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 搶班奪權

事實證明,葉開的預測沒有一點錯,會議進行到了第七天,罵政府已經成爲一種常態,儘管有些說辭和言論根本就缺乏必要的邏輯,但議員的聲音仍舊佔據了整個會場,所有違抗這股聲音的人或事都被打上了大大的叉號,就像車印碾過的螳螂,再也不出一點辯白之語。

議員們之所有敢這樣有恃無恐,除了人多勢衆外,還有一個你無法拒絕的理由:我們是愛國公民,我們代表民意,我們出謀劃策都是爲了這個國家,有什麼錯?

不管有意無意,議員們抱着這種獨我無辜的心態,將徜徉在資政院裡的風潮越吹越歪,會議演變到了最後階段,幾乎形成了一個不成文的慣例,誰先質疑誰就是爲國爲民的勇士,誰罵的越狠誰就會贏得大家的掌聲,每每開會之時,一幫幫議員爭先恐後,大有明朝御史擡棺諫的“風骨”。

也就是在這股風潮的驅使下,幾部法律草案先後難產,大案要案層出不窮,諸如河南巡撫的“印花稅案”,廣西巡撫“欺壓諮議局案“,在會場內爆出一個個的小浪潮,在議員和政府特派員的辯論中,後者幾乎清一色的被扔在人民的對立面上,遭到了議員們的一致痛罵,只好夾着尾巴默默無聲。

不得已會議時限一再拖延,幾天內未處理的議案越積越多,望着手上的會議進度表,身爲資政院議長的溥倫簡直頭疼難忍,本來他也是一個開明立憲派,曾經遊覽歐美,對立憲制度的好處深信不疑,但坐在高處的議長席上,溥倫頭一次覺得這是一種多麼無形的煎熬。

這場會議已經不是他能主導的了。

身爲議長的溥倫尚且如此,那作爲幕後的掌權者載灃也多少有些焦慮,會場的風氣不可避免的傳到了他的耳中,除了焦慮外,一股濃厚的疑惑正縈繞着他,資政院不就是一個過渡機構嗎,怎麼竟幹起這些越權的事了?除了不能選舉內閣,修改憲法,比起真正的議會似乎也不缺什麼吧?

載灃想把它當成一個折中的花瓶,卻沒想到根本就是個火藥桶。

資政院和朝廷打起了嘴架,這和所有人的初衷都南轅北轍,悶了幾天後載灃不能再坐視不管了,他必須做些什麼,當然直接斥責議員顯然不現實,不過幸好手中還有正副議長這張牌,他告訴溥倫和主持會議的常務副議長,不能任由議員把議題帶偏,特別是不能越權,要他們嚴守議事秩序,必要時可以將某些帶頭人驅逐出場。

原本以爲萬無一失,但結果卻令人難以置信,載灃的命令到了溥倫那兒卻行不通了,他這位皇族老侄並沒有遵旨照辦,而是委婉的拒絕了。

儘管在資政院裡受足了氣,但溥倫還是在奏摺上回複道:“議員熱心愛國,本公身居虛位,不宜擅加侵擾,且議會與政府衝突歐美各國恆有,攝政王不足爲病。”總之,溥倫扭過來吊過去就表達了一個意思:咱大清不是要立憲麼,那歐美什麼樣咱們就是什麼樣,議員要說話就任他們去吧,我受點罪沒關係,許下的立憲招牌可不能砸了。

一盆冷水澆在了火頭上,後果可想而知,載灃在看到這封回覆的時候,心裡的火一下子竄了起來,你堂堂一個皇族貝子怎麼站到議員那邊了?儘管督促再三,但效果並不明顯,氣急了的載灃一怒之下將主持會議的副議長免了去,不但狠狠的敲打了一下溥倫,也算是給所有心懷2心之人一個警告,資政院不能任由一羣庶民把控,至少在國會正式成立前不能。

命令傳了下去,沒想到溥倫並不買賬,這次他乾脆也懶得說話,第二天就抱病不出,活脫脫的擺出一副“嫌我當得不好,議長你攝政王親自去玩吧”的姿態,載灃一時之下還真拿他沒辦法,更糟糕的是,這僅僅是個開始。

搶班奪權的特徵越來越明顯,資政院正朝着這個方向大步邁進,隨着議程的進行,它與政府之間的摩擦越來越大,弄得最後,資政院的質詢臺已經成爲官員們最不想來的地方,被一百多人合起夥來吐口水,簡直就是自虐。

當然這股風潮少不了載振和奕-劻的影子,他們守在資政院外,小動作卻是一個接一個,舉手投足間刻意擺出一副同情議員的面貌,雖然談不上主導會議的走向,但結結實實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很快,一股人爲製造的麻煩就撲向了這些身居高位的仕府大員們。

會議進行到了第團和氣這個詞依舊就沒在資政院裡出現過,在一番脣槍舌劍後,議程艱難的來到了這一個,審議憲政編修館提交的《反國家分裂法》。

桌子上人人都有一份草案文件,議員們正在緊鑼密鼓對的翻閱着,特別是某些敏感的字眼,會成爲反駁的好說辭,短暫的時間裡,質詢臺上的特派員戰戰兢兢。

“良公,你說這草案會通過嗎?”

