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八章 結束還是開始?

事情一着一波,遠遠沒有結束。

懷揣着忐忑不安的心情,下午一點鐘,憲友會籍的資議員進入了議事廳,新一輪的會議即將開始。

而一上來發生的事,就讓梁啓超等人大吃一驚,經歷了上午發生的事,密約事件已經弄得衆人皆聞,幾乎代替了彈劾成爲了全場的關注焦點,現場議論紛紛,就在這個時候,突然有人提議要資政院質詢總理大臣,詢問密約的事宜,而讓梁啓超始料未及的是,提出這個建議居然是宗社黨的議員,宗社黨雖然人數少,但經這麼一鬧騰,六十多位中間派紛紛表示,贊同這個提議,他們對密約的事似乎更感興趣。

無可奈何之下,梁啓超只好派人給內閣打電話。

按他的考慮,內閣多半不會理會,因爲院章上規定,總理是政府首要,受到質詢時,可以由特派專員到場,本人可以不必親自來。

讓衆人始料未及的事再次發生了,內閣回覆說,下午兩點,總理親自到場。

而在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梁啓超有種不祥的預感,這一連串的組合拳,都是計劃好的。

下午兩點鐘,奕劻到了資政院大廳,當着近兩百位資政院的面,他拖了花白的鬍鬚,近乎謙卑的鞠了三大躬,然後一臉的誠懇說,國務繁忙,老朽昏聵,讓諸位久等,於心難安,資院質詢,內閣必定開誠佈公,知無不言。

之後,雙方絮叨了半天,奕劻就坐,質詢正式開始。

在被問到中英密約的問題時,奕劻一臉艱難的向所有諮議員道歉,然後緩緩解釋說,此事乃中英兩國的密約,對兩國都有好處,然因涉及第三國的緣故,英方特意囑咐不能大張旗鼓,所有沒有向外聲張,老朽一向謹慎,視之爲最高機密,故未及時向資政院公佈,實在抱歉,願諸位今日釋惑之後,共同保密,勿要讓國家大計毀於一旦。

奕劻的託詞幾乎是滴水不漏,在接下來的質詢中,他對答如流,稱派兵一事兩國早有約定,英法到上海是去租界補給燃料物資,未放一槍一炮,因爲國家機密緣故,無法向公衆通知,由此造成的市民恐慌,他本人願一人承擔。

然後接着說,兩江總督不知道中央密約的內容,所有才貿然派兵“抵抗”,不過,這也正彰顯了我中國人民的英勇無畏,兩江總督是不折不扣的忠臣良將,此前內閣已經明令嘉獎,到目前爲止,雙方已經各自清楚,不會再出現這樣的誤判事件。

總之,所有的不利質詢,都因爲一紙密約而煙消雲散。

奕劻對答如流,幾乎說一句歉三聲,姿態之低,簡直讓人歎爲觀止,這讓坐在議長席上的梁啓超眉頭越來越緊。

最後,奕劻深鞠一躬,說道:“今下,兩國密盟釀成舉國動盪,奕劻深感有負國恩,聽聞資政院此前有彈劾一說,我年老昏聵,的確難當此任,若資院書面告知,奕劻願自行解職。”

此言一出,現場譁然。

奕劻近乎完美的“謝幕演出”,征服了所有人,到了份上,梁啓超清楚,彈劾要流產了。

看似退,實則進,這一招使下來,奕劻的位置已經穩如泰山,要想彈劾幾乎是不可能。

就算梁啓超硬要堅持,但憑憲友會的力量,無法單獨罷免,而且,也會有此失去了中間派的支持。

“這就是賚臣說的激變?”

梁啓超搖了搖頭,重重的嘆了一口氣。

“大帥,梁啓超來信了,說大帥你還是自己看吧。”

張嘯光猶豫了一下,走到了葉開辦公桌前,把電文靜靜放在了上面。

“我都知道了。”葉開沒有轉身,“不是什麼好消息。”

昨天夜裡他收到了舒清阿的密報,上面說這段時間,中英接觸頻繁,據內部人透露,可能有一份密約有關,但具體內容不清楚。

他清楚奕劻的爲人,昨天的條件,奕劻這麼痛快的答應,可能就和這份密約有關。

“大帥,怎麼回覆梁啓超?他在電報裡說此事緊急,要大帥”

梁啓超確實急壞了,他從來沒有這麼尷尬過,彈劾會議開成了同情會議,這是誰也沒有預料到的。

“四個字,靜觀其變。”

葉開伸出了四個指頭,再加四個字,“緩緩圖之”

