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子晴教弟二

“這我可說不好,畢竟我一直只生活在這方寸之地。我瞎說幾句吧,比如大哥,我覺得他很適合做官,做事比較圓滑,心裡也有成算,如今也考中了進士。二哥,先不論他在科舉上能走多遠,就他那性子,也不適合官場,官場歷來都是最黑暗的地方,殺人不見血,稍有不慎,就萬劫不復,二哥性子耿直,能吃苦,不圓滑,心眼也不多,我覺得他適合自己開個館,優哉遊哉過日子。小三的性子比較懶散,和我差不多,但是論起過日子來比二哥有成算,也不適合官場。你腦子轉的快,唸書的悟性也高,看你將來的追求了。其實,我覺得一大家都在官場也不是什麼好事,找到自己適合的位置,過自己想過的生活,足矣。”

“姐,我沒想到你想的還挺多的,對我們幾個的分析也很中肯,我還從來沒想過這些。怪不得大哥說咱家能有今天,全靠你呢。而且,從小你有什麼好東西,都會有大家一份,從不藏私。”

“姐都有孩子了,還不得多想想,這麼大一個家,姐不得操心呀。小時候的事也是運氣,咱家那時就一畝水田,爹又不在身邊,娘一個女人帶着五個孩子,大哥那時才十歲,還不得想法取點巧,種點稀罕東西。誰知真歪打着了。以後家裡的事你們就多上點心了,姐已經放下了。”

“姐,我覺得你說的話越想越有道理,將來做策論沒準能用上,一個小家如此,一個大家也是如此。我還需要好好整理,順着你的思路,把東西用語言歸納。”

“可不。要不孔老夫子能說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先把自身修爲品性提高了,才能把一個家或者一個家族管理好,小家管理好了,才能去管理大家。比如一個縣。一個州,一個省。這幾乎是天下讀書人幾千年來的夢想,可真正做到的又有幾人呢?”

“姐,怪不得爹總感嘆你不是男子。你要是一個男子。你肯定能夠實現讀書人的夢想了,將來你的成就未必不如大哥,我還沒聽大哥說過這些呢。”

“這倒未必,說起來容易。可真做起來,就不這麼簡單了。我一個小女人,雖然沒有念過太多的書,但是我自小打理家裡的事務,成親後又接管了這邊的家務,晴園雖不大,可底下的人也有十多個了,還要管着那一大片的果園和荒地,人要學會觸類旁通,天下的事總歸是一理的,你念書做學問也是如此,不要總拘泥於書上的教條,多聽多看多問多想,學問不是剛靠背幾篇文章就能做好的。沒聽過一句話,叫實踐出真知,你好好琢磨琢磨去吧。”

“你們倆說什麼呢,說了這麼半天,小四,也不怕你姐累着。”林康平進門了。

“聽我姐的教誨呢,我才發現我姐還不是一個一般人,五歲就知道要錢買雞喂,知道鼓動大哥去賣對聯,沒進過一天學,靠大哥教她識字,就能自己讀書了,從書上找種地的法子,六歲會種地。我爹常誇,我姐要是男孩子就好了。”

“那可不成,那我娶誰去?這也就跟你說說,你姐去年在京城請文家少爺吃頓飯,三個菜外加一個做蛋糕的方子就賣了一千兩銀子,還有我們能有今天,還是靠你姐賣麻將的一千兩銀票起家的,要不然還得多花幾年時間。你可不許往外說去啊,到時給你姐惹麻煩。你姐七歲時我就看出不一樣來,後來我就一直守着她,等她慢慢長大,還得提防別被別人搶了去,這麼多年,我容易嗎?”林康平說到這裡也想起了往事,不禁一笑。

“是嗎?給我說說你倆的事唄,我想聽。”子喜熱切說道,看來不論男女,喜歡八卦的心理都一樣。

“去去去,跟你說這些幹嘛,你姐要休息了,明日再來吧。明日也別來了,成天跟牛皮糖似的,粘住你姐不放。記住纔剛說的不許往外說去。”

