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橋村拜年

在秋玉的堅持下,子福、子祿、子晴還是匆匆出門了,子晴本有些不想去,太遠了,光靠走路實在吃不消,子福哄着她說道:“好妹妹,去吧,要不哥哥沒意思,你不就怕過獨木橋嗎?哥哥揹你。”

子祿也在一旁勸道:“妹妹要是走不動了,二哥拉你。”

這兩年家裡的條件好,子福的個子也竄起來不少,揹着子晴走一段路還是可以的。子壽就沒讓去,還是太小,說是六歲,才四歲半不到,沈氏也不放心。到了老房那邊,除了子萍,還有燕家的三個毛和桂英,一共九個人,浩浩蕩蕩地出門了。

也不知走了多久,上山的路子晴實在走不動,子福拿了根棍子在前面拽着她,子祿還時不時從後面推她,下山的時候倒是一路小跑,穿過山腳的村子,幾個人迷路了,不知該走哪個方向,互相埋怨了半天,矛頭都指向秋玉,誰叫她是長輩呢。

子福和大毛找人問了半天也沒明白,子晴覺得不遠就該到獨木橋了,就問路邊的一位曬太陽的老婆婆:“婆婆,我們要去橋村,就是從這過去沒多遠有條河,水很深,是根獨木橋過去的。”

一說這個人家就明白了,指了道,幾個人來到獨木橋跟前了,大毛、二毛、三毛一出溜就過去了,然後在橋上故意蹦躂,弄得橋身顫抖起來,嚇哭了子萍,被秋玉罵了一頓才作罷,好在子福揹着子晴和子祿走在最後。

到了橋村,遠遠的就看見夏玉在門口張望,穿的仍是她出嫁時做的紅棉襖,她家的房子基本算在村頭,子晴見院門上貼着綠色的對聯。親家阿公去年還是沒熬過秋天就走了,難怪二姑爹過年沒上門。

大家進門說了聲:“恭賀拜年。”夏玉給每人一文錢當壓歲錢。桌子上擺好了茶碗。客人進門就沏茶,夏玉端出一笸籮的乾果茶點,大家坐着吃了些茶水,還沒等肚子消化呢。夏玉就收了茶碗,從蒸籠裡端出十個小碟擺在桌子上。每個碟子都是些精緻的葷菜,有臘雞、臘鴨、臘豬舌,臘豬腰子、臘豬肉、臘牛肉、還有二碟滷菜。豬頭和豬尾。最後是一碟鹹雞蛋和鹹鴨蛋,樣數很全,不過每碟的量都很小。

子晴估計她也是傾盡所有了,不管怎樣,至少比大姑家做的好多了,聽大娘和娘說話。十多年了,大姑家不花錢的飯還真就沒吃過。

因爲沒有大人。也就沒有上酒,一人上了碗湯麪,還每人臥了個荷包蛋,三個毛一到桌子上,還是那副德行,把肉菜一個勁地往嘴裡塞,秋玉看得心疼,一個勁地說:“少吃點,少吃點,那是你們姨爹用來待客的,你們給吃光了,姨爹家再來客人拿什麼待客?”

姨爹在一旁憨厚地說:“吃吧,吃吧,做了就是吃的。”

“就是,人家姨爹都沒說什麼,又不是吃的你家的。”大毛很不滿地橫了他小姨一眼。

“跟你們出來真是丟人,八輩子沒見過吃的似的,我下次再也不帶你們出門了。”秋玉生氣地喊道。

下了桌子,夏玉說:“你們這會閒着,要不去村口的祠堂前面玩,那裡有好多人,有遊戲的,也有耍錢的。”

二毛一聽就要出去,秋玉攔不住,又不放心,也說過去看看熱鬧,大家都出來了。

子晴看橋村的祠堂比他們曾家的大多了,門是關着的,門前有一大塊的空地,儼然一個小型的廣場,三個一堆,五個一夥的,有下棋的,有耍錢的,有做針線的,有聊天的,還有端碗吃飯的,有看熱鬧的,有叫好的,比子晴他們東塘村集中多了,夏玉說是因爲橋村就一個姓,不像東塘有五六家姓氏,人心肯定就散。

二毛搶了三毛和桂英的那個銅板,跑去看耍錢的了,子晴見村人打量着他們,小聲地問是誰家親戚,而且子福子祿還是戴着方巾,穿着長袍的,一眼就能看出是讀書人,三兄妹的新衣服也很打眼,子晴一套嬌嫩的桃紅印花棉襖棉裙,梳了兩個包包頭,子福、子祿是一身紫紅色的棉袍,夏玉出來看到村民羨慕的眼光,很是有一絲得意。

晚飯還是比較豐盛,用的都是大盤子,八樣菜,吃過晚飯不久,周天清在廳堂用一棵老樹根燒了一堆火,他大弟點亮了三花燈,問有人玩骨牌嗎?

