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燈籠

中秋前兩天,沈氏和子晴去了趟城裡,給周氏送些菜蔬和雞蛋,沈氏還打算去買些過節的東西,到了周氏那,周氏的腿已經好了能下地,只是走路還是一拐一拐的,子萍又去隔壁了,說是在學繡花。\沈氏婉轉地提了一句“女孩子還是要放在自己跟前才安心,尤其是這麼大的女孩子。”

“我家的子萍最乖了,從小就知道幫着我做事,打柴、打豬草、餵豬、餵雞哪樣沒幹過,如今在城裡,好不容易能鬆快些,她要去隔壁學個繡花,我哪能還攔着?再說了,她也不去別處。”周氏說道。

“嫂子,我這不是擔心麼,咱家子萍一天天大了,今年都十二了吧,沒幾年該說親了,女孩子還是要摟緊一些的好,再摟也沒幾年了。”

“可不是,我就這一個孩子,我時常也拘着她,不讓她出去,隔壁一個女人帶着孩子在家,她就是常過去陪着說說話,學點繡活,等再大一些,我哪裡也不讓她去了。”

從周氏家出來,沈氏嘆了口氣,說但願沒事,沒事最好。接着又說:“可我心裡怎麼不踏實呢?”

“娘,你就是想多了,總想着這事,能有個踏實?”話說回來,這事不管也不好,萬一將來真有個什麼,還不得自責半輩子,可是,說了,人家也未必聽得進去,這些都是子晴心裡的猜測,哪裡能擺到檯面上來說,弄個不好,自己還要被潑個髒水,說小小年紀就知道這些,可見平常都學了些什麼,這樣一來還得連累自己親孃捱罵。

從安州回來,子晴蔫蔫的,連子祿都看出有些不對勁來,說道:“晴兒,今兒放學回來二哥帶你去撿鬆塔吧,該燒塔了,二哥還知道哪裡的野雞蛋多,二哥帶你去找,回頭二哥給你烤野雞蛋吃,保準你能玩的開心。”

“二哥,我也要去,你們上次去抓泥鰍就沒帶我,這次你要再不帶我,我就不給你們關門了。”子壽在一旁噘着嘴說道,子喜到底還是小些,只會學着說:“蛋,吃蛋蛋。”

子晴輕輕地擰了一把子喜的小臉,笑道:“好,姐姐給小四找蛋蛋吃。”

子晴的心情一下開朗了很多,以後的事以後再說,哼着小曲去給子喜蒸雞蛋羹了。

中秋過後,子晴忽然想起來,自己原說過過年要賣燈籠的,可如今,天還是不遂人願,晚稻插播以來,也就不痛不癢地下了點零星小雨,洋薯還馬馬虎虎,水田可是見幹了,再不下場大雨,晚稻減產是必然的,莊戶人家的日子不好過,誰能有閒錢買燈籠?

子晴轉而一想,不如干脆就做高檔的,賣到城裡的大戶人家,拿定了主意,子晴找了她三堂叔幫她砍了幾根竹子,把薄薄的青皮片下來,因這青皮的柔韌度最好。子晴試驗了一天,在子祿的幫助下,還真做成了南瓜狀的雛形,而且,還可以隨意的打開和合上,打開就是個南瓜,八瓣,合上就是四根竹條綁着,這樣可以節省很多空間。

子晴從沈氏那找出一塊紅布來,比劃了許久,裁了兩頭尖中間大的兩塊小布,縫上去不行又拆下來,最後還是何氏比劃了大小剪裁成了縫上去,纔是那麼一回事,子晴留一塊活動布,掀開來可以往裡放蠟燭,直接用砍下的廢竹做蠟燭託,還省事。

子晴拿給沈氏看,顯擺一下,把她的計劃一說,“娘,你不是會打絡子嗎?你打上絡子串在底下掛着,肯定好看。”

其實最好是大紅的中國結,可惜子晴不會,反正是寓意吉祥的就行。沈氏一開始不同意子晴做這個買賣,架不住子晴的軟磨硬泡,還有子祿也在一旁幫着說話,“娘,這個燈籠還是我和妹妹一起做的呢,你就讓我們試試,你看,我們舊年賣對聯不也是幾個人合夥乾的,又不是第一次了,我相信我們能成。”

“就是,娘,你怎麼還不相信我,你看看我買的荒山,打理的多好,不也沒浪費嗎?再說了,也要不了多少銀子的,實在不行,算我借你的還不行嗎?”子晴繼續磨叨。

何氏心疼孩子,對沈氏說道:“我看這孩子都魔症了,你就答應了她吧,依我說,這燈籠也有點意思,未必孩子就做不成。橫豎你說這家底也是靠這孩子搗鼓出來的,你就再給她幾兩銀子,能有多大的事?”

子晴見沈氏好不容易依了,忙跟沈氏要了五兩銀子,說要僱三堂叔做燈籠架,兩文錢一個,主要是砍竹子剖竹子費事,自己一家人根本做不了,做這個架子三堂嬸在家也能做,剛好給他家也找點進項。

沈氏同意了,笑着說:“有了這筆銀子,你三叔家也能過個好年。”

曾瑞玉家的第四個孩子剛滿月沒多久,沈氏去送滿月禮的時候,三堂嬸還說今年多虧了沈氏的幫助,要不這孩子還養不起。

子晴做了個樣品拿過去給三堂叔看,問:“三叔,你看這樣的架子做兩千五百個,到臘月前能做完嗎?就是砍竹子剖竹子費事些,做起來倒不費事,這架子我三嬸孃在家也可以做,很簡單的,兩文錢一個,你看可以嗎?”

