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三章 新貨幣制度

“嚴老闆也來加入聯合會?”

“嚴老闆是財大氣粗,怎麼也有興趣加入聯合會,與我們分食?”

“”

底下傳來了一陣鄙夷的笑聲,嚴義彬吞了一口口水,呼吸微微沉重了一分。

“良總督,義善源經營不善,可否也加入聯合會?”嚴義彬重複了一遍,內心卻充滿了忐忑,帶頭質疑的是他,現在極力加入也是他,這張老臉連他自己都感覺拉不下來。

“當然”葉開沒有回絕,“嚴老闆的義善源鼎鼎有名,自然可以,本督說過,只要滿足資產標準,誰都可以加入,聯合會永遠是個開放的組織。”

“多謝大人,多謝大人。”聽這話,嚴義彬樂開了花,心臟總算安穩了下來。

“嚴老闆,加入聯合會的程序,規矩你懂吧?”

身旁傳來了總督大人的告誡,嚴義彬連忙點頭,“明白,明白。”說完便蹬蹬蹬跑下來座位,到書記官那裡遞上了自家錢莊的資料。

“義善源錢莊的資本,流水,地產,及各項抵押物,摺合白銀六百二十二萬兩,錢莊賬面負債三百一十五萬兩,淨資產爲三百零七萬兩。”

“總督大人,這救濟銀?”一套程序走下來無誤後,嚴義彬巴巴的看着葉開,猶豫了一會兒,用極輕得聲音提醒道。

“哦,嚴老闆的錢莊是上海灘的大錢莊,理應多分一些。”葉開略思片刻,道:“救濟銀一百八十萬兩,撥於義善源,分三批放。”

“聯合會出官銀一百八十萬兩,佔股份額爲369,錢莊佔631。”

聽到這話,嚴義彬這會兒徹底安穩了下來,看來總督大人也沒有那麼斤斤計較嘛,多虧了自己懸崖勒馬,不然

“誒,不對,本督想到了一件事,蔡委員!”葉開看了看蔡乃煌,道:“我記得上海是有一筆官銀存放在嚴老闆的莊子上吧?”

“是”蔡乃煌猛地點頭。

“多少錢來着?”

“兩百萬兩”蔡乃煌說道。

“哦,這樣啊,那嚴老闆得到的救濟就應該再加上這兩百萬兩,一共三百八十萬兩。”

葉開說完,底下可是響應雷動,特別是嚴義彬這位紅頂商人,決然聞聲大變。

“總督大人,這不是可一碼事,這”嚴義彬情緒異常激動。

蔡乃煌這時候聲了,大喝道:“嚴義彬,當初本官被你的花言巧語蒙了心,你立馬退還上海府的二百萬兩官銀,不然,本官定要拿你歸案!”

嚴義彬直接被嚇得一愣一愣,周圍的其他銀商老闆們倒是樂見其事,此人無恥到了這種地步,既然敢來就不怕別人看他笑話。

“嚴老闆正在危難之間,蔡委員何必如何苛責?”葉開嘟囔了一聲。

“是是是”蔡乃煌連連維諾。

“嚴老闆,你覺得本督剛纔的提議怎麼樣?”

嚴義彬再不敢吱聲了,事到如今還能怎麼辦,只得緩緩低下頭來。

“但憑大人做主”

“好”葉開一聲叫好,書記官立馬心領神會的報道:“聯合會出官銀救濟三百八十萬兩,佔股份額爲553,錢莊佔447”

嚴義彬哭喪着臉,周圍人哈哈大笑,這真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聯合會的第一批會員一共包括七家錢莊,總資產過兩千萬兩,皆是上海灘本土金融圈數一數二的大財閥,這樣一來,原本初出茅廬的聯合會,搖身一變。成爲雄踞一方的龍頭企業。

兩千萬兩的資本,放眼全國也可位列前茅,雖然負債額也有一千多萬,但只要後續的救濟金源源不斷的涌入,聯合會立馬就能翻身。

最關鍵的是,這個聯合會是控制在葉開手中,他被推舉爲聯合會第一任理事長,這自然是當仁不讓。

葉開說道:“我記得嚴老闆當初有個顧慮,說聯合會一旦虧空,是否會讓諸位被這黑鍋,本督向大家保證,諸位既然加入聯合會,絕不會讓大家吃虧。”

“聯合會的第一項業務,行新貨幣,從今天起,在本總督的治下,只有聯合會擁有鑄幣權及貨幣行權,各錢莊,公司,商廠,禁止使用銀兩,鷹洋交易,市面上廢除銅錢流通,改用小額紙幣作爲輔幣,而大宗交易,也改用聯合會鑄造的銀龍幣,除此之外,任何企業或個人不得私紙幣或其他等額財物擔保品,違者以搗亂金融秩序論處。”

葉開說完,場下瞬間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歡騰,“咔咔咔”的拍照聲此起彼伏,壟斷貨幣行權,這可是一本萬利的大事情啊。

