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功高震主

接下來兩日,沐曼華、七奶奶與沐容都沉浸在制荷葉茶的快樂之中,明珠島的丫頭們每日一早就去湖上採荷葉,整個小島上連空氣都是荷香味兒。

沐容有老太君送的廚娘,做荷葉粥、蒸荷葉肉、荷葉飯,變着花樣,大多是沐容想出來的做法,廚娘照着她說的做,一做出來就受到七奶奶稱讚,沐容又令阿碧、夏香給老太君、二太太、三太太、二奶奶屋裡都送上一份去。

這日,阿碧帶着夏香與沐曼華的侍女往後宅又送了幾份荷葉魚去,這魚是從白蓮湖上撈上來的,照着荷葉肉的法子做成了荷葉魚。

阿碧一進明珠閣,臉上掛着喜氣,欠身道:“七奶奶、九姑娘、十二姑娘,有兒郎姑娘們抵家了。償”

沐容問道:“是十四郎和十六姑娘?”

夏香有些意外,“姑娘是怎麼猜出來的。攖”

沐容答:“他們二人跟着二老爺在任上,定是一道啓程回家的。”

阿碧不是說了“兒郎姑娘”,自是他們先抵家了。

夏香揚了揚頭,“那姑娘再猜猜,十五姑娘是否抵家了。”

沐容望着阿碧,她笑得柔和,自從沐容恢復的神智,阿碧見誰都是樂呵呵,自己奶大的姑娘能幹有出息,連她也覺得面上有光。

夏香閃着眸子:這回可不好猜了吧。

沐容扭頭問沐曼華,“十二妹妹也猜猜,我們就猜十四郎兄妹與十五妹妹是幾時回來的?”

沐曼華道:“我又不是神仙,可沒能掐會算的本事。”

沐容勾脣,對夏香招了招手,“你們手裡捧着盒子、包袱都是給我們姐妹的?”不等夏香回答,沐容道:“十四郎、十六姑娘是昨兒夜裡抵家的,十五姑娘則是今兒一早抵家,夏香,我猜得可對?”

不僅是夏香,就連阿碧都驚呆了。

沐家的九姑娘這也太會猜了吧。

沐曼華看着幾人的表情,她的侍女笑道:“九姑娘猜得可真準。”

沐曼華很是激動,拉住沐容就問:“九姐姐,你是猜的,爲什麼連誰回來,何時回來都能猜出來。”

沐容啓開一個盒子,“二叔在寧河爲官,寧河盛產枸杞,十四郎、十六姑娘回家,二叔定會讓他們帶些寧河土儀。世上枸杞多,但一等枸杞卻極少,像這種粒粒飽滿,大小勻換的就更少了。我一瞧夏香捧着裝枸杞的盒子,就猜是十四郎與十六姑娘抵家。”

兩位沐家子孫歸家,自是要給家裡帶些土儀作爲禮物,不在其貴重,只在其心意。

沐容望着外頭,“三叔在南安爲官,南安是西涼國少有的富庶之地,又有西涼果疏之鄉的美譽。你看乳孃提的幾隻果籃,裡頭的水果又新鮮又有光澤,可見一路上是小心呵護才帶回家的,從南安到晉陽路途可不遠,櫻桃、蜜桃都不是晉陽能產的,定是從南安帶回來的。

十二妹妹摸摸這蜜桃,是不是涼悠悠的,這與井上湃過的不同,那是寒,這是觸手即涼,有一種清晨的味道,所以我猜十五姑娘是今晨歸家。再說這枸杞,雖是乾貨,卻沒有水果的清晨涼意與晨鮮味道,那自是昨晚抵的家。”

聽她諉諉道來,衆人佩服不已,她們誰也不曾留意的細節,沐容就注意到了,從二老爺、三老爺之地的土儀,再從溫度上就能判斷出來。

沐曼華連連道:“十五妹妹、十六妹妹抵家,我們要不要去找她們玩?”

“自是要見的,但他們趕了數日路,卻是要小息兩日的,先讓丫頭們送些精緻的吃食去,待她們歇好了,我們再去尋她們玩鬧也不遲。”沐容擱下果籃、盒子,對冬香道:“你與廚娘說,今兒的物色菜式再加兩份,一份送給十四郎、十六姑娘,一份送給十五姑娘。”

沐曼華道:“九姐姐送了吃食去,我送什麼?”