“不用兩文錢,一文就行。不過你要這個幹什麼?還要這麼多。”曾瑞玉接過去仔細看過了說。

“就兩文一個吧,我要的比較急,你每天晚飯後就把當天做好的給我送來,你會記數嗎?”

曾瑞玉摸了摸頭,憨厚地笑了,“只會數到一千,不會記。”

子晴告訴他自己來計數,並且還說了,做一個,配一塊直徑一寸見方的小竹碗,就用廢棄的竹子簡單摳一下就可以了。說完,子晴遞過去五兩銀子,誰知她三叔死活不接,非要做完了再給,說沒見過這麼大的銀錠,還是銅板看着安心,花起來也順手,子晴笑了,說:“那就一天一結賬吧,你送多少來,就給你多少的工錢。”

曾瑞玉也笑着說:“還是這樣好。”

次日一早,子晴就央沈氏陪她去城裡,左右無事,沈氏讓何氏也去逛逛,子喜快兩歲了,走路很穩當了,再說,有這麼些人看着,也不怕的。於是老老少少五個人坐了驢車到城裡,先去周掌櫃那送雞蛋,一般沈氏都是攢好了兩筐就送來,送完雞蛋,一行人又去菜場轉一圈,這次子晴又買五十來只小雞,還買了六隻羊羔,看到有賣橙子的,子晴先買了一個嚐嚐,一看味道還可以就買了三十來個。

把東西寄放在周掌櫃那,幾個人纔去了布店,沈氏看一匹大紅的綢緞,要一兩六銀子一匹,又看細紗,要八百文一匹,沈氏有些嫌貴,問:“掌櫃的,還有便宜點的嗎?不用最好的。”

掌櫃的說沒有,誰知旁邊的夥計說:“掌櫃,庫房裡不是還有那些布嗎?”

掌櫃的一愣,瞬時反應過來,說:“這位大嫂,庫房倒是有一批大紅紗料,送來的時候受了些潮,有的地方顏色不大正,不知您打算做什麼?倒是可以便宜處理的,二百文一匹你就拿走吧。這批布,東家可真虧大了去。”

說完讓小夥計抱來一匹,沈氏打開一看,顏色一尺淺一點,一尺深一點,做衣服確實不適用了,怪不得掌櫃說削價處理,對子晴來說應該正好,燈籠分成八瓣,正好一瓣深一瓣淺,子晴拽了她孃的手讓她娘俯下身來,低聲耳語幾句,然後沈氏問:“掌櫃,您有多少匹布?我們都要了能便宜點嗎?”

“一百匹,你們要全要了,我也好說話,一百八十文一匹,不能再少了。”

沈氏沒帶那些銀子,就先要了五十匹,說剩下的哪天再過來,買完布,沈氏又從店裡要了些綵線,東西太多,掌櫃的讓兩個夥計把布給送到雜貨店,周掌櫃還特意派了輛驢車送他們回來。

晚上,瑞玉送來了二十個燈籠架,子晴給了他四十文錢,便央何氏裁剪,子晴縫,沈氏打絡子,幾個人分工做起來,子晴的工序最慢,等他倆都做完了,子晴才做了七八個。好在也不着急,慢工出細活,子晴的要求是務求精緻。

一百六十七贍養問題一第337章 往事第106章 中了秀才第448章 “搶親”第一百一十四二 年之後第71章 賣燈籠十六嫣然的觸動第138章 康平置產第188章 逃離第485章 送衣料第344章 周氏的用心第一百二十七 無妄之災第423章 商議第315章 脫粒機第340章 喪事第71章 賣燈籠第232章 廩生子喜十四書睿娶親第138章 康平置產第124章 接濟夏玉第46章 製作傢俱(一)第493章 試探羅家第332章 初露病因第238章 婚宴被砸第463章 小翊的眼淚第97章 子萍提親第310章 探花郎子喜第2章 新的身份第240章 書睿週歲第138章 康平置產第76章 艾草米粑第316章 故人第88章 何氏做壽第37章 送肚子第96章 冰雹來襲第419章 盤問第175章 鳳冠霞帔第249章 番薯插扦第149章 老爺子求情第317章 勸解第329章 青原一行第366章 子福進京第481章 失望第423章 商議第395章 再次試探第497章 吳家第93章 難題第489章 受封三十六李翊迎娶第421章 京城新家第374章 親家聚會第112章 子萍懷孕第447章 添亂第310章 探花郎子喜第220章 沈家第259章 裝第104章 省城之行第357章 青原還願第343章 判決下來了第277章 子壽成親第70章 燈籠第44章 上樑第318章 子萍告急第73章 雙喜第88章 何氏做壽第276章 甲魚窩第48章 搬入新居第145章 子福成親第363章 子喜插手第273章 三遇第325章 籌劃建廠第146章 主母第301章 上門的乞討者三十一書鈺選妻第258章 子福派官第16章 大年初一第118章 痘疹第246章 子晴再孕第351章 小客人五李翎遠嫁六無心之舉第442章 喜事連連第119章 康平求親第411章 子福他們的來信第212章 康平攆人第209章 家宴第55章 醉鬧第385章 童趣第130章 子晴受辱第33章 端午第273章 三遇第355章 比較第294章 閒話家事第216章 子晴宴客第297章 泥腿知縣第149章 老爺子求情一百八十一章 林家第233章 分菜的尷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