”

說完,隆裕開始大哭,口裡唸叨着“無顏面對列祖列宗”的話,這都是走過場。

“德公公,叫百官朝臣來!下午一時,在太和殿行退位大典,另通電全國,南北立行止戈,捍衛國民之權益,共鑄統一之國家。”

“扎!”

.......

“奉旨朕欽奉隆裕皇太后懿旨:前因民軍起事,各省相應,九夏沸騰,生靈塗炭,特命忠敏郡王良弼遣員與民軍代表討論大局,立定國亂,公決政體。然兩月以來,尚無確當辦法,南北暌隔,彼此相持,商輟於途,士露於野,徒以國體一日不決,民生一日不安。

今全國人民心理,多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議於前,北方各將亦主張於後,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以一姓之尊榮,拂兆民之好惡?是用外觀大勢,內審輿情,特率皇帝,將統治權歸諸全國,定爲共和立憲國體,近慰海內厭亂望治之心,遠協古聖天下爲公之義。

良弼前經資政院間拔爲總理大臣,當茲新舊代謝之際,宜有南北統一之方,即由良弼以全權組織臨時共和政府,與民軍協商統一辦法,總期人民安堵,海宇乂安,仍合滿、漢、蒙、回、藏五族完全領土,爲一大中華憲國,予與皇帝得以退處寬閒,優遊歲月,長受國民之優禮,親見郅治之告成,豈不懿歟?欽此。”

—————宣統三年十月二十二日

清帝退位的詔書,瞬間點燃了整個神州大地,而在千里之遙的上海,僵持已久的和談竟然奇蹟般的有了結果。

蔣志清和胡漢民共同走出談判地點,將結果公諸於衆。

清帝退位後,南北將在二十四小時內停止一切戰爭,並在此基礎上成立中華憲國,共尊一部憲法,新國家將完全繼承清帝國所有領土,滿蒙回藏漢五族共和,與此同時,南京城裡,孫文親自頒佈《中華憲國憲法》,並獲參議院全票通過,明年一月一日,憲國成立大典上,將正式對外公佈。

下午少許時分,南京城再次傳出消息,原內閣總理大臣良弼將繼續出任看守總理,爲期六年,之後進行黨派大選。

此結果可謂出人意料,消息一出,舉國上下再度驚起了一片浪潮。

.......

談判結束後,蔣志清,胡漢民同乘一車,一南一北,今後便沒有這樣的區別了。

“展堂兄,這憲法怎出的這麼快?”汽車行駛的很平穩,蔣志清心中卻有一事不明。

“早在幾個月前,良公和孫總理就擬定好了憲法,你不知那幾個月,這兩位是****爭吵,誰也不讓誰。”胡漢民笑道。

“哦?”蔣志清倒吃了一驚,他知道大帥在日本期間見了孫文,沒想到是商量這些事。

“沒想到,短短一年不到,良公真的兌現了當初的約定,看來他到底還是說服了孫總理。”胡漢民嘆了一口氣,嘖嘖稱奇,“能讓孫總理屈服的人,這天底下怕只有良公了,良公真乃神人也!”

蔣志清倒沒他那麼激動。

“展堂兄,我跟在大帥身旁這麼長時間,也知道些大帥的處事爲人,他的心思別人永遠也猜不透,但如果清楚一點,大帥的所作所爲就都清楚了。”

“哪一點?”

“大帥說過,革命也好,立憲也罷,只是途徑,不是辦法,只不過大帥走的是一條不爲人知的小道,而你們孫總理走的是一條萬衆矚目的大道,但不管哪種,在路上總比停着或者退後好,反正離終點還遠着呢。”蔣志清沉聲說道。

胡漢民陷入了深思。

“哈哈,展堂兄不要想這些了。”蔣志清一拍肩膀,大笑,“聽說上海新區有個大世界,大帥囑咐我,來上海一定要去那看看。”

汽車一路向北。

(1,還有一更,完結撒花。)

(2,新書《太平洋皇帝》已上傳,兄弟姐妹們幫忙收藏下,下週一正式開更。o(n_n)o~,急需,滑瀝瀝拜謝!簡介會在下一章末尾貼出。)

第五十四章 延遲炸彈第一百八十七章 召集第一百八十九章 應對第三百四十一章 革命而不流血第一百三十六章 紳天下第一百三十四章 偷拍事件第十九章 度支部裡的憤怨第六十四章 兩難的御史第一百六十一章 禍起邊陲第九十五章 加官進爵第一百零五章 爛攤子第二百二十五章 江寧將軍第二百九十四章 再會胡漢民第二百七十章 聯盟外交第一百三十九章 上達天聽第二百一十章 對抗第二十四章 將軍之巢第一百一十六章 到京第二百六十九章 緊急會議第一百二十五章 奪權第二百三十一章 浦東設想第九十三章 內在麻煩第一百八十三章 推波助瀾第二百一十九章 南下第六十八章 好戲得這樣唱第二百三十四章 上海泡沫第二百八十四章 革廢南北洋大臣第五十八章 宴席上的招攬第二百五十六章 暴風八月第四十四章 軍營議事第一百三十七章 京城動態第二百九十八章 敕治兩江第一百六十一章 禍起邊陲第三百二十章 突如其來第十六章 處境尷尬的候補太后第一百零四章 罷免第一百一十四章 離開第三十九章 千里之外的博弈第七十五章 入主郵傳部第六章 殺還是不殺?第二百八十九章 革命風潮第三百四十三章 南北和談第三百二十七章 最後的對話第二百七十章 聯盟外交第三百零三章 葉開式辦案第六章 殺還是不殺?第二百六十六章 府院之爭第三百二十四章 歷史由我來書寫第六十八章 好戲得這樣唱第八十一章 禁衛軍擴大會議第三百二十九章 平邊靖寇大將軍第四十七章 周密安排第一百五十七章 一巴掌第一百五十六章 拔刺第九十二章 這是你應得的第二百六十四章 臨陣革職第一百四十七章 線人第二百二十三章 武漢三鎮第一百二十五章 奪權第七十七章 視察第二百九十八章 敕治兩江第一百二十三章 施壓第九十章 授勳大會第七十七章 視察第八十九章 軍營就是天堂第一百一十三章 你敢抗命嗎?第二十三章 鐵王爺的怒吼第一百八十五章 狂風漫卷第二百九十二章 辦學方針第一百七十七章 憤怒的載灃第三十七章 黑屋密談第一百二十章 金融救國第二百四十七章 震驚中外第二百八十三章 大刀闊斧第一百四十六章 偷閒第二百四十三章 銀商聯合會第二百八十五章 視察江南製造總局第三百二十一章 劇變之夜第二百八十六章 軍民兩用第四十三章 雙色人生第四十六章 局座第一百七十四章 百密一疏第三百二十二章 成王敗寇第三百二十五章 塵埃落定未可知第一百一十章 第四鎮第二百零一章 神逆轉第一百一十三章 你敢抗命嗎?第二百一十四章 宗社黨第二百八十三章 大刀闊斧第九十七章 敲定人選第三百一十八章 中山談話第一百五十九章 雷霆手腕第六十二章 暴雨夜第二百四十四章第二百一十五章 佈置第一百六十五章 商量對策第三百一十五章 平定張勳第二百五十一章 奕-劻之怒第一百六十七章 開院在即第四十一章 大太監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