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9節-帝都之圍

無論是天宮,還是五宮七宗,對於天邪教在大武朝京都天京的暗中佈置,目前仍然一無所知。

要怪就只能怪前者纔剛剛佈置調查眼線沒多久,大部分還是基於皇家秘情司的舊底子,而後者眼高於頂,根本不屑於將目光投向市井,造成了密切聯繫羣衆的天邪教有了可趁之機。

現在再想要亡羊補牢,恐怕爲時已晚,不過謝天謝地的是,李小白培育出了信蜂,能夠即時將消息傳遞萬里之外,捧着信蜂盒子的人無不小心翼翼,顯然已經意識到了盒中那隻小小的蜂兒竟然擁有無比巨大的價值。

保密局與皇家秘情司動用了在天京的全部力量,探子們不惜暴露身份,傾巢而出,明查暗訪,遍索帝都內外,朝廷的緹騎甚至衝到了城外二十里,往更遠的地方展開調查和搜索。

一直在完善中的帝都護城法陣隨時準備激活,得到消息的滿朝文武齊聚太極殿,好在他們的心臟已經久經考驗,已經變得堅韌起來,短暫的吵鬧很快被女帝之威鎮壓,滿殿上下忐忑不安的等待着來自於四面八方的消息,少不得草木皆兵與風聲鶴唳。

雖然天京城內沒有貼出榜文告示,但是官有官路,民有民道,市井小民總有自己的消息來源,漸漸察覺到城內如臨大敵的緊張氣氛。

就近的十幾個鎮子直接張貼疏散通告,不過作爲東土最繁華的城市,大武朝的朝廷想要疏散帝都天京城內的百萬人口,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民間各種小道消息,路邊社新聞四起,各城門的水陸通道便先亂作了一團,城外的人想要進來,城內的人想要出去,有限的城門出入量很快變得不堪重負,堵的水泄不通。

在不得已的情況下,出入帝都的城門限制爲單向,只許進或者只許出,使得擁堵的情沖服稍稍得到緩解,但是依然給帝都日常帶來了不小的影響。

爲了安全起見,皇家秘情司指揮使甚至提議女帝帶着朝中大臣,由秘道躲到城外暫避,待危機過後再重新回來。

不過爲了讓朝廷上下安心,天京城內的百姓有主心骨,能夠井然有序的展開撤離,香君女帝當即嚴辭拒絕,甚至時不時走上皇城的城牆,好教這滿城帝國子民知道,他們的帝王與自己同在,哪怕是再兇惡的敵人,也會一起面對。

這一招效果立竿見影,看到女帝陛下依然留在城內,滿城驚惶不安的百姓們很快心定了不少,再加上皇家秘情司對於那些趁機造謠生事和爲非作歹的傢伙毫不留情的痛下殺手,讓某些人重新想起這位女帝陛下曾經是踏着鮮血和滿地亂滾的人頭登基的,暗中推波助瀾的街頭宵小很快消失了絕大多數,市井重新平靜了下來,只有那些不開眼的傢伙還在往皇家秘情司的屠刀前作死狂奔。

爲了儘快發現天邪教的蛛絲馬跡,幾乎每隔半個時辰,暫時無條件共享情報的保密局與皇家秘情司便要同時向香君女帝和正在往天京趕來的李小白彙報最新進度。

天邪教教主離去之前留下的話並不是恐嚇,最令人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

帝都天京以西五十里的金水河內出現大量的詭異邪獸,西南方的陵山深處,莫名出現了上萬頭邪獸,北方丘陵地帶,莫名出現了一個個地坑,許多邪獸破土而出,誰也沒有想到,這些邪獸竟然能夠一動不動的藏身於地下,看樣子也不是一天兩天了。

緊接着大武朝三十六道,皆有邪獸的身影出現,它們一現身便毫不遲疑的往天京而來,三五成羣越聚越多,有官府衙役和府軍士兵試圖圍剿,結果傷亡慘重,完全沒有任何阻擋能力,一些術道中人也參與了阻擊,但是敵不過邪獸數量太多,終究還是收效甚微。

