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 寒山寺之遊

122寒山寺之遊

出來旅旅遊,搞得像我這麼勞心勞力的,估計很難找出第二個了。

一大早,天剛破曉,我就起牀了,洗漱完,換了另一套湖藍色系的男裝,用完早膳,剛好差不多卯時,因跟王二公子約的是辰正,所以中間特意留出半個時辰就是爲了趕在他之前,到達興隆客棧。

今天的天氣除了風稍稍大了些外,其他的跟昨天差不多,一樣的天高雲淡,剛升起不久的太陽也挺和煦的。聽說,我來之前的幾天,不是下小雨,就是陰天,我一來,天就放晴了。哎呀,難道說,我還有攜帶好天氣的特異功能?正自我陶醉中,忽遠遠地看見王和均駕着昨天的那輛天青色的馬車朝這邊來了。

“主子,今兒可千萬不能再晚了啊!”小穗的“第一百零一次提醒”。

“行了,我知道了!知道啦——”我真耳朵裡快出繭子了。

臨出門的時候,常寧又語重心長地叮囑了一遍,末了,還特地囑咐小穗多提醒着我點。小穗可真是盡職盡責,這半個時辰,嘮叨了起碼有十來回了。不就是昨天回去晚了點嗎?可那是意外呀,再說了,難得來一次“人間天堂”,稍微出格一點也是情有可原的嘛!況且,昨天小穗和塞圖不也跟我一樣,東瞧西逛玩的挺不亦樂乎的嘛!

“晨曦!”王和均笑意盈盈地到了跟前,喚了我一聲,跳下車來。他今天身穿了一襲深藍色長衫袍,整個人看上去既精神又儒雅,要是不露出他那痞子的一面,真可用“貌比潘安”來描述。王和均跟小穗和塞圖分別點頭致意後,跟我道,“今天風大,你怎麼站在門口?”

“沒事,剛出來不久。再說,我穿着斗篷呢,一點都不冷。”其實,我打從到這裡後,就沒進去坐過,因爲心裡會覺得難過,因爲翟大亮。

今兒早上出了拙政園後,塞圖交給我一對銀鐲,說是昨天翟大亮臨走前央求監管的侍衛轉交給我的。翟大亮希望我能替他把這個銀鐲子送給張家大小姐。我沒接這雙鐲子,吩咐塞圖找人將這雙鐲子埋在翟大亮墳前。唉,原本我想留他一命,或許可以成全一對苦命鴛鴦,可是現在翟大亮已逝,幸虧張大小姐還不知道,既如此,就乾脆不知道到底吧,這樣或許還有一個可以獲得幸福。

王和均忽伸手握住我的右手,我一驚剛想抽出,他卻用兩隻手捂了捂,略帶嗔怪地道:“手都冰成這樣了,還不冷。”

“沒關係的,我的手一年四季都這樣。”我微微一笑,稍稍用了點勁兒把手抽了出來,自己將兩隻手互相搓了搓。王和均今天這樣不“痞”了,我反而有些不習慣。

“哦,那看來你是氣血不和!”?王和均望着我,臉上微笑依舊,一語道出我的病因,我則又小小地震了一把:看來眼前的這位又是個懂醫的。

“寒山寺離城裡可有點遠,咱們得趕緊出發!”王和均說着到了車邊,朝我伸出手,道,“來,快上車吧!”

車子載着我們,又經過了閶門,一路顛簸着大約有一炷香的功夫,才停了下來,下得車來,王和均指着車剛剛駛過的一座橋道:“看,這就是天下聞名的‘楓橋’。”

我往回走了幾步,到了岸邊,回望這座“千古名橋”,卻原來就是一座常見的單孔石橋,並沒有什麼出奇的地方,因爲張繼的那首《楓橋夜泊》,我對此橋也是嚮往已久,如今一見,心下不免有些小小的失望。

“怎麼,是不是覺得這橋平淡無奇,有些失望啊?”王和均問道。

“嗯!是有那麼一點。”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王和均用他那醇厚低沉的嗓音吟誦了一遍《楓橋夜泊》後,笑道,“這首絕句相傳是當年張繼落第路過楓橋時所寫,由詩中可知,他當時的心境頗爲淒涼啊,現在是白天,豔陽高照,沒有烏鴉啼鳴,也沒有寒霜滿天,這運河上又是船來船往熱鬧非凡,咱們沒有張繼的心境,自然體會不到詩中所寫的意境。”

“那也是!”我點頭贊同王和均的意見。

“走吧,去瞧瞧千年古剎。”

“好!”我朝他微微一笑,轉身欲行,迎面忽掃來一陣寒風,直颳得人快喘不過氣來了,周遭的樹木都是一陣亂顫,落葉紛紛,待我睜開眼一瞧,肩上竟停了一片紅楓葉,我將楓葉取下握在手上,腦海中驀地晃過一個人影:好像許久不曾聽到班第的消息了,不知他在那邊怎樣了?