清末的貨幣制度混亂到了極點,不僅中央有鑄幣權,各地督撫,銀行,乃至私人洋行都有鑄幣權,各省流通的銀幣多達幾十種,作爲輔幣的銅錢更是粗製濫造,不足分量,這些銀錢中使用最廣的是墨西哥鷹洋,外國貨幣主宰中國市場,用現在得眼光看來簡直是一件咄咄怪事,除此之外,貨幣替代品也比比皆是,譬如這次股票風潮,錢莊出的私人莊票,居然可以在市面上直接流通,信譽比一般的銀兩還要高,所以,要振興銀錢業,務必從穩定貨幣下手。

只要壟斷了貨幣的行權,還愁沒有錢嗎?有一句話說得好,貨幣是最鋒利的武器,殺人於無形,利用通貨膨脹匯率等等金融手段打壓外國銀行,爲本國商品贏得優勢,也可成爲現實。

正是有了這樣的念頭,葉開才主意打到了貨幣上,今後的交易,將以銀龍幣和小額紙鈔爲主,而聯合會,也充當區域央行的作用。

其實一開始葉開還有一個更大的計劃,廢除現銀交易,直接過渡到紙鈔,這樣做的原因當然意味深遠,進入二十世紀後,銀本位已經瀕臨崩潰,各國普遍將銀本位改變成金本位或者金銀混合本位,隨之帶來的影響就是銀價猛跌,金融秩序陷入混亂,甚至伴隨着劇烈的通貨膨脹,歷史上,因爲銀價飛跌,還造成了許許多多的“二次賠款”,就那辛丑條約來說,實際支付的賠款竟然是原來的117倍。

從目前的大勢看來,現銀的地位只會變得越來越雞肋,早一天改變就會早一天脫離風險,不過考慮到實際情況,貿然廢除現銀交易,必然會遭到強烈抵制,從明朝隆慶年間,中國人就開始大大規模使用銀錢,到現在已經整整四百年了,這種天然慣性可不是那麼好克服的,最關鍵的是,要行紙幣就要有等額的黃金作爲準備金,而葉開手中根本沒有那麼多的黃金,所以,鑄造新幣就成了折中的辦法。

葉開要靠這劑強心針,盤活整個金融市場。

第九十五章 加官進爵第二百八十七章 拜訪虞洽卿第一百二十九章 最後的救贖第二百三十八章 救濟之爭第三百三十八章 交權第二百章 皇族內閣第三百四十四章 清帝退位,憲國肇始。第二百三十二章 上海道臺第一百一十二章 對質第五十八章 宴席上的招攬第二百五十六章 暴風八月第三十九章 千里之外的博弈第七十三章 水晶狐狸第一百六十九章 開院議事第二百零四章 推舉第二百三十四章 上海泡沫第二百二十一章 合作第七十章 致命一擊第四十六章 局座第二百四十九章 鐵軌下的老鼠第一百二十章 金融救國第二百六十一章 步步緊逼第二百零四章 推舉第三百一十九章 “風平浪靜”第三百四十二章 快宣良卿來第二百一十三章 新袍子第一百六十七章 開院在即第九十七章 敲定人選第一百二十章 金融救國第五十七章 最好的禮物第一百章 窩案第七十三章 水晶狐狸第一百六十章 籌建武備廳第七十八章 商議第二百三十九章 緊急狀態第二百四十五章 通緝令第二百三十六章 安置與謀劃第七十章 致命一擊第六章 殺還是不殺?第四十七章 周密安排第一百一十章 第四鎮第一百八十八章 艱難抉擇第十七章 北洋水師追魂曲第五十三章 走鋼絲的大活佛第七十七章 視察第三百二十五章 塵埃落定未可知第二百零八章 奕-劻的煩心事第二百零八章 奕-劻的煩心事第二百九十二章 辦學方針第一百六十八章 奕-劻的野望第二百零四章 推舉第二百七十二章 談判死結第一百零五章 爛攤子第三百一十七章 最後的交待第一百四十五章 到人民中去第二百六十九章 緊急會議第一百九十九章 難得消遣第二百零七章 扶不起的鐵軌第二百四十五章 通緝令第七十一章 五大臣第二百七十七章 彌天大謊第二百一十六章 敲定第二百一十六章 敲定第二百一十七章 晉見隆裕第二百零六章 興國方略第二百九十三章 聯合審理第一百一十二章 對質第二百八十七章 拜訪虞洽卿第三百三十二章 中俄密約第一百四十五章 到人民中去第八十六章 突發情況第一百八十七章 召集第二百六十二章 對峙第九章 不請自來的間諜男爵第一百三十二章 亡國刺客第二百六十九章 緊急會議第二百三十二章第一百六十一章 禍起邊陲第一百三十八章 蓋房子理論第八十八章 落幕第十六章 處境尷尬的候補太后第六十章 特務頭子第二百四十七章 震驚中外第九十六章 權力之道第一百三十章 盛世危言第一百六十二章 進擊!撕碎獅子旗第一百三十七章 京城動態第二百零六章 興國方略第三百零五章 總督治事第二十八章 金錢談判第九十五章 加官進爵第三十二章 失意的紅頂商人第十三章 中國版的最高參謀部第十六章 處境尷尬的候補太后第一百八十九章 應對第二百五十二章 合併與拆分第一百二十五章 奪權第一百三十八章 蓋房子理論第三百二十九章 平邊靖寇大將軍第十一章 鷹犬與馬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