“真小氣,不說就不說,你以爲我就沒轍了,我回家問我娘去。”子喜甩甩手,走了。剛到門口,又回過身來說道:“姐夫,我明天還來啊,預備點好菜。”被林康平賞了一腳,送了一個字,“滾。”

子喜剛走,林康平扶着子晴躺下,說道:“這小四也太粘你了,都吃過中飯了,也不知道你要歇息,你姐倆一坐下來,說起來就沒完沒了的,下回可不許這樣了,娘不是說了,你要多躺着的。”

子晴剛躺下,小青站外面喊:“爺,奶奶,二姑太太一家來了。”

林康平只得拿了衣服重新給子晴穿上,纔出去把夏玉請了進來,自己帶了周天清在一旁喝茶。夏玉帶着紫兒一塊進來了,那天人多,子晴還沒仔細看看紫兒,一晃,當年那個一身傷痛的膽小的小丫頭已長成大姑娘了。

“表姐好。”紫兒打過招呼就站在一旁,仍是有些侷促和靦腆,子晴叫過來一細看,拉着她的手,手心的薄繭比當年子晴還多,看得出來在家裡也是個勤快的,梳着簡單的雙丫頭,下面的頭髮攏在一處編了根粗粗的麻花辮,插的還是子晴從京城買來的堆花,小時候的塌鼻樑仍是很明顯,眉眼倒也乾淨,皮膚略嫌粗糙了些。

“紫兒今年也不小了吧?我記得她跟桂花一般大吧?”子晴問道。

“比桂花小一歲,這幾年也多虧她幫着我照料,裡裡外外的,帶孩子做飯餵豬種菜,樣樣乾的來。”夏玉心裡不禁感嘆,當年的一念之善,還真是有了福報。

“二姑今日來了,留下來吃晚飯吧。那日招待有些不周,你可別往心裡去。”

“二姑心裡明白,是你阿婆和大姑不對,二姑怎會怪你。二姑今日來是跟你說一聲,明日我們就家去,你家的林安要是方便就送我們一趟。”

子晴有些奇怪,問道:“不是說好了小文在這唸書嗎?你來回折騰幹什麼?”

“你也知道,你大姑一家還沒走,我這一家四口,你阿公那如今也不比往年,我何苦留下來添亂。再則,孩子要過來念書,家裡東西總要收拾一下的。”夏玉說道。

子晴一想倒也是,便不再強留,說道:“既這樣,我就不留你,明日一早,我打發林安去接你們。不過,晚飯還是在這邊吃了,一會我讓小藍去給紫兒挑幾塊布料,怎麼也是大姑娘了,做兩身新衣穿吧。”

“不用,表姐,我身上的衣服還是舊年剛上身的,我們鄉下丫頭,這就不錯了,村子裡好多姐妹還眼紅我,我還沒穿過打補丁的衣服呢。”紫兒慌亂地擺手搖頭。

子晴暗笑,嘆口氣,如果大姑家的幾個孩子也這樣知足感恩,該有多好。

日子很快過去好幾天了,因子晴還在月子裡,也不方便出門,沈氏幾乎日日過來一趟,看看子晴,看看孩子,林康平已經跟沈氏說好了,元宵節那日一大家子就在晴園過,也算小範圍的慶祝書睿滿月,沈氏很痛快地答應了。

好容易熬到十五日一早,子晴說什麼也要先把澡洗了,渾身上下都臭的不行,皮膚感覺晦澀,凝重,一摸都不像是自己的了,林康平拗不過她,問了王婆子知道無大礙了,才讓小青預備好水。

林康平先把子晴抱過去,浴桶裡撒了不少乾花,是去年收集的玫瑰,子晴泡了足有半個時辰,換了一次水,才覺得身上清爽了,看着主屋的大炕,子晴說道:“不如咱們搬回來住吧,天也暖和了,這邊還是方便。那邊屋子也該好好通通風了,一股怪味瀰漫,對大人對孩子都不好,再說了,滿月也該挪窩了。”