甚至連西北方的風玄國和北方荒胥國境內都出現了邪獸,最遠處的的東夷扶桑島國亦有成千上萬頭邪獸衝向大海,試圖泅水西渡。

一時間天下惶惶不安,天邪教這一次真的將自己全部家底都拿了出來。

壞消息一個接着一個傳來,當邪獸越聚越多,開始漫山遍野的時候,許多人族城鎮開始無可避免的遭殃了,所過之處,人畜皆無,全部都進了飢腸轆轆的邪獸腹中,甚至有一個方圓百里的小妖域也未能倖免。

位於琅琊天內的天宮緊急出動,派出了三百多個引靈境和初識境的術士,一千多個聚氣境和鍛體境的武者,年齡最小的只有十一歲,最大的有五十多歲,天工院和丹房所有人手全部出動,攜帶了大量物資搭乘二十餘艘交通型機關舟,趕往大武朝的帝都天京。

這是天宮僅有的力量,因爲遠在海外的李小白一個命令,全部動員起來。

術道宗門由於主要力量都在萬里之外的瀛洲仙山,缺乏主事之人拿主意,再加上從骨子裡一直對天宮防了一守,便以各種理由推諉,對傳過來的召集信函不聞不問,置之不理,一副各家自掃門前雪,哪家他人瓦上霜的冷漠。

雖然陷入被動,但是以東土第一大國,同時也是第一強國的底蘊,大武朝就像一臺龐大而精密的機器開始全速運轉。

當坐鎮天京的雪域神鵰雪娘帶來京畿一帶已經被邪獸羣包圍的消息,而且邪獸數量成千上萬,天京城內的大半禁衛集體出城,將未陷入邪獸侵襲和包圍的城鎮鄉村內居民轉移到帝都,同時儘可能的收攏所有糧草等物資,運往帝都,以應對即將到來的危機。

然而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故土難離,仍有不少心存僥倖之人,甚至有一些百姓私自躲藏起來,不讓禁衛們找到,再加上各種罈罈罐罐的不捨,轉移工作十分遲緩,每天都有逃亡不及的百姓葬身於邪獸之口。

直到逃亡的人羣越來越多,許多不以爲然和心懷僥倖的人終於開始察覺到不妙,無需帝都禁衛們催促,自動揹着細軟糧食和所有能夠帶上的東西逃往帝都,由於攜帶的東西過多,路邊隨處可見被拋棄的各種傢什,此時卻無人去撿拾。

出城的人越來越少,進城的人越來越多,原本就是當世第一大城的天京,隨着無數百姓的涌入,立刻變得人滿爲患,連平時人跡罕至的小巷子裡都擠滿了來自於天京附近的百姓。

體恤百姓不易,女帝下旨,達官顯貴們紛紛貢獻出自己的產業,平抑物價,所有的房屋儘可能開放給涌入城內的百姓,避免讓他們陷入風餐露宿的窘境,接收百姓的不僅僅是現成屋舍,還有臨時搭建的帳棚和窩棚。

甚至若是有必要,皇城也做好了開放的準備,儘可能的提供遮風擋雨的容身之處。

大量人口平空增加,不啻於給帝都的日常生活物資帶來了極大的負擔,糧商們不敢趁機擡價,因爲每一家店門前都站着十名士卒,糧倉也被強行軍管,任何囤積居奇,發國難財,牟取暴利的行爲,只有一個下場,滿門抄斬,家產沒收。

女帝陛下足以教任何一個敢與朝廷作對的傢伙全家重新投胎做人。

從四面八方而來的邪獸羣似乎只是爲了將人口趕往帝都天京,當形成了水泄不通的包圍圈後,推進速度便不緊不慢起來,給了許多百姓逃往帝都的寶貴時間。

第二日上午,突然從海外返回的第一支術道援軍抵達了帝都天京,出人意料的是,他們非但沒有協助天京消滅那些邪獸,反而莫名其妙的去攻打城外的鬼谷崖。

由天然迷林包圍的鬼谷崖曾經是女丹師嚴笑的異草培植地和煉丹房所在地,現如今是天宮位於帝都城外的一處重要據點,不再是幾間尋常瓦房,而是亭臺樓榭,一派修仙勝地的氣象,由於靈氣匯聚,作爲一個術道小宗門的山門所在也毫不爲過。