“晨曦,晨曦?”王和均用手在我眼前晃了晃。“你怎麼了?”

“嗯?啊,沒什麼,就是覺得這楓葉挺漂亮。”

“可惜現在已是初冬,你若能在仲秋時節來,這兩岸連綿的楓葉才紅得熾烈,那盛景才壯觀吶!”王和均有些遺憾地道。

“呵呵,下次吧,有機會的。”我轉着手中的楓葉,向黃牆碧瓦的寒山寺走去。

過了山門,迎面而來的是一尊大肚袒露,對着我笑呵呵的彌勒佛像,一見之下就不覺心生歡喜。穿過這座前殿,便置身於一個清幽蕭遠的院落,正對面就是面闊五間,單檐歇山頂的大雄寶殿,大殿前面的露臺上有一個爐臺銅鼎,我湊近了一看,這鼎的正反面都刻了字,正面是“一本正經”,背面是“百鍊成鋼”。後面的四個字刻在這裡,還可理解,前面那四個字不是經常用來形容人的嗎?刻在這銅鼎上算怎麼回事?

我不由地望了一眼王和均,這“活百科”跟我笑了笑道:“這‘一本正經’可不是平日裡我們常說那個意思,這裡的‘一本正經’就是字面上的意思——一本真正的經書。相傳曾有一次,僧人和道士起了紛爭,誰都不服誰,最後想出來個辦法,雙方各扔一本經書到銅爐裡焚燒,看誰的經書耐得住火燒。於是僧人便將一本《金剛經》扔了進去,火熄了以後,還是完好如初。爲了讚頌這段往事,於是就在這裡刻上了這四個字以茲紀念。”

“完好如初?那些和尚肯定耍詐了!”我驚訝完才意識到自己剛剛說的聲音有點大,而且,我現在就身處到處是和尚的禪宗廟宇中,剛剛的“高論”已引來周圍一些香客的側目了。

“呵呵,傳說罷了,不必當真!”王和均莞而一笑,道,“走,進殿吧。”邁進了大殿內,面對這高高的釋迦牟尼和十八羅漢的塑像,王和均又對我神秘地一笑,輕聲道,“這個大雄寶殿可有點與衆不同,不知道你能不能發現。”

與衆不同?我沒出聲應他,因爲這殿內的氣氛實在太肅穆了,眼前的如來佛像前,就有三個虔誠的善男信女跪在那裡拜了又拜,不過,我的眼睛卻開始在殿內四處仔細地觀察起來。

在我轉到了如來佛像的背面,這“與衆不同”,終於讓我給發現了——一般的寺院,這背面必然是普渡衆生,寶相莊嚴的觀音大士,而這裡竟然供奉着兩個僧人,右邊的僧人左手執荷枝,右手指着地,似乎正在談笑風生,左邊的僧人手捧淨瓶,袒胸露腹,似正在側耳傾聽。

“這……”我剛想發表見解,又驚覺自己聲音有點大,於是壓低了聲音對王和均道,“兩個僧人我在其他的寺廟都沒見過,既然供在這裡是不是跟這寒山寺的來歷有關吶?”

“聰明,的確是。”?“義務講解員”王和均讚了一句,開始小聲地講解,“右邊的這個就是寒山,左邊的是拾得,這兩個都是唐代的高僧,這寒山寺原本不叫寒山寺,六朝樑時建造之初,它叫‘妙利普明塔院’,後由塔院擴建爲寺,因爲唐時,來自天台山的寒山和拾得到了這裡,且寒山任了這裡的主持,才改名爲‘寒山寺’。”

“既然是因人改了寺名,那這兩個高僧肯定是法力無邊咯!”

