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何氏做壽

原來沈建山的小兒子是十一月二十八成親,臘月初三是何氏的六十大壽,沈建山的意思是這兩年各家的日子都不錯,手裡也有幾個寬鬆的餘錢,想給何氏好好操辦操辦,請全村一天的酒席,讓老太太風光風光,正好沈建仁一家子也能在家多住些時日。

沈氏一聽就立刻答應了,說:“應該的,其實我也想着這事,準備給娘打一副金頭面,這兩年娘一直跟着我操勞,我心裡很是過意不去,大哥,現在白塘村有多少戶人家?每家除了六個壽桃還用別的嗎?我十多年沒在家,也不知現今有什麼新的講究沒有?”

“這個沒有,就是條件好的用白麪,差一點就白麪摻些雜糧,全村大概是一百三十戶吧,另外娘要一身全新的衣服,最好是喜慶點的。”許氏說道。

“衣服我知道。那我到時就準備八百個壽桃吧。你們大概要準備多少桌,打賞的荷包大概要多少?”沈氏接着問。

“一家一個就十七桌,加上親戚本家的,二十五桌吧,打賞的荷包就預備一百個,一個裡頭六個銅板就可以了。幫廚的十個一人六十。”沈建山說。

子晴這才明白當地習俗,老人做壽,女兒出首飾,衣服,打賞的荷包,還有要發給全村的壽桃,當然是麪粉做的,兒子只負責酒席就可以了。

次日,沈氏把一百個荷包的任務交給了子晴,每個荷包上繡一個“壽”字,這兩年的磨練,子晴的針線大有進步,繡花還是不行,屬於起步階段。沈氏去了一趟安州府。買了塊紫紅色的緞面,又買了匹棗紅色的細棉布。棉花一捆。還有幾塊散碎的紅緞子,給子晴做荷包用的。

白天有空的時候,子晴陪着沈氏坐在窗花下繡壽字,沈氏說要在衣服上面繡一百個“壽”字。爲了節省時間,她把衣服先裁了。分片繃在繡架上,一片一片地繡,晚上的時間多半是不做繡活。做針線。因繡活更費眼睛。

沈氏給何氏做一身新的棉袍,棉褲,外面準備用同色的緞面做條棉裙和鞋子。

“娘,那你那天穿什麼啊?莫不如你也做一身新衣服,要不你和外婆做一樣的,那個你穿也好看。”子晴問。

“傻丫頭。哪能穿一樣的,還不被別人笑話了去。”過一會。沈氏又說:“左右要過年了,等明日你爹回來,我們再去一趟城裡,多買些布料,咱家每人做一身新衣。剛好去銀樓挑幾樣東西,上次都沒時間去。”

這次去城裡,可真是大肆採購了一番,除了各種布料,還給何氏買了一支金鑲玉的簪子,上面雕刻着一朵紅色的玉牡丹,一副金耳環,一對刻花金手鐲,一個金鑲玉的戒指,還有一對朱雀的金釵。沈氏自己添了一支金鑲玉的步搖,一對上好的白玉鐲,感覺溫潤,不知是否是羊脂玉?沈氏一邊向何氏擺弄這些首飾,一邊笑說:“娘,今天我還真是闊氣,痛快地花了次銀子。長這麼大,三十年來加起來花的銀子還沒今日一天多。娘,你快戴起來讓女兒瞧瞧。”

何氏見沈氏的興致如此之高,也不忍掃興,一邊配合着還一邊說:“可惜了,這些銀子能買多少畝水田啊?我不是跟你說過,莊戶人家,有副銀子的頭面就不錯了,這戴出去也太打眼了,這鐲子我要一隻就行,我手上還有一隻玉鐲,這是你外婆留給我唯一的念想了,四十多年了沒離過身。你爹還給我留了幾樣東西,都是銀子的,今日你又買這些,我還戴得過來嗎?”

“娘,你就換着戴吧,你好好的比什麼都強,今日去安州,我們又看了一個鋪子,明日就讓他爹辦手續去,水田一時沒有合適的,我們已經跟中人說好了,有合適的會通知我們。你放心,我心裡有數,知道置一些產業。”

“好,我放心,沒想到老了老了,還能享到女兒的福。這兩年吃是吃,穿是穿地伺候着,比你爹在世還享福呢。要說有什麼不足,就是你爹走的早了些,沒看到他最疼愛的小女兒如今也過上了好日子。”何氏越說越有些傷感。

子晴見了趕緊笑着說:“外婆,你這一穿戴起來,好像年輕了十歲,村裡的地主婆也不如你富態。”大家哈哈一笑,就此岔了過去。

時間轉眼就過,臘月初三日一大早,沈萬福就推了輛獨輪車過來接沈氏的幾個孩子,何氏幾天前就被回家參加侄子婚禮的沈建仁接回去了,這次知道曾瑞祥沒在家,沈氏身邊留着的幾個孩子都太小,特意來接一趟。

這邊沈氏前一日就把壽桃蒸好了,找的是曾瑞玉的媳婦幫忙,這次也是找的曾瑞玉和他兩個哥哥幫忙挑過去。

本來大家動身還算早,誰知過了一條小河,走田埂路的時候,沈萬福一下沒掌握好平衡,把子壽和子喜摔下了田埂,掉水田裡了,弄了一身的污泥。

好在不是春天,田裡的沒有水,只有溼泥,沈氏趕緊脫下他倆的罩衣,讓他們穿着棉襖。本來也沒耽誤多久的時間,可是子喜被嚇着了,哭着說什麼也不肯上獨輪車,子晴哄了半天也不行,只好抱着子雨,沈氏抱着子喜,讓沈萬福推着子壽,帶着挑擔的先行。

