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大明星大城市和信息流

?“誰說娛樂明星就只有一張皮?你看謝霆鋒,非常有投資眼光,投資了香港中環的店鋪,現在不也是賺得盆滿鉢滿麼?”肖肅反駁道。

“呵呵呵!如果這種觀點僅僅是一個爲他刷存在感的輿論運作,那我也就不說啥了,但是你一定要藉此說他多有投資眼光,那我就不能不提出反對意見!”蔣文睿越說越起勁:“因爲在那個具體的時間點上,香港持有這樣體量閒置資本的人就那麼些,而對於那些職業商人而言,買鋪只是一個很避險,但是收益卻非常可憐的投資選擇,除非是沒有更好的替代方案,否則基本都不在職業商人的考慮範圍內。”蔣文睿頓了頓:“而持有更大體量閒置資本的人,恐怕更不會做出這樣的選擇,因爲他們根本就看不上;持有更小體量閒置資本的人,想買也買不起;只是持有相當體量閒置資本的人就那麼幾個,所以,做出買鋪選擇其實並不是一個需要太多技術含量的事情,對於這些所謂的明星而言,做別的他自己又不會,買鋪只是對他而言最好的選擇,而不是職業商人的選項!”蔣文睿盯着肖肅:“很多做了更好選擇的人,只是因爲不處在娛樂圈的輿論場內,就不被大家關注,使旁觀者無法在綜合各種情況之後,再以一種比較專業的角度來審視明星的投資決定。嚴格來講,那種能在工作之餘,再利用閒暇時間涉足其他領域,比如再開個上市公司,或者成爲上市公司的大股東,這樣的投資眼光和能力恐怕比買個店鋪高許多吧!這些人的能力恐怕就比那些啥都不懂,只有一張皮或者一副嗓子,還自我感覺過於良好,言行非常矯揉造作的所謂明星強太多了吧!所以我認爲,相信這些輿論的腦殘粉,只能說明他們根本就不懂商業運作的基本邏輯!如果他們只有十四五歲,或許還有救,如果一個人二十多了還相信這些不找邊際的話,我只能說,這人這輩子也就這樣了!因爲他們和娛樂明星一樣思維簡單,但是卻無法接觸到娛樂明星的那種資源,所以,他們只能成爲沉默的大多數!”

“咳,老蔣,你心情不好不至於這樣,消消氣!”魏林趕緊打了個圓場:“趕緊打你的遊戲!”

這時陶宇從實驗室回來了,看見寢室裡面蔣文睿和肖肅漲紅着臉,有點詫異:“怎麼了?”

“沒啥事,咱們在討論找工作的時候去大城市到底好不好!”魏林迅速回答道:“那誰,咱們班的李域海準備去上海工作,他老家可是新疆的啊!回家即便是坐飛機也要飛五個小時!”

“管他老家哪兒的,”陶宇答道:“今天正好我們實驗室那些要找工作的師兄師姐們好好討論了一下這個事情,我就在一旁當收音機,後來他們得出的結論是不管你老家在哪兒,如果能去大城市,最好是去大城市!”

“爲什麼?”蔣文睿疑惑道:“大城市生活壓力這麼大,工資就這麼點,一套房子動輒好幾百萬,即便是你年薪二十萬,估計一輩子也就買這一套房子了。前幾天咱們學院開會的時候,袁老師不是建議咱們從哪兒來,就回哪兒去嗎?”

“大城市繁華啊!”肖肅答道,眼裡放光:“你看那些大明星,哪個不是在大城市定居的?別的不說,你走在街上與明星擦肩而過的概率也要高得多;而且,大城市裡面有那麼多小城市見都沒見過的奢侈品店。”

“就僅僅是爲了在街上和明星擦肩而過,承受這麼大的生存壓力在大城市生活,值嗎?這又不能當飯吃!”蔣文睿很不以爲然地答道:“而且,那些奢侈品店裡面的東西,是我們這些普通的工薪階層買得起的嗎?最多我們也就只是能看看,飽飽眼福,所以,何必呢!”

“額,”陶宇答道:“我的那些師兄師姐不是這麼想的。”

“爲什麼好多人總是削減了腦袋想往大城市擠,而且還想往市中心擠,難道他們不知道住在大城市和市中心嘈雜,污染嚴重,物價高,對於普通的工薪階層而言,生活質量其實很一般嗎?”蔣文睿繼續問道。

“老蔣今天你怎麼了,火氣這麼大!”陶宇詫異道:“不過,我覺得我的那些師兄師姐們說的理由,還是很有參考意義!”

“他們怎麼說的?”魏林問道。

“他們說的是,所有的大公司總部都在大城市,所有的高級政府也都在大城市,與之對應的,就是那些和高級政府、和大企業關係密切的重點大學、大媒體也在大城市!而高官、富商、學者、名人在這裡集中出現,就是這種信息鏈的典型現實表現!”陶宇答道:“所有最重要的決定都是在這裡做出,因此,所有的可靠信息也是最先從這些地方流傳出來,你關注決策者們做出決定的那個邏輯取捨過程,就能獲取更爲全面的信息!”