坐在欽選議員席上,葉開和楊度兩人小聲嘀咕着。

“此案出自皙子之手,內容自然是無懈可擊,至於最終的結果麼....”

半天后,葉開搖了搖頭:“我也不得而知啊”

不得而知....葉開的一句話讓楊度心中翻騰起來,自從兩人上次議論過後,資政院接下來的走向,就和後者預測的驚人一致,這些天看了這麼多,也聽了這麼多,事情半身的面目已經分不清了,很多事不是明面上說可以就一定行。

“此法案針對邊疆外患,和前面的幾項法案風牛馬不相及,應該沒那麼多阻撓吧?”

儘管楊度這麼表態,但說實話他也拿不準,既有僥倖也有擔憂,心中藏着一份拿捏不準的忐忑。

反觀葉開卻很平靜,他沒有在接着討論下去,耐下性子等待結果。

“多說無益,皙子,咱們還是看看這幫議員怎麼表態吧。”

聽到這話,楊度也不再多說,案子搖了搖頭,把目光擺正到了前面。

第一百二十四章 漁人之利第一百八十七章 召集第十二章 卸妝時刻第三百三十二章 中俄密約第二百二十九章 雙喜第三十八章 情報至上第七十二章 比罷免更重要的事第一百零四章 罷免第一百七十五章 風雨欲來第四十九章 遠眺喀爾喀第二十三章 鐵王爺的怒吼第二百零四章 推舉第二百八十一章 經濟開發區第三百零二章 脅迫第一百四十五章 到人民中去第二百二十九章 雙喜第三章 凜冬將至第一百五十六章 拔刺第三百零二章 脅迫第二百一十八章 “忠心可用”第八十二章 隱藏任務第一百零五章 爛攤子第二百六十八章 招商引資第一百三十一章 舊時代落幕第二百三十九章 緊急狀態第二百零四章 推舉第七十三章 水晶狐狸第五十五章 汝爲何而戰第二百一十七章 晉見隆裕第三百二十四章 歷史由我來書寫第一百六十四章 血色之夜第二百八十四章 革廢南北洋大臣第二百二十四章 目標,上海!第二百四十八章 商屠第一百零九章 新聞發佈會第二百七十二章 談判死結第三十八章 情報至上第一百一十八章 獅子大張口(求收藏啊)第五十六章 記住你是一名軍人第二百七十四章 金融武器第一百零一章 慶那公司第二百八十七章 拜訪虞洽卿第四十六章 局座第一百六十七章 開院在即第二十六章 帝國如斯第三百三十二章 中俄密約第二百五十一章 奕-劻之怒第一百九十五章 對峙第一百零四章 罷免第三百三十九 驚天大案第六十四章 兩難的御史第二百七十一章 兩樁交易第一百三十五章 決裂第一百六十七章 開院在即第一百七十三章 人如蒿草第二百五十三章 新貨幣制度第二百七十一章 兩樁交易第二百五十八章 得病第十六章 處境尷尬的候補太后第二百五十一章 奕-劻之怒第六章 殺還是不殺?第一百二十八章 政治雛形第一百四十八章 憲政編修館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中國,絕不允許分裂!端午閒話,隨便聊聊,兼回答書友的問題。第一百七十六章 軒然大波第二百零八章 奕-劻的煩心事第三百零三章 葉開式辦案第一百一十九章 反擊第一百八十五章 狂風漫卷第一百一十六章 到京第二百零一章 神逆轉第二百二十五章 江寧將軍第一百四十二章 突破口(求首訂!)第一百三十八章 蓋房子理論第八十六章 突發情況第二百七十五章 脣槍舌劍第一百七十三章 人如蒿草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中國,絕不允許分裂!第五十七章 最好的禮物第二十四章 將軍之巢第二百一十二章 囑託第一百六十四章 血色之夜第三百四十三章 南北和談第一百四十五章 到人民中去第二百二十八章 鴿子第四十五章 畢業生們第二百九十一章 初試教育改革第二百二十四章 目標,上海!第二百零四章 推舉第一百三十三章 被坑的奕-劻第五十八章 宴席上的招攬第二百八十九章 革命風潮第二百一十二章 囑託第九十章 授勳大會第二百五十六章 暴風八月第二百一十六章 敲定第一百九十七章 誰是議長第一百二十二章 善耆插手第五章 御前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