王和均剛想張口說什麼,卻看了看周圍絡繹不絕來參拜的善男信女,跟我做了做眼色,小聲道,“咱別妨礙他們拜佛了,出去吧,我給你講個故事。”

我點頭,跟着王和均出了後殿門,到了附近的一處迴廊,找了個地方歇了歇腳。

“故事大王,快說吧,我等着呢。”我催促着。王和均肚子裡藏的故事可真挺多的,好像隨時隨地張口就來啊。

“什麼……大王?”王和均貌似有些錯愕。

“故事大王啊!”我笑着解釋道,“你隨便一張口就是個故事,我看這全天下也難找出第二個來了,恰巧你也姓王,怎麼樣,這頭銜不錯吧?”

“故事大王?”王和均摸着摸下巴,重複了一句,打趣道,“不錯,這個‘王’我愛當。”

“好啦,別扯了,快講故事!”

“好!”王和均開始裝模作樣地開始晃腦袋。“這是一個有關於愛情的感人故事……”

“你瞎扯吧!是兩個和尚,關愛情什麼事?”王和均的開場白還沒講完,就遭到了我的質疑。

“敢問小姐,有一出生就是和尚的嗎?”

“唔……那也是……”我倒是沒想到這一層。“呵呵,你講,你講。”

王和均又繼續晃腦:“話說當年沒出家前,寒山,拾得就是一對形影不離的好朋友。隨着年歲漸增,二人也到了娶親的年齡,寒山的父母就爲他訂了一門親事,對方是一位非常美麗的姑娘……”

“但是,這個姑娘卻跟拾得暗生情愫,對不對?”我忍不住插了一句。

“你怎麼知道?”王和均又受了一次驚。

“哈哈,這種戲碼一定要這麼演才能賺人眼淚呀!”我笑道,“後來是不是寒山主動把姑娘讓給了拾得,拾得與姑娘過上了和美的生活,對寒山心存感念?”

“這你可猜錯了。”王和均道,“寒山的確是讓了,但拾得卻沒有接受,寒山是想‘成人之美’,拾得是覺得‘朋友妻不可欺’,所以二人先後離家修行,最後會於寒山寺。民間稱這二人爲‘和合二仙’就是基於這個傳說。”

“嘖嘖嘖,”我搖了搖頭,嘆道,“這算哪門子的感人愛情故事?簡直是悽慘,這倆都自私,爲了自己的美名,卻害了一個姑娘!那姑娘是東西嗎?這樣讓人讓來讓去的,最後誰都不要,就晾那兒了!什麼‘和合二仙’,害人精吧!”

“噓——輕點兒!輕點兒!”王和均跟做賊似地看了看左右,我轉頭一瞧,有倆路過的僧人正拿眼瞧着我呢,才驚覺剛剛又小小地失態了。

王和均笑道,“你這麼激動幹嘛?一個故事,又不是真的。”

“切,我說錯了嗎?”說實在的,我就是覺得心裡很不滿,“不是佛曰‘衆生平等’嗎?平等在哪了?就連這麼個小故事,都不把女人當人!沒勁!”

“他們是神仙,自然跟凡人想的不一樣。”?王和均含笑注視我道,“如果是我,碰上了自己喜歡的女人,一定會牢牢地抓住她,這一輩子,哦,不,是生生世世都會呵護她,不讓她受丁點委屈。”

“嗯哼。”我假裝清了一下嗓子,以掩飾自己的不自然,王和均的眼神實在讓我覺得有些不堪重負。我轉頭看了一下,故作驚喜地道,“哎呀,前頭就是鐘樓啊,夜半鐘聲就是從這裡敲出來的吧!”說着,我就起身朝鐘樓奔去。

鐘樓裡的大銅鐘真的很大,估計就是兩個我塞進去,那大鐘底下也還有空地兒。

“這口鐘可不是張繼詩作裡提到的唐鍾了,甚至連嘉靖年間的大鐘也不知去向了,這個是現在補鑄的。”王和均跟我介紹道。

往四周看了看,鐘樓這兒倒是隻有我們這幾個遊客,於是我走到懸掛着的撞木鐘的大圓木那兒,雙手抱着使勁兒一推,大鐘有氣無力地?“嗡”了一聲,一旁的王和均,小穗,塞圖都低着頭,抿着嘴偷笑。

