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一章 浦東設想

此處便是上海的船運碼頭了,只見遊蕩在港灣區內,懸掛各國國旗的商船不計其數,大大小小,怕不下百十艘,目之所及,盡被這船舶噴吐的黑煙所掩蓋。

岸邊的景象更是掩不住的往眼皮的鑽,高大西洋建築鱗次櫛比,一棟接着一棟,遠遠望去,綿延有數裡之遙,直教人眼都看花了,這些建築雖是大同小異,來頭卻是不同,英倫古典式、新古典式、文藝復興式,法國古典式、法國大住宅式、哥特式、巴洛克式、近代西方式、東印度式、折中主義式、中西摻合式...當真是萬國建築薈萃於此,盡顯世界文明之精華,在北地呆慣了,初到此地,憑誰都難以言表這番應景滋味。

“良公,這裡就是上海十里洋場了。”汪兆銘看了看葉開的微訝表情,道:“異域風情,在北國確實少見。”

“不愧爲遠東第一大都會。”

雖有心理準備,葉開忍止不住讚歎,片刻後,卻又有些惋惜,“可惜,卻是洋人所爲,非我中國創建,要自強獨立,既要學習西方之精華,也要儘自己之所能,正所謂自力更生,如此,才能不受制於人吶。”

汪兆銘聽了,也不言語,身爲志言振興中華的熱血國人,誰不想讓這繁華延遍神州,讓列強看看,華夏黃種人亦可雄立世界之林,所以對葉開的話,贊同的很,暗暗不住點頭。

葉開正嘆息着,韓翠兒邁着碎步來了,瞧見眼前的宏偉景觀,腦中的眩暈彷彿也淺了幾分,她這樣的婦道人家,一輩子沒來過江南,更別說到上海了,“老爺,此地倒熱鬧繁華的很,看着像是出了大清國。”

韓翠兒這話雖是無意之言,卻讓葉開頓時想起了一點,他留意的並非這些雄偉的異國建築,而是隱含在其中,現代化的市政建設,要知道清末民初,無論是北國還是南方等地,城市一詞還未出現,國人的集聚地還停留在城池的基礎上,而相應的城市管理規劃什麼的更是沒有影子,如今已經是工業化蓬勃發展的近現代社會,怎麼的也得突破城池這個狹小的落後格局。

泱泱大國,被一個城牆圈子困住了腳步,豈不可笑?

無聲的嘆了一口氣,葉開搖了搖頭,這些東西將來都會改變,他所要做的便是讓這改變來的更早一些,欲辦大事,非做大官不可,而想要改變華夏之國運,非得做這天下最大的官不可。

“汪先生,那裡是什麼地方?怎的空無人煙?”

站在船頭,葉開朝對岸指了指,旋即對汪兆銘詢問道。

汪兆銘遠遠瞥了一眼,道:“良公,此處叫做黃浦江,那是居浦江以東,所以舊時人稱浦東。”

浦東?

葉開嘴裡嚅囁了一聲,這個熟悉的詞彙,如今卻是這般光景,一水之隔,兩岸幾乎可以稱得上天壤之別,遠遠望去,浦東沿岸,荒草嶙嶙,怪木叢生,成片成片的蘆葦蕩遮住了視線,其中隱約的可以看見幾堵孤墳坐落,就連村莊造飯的炊煙也在幾裡之外,想是這裡杳無人煙,荒蕪之極,難怪後人稱“寧要浦西一張牀,不要浦東一套房。”大概也是這裡的出處。

看這景象,誰又會知道,百十年後,此處高樓迭起,寸土寸金,成爲首屈一指的金融中心,每日股票所的鐘聲一響,便是黃金萬兩。

強烈的對比,讓葉開橫生出一股大浪淘沙的滄桑感。

百年後此地引領一個新時代的崛起,如今,自己坐鎮江南,列爲督撫大員,創基建業,未嘗不也是從此地開始,江浙富庶之地,商賈遍地,財閥叢生,如果能化爲己用,日後必可以成爲強援,那句老話說的好,得財者得天下,轟轟烈烈的辛亥革命,不就是因爲捉襟見肘的財政問題而功虧一簣嗎,如果手中的軍餉糧餉充裕,孫文會被迫簽署一些列喪權辱國的借款條約,會被袁大頭逼上談判桌嗎?

答案不言而喻。

望着黃土沉煙的浦東岸,葉開已經有了第一個構想。

一個新的城市,及金融,經濟,工業,造船,軍工,鋼鐵,於一體的新型城區,足以和對岸的租界肩並肩,乃至於後來居上。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不知怎的,葉開突然想起了這首詩,大概此情此景,和眼前的相似度有99%像吧。

當然,這一切,還需要等葉開拿穩江南的軍政大權後再說,要知道,他的身邊,可有無數雙眼睛等着自己,這些人,包括奕-劻,地方勢力,更有沾滿鮮血的光復會...

