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進榮國府衆生相

這些天,林傾玉爲了在未來的雍正帝心裡留個好印象,天天拐着大哥林子謙來和胤禛作伴。

一來免得他無聊;二來大哥以後要走仕途,和胤禛相處一些感情,說不定於仕途有利。他們下棋,林傾玉則靜靜坐在一邊觀看;他們暢古論今,她就親自去爲他們準備茶點。

林黛玉害羞不敢見外男,自己在船屋裡看書作畫;三包子則有些懾於胤禛的氣勢,在他面前有些放不開不自在,就不想去,林傾玉也不勉強。

林傾玉是那種想討好一個人,很難有不成功的。

同一件事情,別人做起來可能會給人巴結、諂媚的感覺,而她做起來就很自然,令人打從心裡覺得舒服!林傾玉就是有這樣神奇的魔力。

胤禛意志力多麼堅定的一個人,在林傾玉這些天的努力下,對其的好感度不斷的上升,對於林府的印象也不斷加深。

林大人深得皇阿瑪的信任,林子謙小小年紀已經中瞭解元,以他的學識,這次春闈定會高中,前途不錯。林府有能夠解天下奇毒的解藥,再加上林大姑娘那神秘的師傅,胤禛心思轉開了。

他目前還有一個側福晉的位置,再加上他對林傾玉並不討厭,有着淡淡的好感,那麼回去以後,找個機會,請皇阿瑪賜婚!

如果,林傾玉知道自己爲林府和雍正扯上關係,卻把自己給賠了,估計會欲哭無淚。

在離京城還有幾天的距離,胤禛養好傷、聯絡上暗衛就離開了。

說真的,林傾玉真是鬆了好大一口氣!!!

雖然她每天都很淡定,表現得很自然,但心裡多少有些忐忑。

別人不知道他是皇子,相處起來很和諧、很淡定,她可是知道胤禛有多記仇、有多小心眼!!別關系沒攀上,倒不小心得罪了他,那可是倒黴透了,指不定他記到什麼時候報復你。

這天,安靜了十幾年的林家祖宅,隨着林如海他們的到來熱鬧了起來,進入了一片忙碌中。

林家祖宅雖歷經風雨,卻仍然讓見到它的人看出其不凡。光是在這一片達官貴人云集的地方,能佔地如此廣闊就夠令人咂舌。

林家府邸宅園合一,梨香院、翠竹軒、敬書軒、東雅軒、清草堂、漱玉齋……府中內部裝修簡約大氣,處處顯示着低調的奢華,一種極盡絢爛之後的樸素。

一眼看上去,似乎很普通,可以輕易的讓人忽視。只有瞭解的人,才明白細節處的質感——而這些細節,含蓄,而帶些驕矜。

比如牀、桌、椅、凳、高几、長案、櫃、衣架、巾架、屏風、盆架、鏡臺等,工藝手法,圖案豐富、雕刻精美。傢俱的主要用料是紅木、黃花梨、紫檀木等優質硬木。

比如博古架上的瓷器古董,插花的花瓶、地上木紅地四合如意天華錦紋栽絨毯,價值不菲。

園中還有彙集保存完好的歷代書法名家手跡,不僅是珍貴的藝術品,且具有極高的文物價值,林家果然不愧是傳承幾百年的世家!!!

林家的人口簡單,加起來總共才8個主子!

剛到京城,大家都知道林府正忙着收拾,也就沒人上門做客拜訪,所以陳蘭芷很快就上手管理起了家務。

林傾玉和林黛玉在一邊幫點小忙,順便跟着學習怎麼管家。

等林府一切都收拾妥當後,開始有官員遞帖子相繼來拜訪,林子謙帶着弟弟們,跟着林如海接待官員;傾玉則帶着黛玉,幫着陳蘭芷接待官員的夫人和女兒。

而在這的過程中,林子謙認識了世襲雲騎尉潘紹周,大學士張英之子張廷玉,清滿洲鑲藍旗人-西林覺羅氏鄂爾泰。

傾玉也認識了三個閨蜜,以後十三阿哥的側福晉-頭等護衛金保之女烏蘇氏嵐惠,十二阿哥的側福晉-四品典衛方文彬之女方佳氏宛然,正白旗伊爾根覺羅氏玥蓮。

林傾玉每天忙着接待官員的家屬們,參加各府邀請的聚會,忙得暈頭轉向的,深深地覺得古代的女人不好做,古代的貴女更不好做!