“你不是會女紅,自家兄弟姐妹,你送他們一人一隻荷包也是使得的,待日後他們瞧着荷包,就能憶起你送的,不比我送的吃食差。”

姐妹們相聚,自又是熱鬧一番。

天氣逾加炎熱,沐芳華、沐秀華與十五姑娘沐娟華、十六姑娘沐菲華亦都陸續遷到明珠閣避暑,人多了,姑娘們越發熱鬧起來,除了沐容的閣樓,東西廂房裡也都住了姑娘侍女們。

*

夜,狂風大作,蛙鳴陣陣,一陣悶熱後,一聲響雷,豆大的雨滴落下。

沐娟華、沐菲華到底年幼,這會子站在院子裡,伸手興奮地大喊:“吹風下雨了,天轉涼了!”

沐芳華輕啐一聲:“十六妹,快回屋,小心被嬤嬤瞧見,回頭該說你沒規矩。”

沐菲華吐了吐舌頭,提着裙子進屋子。

沐娟華見沐菲華不敢玩鬧,頓失興趣,也乖乖回了屋裡。

沐秀華頗有些長姐的樣子,輕聲道:“家裡規矩重,你下次可不敢大喊大叫,若被母親和長嫂瞧見,少不得又要挨訓斥。”

許是前幾日太熱,這日入夜下了一場雨,明珠島上格外涼爽,姑娘們睡得逾加香甜。

睡到近四更天,沐容聽到涼榻下一陣叩響,移開機關,紫嫣在裡頭衝她招了招手,她確定無人留意,跳下密道,往東一轉,就有一個約有十幾坪的小密室,往南是一條僅供人爬行的密道,往東則有一條可供人站立行走的密道。

沐容第一次進到裡面,這些天,她一直知道入夜後有弟子在裡面挖掘密道,沒有很快就挖了個密室出來。

紫嫣道:“密室早前原想建在沐家後宅,可沐家守衛太嚴,容易打草驚蛇,最後才決定建在明珠島下。穿過湖下面挖了密道,因湖水之故,下面的土太過溼潤,不宜修建,只能勉強挖出一條爬行的密道,還是選了離明珠島最近的距離,約有近二十丈遠。”

明珠島南邊,隔湖相望建有一座八角賞荷亭,南邊往岸行去,不到二十丈的距離,這密道就建在那下面。

時間長了,沐容不需問,紫嫣也猜到她心中的疑問。

沐容道:“這條密道有多長?”

“和以前一樣,與我們在晉陽的壇口相連,沐府除了明珠島有兩個出入口,後宅亦有兩處,一處在果林,另一處則在沐家老祖宗住的木屋內。這是整個晉陽密道圖。”紫嫣遞過了一張圖紙。

沐容細細地用手指在圖紙遊走了一遍,這張密道的佈局瞭然於胸,將晉陽壇口、晉國公府、沐氏族中的祠堂、明珠島等連接起來。

沐容記下了密道地形,將圖紙還給了紫嫣,問道:“你找我有事?”

紫嫣看着密道牆上掛的簡易地圖,用手一點:“百業樓主親自出馬與北齊朝廷進行了接觸,作爲大禮,將蕭策已被大周正統帝秘密毒害的消息告訴了北齊,並將大周的計劃告訴了北齊蕭皇后,已暫時與北齊結盟。

只是,新的難題來了:副宗主、各位樓主、堂主與先生謀士們意見不一,北齊準備攻破滄州,自滄州一路往南,奪佔豫、徽之地。我們未名宗當從何下手成了難題,大哥的意思在洛城起事,原因很簡單,洛城是我宗門的駐地,若得洛城,我門就有進可攻,退可守;申半仙則提議先佔陳留城,往西南之地可進一步奪佔利州,從利州白龍河往北再佔南安,如此蜀、黔之地可收入囊下;二哥則道,應從南方着手,比如閩地一帶……”

沐容有一種:手下太得力,她幹活不着力的感覺。她只是拍板,而鐵龍等人就將宗門的事務處理得極是得體。

說兵法戰略,她沒有太多的才能,但當初曾與白真、悟明大師奕過棋,在何處下手着實關鍵。

洛城的確是未名宗的駐地根基。

那裡建的是房屋,但沐容更看重的是人。

沐容微微凝眉:“昔日夜大哥選基建造未名莊,就曾擬建於洛城綠林寨與蜀中兩地……”

