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形勢一片大好

?“叮鈴鈴……”魏林的手機設置了鬧鐘,在七點鐘的時候準時響起來。魏林立馬起來準備洗漱,下牀的時候說了一聲:“七點了啊,準備起牀了啊!”三人很快也起牀了。

“今天這麼重要的會,帶不帶紙和筆去做點筆記啊?”蔣文睿坐在自己的牀上,突然問道。

“你要想帶就帶着去唄,沒人攔着你啊!”魏林一邊刷牙一邊回答他。

“老蔣你就把紙和筆帶上,有你做筆記,我們就不用帶紙筆了!”陶宇笑呵呵地對他說。

蔣文睿於是帶上了紙和筆,四人一起出去,連早飯都沒吃就徑直走到了綜合教學樓155大教室。一進門,看見輔導員正在電腦前拷貝文件;大家都來得很早,大教室的座位按班級排好,一班坐第一、二排,二班坐第三、四排,以此類推,座無虛席。好多家離學校比較近,所以,昨天晚上纔到學校的人現在一臉的興奮,和好久不見的同學相談甚歡,眉飛色舞。蔣文睿和三個室友挨着坐在一起,因爲昨天已經說得夠多了,沒什麼話。

八點鐘上課鈴打響之後,輔導員在講臺上清了清嗓子:“大家靜一靜啊!今天開學了,咱們級隊三百來人考研的考研,找工作的找工作,三年的時光一晃而過,大家玩也玩了,學也學了,大家這三年到底幹了些什麼,現在很快就要見分曉。”

大家迅速地安靜下來,都很詫異爲什麼輔導員今天這麼說話,味道怪怪的,開學第一天都不說點好聽的。

“今天,我們特地請來了咱們學院就業處的袁老師,請他給大家講一講大四上學期在考研和找工作的時候需要注意的一些事情。大家掌聲歡迎一下!”

掌聲過後,袁老師走上講臺,說道:“每年的這個時候,我都會來給咱們學院剛剛升入大四的同學做一次就業指導。每一屆的人都是這麼充滿朝氣,在這一刻,我感覺自己也一直是那麼年輕。今天我在這裡主要是講一些就業相關的事情,根據我多年在咱們學校的觀察,並結合我自己在咱們學院就業處多年的工作經驗,給大家提供一些參考。”

袁老師接着說:“可能大家在暑假的時候。已經自己去打聽過一些關於就業的消息了,有各種各樣的傳言,相信大家最經常聽到的,就是說今年的就業形勢不如去年,所學專業和找的工作很難對口。其實,每一年的這個時候,剛剛進入大四的學生都會比較浮躁,不太能甄別各種信息,好多人認爲這不同於考大學,比考大學要難很多。但是,我想告訴各位同學的是,找工作對於咱們這種985院校王牌專業的畢業生而言,這比考大學容易多了!考大學的時候,即便是你知道了自己的分數,填報志願的時候還有各種各樣的權衡與擔心,而且還要思考萬一第一志願落榜,平行志願怎麼填的問題。”袁老師頓了頓:“我現在先給大家吃一顆定心丸,咱們學院的畢業生每年在國慶節前後基本上就已經簽完了,每年都是!只要你想找和所學專業對口的工作,都能找到!而且簽約的企業很多都是大家經常在媒體上聽到,那些如雷貫耳的大企業!我放幾頁PPT給大家看,這是最近三四年統計得到的數據。”

還沒等老師說完,下面就爆發了熱烈的掌聲。

袁老師說完之後就放了一頁PPT:“這是2009年畢業生的行業去向。”顯示的是機械學院歷年來畢業生的行業去向,用一個餅圖來顯示簽約單位所屬的行業,當然是以機械加工業爲主,佔了整個餅的六成多,內含普通機械製造,造船,汽車行業,軍工幾大類,也有去建築,電信這些有關聯行業的,再往後就是公務員,最後就是極個別人去的行業和所學專業沒什麼關聯。袁老師接着說:“後面兩頁是2010年,2011年畢業生的就業去向。和2009年基本一樣。”第二頁,第三頁顯示的是2010年,2011年畢業生的行業去向只有一些細微的變化。

