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送肚子

曾瑞祥回來第二天,去老房送西瓜,沈氏讓他就便去定一個穀倉,誰知他回來臉色就有些不好看,原來田氏說春玉快生孩子了,要曾瑞祥早點去送肚子禮,(也就是催生的意思。)就便幫自己妹子收收稻子。周氏則一直打聽瑞祥的西瓜是哪裡來的,當聽說是自己種的,又問種了多少,賣了多少銀子,瑞祥含含糊糊說沒多少。

“原來是這事,那咱家收完了,我就去一趟,這事一般都女人去,哪有大男人去送這個。回頭我就跟大嫂商量去,咱也不能越過了她,否則,她又該挑事。我就說你在家忙着呢。雖說咱家就一畝地,可你常年不幹活,別人一天的時間,我們得花到二天甚至三天,慢慢幹,別把身體累垮了。”

次日,曾瑞祥、沈氏帶着二個兒子就去割水稻了,中午回來時子晴聽說,割稻子還不算累,打稻子才累,子晴連忙問:“怎麼打稻子?”原來這稻子還和油菜小麥不一樣,這個要先在田裡用一個梯形的大木桶,有點象斗的形狀,上面大,下面小,人抓住一小捆稻草,使勁在桶裡敲打,把穀粒敲打下來,這可是真的體力活。

子晴見識過前世的打穀機,其實也就是利用腳踏板傳送帶帶動齒輪的轉動,應該不難研究出來,可問題是她怎麼開口?好在家裡就一畝地,再累還是可以克服的,以後要買了水田,就說服爹孃佃出去。

好不容易割完了水稻,沈氏讓大家休息兩天,她去找周氏商量去看春玉的事,周氏說要帶着子萍一起去,沈氏回來說也要帶着子晴去。子晴還沒去過她大姑家呢,子福笑着說:“你去了這回下回你就不想去了。”子晴也不知道什麼意思。

這日一早,沈氏收拾了二十個雞蛋,一小塊白細棉布,那是沈氏新買來給家裡人做裡衣的,要十五文一尺,沈氏用手掌比劃了一下,扯了大概兩尺,足夠做兩件嬰兒的衣服。沈氏和子晴都穿上了新作的夏衣,還是紗料的,沈氏給家人一人做了一件。子晴的是淺粉的,沈氏的是淺藍色。兩人來到肉鋪買了一個豬肚,到了老房那邊,秋玉也去,田氏看了看沈氏籃子裡的東西,似乎不是很滿意。“不是讓瑞祥去嗎?他怎麼不去了?”田氏問。

“娘,我和大嫂一起去多便當,再說了,哪有大男人去送肚子的,孩子他爹在家修理農具,這幾天打稻子可把他累壞了,您也知道,他又不經常幹這些農活,我讓他歇一天,明天再犁田去,這要是累個好歹,您也心疼不是?”沈氏的話細聲細氣,卻也讓田氏說不出什麼來。

“你餵了這麼多雞,就拿這幾個蛋,夠幹啥?連雞婆都不捨得抓一隻。”田氏擺明了是不滿意。

“娘,拿什麼拿多少,我和大嫂商量好了,我總不能越過大嫂去,要這樣辦事,大嫂該不樂意了,那頭的親家婆婆該笑話咱們了,大嫂,你說是不是這理?再說,我這不還有一塊上好的細棉布,夠做兩身嬰兒衣服了。還有,我一場月子坐下來也沒有吃過一隻雞,連雞蛋也就吃了二十來個,她大姑也沒見給我送過什麼?”沈氏仍是忍着火細細地分辨。

子晴很是無奈,每次來這邊,總要鬧的不愉快,田氏就是個胡攪蠻纏的,今天老爺子還不在,子晴覺得阿公相對來說還講點道理。

“誰說春玉沒拿東西來,那不是沒分家嗎?東西都拿來在我這。平常見你也不愛吱聲,今天怎麼我說一句,你就有八句話等着,你就這麼做兒媳的?”這大帽子壓下來,沈氏也不好再說什麼了。

“還走不走啊?都什麼時辰了?”秋玉問道。

於是,沈氏抓了子晴的手就走,到了街口,沈氏說還是僱個驢車走吧,她們都沒吱聲,沈氏自己跟車伕商量去燕村要多少個子,車伕說到燕村跟安州差不多,也要十個銅板,看來沈氏也很少去孩子大姑家。以前沒分家,送肚子什麼的也輪不上沈氏做主。過年的話,他們一家能在這邊住到元宵後,擺明了不想讓別人去他家。

幾個人坐上了驢車,倒也不用挨曬,牛車雖然便宜點,但牛車基本沒有車篷。一路幾乎無話,子萍盯着子晴的新衣服,滿是羨慕。子晴看她的衣裙雖然舊,但並不破,不知她是否還記得過年時說不再給子晴舊衣服的話,子晴當然不會去招惹她。