“無論是照申半仙的意思,還是照二哥的意思,弄不好就要捨棄洛城的未名莊,建造起來不易,一旦我們起事,就會暴露未名莊的基業,若失了根基,就太過惜。未名莊是大哥一手建造的,這也是他放不下的原因。二哥以爲,只要所有弟子拆出未名莊,保人爲首,獲勝爲目的。”

沐容明白紫嫣的意思。

北齊與百業樓樓主結盟達成共識,約定同時發兵攻打大周。

趙國與代國的戰事正進行得如火如荼,大周是站在代國這邊,如果代國被趙所滅,勢必要增長趙國的國力,屆時,大周未必能制扼趙國。

一旦,北齊與未名宗發兵攻周,就能緩解趙國的壓力,成爲趙國吞食代國。

沐容不解地道:“我們要起事,爲何要用未名宗之名,在太弱小之時,就得隱藏自己的真實實力,待自己強大之時,再露出後招也不懼。”

只要他人不知,攻打大周城池的是一個江湖門派,洛城未名宗就不會有任何危險。

紫嫣眼睛一亮,爭執幾日的難題,被沐容就這樣輕輕鬆鬆就給解決了。然而,只片刻,她露出幾分難色,一開始,大家想的都是讓未名宗一戰揚名天下,就沒想過放下名聲,反而是沐容的這個主意是最穩妥的法子。

“自來做大事者,需得師出有名。名不正,則言不順,不能以江湖門派而動,在大周境內討賊,當以大周人的身份行事,先令門中文士寫《征討昏君檄文》,給大周正統帝定下罪名,繼續與北齊接洽。宗門暗中練兵,蓄勢待發,不動則罷,一動就必須成功奪下陳留城,再讓謀士們商量法子,爲後續之事做好謀劃與打算。旁人走一步看一步,而我們,必須走一步看三步。”

紫嫣問道:“三種法子,主子以爲哪種可行?”

“申半仙的主意不錯,一旦成功,鎮住陳留、守住利州,就能關門收復蜀、黔二地,這兩地雖然不如江湖富裕,卻足可練兵。”

三國時候的諸葛亮,不就選擇了入蜀以待時機,靜候機會一統天下,只是,他沒等到這個機會。

紫嫣應答一聲“是”,爲難地道:“此乃大事,還得勞主子寫信告訴大哥,只是大哥、二哥與衆人一直盼着主子早回宗門主持大局。”

沐容也很苦惱,“你當我不想離開?”

當初,她是沈容時,就謀劃趁機離去,突然變成了沐容,這不是她預料的,什麼叫人算不如天算,她就是最好的例子。

“只要主子想離開,晉陽壇口所有弟子都會襄助主子。”

沐容擺了擺手,“不急,最遲在九月前我就會回宗門。蕭策死了,我總覺得涼帝要對我父親與沐家下手,在涼帝動手前,我會離開。你先與我說說外面發生的事。”

紫嫣應答一聲“是”。

北齊蕭皇后雖然得了未名宗說的消息,但她還是不大相信蕭策已死,而是動用了影衛之力,讓大周的細作徹查蕭策生死之事,未名宗得到的消息是真,他們不怕蕭皇后細查。

紫嫣道:“北齊與西涼接壤邊城已有撤兵之兆,八天前,北齊撤離十五萬人馬,是以三萬一隊,暗夜突然撤離。西涼選用張揚的方式,令飛龍元帥領二十萬雄兵班師還朝。

北齊撤兵,是爲了一力攻打大周,照理蕭策已死,北齊無可用的統帥,可這次行事卻雷厲風行,倒也以前不大一樣。我們的弟子從北齊傳回消息,說近來北齊朝堂的局勢頗有些奇怪。過去幾年,蕭皇后執堂朝政,重用蕭氏一族,可幾日前,突然重用了宇文皇族的南院大王、北院大王兩位,這二人皆是北齊皇帝的堂兄弟……”

沐容沉聲問道:“你是說北齊朝堂生變?”

紫嫣點頭,“張老儒、申半仙等謀士也覺得奇怪,北齊原是重用蕭氏一族的,突然間讓宇文皇族的兩位親王的南院大王宇文基掌了兵部,此人自幼習武,最喜殺戮,手段狠辣。而蕭氏皇族中稱爲北齊皇族才子的北院大王宇文楚掌了吏部。北齊六部官員在幾日之間都遭遇重新輪換,而換人之時,蕭皇后稱病。”

這是什麼狀況?

