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愛中國文化”這單生意

“今天好像沒什麼像樣的企業!嗯……我看看,明天好像有一個企業還不錯。”魏林一邊刷網頁一邊說:“哦,不對,這後面幾天的企業多種多樣,什麼地方的企業都有,說不上太好,但也都好像不太差!大家各分析各的吧!”

“後面幾天好像有一家汽車集團,在我老家附近的,我得好好準備一下!”魏林突然間說道。

蔣文睿聽到這些,感覺到這些和自己沒什麼關係,再加上昨天晚上睡得晚的緣故,突然間睡意朦朧,又睡着了。

不知道睡了多久,蔣文睿感覺到肚子有點餓了,起牀去食堂吃過飯了之後,回到寢室便也開始看就業信息網。和魏林說的一樣,從現在開始的企業逐漸開始變得多樣化,沒有那種點擊量鶴立雞羣的企業了,而這一天又沒有什麼吸引自己的企業,這一天又顯得那麼無聊,無所適從。原本又準備打遊戲的,突然想起來他從王豫文那裡借的《菊與刀》還沒有看完,還剩最後兩三章,於是乎又搬着馬紮,到樓道盡頭的陽臺上看起書來。

一個下午很快就過去了,這一本書也看完了,於是蔣文睿便把書還給王豫文。

“今天好無聊啊!”蔣文睿把書還給王豫文之後,說道:“把從你這兒借的書看完了之後,我都不知道該幹嘛來打發時光了。最近有什麼電影或者電視劇可看的?”

“我最近在看美國國家地理頻道的紀錄片《偉大工程巡禮》,就是描述許多大工程的系列紀錄片。”王豫文答道:“雖然基本上都只是一些描述性的說明,並沒有太多專業角度的分析,但是給人的感覺還是很舒服,科技感很強,正好契合了好多觀衆外行看熱鬧的心態。”

“我最近看到網上說那個《功夫熊貓2》出來了,我感覺應該會很好看,因爲我在看《功夫熊貓》的時候,看到裡面有好多中國文化元素,這些外國人拍得真好!”蔣文睿說道:“他們好像真的比較瞭解中國文化!”

“呵呵!”王豫文不以爲然:“如果這幫美國商人都懂中國文化,那可真是滑天下之大稽!我認爲他們真正懂的,其實應該是一種叫做‘中國文化’的商業模式,至於那些說他們有多懂中國文化的各種說法,僅僅是他們自己商業運作出來的輿論。據我有限的瞭解,這幫人之前對於中國文化一竅不通,連最基本的中文都不懂,所有的那些中國文化元素,全都是在谷歌上搜索出來的。這些,都能被說成是懂中國文化嗎?”

“可是,爲什麼《功夫熊貓》當時就那麼火呢?”蔣文睿有點不服氣,問道。

“《功夫熊貓》之所以這麼火,我認爲最主要的原因在於這幫人很成熟的商業運作模式,所謂的中國文化是一個很好的噱頭,很好地迎合了像你這樣的很多人,想要讓自己認同的文化得到重視的潛意識,而他們這些美國商人,則比較成功地做到了這一點。”王豫文答道:“一直以來,我們都是本地區最爲強大,和最有影響力的國家,所有國民不論貴賤,對外的時候有非常強烈的優越感自許,直到近代以來的失落,然而,這樣的失落並沒有使我們反思,我們的這種優越感自許的潛意識本身是不是有問題,而是讓我們中的絕大多數人把重新獲得這樣的優越感當成了一種目標。你想想看,我們中學階段受到的教育中,總是要說我們古代有多麼多麼厲害,比如,什麼我們得到圓周率的精確數字比起歐洲來,早了上千年,但似乎一直沒有反思在這領先的一千多年裡面,爲什麼我們一直沒有把割圓術發展成微積分?爲什麼我們古代好多所謂的先進科學在現代並沒有太廣泛的影響?類似這樣的例子,簡直是不勝枚舉。尤其是被吹得神乎其神的所謂四大發明,前一段時間,我看到一個關於四大發明的說法:那時候是1942年,抗日戰爭正處相持階段,蔣介石覺得急需藉助一個東西來振奮一下軍心,鼓舞一下民心。於是派人把當時的科學家李約瑟和魯桂珍接到了重慶,讓他們在中國實地考察研究中國科技史。不負重託的李約瑟很快就在1943年提出了造紙術、印刷術、指南針和火藥爲中國古代“四大發明”的說法,這個研究成果迅即轟動整個世界,大大鼓舞了中*民的士氣。當時的英美作爲盟國,自然會順水推舟地宣傳這些內容,然而,這只是在當時那種戰爭狀態下的一種現實考量,至於英美國家的人真的有多相信這些觀點,恐怕就只有他們自己才知道了。但是,這種說法卻被我們一直珍藏到現在,成爲我們自吹自擂的憑據,你不覺得這裡面有一種難以言表的黑色幽默嗎?”