“笑什麼笑啊,很沉的!”我其實感覺有點窘。

“是啊是啊,的確很沉!”王和均止住笑,一本正經地附和着我的說辭。“既然這麼沉,不如我們大家一起合力撞一撞吧。”

王和均的這個提議得到了大家的一致響應,也解決了我的窘境。

於是我們四人抱着撞鐘木,“鐺——鐺——鐺——”一共撞了三下,這代表“福——福喜臨門,祿——高官厚祿,壽——延年益壽”。

其實寒山寺比我想象的大得多的,出了鐘樓,我們又先後去參觀了藏經樓,楓江樓,觀音峰,詩碑廊等地方,不知不覺就中午了,肚子唱起了空城計。

“肚子餓了吧?你是想在這裡嚐嚐齋飯呢,還是回閶門那兒,找家酒樓大快朵頤?”王和均適時地提出了兩個方案。

“齋飯我可沒興趣,還是回閶門吧。我終究是俗人,受不了青菜豆腐。”想起在五臺山那陣,天天吃齋飯的日子,我心裡還真有點兒發怵。

“好,就依你,那咱們說走就走!”

寒山寺之行就此結束,在“腹鳴如鼓”的刺激下,我們一路快馬加鞭,很快便到了閶門,在王和均的引領下,找了一家據說菜色僅次於映月樓的酒家解決午飯問題。

“王大哥,這兩天真是太辛苦你了,陪着我到處逛,小妹就以茶代酒,敬你一杯,以表謝意。”茶足飯飽,王和均搶着付了飯錢後,我舉起了茶盞致意。

“呃……”王和均好像有些意外,看了一眼我手中的茶盞,道,“聽你的意思,好像要跟我告別?蘇州遊可還沒結束,還有天平山和太湖沒去呢。”

“這兩個地方看來只好等下次了,今天出門之時,家父叮囑說讓我早些回去,這回我的蘇州遊恐怕只好到此結束了。”我說完這句,小穗在一旁不停地點頭。

這丫頭,這回稱心如意了,剛王和均付賬的時候,她又開始在我耳邊嘮叨“早點回去吧,早點回去吧”,整一個人體復讀機啊!我雖不太甘願,但也擔心再逛下去,很有可能一不小心重蹈昨日覆轍,“緊箍咒”回來了,可難收場啊。

“哦,原來如此。”王和均接過茶盞一飲而盡,笑道,“不過,這兩天我可一點都不覺得辛苦,跟你一起遊山玩水,隨時都有驚喜,我甘之如飴。”

“驚喜?”我隨即想到了那天逛虎丘發生的事,臉上又一陣發燒。

王和均呵呵一笑,似乎洞悉了我心中所想,說道:“虎丘之行固然是個驚喜,但今日你對和合二仙的評論更是一個大驚喜啊!說實在的,你今日所說也正是我當日所想,只是沒膽量說出來罷了,呵呵!”王和均帶着讚賞的目光,又將我細細地打量了一遍,嘆道,“晨曦,你就是這樣能‘見人所不能見,言人所不能言’,真乃人間至寶也!說好了啊,以後你的嚮導可非我莫屬了哦!”這人,說着說着又“痞”了。

“非你莫屬?”我輕笑,“我以後想要遊遍大江南北,你都能當嚮導不成?”

“欸,所以說,晨曦,你真是冰雪聰明!”王和均一本正經地道,“這些年我恰好遊歷了一遍大江南北,以後不管你想去哪兒,我真都能幫你導一導。”

“成!”我開玩笑道,“下回一定找你!”

“那我們就一言爲定?”王和均倒是說的蠻像回事的。

“那我去哪通知你呀?嚮導?”

“錢塘胡家鎮碧雲莊。”

“碧雲莊?這是……你家?”