半個時辰後,五個人站在春玉家門口,春玉家的房子不小,卻是和兄弟同住一起,不過分家多年了。春玉挺着個大肚子,倒也不是十分笨重。燕仁達帶着孩子們去田裡割稻子了,家裡還有一個兩歲的桂花表妹,連四歲的三毛據說也撿稻穗去了。

子晴總覺得大姑爹的名字不像莊戶人家的名字,偷偷地問她娘,說家族排輩是仁字,達是村裡有學識的老人取的。子晴覺得真可惜了這好名字。

春玉讓秋玉去田裡給她大姐夫叫回來,自己領着兩位嫂嫂去竈房張羅中飯。路上遇到親家婆婆,打過招呼,老婆婆的眼睛不停往沈氏和周氏的籃子裡瞄,一臉假笑。接過子萍手裡的籃子就要拎,春玉趕緊接過來,說:“娘,你忙去吧。”

親家婆婆的臉訕訕的,子萍的籃子是秋玉的,裡頭除了雞蛋,還有個布包,估計是秋玉做的針線。子晴就便也看了一下週氏的籃子,也是雞蛋和一個豬肚。

一會兒燕仁達就帶着孩子們回來了,他要做中飯,周氏沈氏本來都要幫忙做,可他死活不同意,說:“哪能讓兩位嫂嫂動手,還是妹夫自己來。嫂嫂要誠心想幫忙,就在這住幾天,幫妹夫把這稻子割了,你們看,春玉也就這十來天生,稻子還沒割完,她也不安心哪。”

沈氏看了周氏一眼,周氏說要回去家裡還很忙,沈氏說自己家的田還沒犁,再說了,家裡還有一個吃奶的孩子呢,哪能離了人。

燕仁達一聽就有些不高興了,熱情頓減,草草做了頓中飯,就一個菜裡放了幾片肥肉熬油,剩下一碗蕹菜,一碗菡菜。這唯一的肉菜立馬被幾個毛瓜分了,子晴是見識過他們的神速的。春玉單獨煮了個荷包蛋吃。難怪子福說來過一次就不想再來,子晴怕他們把自己的衣服弄髒,儘量沒夾菜,離他們遠一點。

飯後沈氏就張羅回去,說孩子還在家裡等着餵奶,秋玉留下來了,說幫春玉做幾天飯。

第15章 大年三十第215章 回孃家第417章 僞婆家關係第281章 相繼產女第490章 建祖宅第198章 康莊第207章 看望秀水第307章 鴨子和魚第126章 子祿落第第429章 林耀祖的遺言第491章 書睿留洋第132章 康平歸來第三百零八零章 子福升遷第498章 榮光第366章 子福進京第18章 二毛玩火第256章 香皂作坊三十五給嫣然添妝第234章 騙婚捱揍第359章 田氏的思慮第46章 製作傢俱(一)第15章 大年三十第446章 再見李瀚第173章 接聘禮第206章 康平受傷第293章 傅家的心思第243章 一場好戲(二)第129章 子福雙喜第464章 李瀚上門第60章 回門第16章 大年初一第374章 親家聚會五李翎遠嫁第2章 新的身份第137章 大毛規勸第468章 李翊的承諾第151章 家庭會議第270章 麥收第56章 元宵(一)第238章 婚宴被砸第289章 子雨議親第155章 再見子萍第184章 辭別林家第338章 殤(一)第243章 子壽看親第120章 子晴定親第36章 脫貧第118章 痘疹第134章 雞血石第59章 送親第350章 離去第445章 探討第192章 晴園來客(一)第76章 艾草米粑第223章 鱔魚事件第62章 端倪第380章 嫣然週歲一百八十章 遠行第264章 再次被攆第312章 勤和興家第381章 特殊的禮物第368章 年禮第362章 子喜求教第一百二十七 無妄之災第342章 田氏的養老(二)第67章 蕭家故事第358章 找上門第323章 子喜的想法二十一股份分派第424章 子福的告誡第263章 子福來信第四百二十五 上家譜第375章 再提娃娃親第301章 上門的乞討者一百六十六章 兄弟團聚第297章 泥腿知縣第155章 再見子萍第383章 子雨進京第82章 生產第51章 添妝第183章 姑奶奶上門第70章 燈籠第163章 母女相見第18章 二毛玩火第347章 再次救人第457章 菊花會第476章 曾瑞祥看望田氏第289章 子雨議親第179章 子晴的家第129章 子福雙喜第305章 子喜中舉第334章 分紅第440章 曾瑞祥的來信第434章 摺子第143章 秋玉被拒第485章 送衣料第30章 麥收第320章 新的產業第68章 買田第334章 分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