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決戰波蘭

波蘭,一塊古老的土地,這裡地勢平坦、資源豐富,其銅儲量佔世界的10%。從陸路、水路來說,這裡都是東、西、南、北相通的中心樞紐,所以波蘭也被稱爲歐洲十字路口。正是這種地形和地理位置,導致波蘭連年戰爭,幾個世紀以來波蘭的版圖也一改再改。

從17世紀中葉起波蘭開始走向衰落,農奴制強化,封建割據嚴重;“自由選王制”(國王由議會選舉產生,外國人有資格競選)致使王位頻繁更迭,外國人爲王者不乏其數,1572—1795年總共11位國王中有7名外國人;“自由否決權”制度(議會決議只要有一人反對便不能通過)使波蘭無法實行有效統治,從17世紀中葉起約100年間召開的55次議會上,有48次未作出任何決議。政局混亂的波蘭成爲強鄰爭奪的對象,其東鄰俄國視波蘭爲自己通往西歐的障礙,北方戰爭後成爲波蘭的最大侵略者。女沙皇葉卡特琳娜二世繼承了削弱波蘭的政策,其西鄰普魯士和南鄰奧地利也對波蘭有領土野心。在1772年8月、1793年1月、1795年1月,俄、普、奧三國對波蘭進行了三次瓜分。

在三次瓜分波蘭的過程中,沙俄奪佔的領土約佔原波蘭領土的62%,共約46萬多平方公里;普魯士奪佔約20%,共約14.11萬平方公里;奧地利奪佔約18%,共約12.18萬平方公里。經歷了這三次瓜分之後,波蘭亡國,波蘭作爲一個獨立國家從歐洲地圖上消失。

從1914年8月開始,波蘭大地上又一次烽煙四起,數百萬外國士兵在波蘭人的土地上相互搏殺,受苦受難最多的卻是無辜的波蘭人。

這天,居住在羅茲附近的波蘭人帶着茫然與無助的眼神剛剛送走一批垂頭喪氣的東方侵略者,很快又迎來一批來自西方的新主人。

在一個小山包上,幾個將領模樣的人縱馬立於高處,如同閱兵式一般檢閱着行進中的那一列列士兵。

那羣將領中,一個白髮蒼蒼的老將顯得鶴立雞羣,他穿着大約屬於上個世紀的元帥軍服,頭戴傳統的奧地利藍色軍帽,金色的帽徽幾乎佔據軍帽的整個正面,衣領由兩片醒目的鮮紅領章所覆蓋,上衣鑲嵌着兩排明晃晃的大金屬扣,灰色褲子兩邊繡着金色的條紋;其他軍官的軍服色調也基本一致,只有領章和褲子上的條紋顏色黯淡一些,一個騎兵手持一面金黃色的大旗表情嚴肅地立於他們旁邊。

下面行軍的奧軍士兵4人一排,組成一個個長長的矩形隊列。士兵們大多戴着鑲嵌大徽標的藍色軍帽,藍色上裝、灰色褲子與以前的普魯士軍隊非常相似,領章和袖口都是傳統的鮮紅色。

那位白髮元帥就是奧軍主要統帥之一,弗里德里希大公。此時放眼望去,到處都是涌動着的深藍波浪,大公心裡不禁豪情萬丈,他麾下4個集團軍百萬大軍正在緊緊追趕伊萬諾夫將軍的俄西南集團軍羣。正是這羣俄國人,在半個月前打得奧匈聯軍幾乎沒有還手之力,弗里德里希發誓要好好出出這口惡氣。不過若是沒有德國東普魯士軍團突然從俄軍後路殺出,他和他的士兵不出意外的話將被俄軍徹底擊潰,同時在加里西亞損失了大批優秀而富有經驗的官兵之後,奧匈帝國的軍隊再也沒有恢復過來,戰爭結束後整個帝國也被列強瓜分,使得奧軍在後人心目中僅留下一些模糊不清的印象。

實際上,奧匈帝國是個民族結構極其複雜的國家,據統計在戰爭爆發之初,奧匈聯軍的民族構成包括31%的克羅地亞人、20%的匈牙利人、16%的德奧裔人、14%意大利裔、12%捷克及斯洛伐克人、4%波蘭及羅馬尼亞人、3%的斯洛文尼亞人,這樣雜多的民族構成給訓練和作戰帶來了極大的不便。一個奧匈聯軍的軍官如果不會講4種以上語言,便不能算稱職。