“正是!”王和均道,“錢塘也是個好地方,絲毫不輸於蘇州!什麼時候你來錢塘,我一定帶你好好的遊一遊。”

“哦!”沒想到我一句玩笑倒真把王和均的老家給挖出來了。人說“禮尚往來”,我直覺他下一句就是要挖我家在哪,我可怎麼答好。

樓下傳來一陣二胡和琵琶聲,隨即一個柔柔的女聲操着蘇州話唱了起來:“蝴蝶呀,飛來又飛去呀,飛來麼又飛去呀啊,飄飄蕩蕩進花園呀,小妹妹想去撲呀啊,撲又撲不到呀,伊呀呀嘚兒唯嘚兒唯……”

“是《小九連環》!”我起身走到窗邊,推開窗子往外一瞧,只見街對面的一處空地上,一位紫衣少女和一個老者,分別懷抱一把琵琶和一把二胡,正在賣唱,《小九連環》正是出自這個紫衣少女之口。這首曲子我很早的時候聽過,卻沒聽過如此韻味十足的。

“這你也知道?你可真是博學啊!”王和均也跟着我到了窗邊。

“咱們快下去吧,好好聽聽。”?我說着轉身出了包房,“蹬蹬蹬”地急跑下樓,心想趁着人家剛開張不久,咱得先佔個好位子。

這賣唱的姑娘顯然很有市場潛力,我跑到對面時,人已經圍了兩圈了,這纔多大功夫啊?

一曲《小九連環》唱罷,圍觀的人羣一片叫好聲,然後是一陣“叮叮噹噹”,姑娘面前放的瓷碗裡已鋪了一層的銅錢,甚至還有一些小散碎銀子——這是我和王和均給的。

這姑娘長得文文氣氣的,還有點內向,只是抱着琵琶起身朝着衆人鞠了一躬,回頭跟老者對望了一眼,又“淙淙”地開始撥絃,開始演唱下一個曲目:“春季裡豔陽天百草回芽遍地鮮,情郎呀別離我一去爲客在外邊,梳妝懶鏡無緣打扮嬌容何人見,莫不是他在外另有一個女天仙……”

這一曲又是地道的《四季相思》,無論是技巧和情感,都堪稱一流,直聽得人五臟六腑都熨貼得很!我不禁也在心裡跟着這姑娘哼唱起來。

“……這時候冷難耐誰替你來鋪與蓋,癡又癡呆又呆枉想如奴女裙釵,你忘恩又負義甘心赴逆小奴才……”

正當我沉浸在曼妙的吳儂軟語間,人羣忽然一陣騷動,幾個小廝模樣的男子一邊嚷着“讓開讓開”,一邊粗暴地推搡着周邊的人羣,硬是裂開了一道口子,擁着一個微腆着肚子,身穿絳紅坎肩的富家子擠到了內圈。

212 路遇殉夫63 有心無力5 送佛送到西170 風波不斷二59 討價還價37 心事200 恩怨之始三128 刺客272 寶藏何在52 生辰序曲269 別院避雨79 飾演黃蓋48 藏僧疑雲73 弄假成真94 一場虛驚247 蹴鞠之約一51 鬥狠289 緊急啓程58 初探乾坤90 敲山震虎166 非她不娶101 夜震鹹福宮266 餉銀之難第328章 番外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66 埋線佈局167 王府風波279 亂麻一團226 王府齟齬33 不得已而爲之71 唯有旁觀148 歡聚一堂198 恩怨之始一66 埋線佈局30 宴請145 塵埃落定103 兄弟鬩牆11 救人一命105 晚了一步54 樂極生悲161 生離死別119 消除影響76 三河奇遇173 風波不斷五171 風波不斷三140 登堂入室144 情歸何處137 議計88 湊湊熱鬧208 小穗心結155 妙手回春207 釣魚行動第317章 除夕之夜102 虎上燈臺154 回京救命112 牢獄半日遊291 臨終託孤132 告別江南165 再斬情思61 插翅難逃198 恩怨之始一167 王府風波101 夜震鹹福宮76 三河奇遇99 三妹148 歡聚一堂86 別離在即291 臨終託孤236 夜半和解233 寢殿變故228 風聲吃緊二22 冤家路窄190 蝴蝶飛了106 沉冤待雪223 竹軒初會304 驚魂出逃216 探病賜婚55 辭舊迎新69 百鳥朝鳳36 臨別298 愛之所繫304 驚魂出逃10 巫言巫語73 弄假成真200 恩怨之始三219 風聞議婚124 織造署圖謀89 天山雪蓮第316章 引蛇出洞36 臨別163 玉墜乍現268 湯泉散心二65 打探生死213 公主變黑貂189 白雲觀散心114 過揚州而不入178 兩碗糯米粥307 孝莊託夢第323章 熱河重逢201 意外之喜147 秋夜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