前世裡也沒發生這種情形。

蕭皇后因有最得力的兄弟蕭策相助,雖是女子,卻御筆掌控百官生死,更手握兵權,勢力,怎的突然間北齊朝堂官員換人。

沐容皺着眉頭,這到底是哪裡不對?她眯了眯眼,突地腦海裡電光火石般地掠過一種可能,“鬼醫淳于瑾與沐十郎失蹤有兩個多月了。”

紫嫣抱拳問道:“主子可要弟子尋找二人蹤跡?”

沐容擺了擺手,“北齊太后並非北齊皇帝的親生母親,不問世事多年,孃家一族,早被北齊皇帝給壓得差不多,族中子弟最高的官位也只五品知州。蕭皇后手握乾坤,在北齊能制住她的人可不多,除非有一種可能——北齊皇帝重掌朝政!”

“北齊皇帝已病多年,自從當年在沙場負傷中毒,腰身以下動彈不得,只用名貴藥材吊着一條命,是個半死之人,一日之中有大半時間都處於昏睡之中……”

“但若他的病,好了呢?”

紫嫣呆呆地看着沐容,難不成真是北齊皇帝康復。

這位皇帝當年可是鐵血手腕,是個雷霆人物。

沒有了蕭策,北齊若擁有一個健康皇帝,天下的局勢只怕要變了。

紫嫣不解地道:“北齊皇帝康復,乃是北齊幸事、喜事,爲何要隱而不發,有隱瞞壞事、喪事的,像這樣的……”

“趁人不備,奪奇制勝不是更好?”

蓄勢待發,隱瞞不露,一擊即中,北齊皇帝自有盤算,否則如何解釋他康復之事。

就在紫嫣與沐容議事之時,沐家也發生了一件大事。

*

老太君的慈寧院。

二太太、三太太、沐二郎靜坐兩側。

老太君從盒子裡取出一封信,屋子裡只餘了心腹婆子服侍,婆子接過信,遞給了沐二郎。

信是沐元濟寫回來的,是一封八百里加急的密函家書。

沐二郎驚道:“北齊與西涼結盟,簽定三十年內互不侵犯合約。”

老太君點了點頭。

涼帝下旨,令沐元濟帶二十萬兵馬班師還朝。

北邊沒有戰事了,可大周與西涼接壤處的磨擦不小,但那塊兒是歸飛虎大將軍湯有爲掌管的。

老太君又從盒子裡取了一封信,“這是平遠候老夫人海氏寫給我的信,她說已派了下人來晉陽,特意來接容容去京城範家小住。”

沐二郎又接了這信,看完之後,面露疑色,而不安之色也越來越凝重,“海氏性情柔軟和順,心地善良,不問政事,以前來信,也只是打聽容容的事,可這次卻破天荒地與我拉家常,甚至還說了朝堂上御史彈劾元濟、元浩、元澤兄弟三人的事。範老三跳出來附議,說元浩貪墨,皇上已下令刑部、吏部、御史三司會審,要押元浩回京嚴查。”

二太太馮氏驚呼一聲“母親是說二老爺出事了?”丈夫是她的天,是她的地,是二房最大的支柱,雖然她還有兒子,她留在家中,也是爲了教子孝母,“二老爺怎會貪墨?他雖是上黨刺史,可從來沒做過貪墨之事,每年家中還與他捎去銀子,就是前不久,纔給他捎了十萬兩,他……他萬不會貪墨的。”

雷氏道:“欲加之罪,何患無詞。這是朝廷要對我們沐家下手了,我們沐家世世代代鎮守邊城,爲朝廷死了多少男人,現在與北齊議和,就要鳥盡弓藏!”

老太君悠悠輕嘆,“沐家忠心爲國,元濟還沒抵京,朝堂就變了方向。我已經傳話給元濟,讓他以身傷太多,體弱多病爲由,請辭飛龍元帥一職。希望如此,可以保沐氏平安。但我們,亦得做好準備替沐家保存血脈香火。”

馮氏連聲道:“我們都聽老太君的。”

老太君輕舒一口氣,功高震主,她一直在防,沐家行事已經很低調謹慎,可到底還是防不住帝王的猜疑,“容容是元濟唯一的骨血,但老祖宗離開之前曾留下話,說保住容容,就有我沐家崛起之時,所以,她會第一個離開晉陽。

二房的十三郎、三房的十郎尚幼,正是學藝之時,我已經聯絡了大周、北齊兩地的江湖門派,這兩個門派都曾與我沐氏祖上有舊,也是信得過的,我決定送他們二人去門中習武學藝。大房的寧哥兒,今年虛歲也有十歲了,我亦寫信,讓他隨十郎同去江湖名門學藝。二房六郎的兒子裡挑一個跟十三郎離開。”

雷氏聽到這兒,心下越發不安起來,老太君做出此番安排,這是在防備於未然,“母親,不能再多送走幾個孩子?”