奧匈帝國所有20-43歲的男性公民都必須服兵役,因此戰爭爆發時,奧匈聯軍是歐洲當時規模最大軍隊之一,其可以動員的兵力達到370萬,僅次於沙俄的650萬和德國的450萬。

奧匈帝國曾雄霸歐洲,20世紀初仍是顯赫的強國,開戰之初它的工業產量居世界第六位,佔世界工業總產量的4.4%。奧匈帝國擁有發達的軍火工業,斯科達兵工廠是世界最大兵工廠之一,在歐洲享有盛名,但奧匈國內民族衆多,矛盾紛織;教育落後,軍隊中的文盲士兵衆多。因此奧匈帝國的軍事機器效率低下,與沙皇俄國一樣外強中乾。

雖然奧匈帝國擁有數量龐大的軍隊,但是爲了報皇儲在薩拉熱窩遇刺的一件之仇,他們將相當一部分軍隊投入到塞爾維亞戰場,然而開戰之處入侵塞爾維亞的三個集團軍居然被塞爾維亞老將普特尼克帶病擊敗,1914年9月,奧軍再度發動的第二攻擊又遭敗仗。正是出於這個緣故,儘管有德國後備軍的支援,奧軍在面對俄軍時還是常常顯得兵力不足,他們在8月末遭遇敗仗之後沒有及時得到足夠的援軍,險些一敗再敗。

現在,弗里德里希大公和他的軍隊是以勝利者的姿態追趕俄軍,並且大踏步行進在通往華沙的道路上。世界對於這些奧匈聯軍的官兵來說是如此美好,秋天已經漸漸到來,他們趕着在冬季來臨之前攻入俄國腹地,爭取早日結束這殘酷的戰爭。

波蘭地區第二大城市羅茲目前已經成爲俄西南集團軍羣的前沿陣地的重心,俄軍指揮官伊萬諾夫將軍最近這一個月都鬱悶萬分,他的集團軍羣原本形勢一片大好,然而那支神秘的德軍部隊從東普魯士突然插入自己背後,自己接連派去的兩支部隊——由魯茲斯基將軍指揮、從各集團軍中抽調而來的23萬部隊,列茨斯基將軍指揮的完整的第9集團軍23萬部隊,先後被那支德軍部隊圍殲和擊潰,結果讓奧軍得到了喘息之機。現在就連阿格列尼大公親率的近衛軍部隊也被那支德軍部隊擊退,十幾萬德軍已經兵臨華沙城下。究竟是繼續撤退到華沙與第9集團軍會合,還是在這裡與奧軍決戰而讓第9集團軍獨自抵擋德軍,伊萬諾夫感到進退兩難。

雖然自己手裡現在仍舊擁有4個集團軍90多萬官兵,但是伊萬諾夫也有自己的難言之隱。在與奧匈聯軍作戰之處,他的西南集團軍羣與對手兵力相當,都只是剛剛超過100萬士兵,經過一番鏖戰之後他的部隊漸漸佔據上風,對手的損失也比他多將近一倍,而且俄軍後援部隊比奧匈聯軍要多上許多,在8月之後已經陸續有40餘萬俄國部隊抵達波蘭,但是那些後援軍隊大多都是臨時徵召的新兵,缺乏作戰經驗和武器,大炮更是少的可憐,現在這個西南集團軍羣與2個月之前的那支部隊已經有了天壤之別。富有戰鬥精神和作戰經驗的老部下已經損失大半,五分之一的士兵沒有武器,由於德軍佔據了一條主鐵路線,伊萬諾夫的後勤補給只能依靠下的一條鐵路線,然而現在他得到的補給卻遠遠低於以前的一半。由於國內戰爭準備不足,大部分俄軍部隊缺乏的不僅是槍支彈藥,連食物也日漸緊缺,這迫使俄國士兵們不斷對波蘭人進行掠奪,以至於波蘭人漸漸站到同盟國一方,一些波蘭人甚至開始向德奧軍隊通風報信,或者直接破壞俄軍的通訊設施、提供俄軍假情報。