袁老師接着說:“這是2009年畢業生簽約單位所在的地區,以東北和東部省份居多。”又是一個餅圖,東北三省佔去了將近三分之一,然後是東部沿海各省又佔了將近三分之一,其餘的中西部省份佔了其餘三分之一。第二頁,第三頁顯示的是2010年,2011年畢業生的地區去向同樣也只有一些細微的變化。

“接下來給大家看的是簽約的薪資,這肯定是大家關心最多的問題。”袁老師接着放PPT:“這個就跟單位所在地區的關係比較大。一般來說,去北上廣深這四個一線城市的工資會比較高,比起其他東部省份普遍高一兩千,但是其它省份的一些好企業第一年也有給七八萬甚至十萬的,這個情況就要複雜一些。這一張是09年的數據。”這一頁PPT是柱狀圖,按省份標註薪資水平,東部省份的薪資接近四千,一線城市是五千多一點,西部省份則主要在三千上下;2010年和2011年的數據略微有所增加,可能是金融危機緩解的緣故吧。袁老師特意把這幾頁PPT上多停留了一些時間,所有人對睜大了眼睛在看,都巴不得記得清楚一些。

“看完了薪資,咱們再來看一下籤約時間。”袁老師看着注視投影幕布的人減少到不足四分之一的時候,又開始放下一頁PPT:“總的說來,國慶節之前就會籤掉一半多,節後兩個星期之內基本就簽完了。這是09年的數據。”PPT上是一個表格,橫軸是日期,縱軸是未簽約人數,以一種很陡峭的斜率從頂峰下降到底,在國慶節前還剩六成的人沒簽約,到11月1日之後,就只剩幾個人還沒有簽約;10年,11年的曲線走勢大致相仿,但是時間比起09年大概提前了十天。

“大家看完了吧!所以說,大家在這個時候就一定不要着急,這種着急完全沒有必要。實事求是地說,咱們就是皇帝的女兒——不愁嫁,因此,咱們關注的,不應該是自己找不找得到工作的問題,而應該是什麼樣的工作纔算好工作,怎樣才能找到好工作的問題!”袁老師頓了頓,說道:“這裡我還想給考研的同學一個建議,咱們有這麼好的條件,在這個時候也可以找個工作,因爲現在纔剛剛九月,因爲大家這會兒的複習還不太緊張,而你如果已經有了一個比較滿意的單位保底,說句不該說的,即便你最後沒能考上,也還可以去一個還行的單位。當然,如果大家覺得是自己鐵了心要考研,一定要背水一戰纔能有所突破,一旦簽了約就沒了壓力,不利於自己最後的衝刺,也可以不着急找工作,我這裡只是一個建議。”

“下面我再給大家提供一些找工作的建議,可能有一些話就不是那麼太好聽了,大家要有點心理準備。”袁老師繼續往下放PPT,眼神稍微變得凝重了一點:“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從哪兒來,最好回哪兒去,不要只盯住大城市!就拿咱們東北來說,在濱城工作的生活壓力肯定最大,因爲濱城的房價和生活成本是東北最高的,當然,你也可以說濱城是東北自然條件最好,最宜居的城市。省會城市中,長春相對而言是壓力最小的,但是大家在濱城讀了四年大學之後,剛去長春時的生活體驗肯定是要差一點,有一定的心理落差。至於北上廣深四個一線城市,如果你不是那附近的人,或者你的家庭積蓄不是那麼太充裕,我建議大家還是要慎重,因爲這些地方僅僅是租房就會吞噬掉我們的很大一部分工資,即便大家有十萬年薪,除去那些必要的開支以後,一年下來也不會有多少積蓄,買房則是動輒幾百萬的天文數字。其實,大家工作以後就會發現,自己會經常在全國各地跑,差別僅僅在於你買的房子在什麼地方。”

