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改組軍諮處

分割陸軍部的權力,葉開想到的第一個方法就是改組軍諮處。

成立之初的軍諮處僅僅是一個負責軍事外交禮儀的部門,作爲陸軍部的一個下屬機關,軍諮處的作用是可有無可無,地位更是微不足道,而葉開要做的,是使軍諮處徹底脫離陸軍部的直接管轄,並且在此基礎上,逐步擴大它的職能和權限,進而組建成一個全新的部門,最終升格爲中國版最高參謀部的軍資府,到那個時候,無論是職權上還是人員上,軍諮處都有了和陸軍部掰一掰手腕的資本。

按葉開的話說,他心目中的軍諮處,不是附屬於某個部門的寄生器官,而是獨立自主的叢林食肉者,最好長滿尖牙和利齒。

既然沒有辦法一下子達到架空陸軍部到目的,葉開自然要步步爲營,好好謀劃一番,他要在這個幼生的部門上烙印上自己的印記,然後抽絲剝繭般的將原屬於陸軍部的權力轉移過來。

當然,葉開的計劃還不僅僅止步於此,在一步步壯大自身的的同時,他還要極力削弱陸軍部的權力,避免後者進一步做大,進而威脅到軍諮處的地位,最好能使軍資府正是發揮作用之前兩者處於一個相對平衡的地步。

作爲帝國最高軍事機關,陸軍部的權限實在龐大的有些可怕,在合併了兵部,太僕寺,練兵處之後,陸軍部一躍成爲整個國家名義上掌管全國武裝的實權部門,並且,它還有直接指揮京畿北洋軍一,三,五,六鎮的權力,要兵有兵,要權有權,堪稱清廷第一權力部門。

權力的過分集中,特別是由矛和盾牌組成的軍權,都會讓每一個位坐在最高廟堂的統治者感到如芒在背,畢竟,劍如果磨得太鋒利,總有一天會割傷自己,即便始終裝在劍鞘裡也會讓人隱隱忌憚。

載灃不會不明白這個道理,實際上在軍權問題上,載灃的意識不可不謂之敏感和先進,在早年德國訪問期間,親王亨利二世就親自向載灃傳授了君主制帝國強盛的秘訣,那就是皇族掌兵,只有將開啓暴力機器的鑰匙永遠的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皇室才能免於野心家和權臣中間淪爲擺設,也正因爲如此,剛一上臺馬載灃就不停蹄的組建皇家禁衛軍,任命自己的親信毓朗和七弟載濤爲軍隊首腦,六弟載洵爲海軍大臣,在涉及到軍權的問題上,但凡是有利的見解,他都會大開綠燈。

所以當這份改組軍諮處的奏摺出現在載灃的案頭前,葉開並沒有遇到太大的阻力,具體的機構配製乃至人員編制都輕鬆通過。

當然,有一個問題,葉開還是在奏章裡有所保留,有必要當面陳述。

弘德殿,沒有陸軍部裡那種劍拔弩張的生硬氛圍,這座皇家的大殿內處處洋溢着古典威嚴的皇家氣息。

此刻,站在載灃面前的,沒有鐵良,沒有毓朗,甚至沒有載濤,在軍方的所有高層中,只有葉開一個人,這一不合常理的交談規格無不向人證實着,他的角色已經不同於一般的軍官,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他已經成爲載灃的幕僚之一。

相比於鐵良,葉開的政治色彩並不濃厚,相比於毓朗,葉開的身份更爲低調,同樣,與載濤相比,葉開也有知兵實幹的優勢,提拔這樣一個不起眼的人,載灃不用擔心前者野心會膨脹到威脅自己的地位,然而,這一切充其量只是他的一廂情願。

“你的摺子,本王看過了,這個建議提的不錯。”攝政王點着頭應允,奏摺裡的內容很詳細,實際上葉開花了足足一個晚上,纔將這份軍諮處策劃編纂完成,可見他是極爲看重。

“軍諮處這事,還有什麼要講的嗎?”載灃將摺子合上。

“啓稟攝政王,臣以爲籌建軍諮處應該派遣一位信得過的大臣去總理。”涉及到人選的問題始終是個敏感的問題,這也就是爲什麼葉開沒有在奏摺中明說的原因。

“軍諮處既然有你提議,那軍諮處管理大臣就由你來兼任吧。”

葉開沒有想到載灃會提出讓這自己去擔任這麼重要的職位,一時間有些微微發愣,當然,這是不是一種考驗,葉開就不知道了。

“臣既無資歷,又無權威,攝政王應該挑選一位信得過的親貴大臣,最好是宗室。”想了想,葉開還打消了自己擔任軍資大臣的念頭,以葉開現在的身份地位,還沒有的走上前臺的分量。

“你覺得誰合適?”對葉開的推辭微微有些驚訝,載灃接着反問道。

“會攝政王的話,朗貝勒。”

“說說爲什麼?”載灃沒有點頭,他示意葉開接着說下去。

“朗貝勒擔任步兵統領數年,久在行伍,知兵善任,最重要的是,朗貝勒是皇族,對攝政王忠心耿耿。”葉開說的這幾條,樣樣正中載灃的心思,特別是有關皇族的那一句話,更是讓他深以爲然。

“毓朗是專司禁衛軍大臣,再兼任軍諮大臣公務似乎有些繁重。”想到了某些事,載灃還是有些疑問。

“回攝政王,練禁衛軍不過是得一鎮兵馬,而籌建軍資府,得的可是天下兵馬。”葉開悄無聲息的偷換着概念。

“攝政王放心,這軍諮處一事,事關重大,有朗貝勒在前,臣也定會極力輔佐之。”