“我曾經看到一個笑話,一個外國人問一箇中國人說:是什麼樣的原因使得你們堅持不懈成爲世界強國的呢?這個中國人答道:我們祖上,比起你們可闊多了!”王豫文繼續說道:“這樣的說法,在我們看來是民族自豪感,但是,你不覺得這種和別人擡槓,並且唯我獨尊的想法有什麼不妥的地方嗎?你不覺得我們這種強烈需要別人尊重的優越感自詡,使得那些精明的外國商人找到了一個很好的切入點,只要這些精明的外國商人順着我們的意思往下說,最後都可以賺得盆滿鉢滿嗎?”

“你的這種說法不對,我們好多人在談到愛國主義時,表現出的那種捨身爲國,寧願自我犧牲的精神有什麼不妥嗎?你爲什麼要表現出一種懷疑和審慎的態度?我們之所以能成爲一流強國,難道不正是因爲被這種偉大的情操激勵嗎?爲什麼你非要吹毛求疵呢?”蔣文睿立即糾正道。

“愛國主義的確是羣衆激情最豐富也最持久的源泉。亞洲各國在對國家進行現代化建設的時候,經常借力愛國主義,這的確是一個催化劑,它能經由大家的認同迅速團結整個國家的所有民衆,爲了一個清晰的目標而不懈努力。”王豫文不慌不忙地答道:“但是問題在於,一旦對其形成依賴,如何克服愛國主義中與生俱來的排他性,如何避免愛國主義這種正當性被濫用,避免這種狂熱對自己人產生的誤傷,被非本國人誤認爲是不友好,則是我們的政府,大衆和學術界尚未完成的必修課。你剛纔提到的那個一等強國的說法,似乎更像是一些國際商業媒體爲了商業運作方便而杜撰的概念,這樣的事情他們沒少做,他們在誇耀中國、韓國、印度、中東,投其所好的同時,很快地將自己的影響力施加到這些地區,獲得了這些地區大量的觀衆;所以,‘一等強國’這個虛構的概念只是因爲契合了我們很多人的潛意識,才被接受並引起廣泛認同的吧?你說,這個事件是不是又一次成功的商業運作呢?甚至可以說是我們好多人被愛國主義遮蔽了雙眼,而無法看到這種名爲‘愛國主義’的商業運作!”

“一直以來,我們因爲近代以來的慘痛經歷,使得那種優越感失落了很多年,而總是有一種追趕心態,追趕的目標就是恢復之前的榮光,最後重新獲得強者的認可。”王豫文繼續補充道:“然而,卻不知道,就是這樣的潛意識成爲了別人眼中的一個商機,愛國主義,或者說對中國的讚許,是外國商人眼中很避險的一種選擇,但是我們很多人還被矇在鼓裡。”