“是”張嘯光點了下頭。

相比於梁啓超,葉開要鎮定的多,甚至大獲成功,他的目的已經達到了,一千六百萬的救濟銀一個月內到達上海,至於彈劾不彈劾,本來就不在他計劃當中。

而且,以現在的形勢看來,彈劾已經不可能了。

之所以能挑起這次事件,依靠的是民族情緒,而現在,這種土壤已經不存在了,因爲中英密約的緣故,中國一下子成了英國人的“盟友”,在列強面前,百年來中國人一直是受氣捱打的角色,而和洋人聯盟,國人想都不敢想,這無疑大大提高了自己的身格,要知道,此時的中國百姓,還以爲大英帝國是地球上最強的國家,做他的“朋友”,可是某種不得了的“榮譽”,起碼證明自家的國家強大了。

僅憑這一點,足以挽回奕劻血崩式的民意。

不過,對葉開來說,這一切都無所謂了,他接下要做的纔是真正的大事。

一千六百萬,這可是一筆足以“逆天改命”的銀子,手掌東南五省的外務大權,葉開的拳腳可以張得更開。

奕劻緊緊張張拜託了跌落的危險,而他,可以更加從容的伸出拳腳。

當然還有一點不能忽略。

革命黨。

“嘯光,晚上換上便裝,咱們去拜會一個人。”

葉開起身說道。

本卷完

第一百六十四章 血色之夜第一百九十五章 對峙第三十章 鐵良時代的終結第二百八十八章 股票交易所第一百零七章 大棒加蘿蔔第二百六十三章 內閣會議第二百五十八章 得病第六十一章 絕密情報第三百三十一章 戰雲密佈第一百五十六章 拔刺第九章 不請自來的間諜男爵第一百四十五章 到人民中去第一百五十章 英國“媽”還是日本“爹”第四十章 戲院子裡的來客第二百一十三章 新袍子第一百八十章 要做就做賊劉邦第三十七章 黑屋密談第二百九十五章 破土動工第二百四十四章第七十八章 商議第二百六十七章 同盟國猜想?第一百一十八章 獅子大張口(求收藏啊)第二十一章 經略陸軍部第一百四十五章 到人民中去第二百九十八章 敕治兩江第一百二十七章 陰謀陽策第一百七十六章 軒然大波第二百四十五章 通緝令第一百九十七章 誰是議長第六章 殺還是不殺?第三百零九章 袁世凱抵京!完本感言+新書推介第二百六十七章 同盟國猜想?第三十五章 七廳一局第一百四十二章 突破口(求首訂!)第二百五十四章 攤牌第二百五十九章 英法聯軍第二百一十二章 囑託第二百五十二章 合併與拆分第一百零七章 大棒加蘿蔔第二百六十三章 內閣會議第二十五章 窮途末路的最後一咬第三百三十一章 戰雲密佈第一百八十七章 召集第五十四章 延遲炸彈第一百四十一章 迴應第三百一十六章 良帥“病危”第二百三十八章 救濟之爭第二百七十一章 兩樁交易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中國,絕不允許分裂!第二百五十三章 新貨幣制度第四十章 戲院子裡的來客第二百三十六章 安置與謀劃第六十八章 好戲得這樣唱第三百零四章 勸進書第二百八十六章 軍民兩用第三百三十三章 敵人隨時可以變成朋友第二百七十三章 逼迫與妥協第一百零七章 大棒加蘿蔔第二百四十三章 銀商聯合會第四十七章 周密安排第五十一章 大陰謀家第三百四十三章 南北和談第二百五十五章 華人神探第三百零七章 陽謀第七十一章 五大臣第九十九章 你辦事,我放心第五十二章 俄國人的動態第二百零三章 未來之黨魁第二百一十二章 囑託第一百五十四章 拉鋸戰第二百零三章 未來之黨魁第九十七章 敲定人選第二百六十四章 臨陣革職第二百六十三章 內閣會議第三百三十四章 周公恐懼流言日第八十三章 困難模式第二百八十九章 革命風潮第一百四十五章 到人民中去第一百六十五章 商量對策第三百四十一章 革命而不流血第三百二十章 突如其來第二百九十七章 江寧“上任”第七十八章 商議第二百九十六章 滬寧鐵路第一百九十九章 難得消遣第三百零五章 總督治事第三百三十六章 組建軍部第九十三章 內在麻煩第一百九十章 這是命令第一百九十七章 誰是議長第三百二十八章 稱帝第三百三十二章 中俄密約第一百章 窩案第二十二章 改組軍諮處第二十六章 帝國如斯第二百二十八章 鴿子第一百九十六章 竊國第三章 凜冬將至第二百六十四章 臨陣革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