要完完全全掌握禁衛軍,就要消除任何潛在的掣肘,葉開之所以提議毓朗充當軍諮大臣,就是用這種明升暗調的方式悄悄將後者調離,再者,軍資府,參謀部,這對整個軍方高層來說都是個新鮮玩意,毓朗尤豈能玩的轉,到時候,也便於葉開充當影子首腦的角色。

“就這麼辦吧,毓朗任軍諮處管理大臣,你爲首席軍資使,這軍諮處一定要辦好了。”權衡了一下,載灃最終下定了決心,拍板定案。

“這籌備軍諮處的事要不要知會鐵尚書一句,畢竟軍諮處原來可是隸屬於陸軍部,鐵良大人性格直硬,怕是有微詞。”

葉開的話看似不動聲色顧全大局,實則又狠又辣的對着載灃旁敲側擊,若是設立個部門看一位尚書的態度,還要你這個監國攝政王幹什麼,更何況鐵良和載灃之間已經在圍繞着最高權力的歸屬發生過爭執,這可已經是不能容忍的政-治-錯-誤,讓這麼一位心懷二心的權臣長期掌握軍權,終究不是權宜之計。

“不用!”載灃揮揮手,示意沒有必要。

“是,臣知道了。”

得到明確答覆的葉開趕忙謝恩,低頭的那個瞬間,他的嘴角綻放出一抹醉人的彷彿陰謀得逞後的微笑,既然載灃和鐵良之間已經有了信任裂痕,那葉開要做的就是在這個裂痕中塞上有毒雜質,在這一刻,葉開的目的暴露的淋漓盡致。

趕走鐵良,拿穩軍權,讓軍諮處和禁衛軍在沒有任何人的掣肘下,用最快的速度崛起成一支令人左右帝國航向的力量,在某種程度上,它的速度,決定了葉開的高度,至於發生在歷史上禁衛軍碌碌無爲,軍資府有制無權的事,葉開決不允許發生!

當軍諮處成立的消息第一時間傳到鐵良那兒,不知道這位脾氣火爆,性格直硬的陸軍大臣,又會有什麼樣的出格舉動?

“我的王啊,既然你下不了決心,那麼就等着鐵良自己犯錯吧,”轉身離去那刻,葉開在心中小聲說道。

第三百三十六章 組建軍部第一章 套上死亡發條的帝國第二百七十九章 胡漢民第二百九十三章 聯合審理第三百二十五章 塵埃落定未可知第二百一十八章 “忠心可用”第一百六十一章 禍起邊陲第三百二十二章 成王敗寇第十四章 軍機處暗流第三百一十六章 良帥“病危”第一百六十三章 屠戶本色第三百零六章 新軍第九鎮第二百二十章 汪先生第一百六十章 籌建武備廳第一百三十八章 蓋房子理論第一百六十七章 開院在即第一百八十八章 艱難抉擇第一百六十二章 進擊!撕碎獅子旗第一百二十七章 陰謀陽策第三百零一章 變通旗籍第一百二十六章 及時雨第八十二章 隱藏任務第一百零一章 慶那公司第三十六章 常系盔帶者勝第一百一十七章 軍機大臣第二百三十一章 浦東設想第六十八章 好戲得這樣唱第一百六十七章 開院在即第一百四十章 載灃的困境第三百三十四章 周公恐懼流言日第二百一十章 對抗第二百一十章 對抗第一百五十章 英國“媽”還是日本“爹”第一百五十章 英國“媽”還是日本“爹”第一百八十三章 推波助瀾第一百零五章 爛攤子第三十四章 下一步第九十八章 計策第二百八十章 毀黨造黨第二百八十四章 革廢南北洋大臣第七十六章 特殊警衛局端午閒話,隨便聊聊,兼回答書友的問題。第一百七十八章 局外人的動作第二百四十一章 抓捕行動第二百三十二章 上海道臺第二百四十九章 鐵軌下的老鼠第一百四十四章 有法可依第二章 皇家禁衛軍第四十一章 大太監的心思第一百七十六章 軒然大波第一百六十七章 開院在即第二百六十二章 對峙第八十二章 隱藏任務第二百九十一章 初試教育改革第二百三十四章 上海泡沫第一百四十二章 突破口(求首訂!)第一百七十四章 百密一疏第二百九十二章 辦學方針第一百五十七章 一巴掌第一百五十八章 無可奈何第二百六十一章 步步緊逼第二百一十四章 宗社黨第一百五十章 英國“媽”還是日本“爹”第九十四章 總督府的風聲第二十四章 將軍之巢第三百四十章 江寧城下的槍聲第一百零三章 騷亂第一百七十四章 百密一疏第三百四十三章 南北和談第一百五十六章 拔刺第二百零五章 君臣遊戲第八十四章 戰爭真諦第二百七十章 聯盟外交第二百七十八章 結束還是開始?第一百七十三章 人如蒿草第二百一十五章 佈置第十七章 北洋水師追魂曲第七十章 致命一擊第四十四章 軍營議事第一百一十六章 到京第一百八十二章 交易破產第一百二十九章 最後的救贖第三百三十九章 帝國將晚第二百一十七章 晉見隆裕第四十六章 局座第一百九十五章 對峙第五十三章 走鋼絲的大活佛第二百五十章 救濟銀第一百六十三章 屠戶本色第三十三章 兩個生意人第三百三十八章 交權第二百六十九章 緊急會議第二百七十章 聯盟外交第八十六章 突發情況第二百七十三章 逼迫與妥協第二百八十一章 經濟開發區第二百九十七章 江寧“上任”第二百四十九章 鐵軌下的老鼠第三百零八章 袁氏梟雄第三百二十五章 塵埃落定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