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_第七章 嫺妃

凌若搖頭道:“世間何來那麼多兩全之法,若是封了瑕月爲貴妃,就必然要受羣臣置問。你若是問本宮之意,本宮倒是建議你先不封這個貴妃,待得事情緩和一些再說。如此一來,於你於瑕月都有好處。”

見弘曆不說話,她道:“本宮知道你不願做一個失信之人,但如今確實不是時候。不過,你若執意要封,本宮也不會阻止。”

弘曆低聲道:“額娘說的在理,兒臣只是覺得……有些對不起瑕月,畢竟……”

不等弘曆說下去,凌若便擡手道:“額娘知道你心裡在想什麼,若你真覺得對不起瑕月,儘管封就是了,本宮絕不會多說一句,只是百官那邊,就要你自己去想辦法了。”

“兒臣明白。”弘曆答應一聲,起身道:“兒臣不打擾額娘休息了,兒臣先行告退。另外,慈寧宮那邊,兒臣已經命人收拾妥當了,只待明日額娘正式受封后,便可以搬進去。”

“本宮知道了,你回去吧。”在弘曆離去後,水秀小聲道:“主子,您真要由着皇上封嫺福晉爲貴妃嗎?她畢竟是那拉氏的侄女,如何能爲貴妃,而且嫺福晉一直心計深重,雖說這些年沒什麼動靜,但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奴婢說什麼也不相信她會變的像嫡福晉那樣善良。”

凌若幽幽嘆了口氣道:“你說的這些本宮都明白,但你忘了當初那件事了嗎,瑕月救過皇帝的性命,可皇帝卻那樣做,心裡豈能不愧疚,若是他覺得封了貴妃心裡能好過一些,也由着他去。就算百官真有什麼意見,有果親王與張大人坐鎮,也不可能真出什麼亂子。”

水秀想起凌若所提的那件事,腹中的話語皆化爲一聲嘆息,這對與錯,還真是說不清。

在她們說話的時候,弘曆已是來到了永壽宮外,躊足許久,方纔走了進去,守在院中的宮人看到弘曆進來,連忙跪下行禮,這番動靜驚動了殿中的瑕月,扶着阿羅的手快步走了出去,帶着一絲驚喜,屈膝道:“妾身給皇上請安,皇上萬福。”

在得了弘曆的話起身後,她道:“皇上今兒個怎麼過來了,可有用過膳?”

弘曆瞥了她一眼,道:“朕在額娘那裡用過了,想到一些事情要與你說。”

見弘曆神色凝重,瑕月知趣的沒有多問,將弘曆迎進殿中坐下後,又讓宮人奉了茶後,方纔道:“不知皇上要與妾身說什麼事?”

弘曆一邊抿着茶一邊思索着將要說出口的話,瑕月一向擅於觀色,試探道:“皇上可是遇到什麼爲難之事?”

弘曆狠一狠心道:“瑕月,朕若不封你爲貴妃,你可會怨朕?”

瑕月沒想到會聽得這麼一句話,待得回過神來後,低頭道:“封不封妾身爲貴妃是皇上的權利,妾身如何會怨。”

弘曆盯着燭光下,美豔無瑕的瑕月道:“但是朕曾經答應過你的,這樣一來,朕便是食言了,你當真毫無怨言嗎?”

瑕月微微一笑,道:“妾身知道,皇上絕不是一個出爾反爾的人,皇上這樣說,必然是遇到了難處,若是連這一點都不懂得體諒,妾身如何對得起皇上這些年來的恩寵厚待。”頓一頓,她道:“其實就算皇上不說,妾身也能猜到令皇上無奈食言的難處是什麼,是因爲妾身的出身是不是?”

“不錯,那拉氏與弘時所犯之事,影響甚大,你雖一早與他們脫離了關係,但終歸是姓那拉氏的,一旦旨意下了,百官必會有許多意見。所以朕想着,將你與如鈺、挽秀一併封爲正三品妃,你意下如何?”有些事情,弘曆是一輩子不會告訴瑕月的,做爲交換,他給予瑕月的是更多的尊重。

瑕月欠身,感激地道:“妾身出身不堪,家人累累犯錯,蒙皇上不棄,封爲正三品后妃,妾身實在感激不盡。”

她的話令弘曆神色一鬆,頷首道:“既是這樣,那這件事就這麼定了,明日朕就會下旨冊封。至於貴妃……”他握一握瑕月的手道:“你放心,等時機成熟之時,朕必會冊封你爲貴妃。”

“多謝皇上。”瑕月連忙謝恩,這個時候,外頭傳來打更的聲音,她道:“皇上明日要行登基大典,早些回養心殿歇着吧。”

弘曆點點頭,起身離去,而在他走出永壽宮後,瑕月緩緩在椅中坐下,臉色陰沉嚇人。

阿羅將殿門關起後,急切地道:“主子,您剛纔爲什麼要答應皇上,皇上明明就許下過承諾,豈可出爾反爾。再說,您幫了皇上那麼多,貴妃之位是您應得的,豈能因爲百官些許言語,就不封了。再者,高福晉與富察福晉哪裡有資格與您平起平坐?”

