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朝會

熬了一宿,由着四侍伺候着洗漱完,胤褆還是強打起精神前往乾清宮上朝。

在乾清門意外的遇上了胤礽——十二歲便准許上朝議政,也算是皇太子的特權吧——沒管周圍的大臣寒暄打量的眼神,胤褆露齒一笑,正要上前打聲招呼,卻看到胤礽似笑非笑地走了過來,“大哥這是怎了?看這眼圈黑的,也不知道大哥夜裡在做什麼呢。”——夜裡能幹什麼?縱慾什麼的唄~尤其胤褆這年齡,可不正是好奇嚐鮮的時期麼,大家也都能理解的。

胤褆被胤礽噎了一下,滿面的和善笑容瞬間僵住了,過了一會兒纔想起昨晚他跟胤礽說好的事,於是也略略冷了臉,聲音裡都能聽出強忍的怒意,“謝太子爺關心。這兩年在外頭吃慣了苦頭,自然比不得太子爺錦衣玉食養尊處優,不過是突然有些不適應,沒休息好罷了。”

胤礽不依不饒,再進一步,“那大哥可得好好適應,不說天天掛着黑眼圈有失皇子儀容,如此精神不濟,可別壞了汗阿瑪吩咐的差事纔是要緊。”

胤褆畢竟年長,四兩撥千斤:“太子爺說得是,對汗阿瑪實在是孝心可嘉,只不過——太子爺也該學着敬悌兄長才是。”

兩人對視一眼,似有閃電噼裡啪啦在中間燃燒。

羣臣們默默地退避三舍,這是正式掐起來掐起來吧?

最後是胤礽率先移開視線,擡腿踏進乾清宮,胤褆停頓了一會也跟上前去。

胤褆是第一次參加朝會,不過之前已經有人專門給他講過上朝時要注意的問題,他也沒覺得有什麼難的,更何況胤礽已經參與朝事已經半年多了,他跟着胤礽的腳步在皇子的位置站好,等着皇上。

在等待康熙的時間裡,乾清宮大殿一片靜謐得詭異的氣氛——皇子的隊列裡只有胤褆胤礽,胤礽爲半君站在前頭,胤褆在其後,兩人之間似乎一直環繞着一股怪異之極的不和諧感。

兩人身邊的宗室們有些憂心——這果然是鬥起來了的節奏?

明珠索額圖則摸着鬍子在心裡暗暗點頭,看樣子皇太/長子總算想明白了。

康熙很快就到了。

看到兩個兒子之間明顯的真空帶,挑了挑眉,心說這倆孩子還真鬧翻了?

不過這種時候也不能處理這些事,康熙壓下心裡的困惑,開始朝會。

朝會還是如往常一般進行,只在快結束時,一個御史站了出來。

瞥到明珠極力掩飾的得意,胤褆微微擡了擡下巴,咳,好戲要開始了。

果不其然,這名御史所彈劾的正是昨晚胤褆所想到的皇太子逾制的問題。

胤礽吃穿用度的份例基本等同於康熙,這一點康熙也是曉得並縱容的。

一個父親寵着兒子想要給對方最好的沒有什麼,但放在天家,那就沒什麼小事——畢竟制式這種事真是完全馬虎不得,往小處說那確實是恩寵殊甚,往大處說,那完全就能判個意圖謀反了。

不過話又說回來,皇太子從小是養在乾清宮的,自然用着皇上的份例,這標準在皇太子搬到毓慶宮後就一直沒有改,康熙不提,底下那些慣會阿諛奉承見風使舵的人更不會管閒事——太子受寵是有目共睹的,誰敢觸黴頭?

如今這事由御史提出來就不一樣了——諫官不以言獲罪是慣例,更何況人家講的是事實,句句在理,就算康熙再偏寵嫡子也不得不做個樣子,讓內務府去毓慶宮好好覈實一遍,把所有的逾製品都收走。

羣臣的心裡則是震撼了——那名御史是誰的人大家都心照不宣,所以這實際上就是明珠一黨對皇太子下的戰帖了,而明珠一黨如此囂張的根本,還是皇長子。看着皇太子看向皇長子的眼睛中難以遮掩的敵意,衆大臣在心裡嘆了口氣,有野心的開始算計站隊問題,拎得清的則在考慮如何明哲保身。

處理完太子的事,康熙又看了看胤褆,最後還是下旨把對方塞進了兵部。

雖然沒有實權,也就是個觀摩學習的,胤褆還是非常高興,每天都會準時去兵部報到,向前輩同僚們學習如何翻閱卷宗處理文書。由於胤褆謙遜好學,又很少擺皇子譜,再加上明珠在其中的周旋打點,所以同僚們的關係還是搞得非常好的。

然後有一天,胤褆處理文書的時候看到來自東北邊關的戰報。戰報是以寧古塔副都統,同時也是雅克薩圍城戰的主將薩布素的名義來的,其內容是有關於擊斃俄羅斯軍隊的監軍托爾布津之事,並表示俄羅斯軍隊不肯接受大清議和的提議,詢問這一仗該如何打下去。

胤褆拿着這封摺子準備和兵部的大小官吏商討一番。

兵部的人還是挺給大阿哥面子的,這番討論弄得非常正式,就連兵部尚書伊桑阿都撥冗前來。

伊桑阿是索額圖的女婿,此番也不過是受索額圖私下關於觀察大阿哥能力的囑託以及胤褆身爲大阿哥的面子上纔過來的,沒想到大阿哥小小年紀卻是頗有見地,也終於讓他正視自家老丈人對於大阿哥頗爲忌憚的心了。