林康平答應着去了,吩咐小青她們幾個幫着收拾那邊的東西,子晴自己鋪牀鋪被的,因今日有客,換了一身纏枝花樣的厚實的紅羅罩衣,頭髮又密又長,不容易幹,子晴擦了許久,手都酸了,林康平見了接過手巾,一綹一綹地分開來擦纔給她擦乾了。看着身上的衣服,子晴想起一個問題。

“康平,你給我那麼多好的布料,有沒有什麼布料是我們平民百姓不能穿的?”

“當然有啊,金陵的雲錦就不能買,那是御供的,還有一些特製的蘇錦和蜀錦,宮裡的東西都有一定的案例,不能逾制。別的倒沒有什麼,你放心,我買的都是你能穿的,現在也不像古代,非得達官貴人才能穿綾羅綢緞。這得感謝這個前朝,商人的地位高多了,也不是賤民。不過,咱家也算不上商人,咱家是地主,將來咱家做一個大地主。”

“嗯,我就想做地主,商人還得勾心鬥角的,四處打點看別人的眼色,地主多好啊,一年到頭收收租子多省心,有吃有玩的,何樂不爲,我要做一個快樂的地主婆。”

正說笑間,小青她們抱着孩子和被褥等物過來了,不一會,沈氏他們也都來了,說:“挪窩應該回孃家住幾日,不如晚上吃完飯,搬回家住幾日,你大哥他們十八一早就走,你回家聚兩日吧。”

子晴忙答應了,早就悶出一身黴來了。()

第423章 商議第453章 意外的邀請第313章 子喜的提議第471章 大師的勸告第350章 離去第298章 教三十一書鈺選妻五李翎遠嫁第442章 喜事連連第404章 巧遇秦大人第213章 年底盤賬九父子交心第154章 僱用三毛第296章 傅家第466章 特殊的禮物第124章 接濟夏玉第340章 喪事第53章 除夕(一)第404章 巧遇秦大人第79章 捕蝶第438章 文家有請第438章 文家有請第87章 滿月第23章 出苗第316章 故人一百七十章 老爺子做壽二第90章 置地辦學第385章 童趣第76章 艾草米粑第138章 康平置產第111章 二毛斷腿第215章 回孃家第344章 周氏的用心第178章 回門第245章 陳三願第276章 甲魚窩二十五嫣然拜師第45章 小帳房十九李翊娶小第416章 湊錢第158章 晴園落成第356章 大毛的好事第152章 國子監第24章 來客(一)第350章 離去第331章 謠言第164章 兄妹談心第144章 康平vs老爺子第483章 潑婦子晴第391章 京城來信第138章 康平置產第333章 四毛上門第490章 建祖宅第483章 潑婦子晴第418章 餘氏的小心思第203章 借錢第490章 建祖宅第58章 夏玉出嫁第427章 相似的歷史第460章 夏家來信六無心之舉第29章 子福生日第282章 夏家送年禮第429章 林耀祖的遺言第278章 內外勾結第349章 文三挨訓第377章 秋玉出頭第206章 康平受傷第221章 套種第194章 毛衣問世第204章 探病第389章 東道一百九十子晴懷孕第262章 子福上任第478章 決定第251章 子壽定親第479章 撮合第298章 教第290章 意外之財第155章 再見子萍第433章 子晴醒來第188章 逃離第235章 兩個小廣東第420章 放下第281章 相繼產女第318章 子萍告急第204章 探病十六嫣然的觸動第436章 小翊送人第451章 偶遇李瀚第335章 雪上加霜第407章 秦夫人的笑話一百二十三章 夏玉病重第294章 閒話家事第376章 商議進京第31章 土豆熟了第268章 婦人寶鳳第90章 置地辦學第421章 京城新家第292章 問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