心急如焚的伊萬諾夫同時向莫斯科發去求援電報,莫斯科同意西南集團軍羣放棄波蘭,並命令阿格列尼前去接應。阿格列尼表示他的部隊會立即從明斯克出發,但是他的部隊需要至少一週時間才能抵達華沙附近配合西南集團軍羣撤退。

“一週時間……”失望的表情佈滿了伊萬諾夫佈滿皺紋的臉頰,不過阿格列尼的態度無可指責,剛剛損兵折將的他能夠前來接應他們撤退就已經不錯了。

“通知第3、第4、第5和第8集團軍,全線平行向華沙後撤,各集團軍注意互相掩護側翼,爭取在後天,也就是9月30日之前撤到華沙,之後各部隊有序地通過華沙-明斯克鐵路撤往白俄羅斯地區。通知列茨斯基將軍和他的第9集團軍,在我們撤退到華沙之前無論如何都要守住那裡!”伊萬諾夫沒有想到,這道簡單後退命令引起許多軍官的誤解,後退幾乎演變成爲一場無序的潰退。

俄國西南集團軍羣的第3、4、5、8集團軍由北向南依次排開,混亂最先出現在南面的第8集團軍,一個哥薩克騎兵軍的軍長以爲先到華沙者先行撤回白俄羅斯,聽聞德國東普魯士軍團養着一大羣吃人怪獸的他當即帶着自己的騎兵揚塵而去。這時奧匈聯軍的一支偵察騎兵部隊正好出現在第8集團軍西面不遠處,使得第8集團軍其他幾個步兵軍以爲奧軍主力已到,紛紛扔下大炮和輜重掉頭向東逃跑。在這之後,第5集團軍的一個步兵師與奧軍先頭部隊在一片樹林附近交上了火,結果戰鬥愈演愈烈,雙方紛紛召來後援部隊,奧軍先頭部隊僅有1個騎兵師和一個鐵皮卡車團,看到對方人數遠遠多餘己方,他們倉惶向後退卻,俄軍指揮官則帶着自己的部隊進行反擊,最後第5集團軍一半的部隊都被吸引在了這片地域。

伊萬諾夫將軍自己帶着第3集團軍和第4集團軍並行後退,卻沒有注意到第5、8集團軍發生的情況,結果在羅茲和華沙之間的地域上出現了有趣的一幕:一羣俄軍仍舊在羅茲附近與奧軍交火,兩羣俄軍發揚團結友好的互助精神排成一線緩緩向東行進,另一羣俄軍則不顧一切地奔向華沙。出現這種狀況不僅僅是俄軍指揮官們的失誤,俄軍落後的通訊手段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

不久之後,德軍偵察機便發現了這一現象,東普魯士軍團的指揮部裡,辰天和他的將領們全都樂得合不攏嘴,這無疑是重創俄國西南集團軍羣的大好時機。他們迅速作出部署,同時向奧匈盟軍通報了這一情況,奧軍統率弗里德里希大公也嗅到了戰機,當即決定與德軍全力配合,夾擊俄國西南集團軍羣。

華沙外圍的德軍部隊迅速行動起來,所有重炮開始轟擊華沙周圍的俄軍防禦工事,馬肯森將軍指揮的第二步兵軍則在德軍陣地上來回調動,作出一副積極準備進攻的樣子。奧爾格的裝甲軍和辰天親自率領的第三步兵軍則從北面繞過華沙,快速向後退中的俄國西南集團軍撲去。

儘管俄軍協調上的失誤使得各集團軍之間出現了空隙,但是辰天非常清楚,任何一個俄國集團都擁有超過20萬兵力,若是硬拼起來他和奧爾格這10餘萬部隊也撈不到太多便宜,因此他們決定在這次作戰行動中以奧軍爲主攻——暫時先放過落荒而逃的俄國第8集團軍,由德軍對俄第3、4集團軍進行穿插和分割,奧軍則負責消化被分割的俄軍各部。

弗里德里希大公的4個奧匈集團軍由北向南依次是第2、1、3、4集團軍,其大致位置基本與俄軍的3、4、5、8集團平行,之前與俄軍第5集團軍交火的正是奧軍第3集團軍。弗里德里希大公很快下令讓他的第3集團軍繼續牽制住俄第5集團軍,並從第1、4集團軍中各抽調一個軍包圍那支不知死活的俄軍,其餘部隊則全速追擊俄軍第3、4集團軍。