胤褆特意命人取了地圖,還有他歸納整理的兵部之前收到的文書裡關於東北的戰事的數據,通過各種理由表示大清不能議和。

伊桑阿雖然是索額圖的女婿,在政治鬥爭爭權奪利方面自然是偏向自家老丈人,但在面對這種攸關國家榮辱的戰爭方面,卻必須站在皇上這一邊。所以要說到這次戰事的看法,他肯定是支持皇上想要議和的決定。只不過,前幾個月他去東北傳旨時卻讓這種堅定的支持產生了動搖——俄羅斯人真的是一匹喂不飽的狼,就算這次簽訂了協議,也難保有機會他們不會撕毀協議,而且一場場仗打下來,俄羅斯人損失的是兵力,而大清除了兵力的損失,還有對戰場波及區域的百姓造成了極大的傷害——良田毀壞,房舍倒塌,骨肉分離。

不過這種反對的話他是不能說的,要不然他這兵部尚書也就做到頭了。

伊桑阿能做到這個地步,並且在索額圖倒臺後依舊在仕,甚至入了賢良祠,自然跟他的爲人有關——就算與索額圖聯姻,但也並不是事事以索額圖爲準,他也有自己的決斷,沉穩中不失靈活——所以既然他說不了,那就只好利用一下這個年輕的阿哥了:“大阿哥說的很是,但議和的決定是萬歲爺下達的,您若真主張把俄羅斯人打個徹底,恐怕最重要的是要說服萬歲爺。”

於是,胤褆就就這事給康熙上了摺子。然後在康熙下達旨意之前,擅自攔截了準備前往俄羅斯的使團,他們正準備向俄羅斯的沙皇傳達大清皇帝想要議和的決定。

上次關於皇太子用度逾矩的事,索額圖又被康熙訓斥了,正愁沒處撒火呢,胤褆這算撞上槍口了。次日朝會時,索額圖一方的御史狠狠地彈劾了胤褆一番。胤褆正好藉此機會勸說皇上放棄議和。

胤褆的理由十分充分。

首先是俄羅斯的內政不穩。俄羅斯的沙皇彼得只是個傀儡,野心勃勃的公主索菲亞攝政,兩人之間的矛盾雖然尚未明確,但肯定是存在的,尤其是等彼得長大後,俄羅斯的內鬥必然會影響外面的士兵。其次是俄羅斯的戰線拉的太長,不止在大清的東北有戰場,在極北之地與歐羅巴的一個小國以及大清的西北方向的一個幾乎不遜色於大清的古老帝國都有戰爭。再者,俄羅斯人仰仗的主要兵力是哥薩克人,而在十幾年前,哥薩克人還曾經造過反,可想而知這支力量對於俄羅斯來說是一個雙刃劍。第四,俄羅斯人狼子野心非常不可信,不說他們已經戰死的監軍托爾布津曾經撕毀過承諾,單就看俄羅斯這幾年窮兵黷武四處征戰,難保他們不會再次撕毀協議南侵,更勿論北方的天氣條件惡劣,他們恐怕永遠都不會放棄對大清這片美麗富饒的土地的渴望。第五,大清新配備的連珠銃威力強大,完全有能力徹底擊潰俄軍,並震懾得俄軍再也不敢對大清有非分之想,同時,只有以武力徹底征服他們,到時候談判起來我們才能更有底氣,所以我們要將俄羅斯人徹底趕出大清,趕到西伯利亞以北纔好。

胤礽自然是跟胤褆對着來:“大哥說的非常精彩。但是弟弟想要問大哥幾個問題。第一,大哥也說戰線拉得太長對戰事不利,那麼,根據探子來報,西北的厄魯特蒙古近期似乎有些騷動,萬一東北戰事沒有像大哥所說的那樣,順利而又快速的結束,到時俄羅斯和厄魯特勾結起來,大清的戰線會不會也拉得太長呢?更何況,誰又能保證正與俄羅斯打仗的另兩個國家不會議和?第二,馬上就要入秋了,雅克薩城也會變得寒冷非常,河水結冰,士兵所需的糧草物資該如何解決?第三,弟弟不明白大哥爲何非要講俄羅斯人趕出西伯利亞,不說多麼勞民傷財,西伯利亞土地貧瘠,條件惡劣,就算爭來也無用!孤倒覺得皇父議和的決定非常正確,兩國永結同好,互相通商對大清來說也是穩賺不賠。更何況,比起俄羅斯,厄魯特蒙古才更重要,畢竟那總歸是我大清的疆土!俗話說,攘外必先安內,趁現在厄魯特蒙古還沒鬧大趕緊壓下去纔是正理。”

羣臣看着簡直像唱擂的兩位阿哥,心裡有些搖擺不定:兩位說的都很有道理,大阿哥的想法雖然更能弘揚我朝之威嚴,但太子爺的身後明顯站着萬歲爺呢!

於是羣臣的眼睛又看向康熙。

聽了胤礽的反駁,胤褆反而笑了,帶着點得意和驕傲,也不解釋,只從袖子裡又掏出一封摺子——這一封則跟以往的摺子不一樣了,被封死的——樑九功忙接了過去,呈給康熙。

“這是兒臣草擬的對俄之策,還請皇父細細看過再做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