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梵高卡夫卡與真相

“所以,這幫相信雞湯的人真是笨,智商根本就是負的!”王豫文繼續憤憤地說道,好像有什麼深仇大恨一樣:“比如,拿卡夫卡來說,一個卡夫卡的出名意味着無數個卡夫卡的被埋沒!爲什麼這麼說呢?首先卡夫卡的家人在發現他的作品之後,要交給那些好爲人師的編輯,尤其是那些自我感覺總是過於良好的大媒體的編輯,並且至少要能引起他們的注意,恰好契合這些編輯的某種偏好和預期,而絕對不能引起這些編輯的反感,你說,這是不是就是一個很小的概率呢?其次,編輯所在的報社或其他媒體在這一段時間正好缺乏話題點,而他的作品要正好填補這個空白,意思就是,如果最近不缺話題點,那麼他的作品只能是在編輯們笑一笑之後,就被扔到一邊去了,至於之後多久能被大家想起來,那就只有老天爺知道。你說,這又是不是一個很小的概率呢?第三,這個媒體還要足夠專業,能夠選擇恰到好處的商業運作模式,使這個話題點契合那個時間點一定數量觀衆的潛意識,引起受衆廣泛的關注、思考和闡發。你說,這是不是另一個小概率事件呢?以上三條,缺一不可,而且還不能夠顛倒順序,由此,我們可以輕鬆地得出,一個卡夫卡的成名意味着無數個卡夫卡的被埋沒,那些被埋沒的人絕對不是水準不夠,而只是出現在了錯誤的時間和地點,被埋沒的卡夫卡們還不可能知道自己錯在什麼地方,而他們最不缺的就是堅持,可是,堅持給他們帶來了什麼呢?而且,這樣的機會一旦沒有屬於自己,之後還能被自己搶回來的概率就很渺茫了,因爲同樣能達到合格線的競爭者實在太多。就像絕大多數追逐音樂理想的人,常常並不是沒有堅持,而是因爲一直無法得到大衆的認可,因而,最終只可能流落到酒吧裡面去唱歌,一生在貧窮與困頓中度過!這些人沒有堅持嗎?相反,人家最不缺的就是堅持!可是,這些人勝利了嗎?如果這幫腦殘一定要說租住在地下室裡面,每天窮得只能用外賣果腹,只能彈破吉他也算勝利,那我只能告訴這幫腦殘,好吧,你勝利了!呵呵!這一幫腦殘一天到晚就只盯着研究‘現象’,或者說‘已現之象’,卻從來沒有去分析研究過‘未現之象’。”

“好吧,老王,你消消氣!不至於這樣!”魏林繼續說:“下一個問題:‘溫水煮青蛙’是我們經常引用的典故,用來說明人們會適應漸變的威脅,失去戒備而最後遭災的道理,但是後來有人做過實驗,發現不管是什麼樣的青蛙放在水裡面煮,等到溫度升到六十來度的時候,青蛙都會立刻跳出這一鍋熱水,也就是說,這樣的典故完全就是不靠譜的,因爲事實的真相其實並不是這樣的,對此,你怎麼看呢?”

“其實我倒是覺得無所謂,因爲大家已經知道了這樣的道理了,並且早就形成了共識,固化成爲人文學科裡面的一個知識點。至於這背後的那些生物學基礎,其實無關緊要。咱們在學生物的時候,破除的那些刻板成見還少麼?”王豫文根本就不做思考,張嘴就答道:“所以,我倒是覺得,很多時候那種‘打破砂鍋問到底’的思維方式其實完全沒有必要,完全不值得鼓勵!因爲在我看來,這樣的思維方式完全就沒有分不清問題的主次,而搞錯了問題的方向。”