袁老師用鼠標指着PPT上的“戶口”兩個字:“更爲重要的是,大城市的戶口,是一個很難解決的問題,尤其是對一些非一線城市院校畢業的本科生而言,即便你的家庭情況足夠好,買房付得起首付,但是,很多一線城市的單位每年能夠解決的戶口數目極其有限,在單位內部常常會引起非常激烈的競爭;大家都知道,戶口在今後牽涉到自己的方方面面,比如社保、醫療以及今後子女的入學,不解決掉戶口問題,你今後的生活將會有無窮無盡的麻煩,因此,如果這些地方的單位不能給你承諾,在幾年以內解決你的戶口問題,那麼你就一定要慎之又慎。同學們,大城市繁華與美麗的背後,往往是普通工薪階層難以承受的生存壓力。當然,小城市的生活雖然舒心,安逸,但卻比較單調,這中間最佳的契合點,就留給大家自己去把握吧!”

第22章 性急的壞處第50章 英雄還是哄騙周瑜和黃蓋第48章 跑步再次被虐所謂智商第75章 接踵而至第44章 航空與軍工第70章 這到底是業,還是欺騙?第33章 網文的商業第7章 判據第4章 形勢一片大好第54章 穆斯林的禁忌第70章 這到底是業,還是欺騙?第17章 轉基因和陰謀第37章 社會分工與可替代性第13章 第一次宣講會第40章 “愛中國文化”這單生意第3章 瞎擔心第33章 網文的商業第43章 所謂棱角所謂成熟第29章 梵高卡夫卡與真相第46章 航天單位第49章 所謂智商第30章 所謂高雅低俗第67章 腦殘言論第2章 正裝和簡歷第21章 海外華人輿論第23章 大城市和優越感第52章 又是湊熱鬧第6章 閉卷考試第23章 大城市和優越感第74章 幸福來得太突然第4章 形勢一片大好第34章 準備第79章 杜十娘第66章 腦殘們抱團取暖第35章 談談核問題第13章 第一次宣講會第21章 海外華人輿論第54章 穆斯林的禁忌第1章 高三和考研第20章 誤讀爲愛國第63章 學長的經驗第76章 心急如焚第59章 意義的意義繼續整點形而上的第50章 英雄還是哄騙周瑜和黃蓋第44章 航空與軍工第75章 接踵而至第32章 網文的不易自憐自惜第53章 文憑與成功第5章 一些告誡第21章 海外華人輿論第48章 跑步再次被虐所謂智商第61章 挑剔的美好第51章 輕而易舉與大失所望 強烈的反差第43章 所謂棱角所謂成熟第56章 三線第13章 第一次宣講會第22章 性急的壞處第8章 信任和欺騙第56章 三線第75章 接踵而至第60章 軍事機密第33章 網文的商業第62章 白日夢第36章 再談核問題第28章 神和真理信仰與梵高第57章 馬失前蹄第27章 慘烈的差距第34章 準備第54章 穆斯林的禁忌第54章 穆斯林的禁忌第40章 “愛中國文化”這單生意第45章 廠子弟 不是沒有道理第67章 腦殘言論第50章 英雄還是哄騙周瑜和黃蓋第70章 這到底是業,還是欺騙?第9章 歌星和資源第7章 判據第50章 英雄還是哄騙周瑜和黃蓋第35章 談談核問題第59章 意義的意義繼續整點形而上的第53章 文憑與成功第46章 航天單位第18章 陰謀論的土壤第54章 穆斯林的禁忌第60章 軍事機密第6章 閉卷考試第23章 大城市和優越感第22章 性急的壞處第72章 重慶好熱第12章 前車之鑑第40章 “愛中國文化”這單生意第66章 腦殘們抱團取暖第47章 大失所望第65章 弱者就有理第67章 腦殘言論第6章 閉卷考試第53章 文憑與成功第43章 所謂棱角所謂成熟第35章 談談核問題第75章 接踵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