秋玉趕緊說:“都是小孩子,不用了。”子晴倒是有些好奇,想見識一下,可惜不能說出口。

圍着火堆大家坐着聊天,夏玉在一旁坐了一壺開水,周天清給每人泡了一杯茶,端出了乾果點心,並在火堆裡埋了幾個洋薯,大家說說笑笑的,喝着茶,吃着烤洋薯。

夏玉和秋玉說着家務,告訴秋玉今天的臘味都是她自己醃的,雞鴨都是自己養的,還養了一頭豬,又說着今年的收成,水稻減產的厲害,還不足往常的三成,虧得種了不少洋薯,花生等物,日子也就將就着。

子晴聽了有些心酸,二姑小姑素日在家,阿婆可是連一根手指頭也不捨得讓她們動的,如今柴米油鹽醬醋茶,哪一樣不是需要自己操心動手的。由此想到自己的娘,小時候在外婆身邊想必也如此吧,外公在世時家裡條件還不錯,嫁過來之後,不光要做一大堆的家務,還吃不飽穿不好的。

子晴就聽小姑抱怨過,她娘剛嫁過來時還嫌棄阿婆家的飯食粗糙,難以下嚥,因此也就不受阿婆的待見,嫌她嬌氣。後來還是時間長了磨合成這樣。

子晴這一刻想,自己一定要掙下一份家業,將來的生活纔有保障,不然,像她們這樣委屈地過日子,自己是無論如何也不甘心的。

正想着,也不知是幾時了,姑爹又起來張羅宵夜,宵夜是一人一碗酒釀小湯圓。子晴數了數,進門到現在吃了五頓了,怪不得說此村的風俗好客,客情重。

晚上睡覺自然是男女分睡,早上起來子福穿好衣服,發現自己口袋裡的六個銅板不見了,他問子祿:“小二,看看你的銅板還在嗎?”子祿一看也沒有了,子福一生氣,就去翻二毛的口袋,二毛理直氣壯地嚷道:“憑什麼翻我的,我就不能有錢?你這不是欺負人嗎?”

三毛還是年齡小些,問道:“二哥,你哪來的錢?你昨天搶了我和姐姐的,你有錢還搶我們的,外婆給的兩個銅板你也搶去了。”

子晴一聽,敢情這也區別對待啊,自己一家人都是給一個銅板的,忙嚷嚷:“阿婆纔給我們一文錢,你們怎麼有兩文呢?阿婆還是喜歡你們多一些。”子晴可不怕亂。

秋玉見大家鬧起來了,嫌煩,罵了二毛幾句,又罵三毛,三毛莫名其妙回道:“罵我幹什麼呢?又不是我偷的?”

夏玉聽見動靜,進來問子福丟了多少文,要補給子福,子福趕緊說:“二姑,不用了,我不是爲這幾文錢,是擔心二毛不學好。”

此事最後不了了之,下午回到家裡,子福很生氣地對曾瑞祥和沈氏說了此事,兩人都沒有吱聲,曾瑞祥是不知說什麼好,沈氏是看曾瑞祥在沒好意思說難聽的話。

次日請春玉他們一家過來吃飯,子福把各屋值錢的小物件都收起來放到書房,把書房鎖上了,要不是怕阿公阿婆難堪,子福都想把東西兩屋都鎖起來。多年以後,子晴一家還一直保持這個習慣。

第二百三十七二 人世界第459章 李翎上門第23章 出苗第332章 初露病因第160章 子晴笄年(一)二十八後路第52章 年前瑣事第415章 第一頓飯第447章 添亂第165章 救命恩人or引狼入室第25章 來客(二)第271章 沈氏出門第119章 康平求親第208章 鴨牌服飾第336章 曾瑞祥的身世第457章 菊花會第158章 晴園落成第230章 周氏辦酒第58章 夏玉出嫁第四百八十八 聽者有意第110章 合作第415章 第一頓飯第63章 秋玉說親第285章 子福求教第40章 涼豆腐第77章 甲魚湯一百二十三章 夏玉病重第50章 週歲宴第322章 子雨出嫁第211章 送禮第407章 秦夫人的笑話第89章 辭館第426章 祠堂一幕第63章 秋玉說親第288章 親家醉鬧第252章 曾瑞慶的麻煩第469章 永蓮的親事第452章 炸藥第97章 子萍提親第144章 康平vs老爺子四比試第383章 子雨進京五李翎遠嫁第2章 新的身份第36章 脫貧第456章 小翊請客四比試第401章 知府大人第223章 鱔魚事件第2章 新的身份第187章 獵物第241章 康平釋疑第351章 小客人第276章 甲魚窩第264章 再次被攆第224章 橙樹開花第101章 孕事(一)第99章 提親被拒第223章 鱔魚事件第437章 小文的來信第85章 春玉鬧事二小孩子大煩惱第176章 子晴大婚(一)第448章 “搶親”第298章 教第268章 婦人寶鳳第160章 子晴笄年(一)第368章 年禮第309章 各家打算第10章 臘八第443章 舉人歸來第89章 辭館第108章 白鷺書院第115章 被惦記了第61章 周氏受傷第431章 救命之“恩”第75章 橋村拜年第228章 果樹之爭第173章 接聘禮第497章 吳家第278章 內外勾結第三百六十四 光陰的故事第449章 出洋第335章 雪上加霜第198章 康莊第13章 一筆小財(二)第347章 再次救人一百九十一子福高中第96章 冰雹來襲第183章 姑奶奶上門第398章 相看第14章 小財大用第208章 鴨牌服飾第371章 威嚇第60章 回門一百八十一章 林家第257章 說出實情第493章 試探羅家第472章 蹭飯第154章 僱用三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