“不是,有這樣一個問題,爲什麼每次追求事件的真相就那麼難呢?”魏林接着問道。

“是這樣的,事件一旦發生就不再存在所謂‘事實真相’,只存在關於‘事實’的不同傳播方式,相互之間基本上都不存在隸屬關係;所謂傳播方式,就是指不同的人本能地根據各自的潛意識對事件的描述,或者說扭曲;而構成事件的各個因素沿着自己各自的軌道已經走向了其他的方向,再也不可能完整地還原,理論上的事件真相,則是所有的因素在那個特定的節點相互間投影的集合。理論上的追求事實真相,就是指逆轉時空來完全完美無缺地還原事件,這顯然就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因而,被我們誤當作事實真相的,其實是這些不同傳播方式中邏輯漏洞最少,信息最爲全面,因而也最受大家認同的那一兩個,但卻不代表它完全沒有漏洞,完全自圓其說;與其說是事實真相,不如說是被叫做‘事實真相’的一個傳播方式。”王豫文稍微頓了頓,答道:“比如每一次墜機之後,大家都要去尋找墜機的原因,最後總能給出一個結論,但是這樣的結論就沒有漏洞嗎?經常有把原因歸結爲某個零件失效的情況,但是你想想,真正的墜機,劇烈撞擊、燃燒,猛烈的爆炸,遍地碎片,一片狼藉,然後某個人說他找到一個被損壞的零件,還把它說成是整個墜機事件的直接原因,你覺得這件事情有多少的可信度?那些所謂的墜機原因,僅僅是各種各樣說法中漏洞最少的一個,但卻不代表這個原因沒有無法自圓其說的漏洞。所謂的真相,在飛機觸地的那一刻,因爲現有技術條件下,時空的不可逆轉,就已經永遠地不可確知了。糾結於所謂‘事實真相’的人,他們所缺乏的正是這樣的一個常識!”

“好吧,老王!我覺得你如果明天一早去面試,肯定可以秒殺身旁的一幫人,甚至讓面試官對你頂禮膜拜!”魏林感嘆道:“我再出最後一個問題考考你:有一種觀點說,現在是一個‘黃鐘譭棄,瓦釜雷鳴’的時代,高雅和嚴肅的藝術總是得不到應有的尊重,但是一些譁衆取寵的東西總是被請上大雅之堂!比如,很多人肯定沒有聽說過福柯的《詞與物》,但是常常卻對那些以馬雲爲研究對象的所謂成功學頗爲留意,或者是對一些粗製濫造、讓人不知所云的玄幻文學情有獨鍾。你怎麼看?”

第4章 形勢一片大好第34章 準備第62章 白日夢第52章 又是湊熱鬧第54章 穆斯林的禁忌第20章 誤讀爲愛國第36章 再談核問題第5章 一些告誡第21章 海外華人輿論第53章 文憑與成功第56章 三線第43章 所謂棱角所謂成熟第58章 麥田裡的守望者第49章 所謂智商第7章 判據第61章 挑剔的美好第71章 所謂青年導師第65章 弱者就有理第12章 前車之鑑第34章 準備第16章 萬物有靈野心和雞湯第66章 腦殘們抱團取暖第73章 斟酌第44章 航空與軍工第10章 討論簡歷第42章 喝酒與領導第14章 大明星大城市和信息流第78章 得償所願第60章 軍事機密第61章 挑剔的美好第64章 不是慈善機構第9章 歌星和資源第60章 軍事機密第71章 所謂青年導師第29章 梵高卡夫卡與真相第49章 所謂智商第50章 英雄還是哄騙周瑜和黃蓋第44章 航空與軍工第30章 所謂高雅低俗第32章 網文的不易自憐自惜第54章 穆斯林的禁忌第50章 英雄還是哄騙周瑜和黃蓋第62章 白日夢第15章 得與失的邏輯第32章 網文的不易自憐自惜第16章 萬物有靈野心和雞湯第4章 形勢一片大好第74章 幸福來得太突然第15章 得與失的邏輯第56章 三線第33章 網文的商業第44章 航空與軍工第14章 大明星大城市和信息流第51章 輕而易舉與大失所望 強烈的反差第32章 網文的不易自憐自惜第6章 閉卷考試第4章 形勢一片大好第61章 挑剔的美好第65章 弱者就有理第2章 正裝和簡歷第16章 萬物有靈野心和雞湯第14章 大明星大城市和信息流第37章 社會分工與可替代性第22章 性急的壞處第66章 腦殘們抱團取暖第29章 梵高卡夫卡與真相第75章 接踵而至第3章 瞎擔心第74章 幸福來得太突然第24章 第一次面試第37章 社會分工與可替代性第48章 跑步再次被虐所謂智商第12章 前車之鑑第19章 討價還價弱爆了第35章 談談核問題第64章 不是慈善機構第4章 形勢一片大好第68章 有人跳樓第48章 跑步再次被虐所謂智商第17章 轉基因和陰謀第7章 判據第12章 前車之鑑第46章 航天單位第72章 重慶好熱第25章 談談長相第40章 “愛中國文化”這單生意第24章 第一次面試第21章 海外華人輿論第33章 網文的商業第51章 輕而易舉與大失所望 強烈的反差第67章 腦殘言論第42章 喝酒與領導第6章 閉卷考試第50章 英雄還是哄騙周瑜和黃蓋第77章 喜出望外第44章 航空與軍工第38章 夜宵第15章 得與失的邏輯第11章 大老闆的掃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