直到忙碌的生活漸漸閒下來,陳蘭芷纔開始準備起,去拜訪賈府的禮物。

第二日,淺藍色的天幕,像一幅潔淨的絲絨,上嵌着一輪金光燦爛的太陽,一片片白雲像碧海上的孤帆,在晴空飄遊。

傾玉是在嘰嘰喳喳的鳥鳴聲中醒來的,任由墨菊伺候着洗漱、穿衣;紫蓮伺候着梳妝、打扮。

洗漱好之後,傾玉就帶着一大串丫鬟、嬤嬤們,一羣人浩浩蕩蕩的往阿瑪額娘居住的正房走去。林府之中栽種了不少樹木、四季的鮮花,因此一路行來,空氣中溢滿了清新的氣息,使人一大早就心情愉悅。

“給阿瑪、額娘請安!”傾玉體態優雅的行了一個標準禮。

林如海坐在正位上,放下手中的茶盞道:“起!”

林傾玉起來後,對坐在阿瑪下手的林子謙,甜甜一笑:“大哥,早!”

“傾兒早!”

“傾兒昨晚休息的可好?”

“阿瑪,傾兒休息的很好,‘翠竹軒’有一大片翠竹,碧綠剔透的,看着令人心情很舒爽,傾兒很喜歡,謝謝阿瑪!”

“喜歡就好!”

……

不一會兒,三胞胎和林黛玉都來了,請完安,就開始用早膳。

吃過早膳,林如海帶着陳蘭芷做一輛車,三胞胎帶着自己的奶嬤嬤、丫鬟坐一輛車,傾玉帶着墨菊和黛玉及紫鵑做一輛車,伺候的嬤嬤和其餘的丫鬟們一輛車,還有帶給賈府衆人的見面禮一輛車,林子謙則騎馬護在轎旁,一行人浩浩蕩蕩的往賈府行去。

自上了轎,進入城中,林傾玉從紗窗向外瞧了一瞧,街市繁華,人煙阜盛,自與別處不同。

行了大約半個多時辰,忽見街北蹲着兩個大石獅子,三間獸頭大門,門前列坐着十來個華冠麗服之人,看樣子,應該是賈府中頗爲有些臉面的管事。

正門之上有一匾,匾上大書“敕造寧國府”五個大字。

又往西行,不多遠,照樣也是三間大門,方是榮國府了。那轎伕擡進去,走了一射之地,將轉彎時,便歇下退出去了。

後面的丫鬟、嬤嬤們已都下了轎,趕上前來。另換了三四個衣帽周全十七八歲的小廝上來,復擡起轎子。衆丫鬟、嬤嬤們步下圍隨至一垂花門前落下。衆小廝退出,衆嬤嬤上來打起轎簾,扶傾玉、黛玉下轎。

林傾玉扶着張嬤嬤的手,和林黛玉進了垂花門,兩邊是抄手遊廊,當中是穿堂,當地放着一個紫檀架子大理石的大插屏。轉過插屏,小小的三間廳,廳後就是後面的正房大院。

正面五間上房,皆雕樑畫棟,兩邊穿山遊廊廂房,掛着各色鸚鵡、畫眉等鳥雀。臺磯之上,坐着幾個穿紅着綠的丫頭,一見他們來了,便忙都笑迎上來,說:“剛纔老太太還念呢,可巧就來了。”於是三四人爭着打起簾籠,一面聽得人回話:“林姑爺、林夫人、林少爺、林姑娘到了。”

傾玉、黛玉和林子謙以及三胞胎隨林如海、陳蘭芷進入房時,只見兩個面容豔麗的丫頭攙着一位鬢髮如銀的老母迎上來,黛玉一看便知是他外祖母。

林如海帶着陳蘭芷等拜見了賈母,賈赦、賈政便邀其去書房,於是帶着幾個兒子去了。好吧!爺們都走了,就剩下女子了。熟話說,三個女人一臺戲!那麼,這得多少臺戲??

他可是知道賈府簡直是藏污納垢之處,賈母更是精明老辣,有些不太放心的看了陳蘭芷一眼,陳蘭芷見此,對他安撫的笑了笑,林如海才略微放心的走了。

賈母雖然老了,但是眼神還挺好的,這一切看在眼裡。

看着陳蘭芷,已經是五個孩子的母親了,卻依然年輕貌美,歲月對她如此厚愛,一點都看不出時間的流逝!而她的敏兒卻芳華早逝!心裡恨得牙癢癢的,暗道:我可憐的敏兒,死的那麼早,定是與這賤人有關,敏兒,你等着,孃親一定給你報仇!

賈母心裡恨得不行,真想把這個賤人抽筋扒皮,但是不行!只能當做沒有看見陳蘭芷,看向一旁的林黛玉,一把摟入懷中,心肝兒肉叫着大哭起來。當下地下侍立之人,無不掩面涕泣,黛玉也哭個不住。

林傾玉在一旁朝天翻了個白眼,如果,你真有表現得那麼寶貝、心疼黛玉,那麼原著中早逝的結局是怎麼來的??虛僞!