嗚~嗚~

渡輪響起了低沉的汽鳴聲,帶着身後的運兵船緩緩駛向碼頭。

“大帥,碼頭到了,可以下船了。”張嘯光稟報。

“嗯,告訴陸雙鳴,列隊,下船,在碼頭上集合。”

不一會兒,幾千人便整齊的站在了碼頭,岸上的工人,旅客,商販完全嚇傻了,他們什麼時候見過這種場面,有的大這膽靠近,有的則乾脆提着行李奔逃,現場更沒有任何本地官員迎接,故而也沒有清場不清場一說,因爲此行完全是葉開臨時改變,直撲上海而來。

他人怎麼想,葉開自不會管這些。

“與良公相談甚歡,這一走竟還有些捨不得。”汪兆銘一身西裝穿戴整齊,手中拿着一個皮箱,裡面可還有葉開資助的50兩現銀。

“汪先生若不想走,可以到本官府上來,當高級幕僚,不過,你的孫先生一定捨不得。”說完,葉開哈哈笑道,汪兆銘也跟着大笑,上京刺殺鬧出的種種不愉快,也煙消雲散,這一路上,要不是良公提點,那怎麼也不回走到這般田地來,眼前的慷慨之人,的確是清廷官員中的異類。

“合作一事?”葉開低語。

“良公放心,見到孫總理,言合作第一,保平安第二。”

“哈哈,甚好。”

“租界碼頭離這裡不遠,那..良公告辭!”

“汪先生慢走”

蹬蹬蹬幾步,汪兆銘便走遠了,想也是把葉開囑託的話記到了心裡。

“大帥,要不要派人跟着?”見人走遠,張嘯光見縫插針的湊了上來。

“不用,既然要合作,咱們總要拿出些誠意來。”

葉開微笑了一聲,轉身吩咐,“咱們該辦咱們的事了,走,去上海縣城!”

第二百八十二章 一攬子計劃第一百六十一章 禍起邊陲第一百五十五章 招攬與行動第二百七十章 聯盟外交第一百九十一章 暗殺第二百八十一章 經濟開發區第二百四十四章第一百五十六章 拔刺第三十五章 七廳一局第六十二章 暴雨夜第一百八十三章 推波助瀾第七十八章 商議第五十章 爭論第一百九十四章 “良”禽擇木而棲第四章 聰明的女人是一柄溫柔劍第八十六章 突發情況第一百七十九章 螳螂捕蟬第二百一十六章 敲定第五十章 爭論第二百三十九章 緊急狀態第二百二十一章 合作第二百二十三章 武漢三鎮第二百五十六章 暴風八月第三百一十九章 “風平浪靜”第三百四十四章 清帝退位,憲國肇始。第一百八十九章 應對第三百二十六章 大清洗與大洗牌第七章 攝政王的意志第二百六十九章 緊急會議第二百九十一章 初試教育改革第二百四十六章 答記者對第二十八章 金錢談判第一百零八章 破天荒第三百一十六章 良帥“病危”第六十二章 暴雨夜第二百八十四章 革廢南北洋大臣第一百二十四章 漁人之利第三百三十八章 交權第二百二十四章 目標,上海!第三百四十二章 快宣良卿來第三百零二章 脅迫第一百四十一章 迴應第二百一十五章 佈置第一百二十三章 施壓第四十八章 檢閱場上的尷尬一幕第二百一十八章 “忠心可用”第二百六十七章 同盟國猜想?第三百二十六章 大清洗與大洗牌第七十章 致命一擊第三百一十章 從禁衛軍下手第二百四十章 就是要鬧大第二十章 立憲狂潮上的危險衝浪者第五十四章 延遲炸彈第一百六十四章 血色之夜第八十四章 戰爭真諦第一百四十四章 有法可依第一百四十四章 有法可依第二百七十五章 脣槍舌劍第三百一十八章 中山談話第六十七章 欽差大臣第一百七十章 口水戰第二百二十七章 江寧不寧靜第二百一十五章 佈置第六十九章 持續發酵第三百三十六章 組建軍部第八十三章 困難模式第三百三十八章 交權第二百五十二章 合併與拆分第二百一十七章 晉見隆裕第三百四十二章 快宣良卿來第一百五十七章 一巴掌第三百一十五章 平定張勳第三百二十一章 劇變之夜第三百二十七章 最後的對話第二十六章 帝國如斯第六十章 特務頭子第一百零五章 爛攤子第三百二十一章 劇變之夜第一百七十七章 憤怒的載灃第三百零二章 脅迫第六十七章 欽差大臣第二百七十九章 胡漢民第二百零七章 扶不起的鐵軌第八十八章 落幕第二百零一章 神逆轉第一百三十八章 蓋房子理論第一百四十一章 迴應第一百六十七章 開院在即第三百二十四章 歷史由我來書寫第一百二十七章 陰謀陽策第二百七十四章 金融武器第一百七十一章 搶班奪權第二百七十六章 樑良密話第二百三十四章 上海泡沫第一百五十二章 赦免康梁第一百三十四章 偷拍事件第七章 攝政王的意志第二百二十九章 雙喜第二百八十二章 一攬子計劃第六十章 特務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