“我的那些師兄師姐們告訴我,大城市之所以能被稱爲大城市,就是因爲它首先要是足夠多的可靠信息的源頭,大家圍繞着這些可靠信息的源頭,才最終形成了大城市;因而,靠近大城市,靠近市中心,就可以讓自己更近距離地接觸那些有效且可靠的信息,使自己在信息流這根鏈條上,處於比較靠前的位置。”陶宇想了想:“他們告訴我,咱們每個人的思維與分析能力其實都差不太多,不然也不可能考得上985院校了,而且大家都受過良好的教育,在這種大家思維能力差別不大的情況下,影響分析與決定準確程度的,只可能是消息的全面程度,或者說是完整性。你想想看,如果你處在信息流這根鏈條的偏後位置,即便別人不故意欺騙你,前面的人也常常會對有效的信息,根據自己的偏好,在無意間、和潛意識的驅使下,基於自己思維結構所能理解的邏輯自洽,進行了不可逆的篩選和扭曲,他們自己常常並沒有察覺到自己的這種篩選行爲,但是,這種篩選行爲使得你無法得到全面完整的信息,許多重要的細節可能已經被他們無意間忽視掉了,而你只能對很多人都已經處理、篩選過的信息進行還原、整理和分析,甄選和辨別那些可能前後矛盾的信息,而那些被篩選過了的信息,完全可能使你被誤導而進入歧途,進而無法做出比較準確的判斷。這些,都未必是因爲信息流上方的人士對你進行了故意的欺騙。這種信息的流動過程造成的信息不對稱,纔是小城市中的一部分人見識短淺、粗鄙、目光狹隘,對未來抱有太多不期實際的幻想,很容易被謠言蠱惑的根本原因,也是他們即便想要有所作爲,最終也不得不淪爲一句空話、成爲笑談的根本原因;而很多大城市興起和繁榮的根本原因就是,它能夠成爲各種經濟、政治信息的源頭,而且一直都是這些信息的源頭;而高物價、高房價所表徵的,更多的是有效信息對大量人口的稀缺程度。”

“我認爲,我的這些師兄師姐們的分析很有道理。”陶宇繼續說道:“比如你今後想要創業,想要有所作爲,最好是去大城市,因爲這樣的話,你所能接觸到的信息也更可靠,你會少犯很多錯,少走很多彎路,所謂近水樓臺先得月就是這個意思。”

“確實有道理啊!”魏林感嘆道。

蔣文睿覺得自己好像無話可說,便小聲地回了一句:“創業的前提是你自己能夠在大城市裡面生存很多年啊!而且作爲工薪階層,在大城市裡面生活怎麼可能存下錢?到時候你真要創業,啓動資金在哪兒,哪兒有說的那麼容易!”

“這些都是可以容忍的缺陷嘛!而且,這種壓力只是對工薪階層而言,是壓力,但這些對於成功人士算個啥呢?”魏林答道:“你看那些現在很厲害的那些企業家,早年誰沒有失魂落魄的經歷?要相信人家的主觀能動性,不能因爲你覺得自己不能創業,就認爲別人也創不了業吧!”

蔣文睿覺得自己再也無話可說,就埋頭自顧自地打起了遊戲。

吃過午飯沒多久,蔣文睿還在繼續打遊戲,就突然看見一幫準備考研的人一起回寢室了,一時間樓道里麪人聲嘈雜。蔣文睿把遊戲暫停了一下,走出寢室去看,只見張建深和一幫考研的人一起回了寢室。

“你們回來幹嘛?”蔣文睿疑惑地問道。

“大衆公司要來咱們學校招人了!”張建深很興奮地問道:“難道你們還不知道嗎?”

“大衆公司?”蔣文睿錯愕地答道:“待遇很好嗎?”

“我靠,那還用說嗎?”張建深依然興奮地答道:“每年大衆來咱們學校開宣講會的時候,整個會場的過道都站滿了人,待遇超好,本科生一去就是一年十來萬,多少碩士畢業之後幾年都拿不到這個數目呢!”

“所以,你們現在暫停考研複習,準備去應聘?”蔣文睿問道。

“那當然,我們這幾個考研的這幾天要好好準備一下,要是真的去了大衆公司,還用複習麼?”張建深自信滿滿地說道。

“我在網上看了看,大衆公司開出的薪酬每月不是隻有三千來塊麼?”魏林問道。

“但是他們每年不知道有多少個月!”張建深興奮之情溢於言表:“我聽說,人家前年發了二十八個月的工資,去年發了三十二個月的工資,過年過節的時候,還有其他很多不知道是什麼名目的錢。而且,大衆公司由於是和國內的車企合作的合資公司,員工還會經常到德國去交流。你想想,工資這麼高,有事沒事還去發達國家出差一趟,這樣的工作狀態多好!”張建深接着笑盈盈地說:“還有,人家現在準備在全國另外兩個不同的地方,四川和廣東建新的生產車間,到時候還可以選擇不同的工作地點呢!”