一時衆人慢慢解勸住了,賈母這時纔想到:陳蘭芷生的長子,林子謙小小年紀便是解元,前途一片大好,女兒還有三年也要選秀了,說不定得會嫁進宗室壓根沒想林傾玉會嫁進皇家,在她看來,能嫁宗室,就是林傾玉八輩子修來的。給宮裡的元春添加助力,以後我的兩個玉兒在一起了這時從哪裡得來的自信?妄想有木有?,還要他的父兄扶持,不能做得太過了。

於是便揚着一張自認爲親切的表情,對一旁的林傾玉笑笑,說:“好孩子,讓我老身瞧瞧~~長得可真好呀!跟我們敏兒有五、六分相似!”

林傾玉聞言,差點沒噎死,她可跟賈敏一毛錢關係都沒有,像誰都不可能像賈敏!這是什麼眼睛啊??不氣!不氣!不氣!!林傾玉安慰自己道:原諒她人老了,眼神不好使了!

誰知這時,賈母卻轉頭對一旁的陳蘭芷問道:“你說是麼?”

陳蘭芷的休養很好,聞言連眼睛都沒有眨一下!微微一笑,身後彷彿有百花盛開,晃花了一屋子的人,道:“我們傾兒的鼻子長的與我們老爺頗爲相似,都很高挺!我們家黛姐兒與我們老爺眉眼間也有些神似!她們是嫡嫡親的姐妹倆,血脈相連,自然是相像的,老太太您一眼就看出來,真是令我佩服!!果然,俗話說得好,薑還是老的辣!”

一句話,直把賈敏給撇開了,賈母臉色微微色變,但姜老的辣,很快就恢復正常,正準備說點什麼的時候,丫鬟來報:“大奶奶、二奶奶來了!”

衆人給賈母行過禮後,當下賈母便一一指與黛玉:“這是你大舅母;這是你二舅母。”

黛玉一一拜見過。

然後,賈母又給邢夫人和王夫人介紹陳蘭芷,衆人廝見完畢,又說:“請姑娘們來。今日遠客纔來,可以不必上學去了。”衆人答應了一聲,便去了兩個。

不一時,只見三個奶嬤嬤並五六個丫鬟,簇擁着三個姊妹來了。

第一個肌膚微豐,閤中身材,腮凝新荔,鼻膩鵝脂,溫柔沉默,觀之可親。第二個削肩細腰,長挑身材,鴨蛋臉面,俊眼修眉,顧盼神飛,文彩精華,見之忘俗。第三個身量未足,形容尚小。其釵環裙襖,三人皆是一樣的妝飾。

黛玉忙起身迎上來見禮,互相廝認過,大家歸了坐。

賈母這才說:“這是你林姑父扶正的陳氏,如今是玉兒的額娘,你們叫陳姑姑便可,旁邊的是玉兒的姐姐林傾玉。”

三春忙上前給陳蘭芷行禮,陳蘭芷點頭接受她們行禮,讓丫鬟拿了給三春的見面禮,但是卻沒有接受姑姑的稱呼。

看了資料,雖然知道三春都是好孩子,但是她可不想因爲這樣而有藉口被賈府纏上,老爺可是說了,要和賈府保持距離!

“老太太,當真是好福氣啊,三個如花似玉的孫女兒圍在身邊!”陳蘭芷笑笑,揭過這事不提,對賈母道。

賈母聞言,眼睛一眯,道:“我最喜歡的還是玉兒,她跟敏兒長得可是一個模子的!如果,能長期伴我身邊就好了!,可以寬慰我喪女的悲痛心情!”

陳蘭芷懶得和她扯林黛玉像誰,當作聽不懂其話裡的意思,看着一旁的王夫人,然後轉移話題道:“常聽人說,貴府有個哥兒,銜玉而生!生得“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曉之花,鬢若刀裁,眉如墨畫,面如桃瓣,目若秋波。當真是一副好相貌!!而且聰慧異常,他日定是一個狀元之才!!”

“混世魔王一個,當不得誇獎。”王夫人的聲音突兀的響起。

陳蘭芷看到賈母聞言臉色明顯不好了起來,看着王夫人,笑道:“誰家哥兒小時沒點脾氣?我們家謙哥兒小時候也很淘氣,如今不也是中瞭解元嗎?長大後就出息了!”

丫鬟們斟上茶來。不過說些黛玉之母如何得病,如何請醫服藥,如何送死發喪。

不免賈母又傷感起來,因說:“我這些兒女,所疼者獨有你母,今日一旦先舍我而去,連面也不能一見,今見了你,我怎不傷心!”說着,摟了黛玉在懷,又嗚咽起來。衆人忙都寬慰解釋,方略略止住。

衆人見黛玉年貌雖小,其舉止言談不俗,身體面龐雖怯弱不勝,卻有一段自然的風流態度,便知他有不足之症。因問:“常服何藥,如何不急爲療治?”說罷,還瞟了一眼一旁的陳蘭芷,其意思不言而喻。

黛玉道:“我雖早產,看起來羸弱,其實身體好的不行!不需要服藥!”