瑕月冷冰冰地看了她一眼,道:“說夠了嗎?你以爲我剛纔說一句反對的話,皇上就會改變心意了嗎?”

阿羅被她盯的身子有些發涼,怯怯地道:“難道不會嗎?”

“真是天真。”瑕月端過弘曆剛剛喝過的茶抿了一口,眸光陰冷地道:“不管皇上嘴裡說的怎麼客氣好聽,他來此都是知會我一聲,告訴我這麼一樁事,並非商量。退一步說,就算我死乞白賴的爭來了貴妃的名份,皇上心中必會不滿,到時候,我失去的更多。還不如現在這樣,讓皇上覺得虧欠了我,給以後留下了更多的迴旋餘地。”

阿羅輕聲道:“奴婢明白了,但奴婢還是覺得有些不值。”

瑕月睇視着盞中已經平靜下來的茶湯,“就如我之前所說,世上根本沒有公平可言,所有公平都要靠自己去爭取。如今覺得不值,以後加倍要回來就是了。”

翌日,弘曆行登基之禮,因爲尚在喪中之故,一切從簡,弘曆正式登基之後,當即下旨尊封凌若爲聖母皇太后,移居慈寧宮。

冊封嫡福晉富察明玉爲皇后,移居坤寧宮;

冊封側福晉那拉瑕月爲嫺妃,居延禧宮;

冊封側福晉高氏爲慧妃,居景仁宮;

冊封皇長子生母富察氏爲哲妃,居長春宮;

餘下庶福晉、格格,或封爲嬪,或封爲貴人、常在,各安一處。

在聖旨傳到後宮後,一衆嬪妃分別叩謝隆恩,並且接過自己的金冊或是金印,從此她們便是皇帝的女人,紫禁城將是她們永恆的歸宿。

正文_第四百一十七章 夜語正文_第一百一十一章 自鳴鐘正文_第七百七十章 竹葉正文_第一千七百九十一章 故意滋事正文_第一千七百一十一章 良知正文_第八百九十五章 投井自盡正文_第兩百八十七章 動機正文_第一千六百二十六章 警告正文_第四百七十九章 告狀正文_第一千六百零九章 永琰正文_第一百八十章 好好反省正文_第一千兩百四十一章 所謂餘孽正文_第一千兩百六十二章 發狂正文_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 太后正文_第十七章 入城正文_第五百七十六章 毒從何來正文_第七百七十六章 大悲正文_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 問罪正文_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押解進京正文_第一千七百四十一章 權力正文_第九百五十七章 處心積慮正文_第九百三十一章 兩難正文_第一千五百二十章 恐懼正文_第三百五十七章 二擇其一正文_第八百五十二章 天理循環正文_第十六章 召妒正文_第四百零八章 傳位正文_第一千七百七十三章 接近真相正文_第一千七百零八章 見面正文_第三百六十章 說出真相正文_第五百五十九章 猜測正文_第五百三十一章 心計正文_第兩百四十九章 真心正文_第一千九百二十章 萬一正文_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假意正文_第七百六十六章 袪毒正文_第七百六十九章 下毒之人正文_第六百九十五章 相告正文_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 得知正文_第八百三十四章 香寒改口正文_第六百二十六章 夜宴正文_第兩千零七十三章 贖罪正文_第一千六百二十一章 身在局中正文_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二小姐正文_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補全命數之法正文_第五百三十三章 災星正文_第一千八百六十六章 脫身正文_第一千兩百三十三章 性寒之藥正文_第七百五十九章 風雲初起正文_第一千零四章 一半正文_第兩百二十章 自私正文_第一百零一章 生病正文_第七百八十三章 一夜白髮正文_第八十六章 悲正文_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 恨正文_第兩百五十七章 劫持正文_第九百四十三章 刻骨銘心正文_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 紫雲觀正文_第八百零六章 長春宮走水正文_第一千兩百八十四章 求情正文_第三百三十四章 外放正文_第一千六百三十八章 風必摧之正文_第兩百六十七章 提審正文_第一百六十五章 意外正文_第八百二十四章 太原府正文_第兩千一百一十七章 起變正文_第八百一十五章 調包正文_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高斌正文_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無奈壓制正文_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入獄正文_第兩百九十七章 年氏正文_第四百七十五章 滿月宴正文_第二十三章 罰與賞正文_第兩千零九十一章 病危正文_第一百二十三章 告之正文_第一千四百零八章 逼近真相正文_第一千七百八十九章 提醒正文_第五百一十四章 後悔正文_第六百五十八章 相看無厭正文_第一千四百章 綠湖正文_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寒夜正文_第八百七十七章 臨死之局正文_第一百五十五章 永定河正文_第兩千零六十三章 點醒正文_第八十六章 威脅正文_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七日正文_第十章 人爲刀俎 我爲魚肉(1)正文_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 藍宜正文_第兩千一百零三章 傳位詔書正文_第一百四十一章 受責正文_第一百七十三章 策馬正文_第兩千一百一十二章 大事不好正文_第兩百六十九章 沒有冤案正文_第五百四十章 決擇正文_第六百零七章 爭權正文_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 失色正文_第四百五十一章 小路子之死正文_第四百一十二章 冊封貴妃正文_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作戲正文_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追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