俄第5集團軍的指揮官普列韋將軍是個身材高大的中年人,作爲皇室的遠親他有着堅毅而倔強的性格,在之前與奧軍先頭部隊的交戰中看到可趁之機後,他將伊萬諾夫的命令放到一旁,準備率部打一場漂亮的反擊戰之後在加速追上大部隊。當他發現自己已經被奧軍包圍之後,又試圖獨自突圍,結果遭到兩倍於己的奧匈聯軍迎頭痛擊,損兵折將之後普列韋不得不向伊萬諾夫發出求救,使得伊萬諾夫和第3、4集團軍陷入進退維谷的境地。

在腦海裡苦苦掙扎和鬥爭之後,伊萬諾夫還是決定率部回援普列韋集團軍,然而他很快就迎面碰上了自己的老對手。弗里德里希大公的旗幟霍然出現在他面前,兩軍繼加里西亞戰役之後再度發生遭遇戰。伊萬諾夫期望能夠接應第5集團軍突圍,弗里德里希大公則期望重現奧軍曾經的輝煌,悄悄出現在俄軍背部的辰天所部則希望儘快結束東線戰局,以騰出手來到西線大展拳腳。不管怎樣,這都是一場決定東線局勢的決定性戰役,只不過德奧軍隊的贏面要大上許多,鋪天蓋地而來的德軍飛機也加上了一塊不輕的砝碼。

第14章 男人的悲喜第20章 橋(3)第43章 太陽與星星第140章 時代的分界線(下)第157章 森林之王(中)第141章 刀鋒上的較量(上)第29章 海軍榮耀第31章 兩線作戰第6章 不可思議的和談第37章 訓兵術第3章 馬蜂窩第85章 驚世紐芬蘭第17章 真相第19章 我的地盤第80章 血火南海第29章 我的艦隊第12章 遇見第39章 政治的結論第22章 吞日巨獸第48章 叛亂者第39章 裝甲先鋒第47章 忍者pk第18章 忠誠的代價第68章 怪異的戰術第3章 月夜惡魔第13章 算盤與盤算第96章 海嘯第73章 出征第35章 德意志刺刀第78章 老牛與嫩草的婚姻第18章 獵犬之鼻第49章 落魄皇帝第37章 瓜分和平第24章 揍日第47章 在天空中賽跑(下)第3章 我們絕非軟柿子第98章 火星撞地球第48章 進行曲第14章 潘多拉第77章 選婿第77章 選婿第37章 長城熱血第22章 葬禮第27章 帝國財富第24章 最原始的裝甲聚會第28章 光榮的撤退第5章 落葉第45章 回敬第80章 飛艇悲劇第12章 德意志飛艇第66章 遭遇超級戰機第90章 坦克大會戰第11章 獵熊第29章 我的艦隊第16章 裝甲軍團第91章 獵火雞節第21章 橋(4)第35章 精彩的晚宴第7章 最長的一天(7)第27章 戰爭還是和平第35章 角逐的開始第59章 冷血動物第14章 百老匯第54章 圖紙第77章 七.七第11章 鋼鐵雄心第96章 世紀海戰之激戰第49章 落魄皇帝第7章 興登堡奇蹟第42章 刺秦第100章 別了,美利堅第64章 奔向布宜諾斯艾利斯第55章 “元首”出場第25章 天網恢恢第124章 瘋狂的民兵(下)第8章 殺意第49章 軍火第46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第96章 海嘯第9章 暴風驟雨第50章 幸運中的不幸第13章 和平第9章 來自哥尼斯堡的鄉下人第39章 裝甲先鋒第20章 最後的黑暗第49章 符騰堡之變第2章 我猜我猜第57章 戰爭大門第23章 橋(6)第14章 勝利的信心第25章 天網恢恢第7章 狙擊喬治.巴頓第19章 浴血直布羅陀山(6)第28章 紅海要塞第10章 築路行動第12章 法國投降了第50章 幸運中的不幸第18章 刺殺第46章 獨立日第20章 漁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