幾個人走走停停,沈氏心裡很是着急,好在沈萬福和沈春福過來找了,他倆抱着孩子,沈氏和子晴的速度就快多了。

到白塘村,沈建山和沈建水的房子都貼上了紅對聯,屋子裡裝飾一新,人來人往的,沈氏把子雨交給子晴,就去給村民發壽桃,幸好大家住的還比較集中,沒有耽誤太多的時間,快午時的時候,曾瑞祥帶着兩個兒子趕來了,他們直接僱了個車從安州府這邊過來的。

午時一到,親友村民都差不多到齊了,儀式開始,廳堂的方桌上點着一對粗粗的紅燭,上面還有個大大的“壽”字,一邊還擺了一盤堆得高高的壽桃,何氏穿戴一新地端坐在廳堂前,紫紅的緞面對襟長褂,上面用金色的線繡滿了各種“壽”字,同色的緞面棉裙,同色的緞面鞋,還有頭上全套的金飾,引來了一片嘖嘖的羨慕聲,都誇老太太好福氣,屋內是一大家子的至親,屋外還圍了一大圈的村民。

沈建山在廳堂內擺了二十來個稻草編的墊子,沈建水和他大兒子擡了個大笸籮,裡面是沈氏和子晴做的荷包,各種紅色幾乎都有,上面是個“壽”字,本村請來的一個司儀,一喊開始,鞭炮聲一響,沈建山帶着子侄輩跪下了,一人磕三個頭,然後依次走到何氏身邊,彎腰,說一句吉利話,何氏摸摸每個人的頭,給每人一個荷包。

子侄輩結束了,沈大福帶着孫子輩來一遍,沈大福的兒子沈佐繁才七歲,帶着曾孫輩也有模有樣地來一遍,何氏看着第四代的三個曾孫和三個曾孫女,喜極而泣,眼淚抹了一遍又一遍。

接下來是嫁出的女兒沈氏一家子,嫁出的三個孫女三家,這一番跪拜下來,差不多一個時辰過去了,子晴聽到村民都說老太太好福氣,孫子孫女一大堆,成過親的孫子孫女還要準備禮物,多半是布料銀飾鞋襪帽子等,擺了滿滿一桌。

儀式結束後,席面開始,村民們翹首等了許久,早就飢腸轆轆了,沈家準備的吃食很豐足,沈建山還特意殺了一隻大肥豬,比沈春福的婚宴還要豐盛幾分。

飯畢,曾瑞祥帶了子福、子祿就要直接回縣城,沈建仁讓他大兒子趕着驢車送到安州府,到了安州府找車就很便利了。這邊沈氏抱着個孩子也幫不上多大的忙,何氏囑咐她也早點回去,剛好曾瑞玉他們哥仨也要告辭,就用籮筐挑着幾個孩子回來了。

第493章 試探羅家第430章 救命恩人七嫣然受驚第311章 沈氏受封第29章 子福生日第102章 孕事(二)第98章 子雨週歲第67章 蕭家故事第375章 再提娃娃親第303章 鄉試第414章 再進林家第445章 探討第90章 置地辦學第47章 製作傢俱(二)第199章 試廚第473章 緊急回鄉第115章 被惦記了第43章 蓋房二十二試種第256章 香皂作坊三十六李翊迎娶第479章 撮合第461章 攤上事了第148章 子祿說親第274章 二毛出獄第420章 放下第361章 嫣然小病第414章 再進林家第65章 改造第345章 生女嫣然第220章 沈家第157章 二毛被抓第224章 橙樹開花第221章 套種第290章 意外之財第215章 回孃家第466章 特殊的禮物第309章 各家打算第317章 勸解第72章 報賬第一百二十七 無妄之災第21章 分(二)第235章 兩個小廣東第183章 姑奶奶上門五李翎遠嫁第276章 甲魚窩第209章 家宴第一百零九 子萍出事第214章 第一個春節第319章 執子之手第309章 各家打算第100章 再遇第210章 子晴生子第88章 何氏做壽二十五嫣然拜師第36章 脫貧第475章 何氏走了第494章 四毛的消息第450章 荷會第137章 大毛規勸第61章 周氏受傷第150章 爭搶工作第257章 說出實情第486章 康平回家第228章 果樹之爭第57章 元宵(二)第91章 犯酸第186章 巧遇(二)第186章 巧遇(二)第155章 再見子萍第139章 田氏求情第205章 夏玉的苦惱第229章 周氏打秋風第350章 離去第104章 省城之行第97章 子萍提親第146章 主母第447章 添亂第86章 交心第317章 勸解一百九十一子福高中第280章 找茬第489章 受封十四書睿娶親第478章 決定第110章 合作第93章 難題第96章 冰雹來襲第290章 意外之財第189章 歸家第50章 週歲宴第388章 歡送會第471章 大師的勸告第242章 一場好戲十女兒家的私語第315章 脫粒機二十七方氏教母第一百七十四 添妝第430章 救命恩人第349章 文三挨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