氣沖沖從瀛洲仙山回到東土大陸的驚雁宮諸人在宮主普羅神尊的帶領下,直撲鬼谷崖。

一通法術轟了下去,將空無一人的房舍全數夷平,連外圍的天然迷林也被毀得一乾二淨。

似乎還有些不解氣,普羅神尊將原本煉丹房地下的地火引了出來,將一片仙家勝地燒得濃煙滾滾。

“哼,沒了山門,看你們天宮還怎麼立足。”

失控的地火徹底毀了這處靈氣匯聚之地,沒有找到機關舟建造地和那些原墨門弟子,普羅神尊頗有些遺憾,或許是狡兔三窟,並未藏在這裡,但是將天宮的“老巢”毀掉,也能稍稍收回一些利息。

很顯然,這位術道頂尖宗門的宮主,把鬼谷崖當成了天宮的山門所在,一個新立宗門能夠擁有這樣的地方已經算是不錯了。 шшш▲ ttκǎ n▲ C 〇

剛剛做完這一切,正欣賞着自己的成果,一道巨大的身影掠過普羅神尊頭頂上空,狂風捲過,陰風陣陣。

不知何時,圍向大武朝帝都天京的邪獸羣突然分出一部分,直奔鬼谷崖而來,發現這個情況的驚雁宮術士失聲驚呼道:“那些邪獸圍上來了!”

“嘎嘎!”

天空中傳來刺耳的尖叫聲,那是一頭體形龐大到難以想像的巨禽,撲扇着兩對赤色巨翼,正以遮天蔽日的威勢在驚雁宮衆術士頭頂上空盤旋,投下了一大片陰影。

“這是什麼鬼東西?”

普羅神尊皺起了眉頭,他並沒有在對方身上看到半點兒妖氣,身周環繞着許多刀嘴飛蝠邪獸,顯然也是邪獸之一,而且是非常強大的邪獸。

他突然有一種不好的預感。

-

第587節-懾服第287節-深夜笛聲第641節-獻祭之陣第64節-商隊第108節-所謂俠義第440節-洞府破陣第18節-遇妖第369節-妖災席捲第181節-挑釁第526節-機關舟的設計第177節-皇宮裡的代理人戰爭第323節-聖廟第8節-老李飛刀第555節-破境第546節-家宴第409節-征服第15節-好評第516節-開山立宗第19節-妖火焚第563節-術道迴應第358節-攻城第30節-後發制人第103節-襲殺第268節-軟禁第57節-戰利品第75節-圍攻第256節-滅門第151節-國公府課業第126節-大事第54節-歸營第401節-取鎮第516節-開山立宗第381節-追入妖域第201節-蓮開四十九第632節-解圍第497節-鑄器第33節-冒充“凡人”第192節-炒米糖第597節-三策第443節-擒拿第441節-自立門戶第47節-傷毒第133節-香君第105節-闖山第531節-蜂語第503節-狹路第452節-損失成員第569節-觀察點第363節-欺負鼠妖第7節-凡人之怒第524節-蜂王第61節-誰的末日第316節-各取所需第431節-大收穫第370節-錢貨兩訖第96節-殺生第229節-最後一課第45節-亂局第249節-地下河第372節-捨身煉體第194節-借地第435節-離劍之氣第531節-蜂語第201節-蓮開四十九第327節-銀絲蛇王第465節-爭奪第566節-走着瞧第569節-觀察點第345節-索要妖女第129節-皇儲第94節-火燒小林寺第350節-義無反顧第628節-待戰第535節-支持第474節-敬酒不吃第632節-解圍第550節-驅逐第372節-捨身煉體第525節-信蜂第315節-交易第81節-索債第457節-蠻部異動第607節-狄霜來臨第323節-聖廟第479節-四隻獸將第569節-觀察點第581節-初戰告捷第86節-入城第608節-交易第70節-吞匪第8節-老李飛刀第588節-操練第550節-驅逐第309節-清蘭城第163節-烤爐第617節-模型第55節-戰術士第17節-妖女的良心第211節-打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