“啥時候開招聘會呢?”對面寢室的黃蘇徽問道。

“我聽他們說是下週一!”張建深回答道。

“那不是還有幾天嗎?”蔣文睿很詫異地問道:“這麼早,着什麼急?”

“我們也是坐不住了!”張建深回答道:“回來是想盡快確認一下具體的情況,考研教室這幾天都沒幾個人,給人感覺全都是心不在焉,大家好像都沒有把心思完全放在複習上,時不時地都在討論各個大企業宣講會的問題。據說這企業的招聘就只收網上的簡歷,就是你在網上根據他設置的問題自己去投簡歷,在宣講會現場不接受紙質簡歷,所以我們現在回來一是確認一下這個企業的情況,二是研究一下這個企業的簡歷怎麼投。”

“我看了一下,這個企業的面試分一面和二面,一面是羣面,二面纔是單面。”魏林坐在電腦旁說:“這單位的招聘搞得也太複雜了吧!”

“我聽他們好多在考研教室裡面複習的人說,這個企業每次篩選簡歷的時候就要篩掉80%的人,一面的時候每一組羣面只留一兩個人,或者是完全不留,全軍覆沒,只有進入二面了才基本上說是十拿九穩了!”張建深補充道。

“這樣的企業有開宣講會的必要麼?”蔣文睿嘀咕道。

“當然有,好讓大家知道自己真的有這麼厲害!”張建深答道:“那些口口相傳的話,總是越傳越虛,讓人覺得難以相信,起到反效果,所以人家過來開一個宣講會,一方面也是正面宣傳一下自己,另一方面也是破除那些傳得有點離譜的謠言。”

“那這種企業的面試,就一定要謹慎小心了!”肖肅說道。

“那能有什麼辦法,人家夠厲害,給得起錢,自然就有權力要最好的人!”魏林答道:“對了,老蔣,這個企業好像有在四川的分廠,我剛纔在就業信息網上看到了,你可以關注一下!”

“對啊!”蔣文睿突然間來了精神:“有四川的分廠,他們會不會優先考慮一下先招四川籍的人呢?”

第52章 又是湊熱鬧第78章 得償所願第23章 大城市和優越感第38章 夜宵第66章 腦殘們抱團取暖第29章 梵高卡夫卡與真相第69章 從跳樓說起第30章 所謂高雅低俗第63章 學長的經驗第48章 跑步再次被虐所謂智商第67章 腦殘言論第56章 三線第33章 網文的商業第47章 大失所望第49章 所謂智商第29章 梵高卡夫卡與真相第63章 學長的經驗第73章 斟酌第22章 性急的壞處第66章 腦殘們抱團取暖第55章 穆斯林的禁忌第55章 穆斯林的禁忌第8章 信任和欺騙第49章 所謂智商第15章 得與失的邏輯第13章 第一次宣講會第24章 第一次面試第65章 弱者就有理第23章 大城市和優越感第44章 航空與軍工第13章 第一次宣講會第37章 社會分工與可替代性第3章 瞎擔心第64章 不是慈善機構第3章 瞎擔心第53章 文憑與成功第75章 接踵而至第15章 得與失的邏輯第1章 高三和考研第1章 高三和考研第23章 大城市和優越感第48章 跑步再次被虐所謂智商第27章 慘烈的差距第2章 正裝和簡歷第77章 喜出望外第45章 廠子弟 不是沒有道理第20章 誤讀爲愛國第3章 瞎擔心第6章 閉卷考試第72章 重慶好熱第42章 喝酒與領導第2章 正裝和簡歷第77章 喜出望外第40章 “愛中國文化”這單生意第7章 判據第70章 這到底是業,還是欺騙?第76章 心急如焚第54章 穆斯林的禁忌第24章 第一次面試第20章 誤讀爲愛國第58章 麥田裡的守望者第20章 誤讀爲愛國第23章 大城市和優越感第37章 社會分工與可替代性第69章 從跳樓說起第5章 一些告誡第11章 大老闆的掃帚第66章 腦殘們抱團取暖第56章 三線第69章 從跳樓說起第16章 萬物有靈野心和雞湯第3章 瞎擔心第26章 湊熱鬧第63章 學長的經驗第20章 誤讀爲愛國第52章 又是湊熱鬧第36章 再談核問題第13章 第一次宣講會第17章 轉基因和陰謀第78章 得償所願第41章 “愛中國文化”這單生意阿Q第51章 輕而易舉與大失所望 強烈的反差第59章 意義的意義繼續整點形而上的第72章 重慶好熱第61章 挑剔的美好第64章 不是慈善機構第4章 形勢一片大好第36章 再談核問題第76章 心急如焚第46章 航天單位第67章 腦殘言論第4章 形勢一片大好第3章 瞎擔心第42章 喝酒與領導第41章 “愛中國文化”這單生意阿Q第63章 學長的經驗第39章 交流存在困難父子對話第45章 廠子弟 不是沒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