“所以,我對外國媒體吹捧的所謂華人驕傲一直不以爲然,從李小龍到王力宏,再到李安,我都認爲這不過是一單生意!是和《功夫熊貓》一模一樣的生意!我不否認李小龍個人的優秀,但是,我反感這種吹捧李小龍的輿論,這些輿論和李小龍本人的優秀是兩碼事。內地人跟着香港人一起起鬨,吹捧李小龍,似乎都沒有釐清這種吹捧輿論背後的潛意識,僅僅因爲李小龍的少年時代在香港渡過,最後在美國博得大名,就被香港人視爲驕傲,進而被整個華人社會視爲驕傲,其實這種潛意識暗示的是一種弱者在強者的社會能夠立足,並被尊重的喜悅,你不覺得這是非常典型的弱國心態嗎?這樣的弱國心態,使得我們無法區分尊重和認同這兩個概念的差別,我們很多時候傻乎乎地把外國人對我們的尊重,而且常常就是一種禮節性的尊重和隨口的讚賞,都不由分說地視爲認同,認爲別人對我們的文化崇拜得五體投地,這種事情反映出我們好多人缺乏最基本的邏輯和社會學常識!”王豫文看着蔣文睿的眼睛,說道。

第45章 廠子弟 不是沒有道理第9章 歌星和資源第23章 大城市和優越感第52章 又是湊熱鬧第24章 第一次面試第11章 大老闆的掃帚第16章 萬物有靈野心和雞湯第21章 海外華人輿論第45章 廠子弟 不是沒有道理第35章 談談核問題第76章 心急如焚第57章 馬失前蹄第21章 海外華人輿論第32章 網文的不易自憐自惜第6章 閉卷考試第73章 斟酌第20章 誤讀爲愛國第7章 判據第45章 廠子弟 不是沒有道理第25章 談談長相第3章 瞎擔心第75章 接踵而至第55章 穆斯林的禁忌第12章 前車之鑑第20章 誤讀爲愛國第59章 意義的意義繼續整點形而上的第10章 討論簡歷第45章 廠子弟 不是沒有道理第63章 學長的經驗第57章 馬失前蹄第17章 轉基因和陰謀第17章 轉基因和陰謀第52章 又是湊熱鬧第9章 歌星和資源第75章 接踵而至第2章 正裝和簡歷第73章 斟酌第5章 一些告誡第56章 三線第3章 瞎擔心第60章 軍事機密第49章 所謂智商第59章 意義的意義繼續整點形而上的第64章 不是慈善機構第3章 瞎擔心第51章 輕而易舉與大失所望 強烈的反差第71章 所謂青年導師第16章 萬物有靈野心和雞湯第47章 大失所望第4章 形勢一片大好第41章 “愛中國文化”這單生意阿Q第34章 準備第17章 轉基因和陰謀第22章 性急的壞處第52章 又是湊熱鬧第1章 高三和考研第49章 所謂智商第68章 有人跳樓第66章 腦殘們抱團取暖第8章 信任和欺騙第11章 大老闆的掃帚第12章 前車之鑑第35章 談談核問題第10章 討論簡歷第62章 白日夢第17章 轉基因和陰謀第14章 大明星大城市和信息流第35章 談談核問題第59章 意義的意義繼續整點形而上的第16章 萬物有靈野心和雞湯第58章 麥田裡的守望者第25章 談談長相第76章 心急如焚第26章 湊熱鬧第59章 意義的意義繼續整點形而上的第71章 所謂青年導師第77章 喜出望外第38章 夜宵第25章 談談長相第49章 所謂智商第52章 又是湊熱鬧第41章 “愛中國文化”這單生意阿Q第10章 討論簡歷第40章 “愛中國文化”這單生意第15章 得與失的邏輯第65章 弱者就有理第51章 輕而易舉與大失所望 強烈的反差第45章 廠子弟 不是沒有道理第58章 麥田裡的守望者第3章 瞎擔心第65章 弱者就有理第2章 正裝和簡歷第68章 有人跳樓第21章 海外華人輿論第72章 重慶好熱第39章 交流存在困難父子對話第10章 討論簡歷第56章 三線第32章 網文的不易自憐自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