老太君一臉肅穆之色,“人多了定會被朝廷抓住把柄,你們別忘了,那可是江湖門派,亦不在西涼國內。”

弄不好,就會被扣上一個通敵叛國的罪名。

你沐家忠君愛國,爲何你沐家的子孫卻在他國習武,你這是何居心?朝廷是有規定的,身爲西涼臣子,不得私下與他國大臣接觸,雖說那是江湖名派,可萬一有人做文章,非說成那是他國大臣,就是長有十張嘴都說不清。

老太君也不想如此,西涼皇帝動了殺意,他們卻不能坐以待斃,若一切平安過去,自是最好,若不能邁過這道坎,也只能謀劃後路。

沐二郎揖手道:“祖母,請允孫兒去一趟京城,自有願替我沐家說話的大臣。”

老太君搖頭,“盛昌,你以爲憑几個大臣、御史的彈劾,皇上就能定你二叔的罪?爲何在西涼、北齊議和之前,也有彈劾,卻是連個水花都沒有?”

那時,涼帝要用沐元濟,要用沐家子孫爲朝廷出力,他自不會動沐家。今非昔比,兩國有三十年互不侵犯的盟約,三十年不打仗啊,三十年後,沐元濟年近八十歲,哪有八十歲的武將上戰場,這是擺明了不想再用沐元濟。

湯有爲多年輕,人家不過三十六七歲,正值壯年,涼帝扶持他,不就是爲了牽制沐元濟。沐元濟在天下武將中的名氣,比涼帝還高,在西涼國飛龍軍中,只知元帥之令,不曉皇帝之旨,涼帝怎麼容得了。

沐元濟是一軍之帥,他只是想凝聚一軍之力,全力抗敵,過往都是優點,而今涼帝要翻臉,那些全都成了他對涼帝的不敬。

第156章求知若渴第301章 惹出亂子第182章 后妃結盟(補更一章 )第98章詩社第227章 救夫第34章 淨手第202章 治眼第19章 露餡第333章 不是手足第151章 浴火鳳凰第225章 爲兒而謀第257章萬世傳說第346章 歷險第127章 尋寶物第60章 殘牆斷壁第280章 雷殿淬體第216章 備嫁第192章 奪財第338章 有緣得仙丹第89章 母子生隙第131章 意料內外第206章 尊卑第249章 真相2第309章 忠義鳳靈第252章 雄心不改第299章 尋草藥第289章 誰更失望第342章 尋寶第10章 榮國公壽宴第231章 真假公主第273章敘舊第214章萬家求助第293章 修本命笛第114章 告曉第340章 結伴行第379章撕破僞裝第197章 求醫第79章 真相第113章 欲訂親第195章拒逃獄第114章 告曉第102章 借名第243章 輩份高第365章 木胤殞第108章 代筆作詩第25章 妝術過人第187章風波起第60章 殘牆斷壁第242章 途中第29章 公道第201章分宗第381章貶仙第95章牽紅線第268章 從尊爲卑第101章落水第204章 沈寶嫁人第278章 性命之危第316章 天宇歸位第87章盒子噴火第223章 搶婿第80章 毒母第131章 意料內外第38章 被發現第133章 與韋氏示好第26章 絕妙妝容第73章 〔上〕猜謎第一第220章 童年往事第78章長姐心計第10章 榮國公壽宴第224章 陪奩第354章 結良緣第248章 真相1第83章取回財寶第288章 百花盛宴第340章 結伴行第219章 吃味第356章化蓮第130章 師徒之緣第188章 勸祖母第111章 拒作媵妾第250章 夢周之死第93章生病第101章落水第142章大鬧夜宴第359章 貓妖天香第307章被放逐的神第280章 雷殿淬體第74章 〔下〕怦然情動第72章 琴技奪魁第116章 掉下個舅舅第60章 殘牆斷壁第299章 尋草藥第169章 沈宛落敗第80章 毒母第93章生病第23章 發家史第312章 蓮上一夢第69章 皇親坐莊第235章談判第169章 沈宛落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