一語未了,只聽後院中有人笑聲,說:“我來遲了,不曾迎接遠客!”

黛玉納罕道:“這些人個個皆斂聲屏氣,恭肅嚴整如此,這來者系誰,這樣放誕無禮?”

林傾玉一聽這聲音,便知是那位“機關算盡太聰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的王熙鳳了。心下想時,只見一羣媳婦丫鬟圍擁着一個人從後房門進來。

這個人打扮與衆姑娘不同,彩繡輝煌,恍若神妃仙子:頭上戴着金絲八寶攢珠髻,綰着朝陽五鳳掛珠釵;項上帶着赤金盤螭瓔珞圈;裙邊繫着豆綠宮絛,雙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縷金百蝶穿花大紅洋緞窄裉襖,外罩五彩刻絲石青銀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縐裙。

一雙丹鳳三角眼,兩彎柳葉吊梢眉,身量苗條,體格風騷,粉面含春威不露,丹脣未啓笑先聞。黛玉連忙起身接見。

賈母笑道:“你不認得她。她是我們這裡有名的一個潑皮破落戶兒,南省俗謂作‘辣子’,你只叫他‘鳳辣子’就是了。”

黛玉正不知以何稱呼,只見衆姊妹都忙告訴他道:“這是璉嫂子。”

黛玉聽此一說,便知其是大舅賈赦之子賈璉,娶的就是二舅母王氏之內侄女,學名王熙鳳。忙陪笑見禮,以“嫂”呼之。

這熙鳳攜着黛玉的手,上下細細打諒了一回,仍送至賈母身邊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這樣標緻的人物,我今兒纔算見了!況且這通身的氣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孫女兒,竟是個嫡親的孫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頭心頭一時不忘。只可憐我這妹妹這樣命苦,怎麼姑媽偏就去世了!”說着,便用帕試淚。

林傾玉在一旁真想猛翻白眼,但怕污了林家的形象,強自忍着。這是神馬意思?林黛玉姓林好不好?怎麼你這一說聽起來好像就變成姓賈的呢?

陳蘭芷聞言,微微一笑,“雖然先太太去了,但是如今我們黛姐兒有父親疼愛,兄姐喜歡,弟弟愛戴,命好着哩!”

“正是這個理!”不管賈母這時心裡想的是什麼,也不能當着人面林黛玉不好,應和着陳蘭芷,對王熙鳳笑道:“我纔好了,你倒來招我。你妹妹遠路纔來,身子又弱,也才勸住了,快再休提前話。”

這熙鳳聽了,心裡咯噔一下,竟忘了陳蘭芷這個現任的林夫人在,忙轉悲爲喜道:“正是呢!我一見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歡,又是傷心,意忘記了老祖宗。該打,該打!”又忙攜黛玉之手,問;“妹妹幾歲了?可也上過學?現吃什麼藥?”

這一章,大多是根據原著改的.請見諒!!!

28 九龍19 選秀二第六十二章20 選秀三第五十九章22 備嫁與榮國府的反應1 穿越成林家庶女70第七十章35 算計64第六十四章第六十三章52 抓週3 二孃有孕爹爹習武11 胤禛醒來初相識72第七十二章11 胤禛醒來初相識2 坦白爲兄長排毒第五十八章20 選秀三13 進榮國府衆生相第五十七 張33 有孕第六十八章65第六十五章30 過招30 過招38 查抄11 胤禛醒來初相識10 林傾玉救治冷麪王第六十二章10 林傾玉救治冷麪王29 小妾24 大婚下25 晨運第六十七章52 抓週第七十三章7 林海駁木石敏逝18 選秀一36 中招41 傳承64第六十四章15 姐妹聊天驚現穿越女45 醒來25 晨運42 藥典43 玉牒上14 賈敏番外39 生產2 坦白爲兄長排毒25 晨運第六十章22 備嫁與榮國府的反應第六十七章25 晨運第七十三章40 昏迷第六十七章30 過招70第七十章3 二孃有孕爹爹習武56第五十六章53 築基45 醒來33 有孕35 算計28 九龍第五十七 張第六十六章10 林傾玉救治冷麪王48 坦白33 有孕12 爲未來討好雍正64第六十四章28 九龍33 有孕第六十三章49 化龍決56第五十六章第五十七 張1 穿越成林家庶女15 姐妹聊天驚現穿越女22 備嫁與榮國府的反應22 備嫁與榮國府的反應第五十八章15 姐妹聊天驚現穿越女40 昏迷47 痊癒56第五十六章52 抓週3 二孃有孕爹爹習武69第六十九章8 兄妹齊心二孃扶正38 查抄55 魔物48 坦白45 醒來10 林傾玉救治冷麪王